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無處不在的撞擊(修訂版)

 昵稱17512873 2014-05-19
推薦者ancient謹按:《無處不在的撞擊》是馬凱旋老師關于乒乓基礎入門的一篇舊作(發(fā)表于《乒乓世界》2006年第10期)。我曾讀過若干遍,頗受啟發(fā)。今年7月1號開始,國際乒聯(lián)要求正式啟用PVC制造的40+新型乒乓球。專業(yè)人士試打后的共識是:新材料球無論速度還是旋轉(zhuǎn),都比傳統(tǒng)賽璐珞球有所降低,今后的技術趨勢顯而易見,力量這個動力元素在技術結(jié)構中的比重會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個人淺見,就業(yè)余愛好者而言,撞擊的理念及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入門課,由此想到了《無處不在的撞擊》,并在網(wǎng)上請教馬老師:在新時代、新條件下,如何看待“撞擊”以及撞擊與旋轉(zhuǎn)、力量的關系?業(yè)余入門如何練習?馬老師百忙中抽空對《無處不在的撞擊》舊稿進行增刪修訂,并加《后記》,賜予參考,算是對此問題的回應。
     《學記》云:“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睅煹乐迫缡且?!舊作小修訂,重溫悟新意,頗覺自己問得對頭,馬老師答得精到。讀馬老師的技術文章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即有著“吾道一以貫之”的內(nèi)在脈絡。他曾對我講:“越高級的技術其實越簡單,關鍵看練習者是否真正掌握了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感?!碑斎唬图夹g環(huán)節(jié)來說,言人人殊,各有擅長,亦鮮能備善。劉勰說:“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圓照之象,務先博觀”,廣泛比較是深入鑒別的前提。我征求馬老師的意見,是否允許將舊作修訂版放在博乒網(wǎng)上。馬老師欣然應允道:“學術乃天下之公器,丑媳婦早晚得見公婆?!爆F(xiàn)在,我把馬老師這篇文章作為全網(wǎng)推薦系列之三,供球友們參考。高明君子,不吝賜教。



無處不在的撞擊
馬凱旋
(2014/3/29修訂版)
   
                 
繞不過的撞擊

    歷史地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以后,乒乓球的攻擊性越來越強。乒乓球在歐洲起源時,削球是主流,那時沒有海綿拍,光膠皮拍,一場球打上一兩個小時很常見,以至于國際乒聯(lián)增加了一條12板之內(nèi)定勝負的規(guī)則?,F(xiàn)在你甭規(guī)定,比賽很少能打到那個份上,要真是能打到12板,那球得多好看!在此演進過程中,中國人要在世界乒壇上脫穎而出,如何突圍?如何去理解和開展這項運動?我們最終選擇的道路是:第一快,第二靈。這兩個重要因素促使我們?nèi)パ芯俊拔以趺茨馨亚蚩刂坪??”因為不管是快也好,靈也罷,球打不到臺子上全是白搭。日本的乒乓球雜志時常請一些歐洲教練撰寫技戰(zhàn)術文章,在筆者看來,其中思路不能說沒有可取之處,但中國人肯定難以接受,因為我們不會那么練。這就好比要德國人像巴西人那樣踢足球,別說再過50年,就算再過500年都不可能。因為巴西人腳下對足球的那種感覺是全球獨一份,同樣,中國人手上對乒乓球的那種感覺也是舉世無雙的。
    這種感覺怎么練出來的?這就回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撞擊”了。初學乒乓球建立技術動作時,大家都知道第一要學會放松,第二就是要學會撞擊。有人會說:我打乒乓球幾年了,沒練過撞擊,照樣打得不錯。甚至還能找到一些例子,部分很有天分的孩子能打到相當高的水平。但是,我們可以數(shù)數(shù),近二三十年來,真正站到乒壇巔峰的職業(yè)男子選手,沒有一個是以旋轉(zhuǎn)為主的。再就絕大多數(shù)習球者而言,先掌握撞擊,進而建立良好的手感仍是首先要解決的課題。
      隨著弧圈球的風靡,以撞擊為主的進攻技術似乎已蹤跡難覓。其實撞擊從來都沒有過時:現(xiàn)代弧圈講究的是“打摩結(jié)合”,我認為,中國初學者第一課仍然是快攻……撞擊,今天仍是無處不在,無法繞過。千萬不要把撞擊與旋轉(zhuǎn)(摩擦)對立起來看,而是要統(tǒng)一起來,因為撞擊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建立手上感覺。
    中國人一直沒有丟掉“快”字,所以到今天仍屹立于世界乒壇巔峰而不倒。這種“快”不僅僅是擊球時間上的快,還有方法上的快——也就是撞擊的合理使用。筆者一貫認為,在中近臺的爭奪中,撞擊技術仍有生命力。而且只要你想打好乒乓球,就得解決這個問題。適當?shù)卦谧矒羯匣ㄒ恍r間,既可以保證出球速度,又容易合上對方來球的力量。引申一點講:容易合上力也就容易發(fā)出力。初學時用點兒功夫建立撞擊、快攻技術的基本能力,打下一定基礎后,再改練任何打法,掌握不同打法的高級技術,包括練削球打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一、正手攻球

