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孫子兵法》與戰(zhàn)略管理

 太陽下的森林 2013-09-17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思想的代表,孫武本人是春秋末期杰出的軍事家,他的兵法在歷史上影響極大。從軍事管理的角度看,孫武堪稱中國最早的戰(zhàn)略理論家。他的兵法以“五事七計”為基本框架,構建了戰(zhàn)略分析的古代模式。孫武對道義、天時、地利、將領、法度五大要素的分析,其邏輯性堪與當今盛行的SWOT法、五力模型相提并論。在戰(zhàn)略分析的基礎上,孫武以“兵者詭道”為宗旨,對戰(zhàn)爭策略的設計有著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并分析論證了軍事戰(zhàn)略選擇中的優(yōu)先次序問題,進而論證了君主與將領的關系,統(tǒng)兵將領的責任和戰(zhàn)略能力,并以形、勢、虛實的分析提出戰(zhàn)略實現(xiàn)的途徑,以形說明“勝可知”,以勢說明“勝可為”,以奇正說明形勢關系,以虛實轉化形勢為戰(zhàn)斗力。孫武還以具體的軍爭策略、地形利用、士卒訓練等內容為戰(zhàn)略實施進行了具體論證。在先秦諸子中,孫武的兵法著作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超過了其他各家。學界有人認為,老子的辯證思維實際上來源于孫武。盡管孫武的著作在古代并未對工商業(yè)產生影響,卻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管理思想在軍事領域的成就。

孫武及其兵法的傳世

先秦諸子中,兵家是很重要的一家。中國古代的思想發(fā)展中,兵法思想是別具一格的一支。在兵學諸書中,《孫子兵法》獨占鰲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它為“百代談兵之祖”。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本來是齊國人,他的出名卻在吳國。他給吳王闔閭獻上自己寫的兵法書,吳王對他說:“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想對孫武的兵法來個實地測驗。孫武當然毫不猶豫,一口承接。但是,吳王給他出了個難題,讓他把兵法用在后宮美女身上試試看靈不靈。于是,孫武把闔閭后宮的美女180人編為兩隊,指定闔閭的兩名寵姬為隊長,申明紀律,開始隊列訓練。這些美女們絲毫不把軍令紀律放在心上,嘻嘻哈哈當作游戲。經過孫武三令五申,依然哄笑不止,沒有一點章法。孫武依據(jù)軍法,下令將兩名隊長斬首。這一下,看臺上的吳王坐不住了,趕忙讓人給孫武傳話說:“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斬也。”孫武卻一點也不買賬,回答道:“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兩顆人頭落地,美女們花容失色,隊伍整肅,號令嚴明,娘子軍變成了敢死隊。孫武向吳王報告說,現(xiàn)在你可以下臺觀之令之,“惟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亦可也”。吳王正在為愛姬死于非命而痛心,但又不好對孫武發(fā)作,只得說:“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觀。”孫武卻并不罷休,而是刺了吳王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所幸孫武沒有看錯人,吳王闔閭并不昏庸,從此重用孫武,成就了吳國的霸業(yè)。“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保ā妒酚?· 孫子吳起列傳》)

孫武的這一故事,經過太史公的文學描述,廣為流傳,而且留下了“三令五申”的成語。當代推崇《孫子兵法》的管理咨詢師,在效法孫武的時候不要忘了,如果要當孫武,自己的咨詢報告就要能經得起業(yè)主的檢驗,哪怕是面對“后宮寵姬”照樣有效,才有可能成就孫武一樣的名聲。如果咨詢報告對業(yè)主的承諾,碰到“條件特殊”就無法兌現(xiàn),那就趁早收手。當然,你要當孫武,還須業(yè)主是闔閭才成,這就要求咨詢師要有好眼力,看得出吳王是未來的霸主,否則就會明珠暗投,說不定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孫武之后,以兵法著名者還有孫臏,他們本來是一家,孫臏是孫武的后人,為了區(qū)別,后人稱前者為吳孫子,后者為齊孫子。孫臏的用兵之術不在孫武之下,“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的故事,就是出于孫臏。孫臏與龐涓斗法的傳說,更是婦孺皆知。孫臏也以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的勝績“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從南宋以后,有不少人懷疑《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是一回事,近代的疑古思潮擴展了這種疑問。直到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一并出土《孫子兵法》竹簡和《孫臏兵法》殘簡,才使這一疑問得以澄清。

