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詩有什么好方法?學習古詩從哪幾方面入手?詩是一種思想高度凝練、高度集中的文學體裁,我們學習古詩,就是要將這種被集中、凝練化的語言。具體化,所謂具體化,我想就是用自己的語言將詩的意境重組,將詩人的感情再現(xiàn),讓詩歌摻入讀者的思想。
首先,學習古詩要了解所學古詩的歷史背景,了解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樣有助于了解本詩的思想感情。 其次,學習古詩要緊扣詩題,了解內(nèi)容,學習古詩時,要學會理解題目,然后緊緊扣住題目,這樣才能想到作者想寫的內(nèi)容。 最后,學習古詩要自己反復朗讀,自己體會作詞中的詩意,這樣在體會到詩詞詩意的基礎上,朗讀出詩句中的感情并理解作者為什么寫這首詞或詩并體會作者寫這首詩時的感受希望采納。
學習古詩從哪幾方面入手?
那么我們在學習、鑒賞古詩時就應有條理、有步驟地去解析古詩,領會詩中蘊含的意思。 一、緊扣詩題,了解內(nèi)容 有些古詩,詩題便是內(nèi)容的眼,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中主要寫了夏夜詞人在黃沙道上見到的、聽到的以及想到的,在如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這首詩寫詩人夜晚在船上的見聞。學習這類古詩時,應先理解題目,然后緊扣題目,讓學生猜想內(nèi)容,在猜想過程中了解詩人寫作的內(nèi)容。
由于古詩短小、精悍,因而留給我們聯(lián)想的空間極為廣闊,也正因為詩歌以極簡略表現(xiàn)極豐富,所以讀詩時難免靠“猜想”,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把握住有限的詩句,去了解詩歌的主題:或反映民間疾苦,或抒發(fā)個人胸臆,或痛斥朝政腐敗,或自憐悲慘身世……如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面是寫殘花并不是無情的,到來年春天它便化作泥土去滋養(yǎng)、保護花朵,其實是在暗喻自己,雖然遭到迫害,但理想與信念是不會變的。這一點是需要學生去猜想的。
中國古代詩歌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如花、草、山、河等表現(xiàn)主觀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時,還應透過這些事物的表象,看到內(nèi)蘊的情感。如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何“煙”會“直”?為何“長河”會“圓”?其實這詩句寫出了邊塞烽煙的堅毅、勁拔之美,同時“圓”字給人以親切而略帶蒼茫的感受,這也是當時被排擠出京城的王維的內(nèi)心感受。
許多古詩的創(chuàng)作與作者的身份及歷史背景有相當關聯(lián)。如文天祥寫作《過零丁洋》時,正值宋兵被金兵圍攻,宋軍面臨著兵敗的危險,看到這一切,作為接觸愛國將領的文天祥,發(fā)出“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感嘆??墒?,由于朝廷的腐敗無能,他眼見報國無望,最后以一句流傳千古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表達自己的赤子之心。
俗話說“熟讀百遍,其意自見”。讀對于小學古詩教學來說應該是個關鍵。一首詩,首先要將它讀通,這是基礎。然后在理解詩句大致內(nèi)容的基礎上讀出感情,這是重點,也時古詩課堂學習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