1、先易后難
    業(yè)余愛好者練球,剛開始打?qū)ザ紩欣щy,雙方很難打出一定的回合,因為來球“拱”著你呢!不妨先練習攻推擋,你攻,同伴推擋,而后交換練習,你推,同伴攻。有了一定的數(shù)量基礎后,再嘗試著近臺稍微發(fā)點兒力,比如勻速、勻速、“叭”,三板中有一板加力。待雙方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進一步過渡到正手對攻。因為正手對攻可以說是基本功里的核心技術,而攻推擋(包括橫板快撥/直板反面撥擋)無論速度多快,出球的性質(zhì)與正手對攻還是不一樣,沒有那種“拱”的感覺。
1.jpg

2、徒手起步
      開始最好做些徒手的練習。徒手→上臺→徒手→上臺,慢慢就把動作結(jié)構打出來了。這幾乎是不可替代的。有人可能會認為直接上臺練習就行,但我仍然認為徒手揮拍還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非常非常有用!尤其當你要學習、建立新技術時,徒手練習不可或缺。因為徒手練習不用你過多去想動作,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擊球中的感覺。舉一個非體育類的例子來說,中國孩子為什么數(shù)學那么好?一是確實聰明,二是基礎訓練扎實,口訣背得熟。國外孩子很少背口訣的,過去都是掰手指頭,現(xiàn)在都是用計算器。
    業(yè)余愛好者做徒手揮拍練習,不容易像專業(yè)隊,動不動三、五千次地揮,但基本的感覺要在揮拍過程中找到,比如重心交換、身手合一。在此基礎上,把身體打松,能夠放松之后,再要求自己做到各個技術要點。假如剛開始就上臺打,很多人無形之中就會感覺受到球臺和球的制約,甚至不少人動作會立刻變僵,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擱了。只有借助于徒手的單一重復,才容易建立動作定型,或者說肌肉記憶。
2240362z3003667yww9e2y.jpg

3、簡化動作
    剛開始上臺練習,站位基本合理,將手臂放于身側(cè),臺面上就行了。你可以少關注前臂,多注重腰胯。你甚至可以覺得前臂沒怎么動,一轉(zhuǎn)腰,球拍就順勢揮出擊球了。這主要是建立身前、迎球的感覺。不是球撞到你拍子上,而是你用球拍去“找球”——初學階段,你對“迎前”這個術語概念可能感到不好理解,那么我們就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體會,就是“找球”。筆者的意思是,一定要把動作簡單化,揮拍就是走直線,最簡單也最容易合上力,動作也干凈。所謂動作不合理,不外是翻肘、聳肩、吊腕……種種不合理,都屬于多余動作,是自己跟自己較勁。其實只要動作簡潔,走直線就好。勻速情況下,正手攻球能連續(xù)二、三十板不失誤,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練習了,否則手上沒有感覺。