戰(zhàn)國時期,《孫子兵法》開始流傳。按照韓非的說法:“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戰(zhàn)者多,被甲者少也?!保ā段弩肌罚┎贿^,先秦諸子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往往會夸大其詞,所以韓非的說法不宜當作兵法普及的確鑿證據(jù)。況且韓非還是為了證明兵法流傳與作戰(zhàn)能力提高不一致而言的,就更應該打個折扣。但是,即便兵法的流傳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普遍,《孫子兵法》還是兵法著作中最出色的。秦漢以后,《孫子》流傳過程多有佚亡。傳至今天的版本,是曹操的注本。曹操對孫武十分推崇,稱:“吾觀兵書戰(zhàn)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保ú茏ⅰ秾O子》序)打仗出身的君主李世民,也曾高度贊揚《孫子》,稱“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李衛(wèi)公問對》)。

中國古代的兵家經典,以孫武、孫臏、吳起、尉繚、司馬穰苴這幾位的著述為代表。正是先秦尤其是春秋戰(zhàn)國的兼并戰(zhàn)爭,使兵家成為諸子中間獨特的一家。秦漢以后兵家思想的發(fā)展,基本上沒有超出先秦。到了宋代,因為武科舉所需,正式被官方確認的兵家經典有“武經七書”。所謂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吳子》《司馬法》《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和《六韜》,影響最大的是《孫子兵法》?!秴亲印废鄠鳛閰瞧鹚?,但影響遠不及《孫子》?!端抉R法》來自齊景公時的田穰苴,他擔任司馬時所創(chuàng)的兵法被齊國沿用,到齊威王時著成《司馬穰苴兵法》,但傳世至今的只有一小部分?!端抉R法》與《孫子》不同,主要是講軍法軍令、編制訓練,而不是謀略,其中談制度的內容多已佚亡?!独钚l(wèi)公問對》托名唐代李靖與李世民的對話,但真?zhèn)坞y辨,是宋代重新編輯加工的版本?!度浴废鄠魇浅h相爭之際黃石公傳給張良的《太公兵法》,張良以此輔佐劉邦得了天下;《六韜》相傳為姜太公所作,是姜太公與文王、武王的對話錄,這兩種兵書實際都是后人編纂,它們現(xiàn)存的版本同漢墓出土的相關殘簡大不相同,說明宋本與漢本已經不一樣,而漢本同古本肯定也有差別。

按理來說,兵書應當包括戰(zhàn)略、戰(zhàn)術、軍制、訓練,乃至包括天文地理、兵器給養(yǎng)等等。漢代整理古籍,兵書是單獨一門。在兵書門下,分有權謀、形勢、陰陽、技巧四類。“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后戰(zhàn),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薄秾O子兵法》列在權謀類之首?!靶蝿菡撸讋语L舉,后發(fā)而先至,離合背鄉(xiāng),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薄段究潯穼儆谛蝿蓊??!瓣庩栒?,順時而發(fā),推刑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薄凹记烧撸暿肿?,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漢書 · 藝文志》)陰陽類和技巧類兵書后世多佚。所謂權謀者,實際上是總括性質,包含有形勢、陰陽、技巧等各種內容,《孫子兵法》當之無愧。所以,后代的兵書流行,《孫子兵法》獨領風騷。

