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即物理療法。它是應用聲、光、電、磁、水、溫度及力等物理學因素來治療疾病的,其中包括運動療法和理療。運動療法主要是以徒手及應用器械,通過各種運動來治療肢體障礙,矯正運動異常,是重要的康復治療手段。運動療法強調患者主動性的康復治療,運動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則負責指導及保護患者。主要適用于“三癱”(偏癱、截癱、腦癱)及骨折、脊髓炎、腦外傷、帕金森病等患者。理療主要有低、中、高頻電療,脈沖磁療,超聲治療,紫外線治療,紅外線治療。 OT即作業(yè)療法。它可以幫助患者產生職業(yè)前勞動,而且通過具有目的性作業(yè)的活動、游戲等來促進患者必需日常生活活動的發(fā)展、恢復,并維持其功能,預防殘疾。勞動、運動和娛樂是作業(yè)療法的基礎。OT治療的特點是要求患者積極參與治療師所布置的活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手的靈活性、兩眼與手的協(xié)調性、動作的控制與準確性以及工作耐性。治療師在其治療過程中可幫助患者維持正常的作業(yè)活動能力,改善功能和防止作業(yè)活動的能力受限,建立代償功能。作業(yè)療法主要適用于腦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癱、手功能障礙和骨折術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礙。 ST即言語治療。其是由言語治療專業(yè)人員對各類言語障礙患者進行評定、診斷、治療及矯治的一門康復治療技術。主要適合腦血管病及腦外傷后所出現(xiàn)的失語癥、構音障礙以及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發(fā)聲障礙和口吃等。言語治療師在言語治療中幫助促進患者交流能力的獲得或再獲得,通過治療師給予的刺激,使患者做出反應。正確的反應要及時強化(正強化),而錯誤的反應要及時糾正(負強化)。以此反復進行,幫助患者形成正確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