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zhèn) (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嘗自署梅道人,又梅沙彌,自題其墓曰梅花和尚之墓。浙江嘉興魏塘人。為人抗簡孤潔,高自標青。工詞翰,草書學鞏光,山水師巨然,墨竹宗文同。與黃、王、倪并稱元四大家。工詩文書法,善畫山水、梅花、竹石。山水師法董源、巨然,自有一種深厚蒼郁之氣。其畫風對明清山水畫的發(fā)展,有較大影響。他與王蒙、黃公望、倪瓚同被稱為元四家。
【名稱】元 吳鎮(zhèn) 草亭詩意圖卷 【年代】元代 【簡介】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名稱】元 吳鎮(zhèn) 洞庭漁隱圖 【年代】元代 【簡介】紙本水墨,縱146.6厘米,橫58.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此圖畫嘉興東洞庭的湖山景色,秋巒蔥郁、長松勁拔,漁舟細小如葉在水面飄浮,構圖用闊遠的二段式,突出了江南山重水復的自然之美,內容亦為畫家長年活動的湖澤沙渚,黃蘆短荻。山石作披麻皴,再加濕筆濃墨點苔,充分發(fā)揮了水墨氤氳的特征,抒發(fā)了幽閑澹遠的情致,自識:"梅花道人戲墨","嘉興吳鎮(zhèn)仲圭書畫記"白方印。幅上又自題詞:"洞庭湖上晚風生,風攪湖心一葉橫。蘭棹穩(wěn),草花新,只釣鱸魚不釣石。至正元年秋九月,梅花道人并書。"
【名稱】元 吳鎮(zhèn) 蘆花寒雁圖 【年代】元代 【簡介】立軸,絹本,墨筆,縱83.3厘米,橫27.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遠岫平溪、石灘叢樹。溪中蘆葦叢生,扁舟一葉。一人坐舟中抬頭眺望,兩只寒雁翱翔水面。蘆葦漁舟用細筆勾描,遠樹灘頭隨意點染,筆法靈活,水墨濕潤,意境幽深。畫法與《漁父圖》差不多,依然是用柔潤的線條勾寫,再加以披麻皴,罩一層淡水墨。淡水墨略分濃淡,以區(qū)分山石的凹凸向背。吳鎮(zhèn)最為其明顯特征是運用愈遠愈高的構圖手法。
【名稱】元 吳鎮(zhèn) 漁父圖 【年代】元代 【簡介】立軸,絹本,水墨,縱176.1厘米,橫95.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取景于江南一帶水鄉(xiāng)。高樹兩本聳立湖畔,樹下置一茅棚,有小徑穿越敞棚可達湖邊,湖沿蒲草萋萋,隨風搖拂,對江平沙曲岸,遠岫遙岑,更遠處一巒秀起,山色入湖,扁舟一葉,水波漣漪之中,生動地描繪出“放歌蕩漾蘆花風”的情意。筆法圓潤,意境幽深。畫風師法巨然而又有變化。此圖是吳鎮(zhèn)63歲時的作品,已形成其代表性的風格,是一幀風情閑逸、清光宜人的佳作。
吳鎮(zhèn)墨竹譜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吳鎮(zhèn) 墨竹譜 53×68.5 紙本墨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zhèn)畫山水喜用濕墨,其實吳鎮(zhèn)未嘗不善用干墨,在吳鎮(zhèn)傳世幾十余幅墨竹中,幾乎全是用干墨畫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所以吳鎮(zhèn)在山水畫中多用濕墨,這與吳鎮(zhèn)欲借山水畫表達的境界有極大的關系。北宋山水畫追求一種可游、可居之景,用筆用墨都服從于山水真實體感的表達;而元人則以山水為媒,追求一種有我之景,筆墨除用表現(xiàn)形體外,更是充作了情感流露的媒介。在元四家中吳、倪均以畫水著稱,倪喜用干墨,吳則喜用濕墨。倪用干墨草草點染,創(chuàng)造一種荒蕪、澹泊之境;吳則用濕墨,渲染出一種凄清、靜穆之境。細觀吳鎮(zhèn)每一幅山水畫,都給人以“水墨淋漓幛猶濕”的感覺。無論是山、樹、水,還是船、漁父、房屋,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均如淋浴在水中,從而更使遠方景物有千里之遙,營造了一種凄清、幽曠、寂寥的藝術氛圍。 吳鎮(zhèn)畫中的水墨效果是與他多種筆法、墨法的靈活運用密切相關的,濕墨決不是簡單化的水量的增加。吳歷云:“江山無盡、萬里長江兩卷,……渾然天成,五墨齊備,蓋仲圭擅長,非后學者所能措手。”“五墨齊備”是吳鎮(zhèn)用墨的高超之處,為更好地發(fā)揮墨效,吳鎮(zhèn)在選擇作畫材料上很有講究,畫梅竹喜用紙,畫山水則喜用絹。畫山水何以選絹,因為絹有厚度,纖維富韌性,多次渲染而不皺折。吳鎮(zhèn)非常熟悉筆、墨、絹的特點,作畫中的五墨并施而不膩,反復皴擦而不脹,產生了濃而潤、濕而厚、澀而不干、枯而不燥的藝術效果。吳鎮(zhèn)清淡似水,出現(xiàn)了濃而透的效果。今天看吳鎮(zhèn)作品,仍能透過作品清楚的辨別它們的組織關系。清王原祁曰:“梅道人潑墨,學者甚多,皆粗服亂頭,揮灑以自鳴得意,于節(jié)節(jié)肯綮處,全無夢見。無怪乎有墨豬之誚也。”王原祁的這一評論反映了吳鎮(zhèn)的用墨技術是非常人所能學到的。吳氏的墨法,傾倒了元以后的歷代大家,沈周、文徵明、惲南田、四王、吳歷、八大山人等均對吳鎮(zhèn)墨法大加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