兵法直到近代之前,還是專門的軍事讀物,常人并不太關注。但是,即便是軍人,讀兵法也不是人人上手。按照常理,高級將領應該是兵法的愛好者,然而,不同的將領對兵法的反應并不一樣。漢初大將韓信,其用兵作戰(zhàn)可見明顯的兵法痕跡,他還多次用《孫子兵法》對部下解釋自己的戰(zhàn)術戰(zhàn)略。而西漢名將霍去病,則不那么看重傳統(tǒng)兵法。漢武帝打算給他教孫吳兵法,他卻回答道:“顧方略何如耳,不致學古兵法?!彼未鷮Ρ鴷恼恚艽蟪潭壬喜皇菍崙?zhàn)和訓練的需要,而是武科舉考試的需要。所以,唐宋以后兵法的流行,與其說是人們對戰(zhàn)略的重視,不如說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很有意思的是,盡管武科舉要考兵法,然而武科舉歷代都不受重視。古代當文官,科舉出身是正途,中了進士就趾高氣揚,“一日看遍長安花”,而當武官,則行伍出身是正途,武科舉被人看不起。所以,兵法對戰(zhàn)爭的影響有限。反而是不打仗的人,卻多從兵法中理解戰(zhàn)爭。研讀兵法的將領,在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戰(zhàn)國的秦軍雄視天下,良將輩出,卻基本沒有兵法傳世,漢代整理史籍,其保存的兵書名錄出自秦國者僅僅有公孫鞅和尉繚(而且此尉繚和兵書《尉繚子》的作者是否一個人還有爭論),秦國的名將,談論兵法的也極少。從西漢以后,才有一些著名將領談到兵法。從正史來看,依賴兵法打仗,似乎并不是常態(tài)。反而是一些文人,對兵法具有濃厚興趣。例如唐代的杜牧,宋代的梅堯臣,都曾對《孫子兵法》做過注釋。不過,由于兵法明顯是對敵手段,“兵不厭詐”,“兵者詭道”,用兵講究出奇不意,虛虛實實,所以,在古代人們多不明言把兵法用于生活與事業(yè)。尤其是儒家,雖然也講權變,卻從根本上反對以兵家權謀治理國家,他們基本上不推崇兵法。這也影響到后人對《孫子兵法》的態(tài)度,清代學者遍注古書,考據(jù)風氣濃厚,《孫子兵法》的注疏最少,也沒有認真的??笨甲C。只有孫星衍的校勘考證較詳(而這一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對本家的推崇)。魏源在《孫子集注序》中,把自己注釋孫子的理由概括為“兵列五禮,學禮易及”,“有文事者必有武備”等儒家化解釋,說明儒家力求同兵家的“詭詐”保持一定距離。即便近代以來在中西對抗的背景下熱衷“商戰(zhàn)”的洋務派和維新派,也沒有把《孫子兵法》掛在口邊。現(xiàn)代馮友蘭寫中國哲學史,最初不收錄兵家,明地里是認為兵家沒有哲學,暗中是否有傳統(tǒng)儒家看不上兵家的潛意識就不得而知了。民國時期,蔣方震(百里)作為軍事理論家,曾經對《孫子兵法》做過注釋解讀。當代國內對兵家思想尤其是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形成熱潮,并將其放在很高的地位,是同毛主席軍事思想研究緊密相關的;《孫子》文本的研究,是同70年代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本相關的。真正把《孫子兵法》當作商戰(zhàn)教科書,在改革開放以來才蔚成風氣。

至于《孫子兵法》在國外的影響,媒體也有所夸大?!秾O子兵法》從唐代開始傳到日本,但主要是作為宮廷藏書,社會影響不很大。到了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有位謀士趙本學,曾經注釋過《孫子兵法》。正因為俞大猷采用了趙氏的方法抗倭,從而使《孫子兵法》引起了日本人的重視。二戰(zhàn)以后,日本有一些學者和企業(yè)家,研究用《孫子兵法》管理企業(yè),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據(jù)李零考證,最早把《孫子兵法》翻譯到西方是法國傳教士錢德明(P. Josephus Maria Amiot),1772年巴黎出版了他的譯本。但是,真正影響歐洲軍事思想的,不是中國傳去的《孫子兵法》,而是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西方對《孫子兵法》的重視,是當代對毛主席軍事戰(zhàn)略的研究而引發(fā)的,同工商業(yè)關系不大,即便研究《孫子兵法》,也是把它作為漢學的一個專題,而不是列入管理學或者工商戰(zhàn)略研究。