4、先推后收
    正手攻球,引拍、迎前、轉(zhuǎn)腰、收前臂……這些教課書上都有,不必多說。今天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無論正手、反手,你的技術都是一套系統(tǒng),在當下,進攻技術的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對付上旋球(弧圈)。那么,你知道現(xiàn)在的教練員們怎么為初學者形容乒乓球的正手攻球動作?叫“先推后收”(也有部分人叫“先迎后收”)。與老式正手攻球相比,引拍時前臂位置要稍高一些,向前擊球的成分明顯得多一些。
    一個“推”字,惟妙惟肖,腰一帶,拍一迎,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推”出去的。教練員們?yōu)槭裁锤挠眠@個詞,我的理解,其潛臺詞有“平擋”的部分含義在里面,板型不能太壓,才可能有“推”的感覺。假如板型太前傾,要么是壓,要么就變成了“蓋”。另外就是穩(wěn)定性好,整個手臂與身體的一體性強烈,對付弧圈球更有利,不像老式動作過早、過多地強調(diào)收前臂。板型越前傾,接觸球的面積就越小,摩擦相對就“薄”,回球可能也較穩(wěn),但你發(fā)不出力。當然,防弧圈時,位置步法來不及調(diào)整,偶爾為之可以。
    從根本上說,我還是更推崇觸球早一些、板型“亮”(與壓相對)一些。這樣接觸球的面積大,手上對球的感覺就愈發(fā)強烈。其實我們不妨看優(yōu)秀選手近臺回擊弧圈,凡回球威脅大的,板形都不會太壓,這樣才會有速度,而不只是旋轉(zhuǎn)。像反剃弧圈球這種技術,回球快,你以為是自己快呢,其實是借對方力的快,是對擊球時間合理判斷產(chǎn)生的快。對于業(yè)余愛好者來說,你先“亮”著板型來“推”球、學撞擊,和你一開始就壓著板型“干蹭”對付弧圈球,進而再試圖打開板形,絕對是兩種結(jié)果。如后者般先蹭后打的,我?guī)缀鯖]見過成功的例子,而像前者那樣先打后拉的,成功者比比皆是。
224042ze34gy8wo8rox433.jpg

5、把球打長
    如果你練正手攻球時習慣性地用手腕“勾”球,或過早過多地收前臂,致使球在過網(wǎng)太近的話(換句話說就是球打的線路太短),你可以放一個小物件在對方球臺距底線適當?shù)木嚯x處(適當有點高度的任何小物件),量化的話距底線50公分左右,每板球都力爭越過它,這樣你想不打長都不行,而且非得用重心配合動作把球“推”過網(wǎng)不可。僅僅把球打過球網(wǎng)是遠遠不夠的,要打到底線去,寧可出界算好球!但不能下網(wǎng),因為下網(wǎng)肯定不對,而出界往回調(diào)容易。這樣練習,你打出的球有弧線,還夠長;練一段,擊球時向前多一點,摩擦少一點(弧線相應低了),直到不再需要借助障礙物。

13.jpg


6、以退為進
    越站近臺,球往往容易打得越快,而成年人往往在越打越快時,惦記著發(fā)力,但是,只是上肢過多過早地發(fā)力,動作極易變得發(fā)僵。這樣,你根本就無法體會到最重要的重心交換!適當?shù)臅r候,不妨站位退出去,兩腳更開,縱向感更強,左腳更偏前一點,膝蓋往里屈,重心放膝蓋上,含胸收腹。在退出球臺擊球時,你必須借助重心轉(zhuǎn)移的力量去把球打得夠長,而且剛開始時,不必發(fā)力,就用腰帶手,蕩秋千似地把球蕩過網(wǎng)去。貼臺站,你可能靠手臂就能把球“糊弄”過網(wǎng),站位離臺越遠,越得靠重心,靠蹬腿轉(zhuǎn)腰。這就跟打網(wǎng)球似的,網(wǎng)球為什么不可能只靠手打,你打出的球到得了網(wǎng)前嗎?乒乓球與此同理,中近臺打熟練了,然后挪回近臺,還是這感覺,站位略作調(diào)整,動作幅度稍小,重心交換的感覺不就出來了嗎?
    其實,這是一種能力的訓練,根據(jù)站位的遠近、來球的具體情況,可以較自如地改變動作外形的幅度。成年人可以早一點練習這個計劃。這既是訓練手段,也是日后的實戰(zhàn)需要。從步法的合理性來說,前后步法的運動方向也是斜上斜下更合理一些。
    練習動作的幅度,跟身體尺寸比較,肉眼看大約1.1比1合適,就是說,看上去動作偏大一號,至少半號。這樣才能保證日后的擊球質(zhì)量——你打比賽時,由于緊張等各種原因,動作幅度一般會縮小。這樣,剛開始建立動作時,不要覺著外形上看有點笨拙,有沒有內(nèi)在感覺自己知道,合理就行。我們不能只看“白天鵝”那段,還得先經(jīng)過“丑小鴨”這段呢。
2240496gx6n2n2gza06606.jpg

