1 金沙遺址——象牙透露的信息 成都金沙遺址最為驚人的發(fā)現之一,就是出土了數量繁多的象牙。從地層關系和出土遺物類型判斷,象牙堆積坑的時代大約為西周早期至春秋前期,其性質很可能與古蜀人的宗教活動有關。金沙遺址出土數量如此眾多的象牙,在中國考古史上乃至世界考古史是都稱得上是罕見的奇觀。商周時期棲息于金沙遺址的古蜀族為什么會擁有如此多的象牙?它們來自何方?如何獲???作何用途?種種種種,皆是迷霧,或許考古的魅力就在如此。
2金沙遺址——青銅雕像在訴說 在黃劍華撰寫的《金沙考古》一書第三章中,黃老師寫到青銅器說:“當王朝的興衰更替已成為歷史,當一切榮華富貴與悲歡離合都化為煙云,唯有那些凝聚了一個時代的文明精華的非凡創(chuàng)造,依然閃耀著光芒?!笔聦嵰彩侨绱耍徽撌窃谀莻€博物館,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各種器形的青銅器。它們形態(tài)各異,絢麗多彩,它們有著豐富文化內涵或異彩紛呈藝術特色,讓人嘆為觀止。世界上沒有永恒和不朽的東西,但文化和藝術的魅力卻可穿越時空,金沙的青銅器也不例外給了我同一感覺。金沙銅立人,銅立人身著長袍,頭戴太陽形冠,雙臂呈環(huán)抱狀姿勢,神情肅穆,應屬巫師作法形象,其造型與三星堆青銅大立人頗為相似。 在《三海經》等古籍中對中國古時代的太陽神話傳說曾有許多奇妙的記述,傳說十日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它們既有人與神的特征,又是金鳥的化身,是長有三足的鳥,會飛翔的太陽神鳥。它們天天都在湯谷中洗浴并棲息在扶桑樹上,每日輪流從東極的太陽神樹扶桑飛向西極的太陽神樹若木。因有其這樣的傳說,所有在金沙乃至三星堆都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鳥。 虎頭虎腦、虎虎生威、生龍活虎、虎躍龍騰。作為百獸之王的虎也曾是古代,包括古蜀人崇尚和敬畏的對象,因此在金沙遺址中也出土的大量的銅虎和古虎。還有許多的戈呀、矛呀、鋮呀上面的紋飾也繪有虎的圖形,可我就沒本領將它們拍清晰,所以也只好請同志們自已親自去金沙博物館一觀了。
3金沙遺址——堅石雕琢的巫師 金沙遺址有著許多令人驚嘆的發(fā)現,出土的眾多石雕人便堪稱是古蜀族在人物造型藝術方面的又一杰作。簡樸而神秘,這是我對它們的定義。那些石跪人像表情神態(tài)都是一副承受痛苦的樣子,充滿了悲壯的意味,同時又交織著靜默、企盼、祈禱、等待、苦悶與驚訝等微妙變化,我不僅問道:就竟發(fā)生了什么?他們的形態(tài)就竟象征著什么? 哦,說到了巫師,就不能不說卜甲。占卜是古代祭典中的一項重要儀式,一般選擇腹甲,用鉆(鑿)的方式在龜甲的一面鉆孔,然后燒灼,根據另一面的裂紋(兆)卜吉兇,中原王朝多在卜甲上刻字記錄,今稱“甲骨文”,金沙發(fā)現的卜甲大多為龜背甲,無文字。 4太陽鳥的傳說(見圖文篇介紹) 5金沙遺址——溝通神靈的媒介面具 在人類早期的祭祀活動中,面具是巫師常用的溝通神靈的工具,具有祈福迎祥、驅鬼除邪以及歌舞娛神的功用。因此在金沙和三星堆都曾出土了這樣一些舉世聞名的金面具,當然也是我喜歡的金面具。 6金沙遺址——王權的象征金冠帶 金冠帶是古蜀王至高權力的象征,冠帶上整體圖案共有四組,采用對稱布局,圖案中央是構思奇妙的圓日圖像,兩側以延續(xù)的方式分別刻畫有一魚、一鳥、一箭,每組之間又有圓圖像相銜接,線條流暢,寓意豐富。這條金冠帶的圖案與三星堆權杖很為相似。(我去三星堆時已是很早的事了,當時我沒數碼機,不然就貼給大家比較一下) 7金沙遺址——玉的宣言 中國是一個崇玉的民族,我個人也是很喜歡玉,特別是古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在金沙遺址中發(fā)現了許多的玉器,其種類涉及六器甚至玉料等。從其用途看大多仍為古蜀祭祀活動制作的禮儀性用器和裝飾玉器。在這其中中有一件特別引人注目的玉件——青玉琮,通高22.26厘米,重1358克,用陰刻手法雕刻有神人紋,且格外精美,被譽為“玉琮王”恐怕是屬國寶中的國寶。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實物篇一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019877553/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實物篇二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0198260230/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__實物之三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019841155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