那么,是不是《孫子兵法》就與管理無關?也不盡然。何炳棣曾經專門研究過《孫子兵法》,他認為,中國古代的辯證思維,尤其是兩兩相對的論證方法,來自《老子》,而《老子》來自《孫子》。他甚至斷言,朱熹這樣的道學家之所以不言《孫子》,是因為《孫子》的“詭道詐術”為儒家所不喜。而《孫子》的思想,在何炳棣眼里可以同當代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強化理論的提出者斯金納相媲美?!叭祟愂飞献钕戎鲝堃浴袨橹髁x’心理學原則整兵治國者是《孫子》,柔化和緣飾《孫子》坦白冷酷愚民語句最微妙、最成功的是《老子》?!薄霸谟廾窭碚撋?,《孫》《老》親緣關系之所以特別明顯,是因為它們都出自置道德是非于不顧(amoral),非常徹底的行為主義觀點。這點上《孫》《老》如仍有不同的話,那是因為前者語言坦率無隱,有如對心理學實驗室白鼠群而發(fā),而后者同樣冷酷的心腸卻是用清靜、無為、‘玄德’等清高的哲學語言表達的?!保ê伪Α队嘘P〈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這就給考察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源流變化提供了一種思路。哪怕不認可何炳棣的觀點,僅僅憑他把孫、老與斯金納相對照,就足以值得今人從行為主義角度重新審視《孫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價值。

從戰(zhàn)略角度而言,古人確實不把《孫子兵法》用于工商,因為古代的工商業(yè)根本不存在所謂戰(zhàn)略。所以,古代兵法的傳世,與工商戰(zhàn)略無關。無論是古代早期的范蠡陶朱公,還是古代后期的晉商徽商,都沒有用《孫子兵法》經商的。但毫無疑問它屬于軍事戰(zhàn)略,而軍事戰(zhàn)略可擴展到治國方略。在邏輯上,古代的管理思想,依然少不了兵家這一分支。企業(yè)經營中戰(zhàn)略研究的興起,從世界范圍看,也是二戰(zhàn)以后才出現(xiàn)的。從有了戰(zhàn)略研究這一管理學分支開始,回過頭來關注傳統(tǒng)兵法,梳理其中的戰(zhàn)略思想,對于今日的企業(yè)經營,當然應該。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有不少人以戰(zhàn)爭喻商業(yè),然而,戰(zhàn)爭和商業(yè)是有區(qū)別的?!氨鴥磻?zhàn)?!笔沁M入軍事領域的警告牌,戰(zhàn)爭與增進社會福利的工商業(yè)具有本質區(qū)分。如果真按戰(zhàn)爭方式指導經商,那么,商業(yè)就會失去它的美好一面,只剩下令人戰(zhàn)栗的慘烈。了解兵家思想,掌握古代兵法的思辨路數(shù),目的在于使人們更清楚、更冷靜地看到戰(zhàn)爭的邏輯,而不是把它照搬到工商領域。

權謀與戰(zhàn)略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老子》57章),說明了治國與打仗的區(qū)別。但是,正和奇背后的“道”則只有一個。遵循這個道進行戰(zhàn)爭謀劃,古代稱為權謀,當今稱為戰(zhàn)略。

《孫子兵法》的《計》《作戰(zhàn)》《謀攻》三篇(以下引文均出自這三篇,不再加注),可以看作從不同角度論證戰(zhàn)略的一組文章。孫武強調“先計而后戰(zhàn)”,就是說,戰(zhàn)略是行動的前提。在強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后,孫武提出了一個戰(zhàn)略分析的框架,即“五事七計”。