7、逐級換擋
    同伴最初給你“喂球”,用“喂”這個詞是很傳神的形容,利益是均等的,你也會花相同的時間精力陪同伴練。剛開始時,最好是多擋少推,純粹借力,別發(fā)力。假設同伴是直板推擋,他的前臂甚至都不用有動作,這樣過來的球不拱,便于你還原和下一板的連接。如果他前臂伸出或突然加速發(fā)力,你往往會被來球頂住。如果同伴水平夠高,最好能在擋的基礎上,根據(jù)你掌握動作的能力,把喂球的速度力量一點一點往上調(diào),領著你打。每一次都比你現(xiàn)在能接受的速度恰恰快那么一點點。具體快多少沒法量化,你們可以去試,過快了往回調(diào),慢了往上加。合適了,就把這速度保持一段時間,不要無休止地加速加力。當你對這個級別的速度力量適應了,再練習一段時間能掌控自如了,再往上加。
      其實,能夠保持住某個節(jié)奏穩(wěn)穩(wěn)地慢慢地連續(xù)打上20-30板,就證明你對這個速度有了基本的控制能力。這個指標性的要求非常重要,否則就不是你能掌控的速度。一快就亂,一打比賽就變形,更遑論發(fā)力了!以上說的練習內(nèi)容,基本上是強調(diào)借力為主,頂多是借力中發(fā)一點力。不能合理地借力是無法更好地發(fā)出力的,說白了,就是不能過早純粹靠自身的發(fā)力來練習,結(jié)果肯定不會好。這是鐵律!
224057f2fry1ox1y5mcxfo.jpg       

8、打出節(jié)奏
    讓同伴把速度適當調(diào)整,保持在一個你能完整交換重心、動作可以100%地揮動為尺度的狀態(tài)。此時可以更進一步,以三板或四板為一組,前兩或三板勻速揮動擊球,第三或第四板突然加速,變成:1、2、“叭!”,或1、2、3、“叭!”。“叭”的那一板在速度和力量上與前幾板要有反差。這里有個問題要特別提出:前面的兩或三板球,動作幅度一定要和最后一板球一致,不能小,不能湊合!
    最后一板球擊球時間不變,但要在觸球前瞬間加速,就是在最后觸球前的30公分左右的距離內(nèi)瞬間加速。隨后放松還原,準備下一個循環(huán)。這樣你的動作就不容易僵。否則,動作沒打開,只想去發(fā)力,是基本功練習時最不可取的。同樣,支撐這個練習的首要因素還是重心交換。
    瞬間加速的那一板球,要頂著球打。這有兩層含義:來球跳到最高點,是你觸球發(fā)力最好的“點”,更是你可以借上來球之力最多的“點”;而只有帶著重心交換做動作,那個“頂”上去的感覺才出得來,這既是合力,又是迎球。這種訓練對日后前臂、手腕手指在擊球時要起的作用,是重要的前期鋪墊。為什么不要求板板都發(fā)力,一是程度問題,初學者不宜;二是練你的擊球節(jié)奏。但我不想掉書袋似地照本宣科,而是用實際練習來體現(xiàn)。同樣的擊球點,你不能全用一個速度打。這既練了發(fā)力,節(jié)奏也出來了。從三板對一板,到兩板對一板,最后能練到一板對一板的時候,正手的威力就開始顯現(xiàn)。然后,你可以站位退出半步,雙腿站得更開一些,重心再低一些,擊球時由后向前的感覺再多一些,每板都能發(fā)個7成力。這時,你正手的速度力量可以說基本建立了。

