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春雨新篁圖》賞讀倪瓚《春雨新篁圖》 張德寧 “元四家”之一的倪瓚,雖以畫獨特的“三段式”山水——下方畫土坡碎石、草亭、茅屋或雜樹數(shù)株,中間是空白,意為茫茫湖水,上方則是蜿蜒起伏的遠山而著稱,但是在他60歲后的晚年,也經(jīng)常畫墨竹圖以贈人。 然而倪瓚畫的墨竹,無論竿、枝、葉,均一筆寫就,疏疏落落,十分簡率,不似宋以來人們常見的“雙鉤填廓”的墨竹圖那么豐厚、寫實,于是當(dāng)時就有人看了質(zhì)疑:這圖中所畫“葉的繁與疏,枝的斜與直,到底是竹,還是麻?是蘆?”倪瓚自語“不能強辨為竹”,不禁感嘆:“真沒奈覽者何!”他在給友人“以中”畫的墨竹圖的題跋中坦言:“以中每愛余畫竹,余之竹聊寫胸中逸氣耳,豈復(fù)較其似與非?……但不知以中視為何物耳?”在闡發(fā)了文人作畫的宗旨:“聊寫胸中逸氣耳”的同時,似乎仍對“似與非”耿耿于懷。因為他自學(xué)畫開始,就非常強調(diào)“見物皆畫似”,下過寫生的功夫。何謂“逸氣”?今人的解釋為:“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 自宋代文人開始畫墨竹,竹子的“虛心”、“勁節(jié)”,所謂“未出土?xí)r先有節(jié),便凌云去也無心”的超凡脫俗的君子品德,漸漸深入人心,不但成為文人遵循的準則,也成為廣大百姓崇拜的楷模。元代畫家自趙孟頫夫婦始,元四大畫家,幾乎都擅畫墨竹,直至明、清,代不乏人。將近一千年來,墨竹畫形成一個大的畫科。當(dāng)年倪瓚畫的墨竹,拿給今天的人們觀賞,應(yīng)該不再有人覺得陌生、質(zhì)疑其似與非了。且看: 《春雨新篁圖》,縱70.7厘米,橫38.6厘米,紙本,墨筆,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圖上自題:“辛亥秋寫竹梢并詩。”乃其71歲晚年的精心之作。一竿新篁,在迷蒙春雨的滋潤下倔曲茁長。竹竿細勁,略帶S型,這也許是當(dāng)初容易被人誤解為麻、為蘆之處,然而新篁剛從春筍蛻變而出,正該細勁而挺拔向上,略帶弧曲,顯現(xiàn)其茁壯的生命力。同樣細嫩的新葉,一般畫新篁時皆向上挺起,但此刻沐浴在春雨中,故畫其葉梢下垂。竹的竿、枝,以中間墨色勾畫,竹葉則以中鋒為主,側(cè)鋒兼用,隨形撇去,疏密錯落,而墨色則濃淡相間,以示前后層次,這與宋代文同畫墨竹以竹葉墨色濃淡區(qū)分葉面的正、反,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大的改進了。整幅畫面清新而雅致,透出新篁皎潔淡泊的氣質(zhì),乍看之下,不會再有人質(zhì)疑其似麻似蘆了。 傳世的倪瓚的墨竹畫,大都只畫竹一竿,也許是意在宣揚君子之獨立特行,而倪瓚的山水畫的構(gòu)圖也十分疏朗,兩者是相通的,都顯得淡定而脫俗。千金散盡后,他一葉扁舟浪蕩太湖二十多年,留下無數(shù)書畫令后人追思、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