所謂五事,是道、天、地、將、法五個戰(zhàn)略要素。道,指道義,民心向背如何,能不能做到上下一心,“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生,可與之死,而不危也”。天,指天時,“陰陽、寒暑、時制也”。地,指地形,“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指將領狀態(tài),“智、信、仁、勇、嚴也”。法,指軍隊的組織編制,“曲制、官道、主用也”。對五事要進行七種考量(五事加上兵卒和賞罰),“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七計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 士卒孰練? 賞罰孰明?”君主是不是有道明君,能不能做到上下同意;將領的能力如何,決定將領能力的智、信、仁、勇、嚴五個要素的程度和組合如何;天時要進行陰陽吉兇的判斷,對寒暑時令的分析,古代這方面的具體技術有觀星、望云、省氣等等,以考察己方占有何種天時,有何不利天時;地形要進行遠近(長短)、險易(坡度大小和平仄程度)、廣狹(寬窄)的分析,判斷是生地還是死地;軍法制度是不是健全,曲制(按照陣法的軍隊如何編制)、官道(各級軍官如何配備)、主用(兵器甲胄和糧秣供給)各方面對作戰(zhàn)的適應程度和范圍;還有從軍法延伸出來的兵士強弱程度,訓練情況,賞罰執(zhí)行的嚴明程度等。

五事七計的框架如果能夠具體化,可以同當代管理中十分流行的SWOT法以及波特的“五力模型”相媲美。根據(jù)相關資料看,孫武對這個框架有著具體化的操作方法,即“廟算”。在《孫子》中,用的是“廟筭”。筭(suàn)就是籌,指計算用的小棍。《說文》曰:“筭。長六寸,計歷數(shù)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薄八恪?shù)也,從竹從具,讀若筭。”后代則筭算混用,算盤就是由籌算演變而來。后人讀《孫子兵法》需要明確一點,孫武談論五事七計,絕不是泛泛地抽象而論,而是有量化的具體計算。要對敵我雙方的情況,根據(jù)所掌握的信息,一條一條列舉出來,計算優(yōu)劣,用算籌計數(shù)進行量化比較。對此,孫武明確指出:“夫未戰(zhàn)而廟筭勝者,得筭多也;未戰(zhàn)而廟筭不勝者,得筭少也。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于無筭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經過對戰(zhàn)略要素的實力計算和比較,然后就要設計作戰(zhàn)策略。在這一步,處處體現(xiàn)“兵以詐勝”的思路。孫武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奔幢銖R筭具有明確優(yōu)勢,也需要在對外行動中把優(yōu)勢變成戰(zhàn)果。這就需要盡可能隱蔽自己的優(yōu)勢,給對方造成錯覺,還要采取主動誘導對方出錯,引發(fā)對方的判斷失誤,這才能夠造成己方之“勢”,發(fā)揮出己方的能量,以己之長攻人之短。這種作戰(zhàn)策略立足于廟筭,但不能事先具體化,只能進行方略設計,在戰(zhàn)爭進行中靈活變動。廟筭為常,用計為變;廟筭力求確定性,用計全靠不確定性;對己要落實確定性,對敵要營造不確定性;二者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戰(zhàn)略。

任何戰(zhàn)略,都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孫武警告說,打仗打的是經濟。春秋時期的戰(zhàn)爭以車戰(zhàn)為主,千輛戰(zhàn)車加上千輛輜重車出征,所需的補給糧秣和器材,日費千金。軍費開支之大,任何統(tǒng)治者都不能掉以輕心。所以,戰(zhàn)略的實施,還需要計算經濟實力為后盾。更重要的是,一旦開戰(zhàn),能否快速取勝至為重要。如果久戰(zhàn)不止,哪怕獲勝也會挫傷軍隊銳氣,攻城則后勁不繼,暴師于野則國用不足(春秋的戰(zhàn)爭,一般是先野戰(zhàn)后攻城)。更重要的是,春秋時期諸侯蜂起,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某國“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其他國家會趁機在背后捅一刀。如果陷入這種困境,“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孫武強調,“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費錢耗時,這是用兵的大害。戰(zhàn)略必須先慮其害后謀其利?!肮什槐M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故兵貴勝,不貴久?!痹趹?zhàn)略實施上,將帥必須把握住民力之限,“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辈恢貜驼靼l(fā)徭役,不多次運輸糧草,古代的運輸成本太高,尤其要注意不能長途補給。所以,要力爭從敵人那里奪取給養(yǎng)。“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 桿一石,當吾二十石。”這不是夸大,從敵軍奪取糧秣,雙方的供給就會一增一減,而且可以節(jié)約大量運輸中轉成本,因而孫武把它提高到戰(zhàn)略高度。