9、死球活練

      起步階段,往往是以借力為主,這樣易于動力定型。但要注意,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越打越貼臺,結(jié)果動作越打越小,而現(xiàn)代乒乓球?qū)αα康囊髤s越來越多。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方法,筆者的建議是,近臺攻球手法有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后,不妨練一練帶前后步法的連續(xù)正手攻球。1/2臺就夠用。先站在你平時練正手攻球的基本站位上,打兩板,然后左腳往斜后方退一步,右腳肯定要跟著往斜后方邁,同時轉(zhuǎn)腰擺手、轉(zhuǎn)腰擊球,也是打兩板,再回到原來貼臺的位置上,打兩板,再退,再兩板……這樣就變成了斜前后方的兩板兩板交替練習,這種斜向的步幅如果能越走越大,你在中近臺也就能正手攻球了,你的正手動作就打開、打活了,能大能小,收放自如。

    224105ghhl41l7hmzshg7l.jpg

10、盡早側(cè)身
    實戰(zhàn)中,中國人一般還是強調(diào)多一些使用正手,其中用得較多的是側(cè)身位正手攻。所以,我們不妨早些開始練習側(cè)身正手攻球。在正手位攻斜線時,很多教練會強調(diào)觸球時要打在球的縱軸線偏右一點,但在側(cè)身位攻斜線時,就需要做相應的改變,盡量擊打在球的正面縱軸線上,否則會變成“勾”著打球,球速既慢又乏力。這條線還有一個現(xiàn)象,給人的感覺似乎比正手斜線要長。其實這是側(cè)身造成的,所以,打這條線時,還要更多地向前打,爭取把球打到對方的底線,否則,威脅和殺傷力會小很多。
    (注:練習側(cè)身斜線有一個細節(jié)需要大家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正正手位練攻斜線,我一般要求重心要完整地從右腳轉(zhuǎn)至左腳上,但側(cè)身斜線略有變化,一是向前打的成分多一些,二是重心交換時,右腳還要吃住一點勁,不能100%轉(zhuǎn)至左腳上,否則不是打不長就是角度打不開,球總往偏中線方向跑,這不同的兩條斜線得打出不同的感覺才行?。?/font>
224117tlxazepg9hmzxaeh.jpg

11、多練直線
    直線與斜線的練習比例,我建議不能少于3:7,肯定是斜線多,但也不能一味斜線?;炯夹g動作較自如后,就要加大直線的比例。我觀察過,很多業(yè)余球友側(cè)身幾乎只會打斜線。其原因固然是斜線好打,但更為關鍵的是小時候或?qū)W球階段斜線練得太多了。要知道,乒乓球比賽中,會打直線才是真正的高手。你可以觀察職業(yè)選手尤其是老瓦的經(jīng)典賽事,正反手打直線使用頻率之高,超乎你的想象。
    側(cè)身打斜線,站位時左腳前插會多一些(右手為例),打直線則不然,左腳不能前插太多,站位要相對稍平。只有先把站位調(diào)整好了,整個動作才能合理,否則不是斜線好就是直線好——站太平了,打斜線好不了,要不然只能“抹著”打;左腳前插過多,一定是打斜線好,打直線容易“摟”。練側(cè)身正手,我建議多練一點打直線,打直線好的人,斜線差不到哪里去,而只會打好斜線的,直線好不了,因為直線比斜線難打,線路短,下手得快,動作得更為緊湊。
   另外,側(cè)身打斜線,要把前臂“收”的感覺變成多往前打。多往前打,少往里收,前臂“收”多了球長不了,而且撞擊少了,會形成“裹”著打,綿軟乏力。練習方式一般是:1、單一斜線;2、單一直線;3、復合線路??梢杂?x2 或3x3的方法練習,即兩板斜線+兩板直線;或3+3,練到這個計劃時,由打斜線變成打直線或者顛倒順序時,腳下的站位要做小范圍的調(diào)整,斜線時左腳偏前多一些,直線時雙腳的平行感多一些,用小范圍的墊步最好。這是非常有用的一個計劃。手與腳協(xié)同,并碎步一體,希望大家試一試。(按,下圖說明有誤,原文是以右手為例,圖示為左手)
224129whocdzi10hi9hcw0.jpg


