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孟子一辯 ——關(guān)于“性善”問題的爭論 長期來,有些人寫文章引用“食色性也”一語,說這是孟子的話。其實,這句話雖出在《孟子》書中,卻不是孟子所說。恰恰相反,孟子是不贊成“食色性也”的人性觀的。 在《孟子·告子上》,記著孟子和告子(名不害)關(guān)于人性觀的一場辯論。按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人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即動物性)和社會屬性的對立統(tǒng)一,而以社會屬性為主導(dǎo)的方面。告子卻執(zhí)其一端,獨尊自然屬性,反對孟子的“性善”論。他說:“性猶杞柳也,義擾杯盤也?!比逭呓倘艘匀柿x,就像把杞柳斫斫削削做成杯盤一樣,這是對人性的“戕賊”(殘害),使人性喪失和變形了。那么,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告子一言以蔽之:“生之為性?!狈g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生命力,生命意識,生之本能,就是人的本性。孟子詰問他說:“生之為性也,猶白之為白歟?……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歟?”告子說:“是的?!泵献诱f:“如此說來,狗的本性就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嗎?”因為,生命力,生之本能,是狗和牛都有的。而且,狗、牛的生命力和生之本能,決不比人差。依照“生之為性”的人性理論,豈不是狗性即牛性、牛性即人性了? 對孟子的詰難,告子無言以對,但不肯服輸。他把“生之為性”偷換了個更具象的說法:“食色,性也。仁,內(nèi)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nèi)也。”(先儒于此下注解說:“告子以人之知覺運動者為性,故言人之甘食悅色者即其性。故仁愛之心生于內(nèi)?!?/span>)告子的意思是,肚子餓了要吃東西,性成熟了要行男女之事,這就是人的生性。喜歡好吃的東西和美貌的女子,這是人內(nèi)在的“仁”。至于儒家所倡導(dǎo)的禮義廉恥孝悌忠信那一套,都是外在于人性的,是對人性的束縛和戕害,是違反人性的。 或許孟子覺得前面已把告子的“生之為性”駁倒,沒有必要再去批駁他的“食色性也”論了,所以逕自轉(zhuǎn)入了對告子所謂的“仁內(nèi)義外”論的辯論,并且從而充分闡述了他的“性善”觀。 孟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彼匀柿x禮智愚人所固有的,而不是由外力熔鑄而成的。這話當然不正確,是唯心的先驗論。人生下來,在接受外界薰染以前,他的心或者說性就像一張白紙,既無所謂美丑,也無所謂善惡,什么仁義禮智信,都是一概沒有的。這一點,倒是告子說得對:“性無善無不善也。”雖然如此,我以為孟子“性善”的人性觀,比告子的“生之為性也”和“食色性也”的人性觀,畢竟要高明得多。因為后者以此把人性混同于動物性了,而前者則以此把人性與動物性相區(qū)別。而筆者以為,如果不把人性與動物性相區(qū)別,那還有什么人性之可言?那還研究人性干什么? 孟子比告子高明之處,還在于他十分重視人后天的自我修養(yǎng)(通過學(xué)習)和社會環(huán)境的教誨熏陶之功。他說,人的仁義禮智,“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他以齊都郊外的牛山作比方:“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此豈山之性也哉“”!他指出:人固有的善的本性須加以養(yǎng)護。如果像牛山上美盛的樹木那樣,讓外力“旦旦而伐之”,良心就會“陷溺”,人就要“為不善”了。這樣一來,人離禽獸也就“不遠矣”。所以他強調(diào)說:“大匠誨人必以規(guī)矩,學(xué)者也必以規(guī)矩?!鄙频谋拘?,只有在“義”的熏陶和規(guī)范之下才可以為善。否則,就可能變壞、“為不善”。在這一點上,孟子同告子的“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說是沒有矛盾的。所不同的是,孟子的立足點在“性善”,而告子的立足點則在“性無善無不善也”。 后來,不知為什么,告子不出面了,卻讓公都子來和孟子辯論。公都子一上來就說:“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子)曰“性善,然則彼皆非歟?”孟子的回答是:“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边@話不太好理解。但孟子最終肯定的仍是“善”,而不是“可以為善”,這是明白無誤的。所以先儒在此下注曰:“人之情可以為善而不可以為惡,則性之本善可知矣?!苯酉氯?,孟子用人皆有惻隱之心、是非之心……等等來證明:“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此即謂之“人性本善也”。 總之,我以為,孟子的“性善”論就是說“人性是善的”。至于“人性是可以為善的”,那是包括告子在內(nèi)的各派學(xué)者都不否認的,更無須孟子來立說。世界上,大概不至于有人主張,人性是只能為惡,不可以為善的吧? |
|
來自: 丘山書屋75 > 《文學(xu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