既然戰(zhàn)爭如此兇險,所以,明智的統(tǒng)治者在戰(zhàn)爭的指導思想上,要盡可能做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孫武說:“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這是一個十分完整的戰(zhàn)略實施優(yōu)先排序。用兵之法必須優(yōu)先考慮保存實力,以最小成本換取最大收益。在成本計算上,按照國、軍、旅、卒、伍的軍事建制由大到小考慮。在行動策略上,先要進行戰(zhàn)略計算,即“伐謀”,以確保獲勝條件。其次為“伐交”,所謂伐交,不是僅僅憑嘴上功夫去交涉,而是以實力的威脅和巧妙的外交展示使敵方屈服。再次為陳兵,以軍陣優(yōu)勢或者野戰(zhàn)優(yōu)勢戰(zhàn)勝敵人。最后為攻城,是其他行動都不能奏效后的不得已選擇。

對于為什么攻城是不得已的選擇,孫武有著詳細說明。中國古代的城池,是冷兵器時代最優(yōu)秀的防御工事體系,進攻者要付出極大代價,往往需要耗時較長的圍困。即便有把握拿下,按照孫武的預計,制造和裝備攻城器械需要三個月,修建工事土堙圍困又需要三個月,驅使士兵爬城攻打會使三分之一的敢死隊受損,萬一攻不下來簡直就是災難。更重要的是,攻城會引起敵方的心理恐懼而拼死抵抗,激戰(zhàn)和屠戮后能否長久占領仍然未知。所以,輕易不能采用攻城行動。“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在伐謀、伐交之后,不得已要開戰(zhàn),則須計量兵力,選取具體的戰(zhàn)術方案?!肮视帽ǎ畡t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痹谶@里,孫武根本不講以少勝多,而是嚴格地追求以多勝少。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將領,必須清楚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拼命蠻干不是真正的勇敢,最少要做到力量相當。如果力量不及,要有逃跑預案和避戰(zhàn)策略。“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是軍事將領的基本準則。

將帥領兵作戰(zhàn),肩負著國家存亡的使命,所以,將帥要把自己放在國家輔佐的地位上考慮軍事。春秋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個普遍的規(guī)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為將領,必須能夠判別什么是不能受的君命。孫武指出:“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戰(zhàn)爭局勢必須現(xiàn)場判斷,君主在不該進軍時下令進軍,不該退卻時下令退卻,這叫“縻軍”,即不必要的牽制;不了解軍隊的事務而由君主直接指揮管理,會造成軍士迷惑;不了解軍務的權衡變化而由君主直接任免官員下達命令,會造成軍士的疑慮。君主絕不能遙控指揮作戰(zhàn)行動。所謂“決勝于千里之外”,頂多在廟筭階段還可以,一旦進入戰(zhàn)略實施,必須賦予現(xiàn)場指揮官全權。而作為將領,也要勇于擔負責任,“故戰(zhàn)道必勝,主曰無戰(zhàn),必戰(zhàn)可也;戰(zhàn)道不勝,主曰必戰(zhàn),無戰(zhàn)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國之寶也。”(《地形》)做不到“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就不是合格的將領。

作為國君和將領,在戰(zhàn)略上必須知道怎樣才能獲勝。孫武曰:“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敝兰悍侥軕?zhàn)或者不能戰(zhàn)之處,知道力量強弱多寡的使用方法,上下一致而同心同德,以有備對付無備,將領稱職而君主不遙控,這就是制勝之道。如果稍微細心一點則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五個知勝之道,需要建立在對敵我雙方的比較上,而不是僅僅對己方的單一掌握上。所以,孫武強調:“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敗?!边@句話已經成為《孫子兵法》中的名言,正與今天SWOT法的基本思路吻合。總體來看,孫武的五事七計廟筭分析、策略設計和造勢路徑、優(yōu)先排序準則、具體戰(zhàn)術方案、將領的戰(zhàn)略能力,已經構成了完整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體系。