二、反手技術

1、別立拍頭
    初學橫板反手技術,經(jīng)常遇到的一個困惑就是,拍頭橫些好還是立些好?我的觀點是:拍頭稍微高一點可以接受,但不能完全立起來,否則以后臺內(nèi)技術不好練,球拍伸不進臺內(nèi),就是進去了也無法很好地用上手腕手指,損失太大。拍頭立一些當然也有好處,比如以后防弧圈方便,但你只能“貼”,你發(fā)不出太大的力,這樣的板形就像帖雅娜的反手那樣,借力很好,發(fā)力就差多了。這里想給大家一個重要的建議:初學建立動作階段,要想到以后的發(fā)展,要考慮日后往下練的時候能掌握更好更深一層的技術。所以,你的正反手技術動作要練成一個合理的系統(tǒng),而沒有太多外型上的變化,這樣,掌握起技術來容易、合理。不能反手拉球時這樣,快拱時那樣,三、四種變化,練習新技術難度高,使用起來更痛苦。只有剛開始時設計合理,以后往上加技術才容易。
   
2、由輕到重
    開始以反手平擋為主,少點摩擦,要建立“頂撥”的概念,就是身前、上升中后期觸球,不能讓球頂住你。反手的空間小,后退更困難,這個關鍵概念不建立,以后的反手技術會處處被動。業(yè)余愛好者很多都看技術文章,喜歡直接就練快拱、快帶、彈打……不是不行,但最好還是先有快擋、快撥的基礎,然后練反手攻,再進而練習彈打、反手拉球。其過程應該是從借力過渡到發(fā)力,太激進反而欲速則不達,所以剛開始不能上來就練發(fā)力。
224137ukeusz5y6yvykssy.jpg

3、合理供球
    同伴配合你練習時,球要打到你身體縱軸線稍偏左一點,但不可太多,太偏反手位你就發(fā)不好力(這是近臺技術,不是反手中臺發(fā)力拉),而且近臺貼擋、快帶弧圈球時容易時間過晚,被來球頂住而發(fā)不出力。同時,喂球別太短,當動作揮到手臂完全展開距離的70-80%左右,是最好發(fā)力的位置,過了80%就變成了“夠”著打,那就失去了對動作的控制,低于50%則會被來球頂住了,無法發(fā)力。
224146v6wrmwv02ji8v525.jpg

4、切忌翻肘
    由平擋過渡到練習快撥技術時,肘不要翻動太多,而要有點撐住的感覺,用外在的形態(tài)來保證你動作的穩(wěn)定性。如果不自覺翻肘太多,我的思路是矯枉過正,寧肯直前直后的出手、還原,也不接受翻肘,不能用肩去支撐動作。所謂翻肘,其實是用肩來支撐,到最后是肩酸,那就不對了。剛開始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做機械運動,沒關系,隨著動作越來越熟練、緊湊,再把觸球時的動作往右斜前方揮動,就會越打越開,看上去受用了。

5、留出空間
    此外,一定要有還原,剛開始還原要做得夸張一點,這對以后保證反手技術質(zhì)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原引拍時,前臂不要太貼近胸前,因為反手不像正手有那么大的回旋空間。如果太貼身,以后防弧圈時很容易被來球頂住。
224153nkof5lajs25narqo.jpg

6、手背微拱
    橫拍初練反手技術,有了基本外形之后,不妨刻意讓手背略微拱起來一點兒,這樣手背與球板成一平面,更容易建立“貼球”的感覺——從前臂外側(cè),到手腕,到手背,建立這種一體的感覺。由于反手位技術受身體結(jié)構的限制,特別是近臺技術沒有正手那么多的空間去施展,這就要求肢體結(jié)構要緊湊,體現(xiàn)在近臺擋撥、快拉、彈打時既能保證速度,又可以發(fā)得出力。手背微拱及與手腕手指的配合使用的好壞,將在擋弧圈、快拉快拱,特別是彈打發(fā)力時,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王濤的反手彈打為什么天下第一?筆者曾跟他交流過,問他“發(fā)力怎么發(fā)?”他說,“手背拱起點,到出球的最后瞬間這兒跟出去,拱一下,叭!然后馬上放松。但也不能完全拱出去拱到僵,否則也發(fā)不出力?!狈婚g一提反手發(fā)力就用一個“甩”字,那樣練出來的反手幾乎一文不值!

