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 陳日亮《如是我讀》雋語
1.多岐為貴,不取茍同?!淘?/p> 2.覽之而必察,研之而后精。——陸機 3.不少教師習慣于在文本表面“滑行”,正是由于缺少“教學文本意識”,備課多半搬用一般文本解讀的現(xiàn)成結(jié)論,將“教參”、“老師用書”或?qū)<覍W者的作品分析照單全收,很少考慮到教材、教師與教學對象之間多重的復雜關(guān)系。 4.從面向一般讀者的文章作品進入語文教材,從文本變?yōu)檎n本,直接面對學生讀者,文本還是那個文本,而解讀卻多了兩個角度:學生的和教師的。解讀的價值取向,不但是要正確讀出文本的原有信息,同時還要能夠讀出如何正確閱讀信息的“信息”,有學者稱為“言語智慧”。若能夠注意及此,教師面對一般的文本解讀就會有所棄取,就會根據(jù)“學情”更實際、更精細地考慮教學目標,確定更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 5.第二遍的“解讀”,即進入課程的“教學文本解讀”。這種解讀,必須以正確的“一般文本解讀”為基礎,然而更需要因時因地因?qū)ο蟮闹饔^因素的加入,使得經(jīng)過“教學篩濾”的文本解讀,有著從“教”與“學”切入的深度與廣度更具體生動地體現(xiàn)文本、學生、教師節(jié)三方互動而創(chuàng)生的解讀語境。這樣,每一篇課文和每一節(jié)課真正應該“教什么”,就能有效地落到實處。 6.在當今“人文性”被剝離做成虎皮大旗而大加張揚的形勢下,我們不少教師也就是十分樂意而且慌里習慣于“”直奔思想內(nèi)容,視語言形式如不存在,至多只在文本表面平滑熟爛地“過”了一下。語文教學的整體走勢是工筆式微,寫意大興。久之,教師的語感退化了,“咬”勁沒有了,也“嚼”不出什么味道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越來越淡寡。 7.語文教師缺乏文本分析的微觀訓練,鮮有能夠進入文本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提示深層的、話語的、藝術(shù)的奧秘。 8.語文既有邊又無邊,以有邊導無邊,以無邊濟有邊。駕御既熟,方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9.何謂語文,我即語文。此乃語文教師極深的修養(yǎng)與極高的境界,值得作終身期許、一世追求。 10.語文教師應該自己感覺是一個學者,而他人則感覺他是一個詩人。 11.課堂提問五忌:忌淺,忌露,忌奧,忌晦,忌碎。 12.講解課文當注意五不:不離書,不空浮,不繁復,不枝枝丫丫旁逸斜出。 13.備課時多想想,有得忌輕出。教完課多問問,微暇須細評。 14.只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有不完善、不周到之處,認真引導、糾正、補充,教師再作出解讀示范,就可以把“教什么”落到實處,讓學生不僅正確理解課文,也懂得如何養(yǎng)成讀書的良好習慣。 15.必須用【巨大量】的讀書代替課文講授。語文課應更名為讀書課,或?qū)嵸|(zhì)上已成為讀書課。 16.所謂按照學的規(guī)律教,這規(guī)律首先應該反映包括教師自己成功經(jīng)驗在內(nèi)的一切經(jīng)驗。師心與師造化,原是一脈相通的。 17.語文教師要把自己定位在這樣的坐標里:橫坐標是學養(yǎng)的積累,縱坐標是經(jīng)驗的增加。 18.語文教師對自己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何以教與不教,須有明確的覺醒。 19.沒有語言(言語)訓練的語文教育,和沒有生命情感體驗的語文訓練,同樣都是一種偽教育或偽圣教育。 20.語文教學,也須有自己的初級、中級、高級階段。切不可搞【大躍進】,搞【群眾運動】,不要出現(xiàn)【語文泡沫】。 21.教師應該具有詩情和理性的教學語言,否則就無法讓學生進入文本,也無法受到感染,令其折服。 22.語文課忌的五講:講得支離破碎,講得開花亂墜,講得枯燥乏味,講得昏昏欲睡,講得聽與不聽都無所謂。 23.備課當反復三問:此課文,學與不學有何不同?教與不教有何不同?這樣教與那樣教有何不同? 24.語文教學最需要的是經(jīng)驗,而不是理論。語文教學永遠扎根在教師個人經(jīng)驗的沃土里,只要成長,成熟,而不是提高。 25.語文備課必須注意三點:準確理解文本精華,總體預測學生水準,切實把握教學落差。 26.知性分析,授守教材,專攻課內(nèi):語文教學大面積的病災。 27.語文教師的四項修能:讀書、閱世、說文、弄筆。 28.年輕教師不善于返樸,不善于提煉、歸純,而耽于發(fā)揮,迷于渲染,可能是年齡病。一旦成長,自然可愈。 29.教語文,最難的是“取舍”二字。取舍,是語文教師的終生修煉,它聯(lián)系著教育的無窮底蘊和教師的全面素養(yǎng)。 30.衡文的三個維度:鮮活度,豐滿度,深刻度。 31.我的語文教學經(jīng)歷,大體可簡述如次:困惑——追問——體驗——體認——體現(xiàn)。 32.“教什么”確實比“怎么教”更重要。但在沒有弄明白“為什么教”之前,教什么依然會無從把握,難以確定。 33.還閱讀以自由以清白,讓閱讀以自然狀態(tài)生存生長,發(fā)展成熟,語文教學才有希望。 34.所謂“教師要有一桶水”,在語文,不僅僅是甚至不主要是指學養(yǎng)的“量”的積累,而是“質(zhì)”的把握與參悟。 35.不要把大量時間都花在教學上,恰恰相反,要花在讀書和寫作上。 36.把文本仔細讀懂讀通,注意防止把思想內(nèi)涵或外延隨意地鑿深、擴大、泛代,使得作品面目反而模糊不清,寫作意圖終于無所適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