7、略為往右
    關于迎球時的揮拍方向,借用李曉東的話說,反手揮拍時別只強調(diào)向前,稍微向右揮一點,其實就是向前。因為人的生理結(jié)構決定了不可能單純向右,必定是向前。我的理解,更主要的是,這樣會使動作結(jié)構更經(jīng)濟、緊湊、合理。
224200hgr658qdqzpj6fuu.jpg

8、先斜后直
    剛開始還是練習打斜線。反手技術與正手的最大不同是擊球時間,一般是上升期后段觸球。所以,節(jié)奏上的感覺是快多了。但正是由于這個不同才產(chǎn)生了一個最常見的問題:越打越往前趕。就是越打越早。絕大部分初學者都是因為一個原因:還原太快。
    前面我們講過,反手空間小,正因為這一點,特別是練單線時,還原變得似乎容易了,再加上剛開始的撥擋等技術結(jié)構相對的簡單,還原過早就形成了。初學者這時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看上去就成了拍子揮出去,動作幾乎做完了,才碰到球。這時,一定要換個方式,看對方的球拍,也就是盯球。動作還原之后是無法把手放在那里等球的,肯定是就勢再揮出去。所以要慢引拍,根據(jù)球的速度還原,對著來球的軌跡迎球打下一板。只有對上了來球的節(jié)奏,你練出的動作才值錢,否則就是假快。
    斜線能打十幾二十板就可以適當練習直線了。打斜線向右揮的成分多一些,觸球的部位為球體縱軸線偏左一點,但打直線時,首先手腕要向內(nèi)多屈一些,外觀上看就是手背拱起多一些,觸球點向中心線靠,動作簡單,然后向前揮動多一些,直線打得越直越好。


三、直板推擋

1、重心稍高
    從站位上講,其實橫板也是一樣,但直板更要特別強調(diào)一下,打反手或推擋時身體重心應該比正手稍高一些,這樣才發(fā)得出力。直板推擋有一個常見的問題,業(yè)余選手尤其如此,就是由于動作和擊球時間的錯誤,無法在合理的范圍打到球,總覺得自己個子矮,于是就聳肩架胳膊。這里,除了站位合理之外,要強調(diào)盯球后的引拍和其后的前臂伸出迎推,再有就是一定要在上升后期觸球,晚了一定被頂住,多高的個子也沒用了。直板打正手靠的是拇指及中指的配合,食指搭在拍肩上,而推擋時,拇指要放松,靠食指中指擊球,特別是中指,要倚仗它來傳導力量和控制落點。這也正是打中國式直板時,主要由三個手指互相配合、協(xié)調(diào)工作的難點和精華所在。
2、動作有根
    直板推擋純粹往前推的感覺會多于橫板動作,橫板(斜線)實際上是要求往斜前方揮動,而直板推擋,直來直去的成分更多。但要注意,還原時不能只往后拽胳膊,重心感覺應該是偏左腿支撐多一些(右手為例),而能做到這一點,還原時一定要用重心帶手臂還原,再次推的時候,還要用腰把手臂送出去。否則,幾板球下來,胳膊就吃不消了。每一次的推擋動作完成時,右膝和腰要有制動并支撐的感覺。如果重心運用得好,手就能放松,而且動作有根、快慢自如,技術提高就快。


3、斜直變化
    開始練習推擋不必強調(diào)“蓋”(壓板型),平推就行。到一定熟練程度后,要練斜直線的變化,借助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來調(diào)整板型,這是打中式直板永遠的功課,擊球時尤其要體會、揣摩中指對落點力量控制時“頂一下”的那種感覺。直板推擋在推不同線路時,主要靠的是板形和球拍觸球時那個點的變化來完成。


    《后記》:這是一篇幾年前寫的文章,確有不盡人意之處。這次有朋友索要原稿,所以稍作修訂。在這里我想強調(diào)一下,隨著新一代運動員的崛起,對技術的要求有了相應的改變,就本人的能力水平,加以簡要說明:
    1、如果說老瓦、孔令輝一代所代表的是橫板的技巧派的話(我認為薩姆索諾夫、波爾亦屬同類),現(xiàn)在卻是張繼科、樊振東一代更兇狠,力量、旋轉(zhuǎn)兼顧的一代。所以,撞擊非但沒有失勢,反而變得更有生命力了。因為當?shù)赖淖矒?摩擦式的弧圈球就是這么要求的。
    2、塑料球擋不住地來了,根據(jù)試打效果看,旋轉(zhuǎn)、速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減弱,這樣,力量的地位就會明顯升高、加大。而要發(fā)出更大的力,除了技術動作合理以外,離開撞擊這個核心元素免談。
    3、有一點需要和大家商榷:再現(xiàn)代的技術也是脫胎于前一代,甚至前二、三代的技術而來,沒有無本之木那一說。所以除了細節(jié)上的改動、調(diào)整,動作的具體要求與時俱進,只要乒乓球還存在,只要那個球臺的距離還存在,撞擊就永遠也死不了!
    4、撞擊比摩擦更能在早期訓練中幫助習球者建立手感、建立發(fā)力機制,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我認為至少在近期,仍然如此。
    5、反手技術的突變,使得原有的指導思想受到了沖擊。至少在職業(yè)選手圈子內(nèi),反手進攻技術已經(jīng)成為得分的重要手段,成為組織進攻的發(fā)動點,是一個運動員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當然,這是在職業(yè)選手層面的現(xiàn)狀。作為業(yè)余愛好者,我們可以借鑒的是,在建立較好的手感后,加強弧圈球的旋轉(zhuǎn)成為必須。而現(xiàn)代理論對拉弧圈球時是有高要求的:先擊實,后擦轉(zhuǎn),具體地說就是:上臺→拉轉(zhuǎn)→弧線低→拉死,擰拉更是要求:球到對方臺上后要下沉、下墜,跳得越低越好!
    6、所以,有個說法請大家體會一下,那就是:每一板拉弧圈,力量都要串至板頭,否則動作不能算是完整的。做到這一點,業(yè)余選手確有難度。但只要交換重心解決的好,動作放松合理,達到一定程度的追求是可以做到的。簡單地說,就是不管什么技術,尤其是進攻技術,發(fā)力必得起自下盤。就是我們常說的,動作出了毛病,一定要從下往上找原因。這是我們教學時幾乎可以說是“定律”的東西。有的說法你一定聽過,就是把力自腳(或腰,髖,交換重心等等等等)傳導到上身,然后由收前臂來體現(xiàn),莊則棟老師的大臂前臂手腕手指說你一定也聽說過。舉例說:拉半出臺下旋,動作最后的最后,是要由食指帶動板頭向上加力來體現(xiàn)的,但反手近臺反撕則是拇指內(nèi)側(cè)+手腕手背把力串至板頭,用力方向是板頭向下來體現(xiàn)的。這有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身體里力的傳導盡量同時同向地傳至板頭,這才算是盡善盡美了。只能是“盡量”,所以藝無止境,大家努力吧。
    遺憾的是缺直板橫打的篇幅,只好以后再說了。抱歉!
                                         北京 甲午清明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久久99一本色道亚洲精品| 麻豆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成熟女人毛片| 激情爱爱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四虎|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日本乱论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麻豆蜜桃星空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v大片 | 亚洲欧美日韩网友自拍| 欧美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免费观看成人| 男人和女人干逼的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三级理论片| 国产精品熟女在线视频| 午夜精品黄片在线播放| 台湾综合熟女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免费观看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六七十路熟女| 伊人久久青草地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欧美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又大| 色播五月激情五月婷婷|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91| 能在线看的视频你懂的|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果冻传媒精选麻豆白晶晶|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