形勢與虛實

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有賴于形勢和虛實。孫武用了《形》《勢》《虛實》三篇,完成了這一論證(以下引文均出自這三篇,不再加注)。所謂形,就是戰(zhàn)爭實力;所謂勢,就是人為態(tài)勢;所謂虛實,就是形勢的靈活運用。三者配合,構成戰(zhàn)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形是看得見的軍事格局,不是人的努力就可以改變的。所以,軍事將領未見勝,先見敗。首先考慮自己如何不被對方戰(zhàn)勝?!拔糁茟?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边@一點很重要,打仗不能抱僥幸心理,不能把獲勝希望放在敵方犯錯誤或者不堪一擊上。衡量一支軍隊的好壞,首先要看它的自保能力。那種僥幸獲得的勝利,并不是好的勝利。善戰(zhàn)者首先要循規(guī)蹈矩,老老實實,打廟筭能夠獲勝的仗。“古之所謂善戰(zhàn)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zhàn)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zhàn)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闭窍葟男蝿俪霭l(fā),孫武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闭嬲膭俦窍染邆淞藙俚臈l件,即形勝,然后求戰(zhàn),這樣的勝利者,看起來平淡無奇,似乎沒有驚險的計謀和壯烈的功績,不過是打敗了肯定失敗的對手而已。但這正是理想的將領,那種先打起來再求勝的將領,從戰(zhàn)略角度看是要不得的。

形勝依賴于廟筭。“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shù),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shù),數(shù)生稱,稱生勝?!边@里的廟筭,同前面的“五事七計”不一樣,是指支持軍事的物質基礎。所謂兵法,在這里是指計算實力的方法。度是長度,指對土地的丈量;量是容積,指對糧食的計算;數(shù)是籌數(shù),指出卒的數(shù)量;稱是衡器,指對敵我雙方兵力的比較;勝是比較的結果,得出有無勝算的結論。由此可見,形是不可作假的。這樣說,對于小國、弱國來說,豈不是永無勝算?不見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正是通過廟筭,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長中有何短,短中有何長。這正是形的功用。一旦具備了形勝,就具備了獲勝的勢能。

形和勢緊密關聯(lián),但形不等于勢。從形的角度看,“勝可知,而不可為”;從勢的角度看,則是“勝可為”。實力強弱為形,形決定攻守之勢。但人們可以用形造勢,取得戰(zhàn)爭優(yōu)勢。在孫武的詞匯中,強弱屬于形,勇怯屬于勢。按照李零的考證,形型相通,指形狀樣式,也就是范兒;勢(執(zhí))本來是兿,本意是園藝,是人為發(fā)揮。形是靜態(tài),勢是動態(tài)。按照荀悅之言:“形者言其大體得失之數(shù)也;勢者言其臨時之宜也,進退之機也?!保ā肚皾h紀》)孫武的比喻是:“若決積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逼渲械年P聯(lián)和細微差別,需要仔細揣摩。

形與勢的關系,是正與奇的關系。孫武說:“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哉!”奇正相生,可以制造出無數(shù)優(yōu)勢。五音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音樂,五色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圖案,五味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味道,戰(zhàn)爭之勢,也可以產生如此效果。造勢的目的,是掌握戰(zhàn)爭的主動性?!肮噬苿訑痴撸沃?,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故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釋)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zhàn)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痹靹菘梢詰?zhàn)勝敵人,包括以假象(形之)迷惑敵人,以誘餌引來敵人,以小利調動敵人而以重兵伏擊敵人。在人和勢的關系上,打仗要靠勢來獲勝而不是求于人,依賴勢打仗,就好像從山頂轉動滾木雷石一樣。

所謂虛實,就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使形勢轉化為戰(zhàn)斗力。孫武說:“凡先處戰(zhàn)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zhàn)地而趨戰(zhàn)者勞。故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逼浜诵氖恰爸氯硕恢掠谌恕薄_@方面可以采用多種手段,使敵方的優(yōu)勢轉化為劣勢,使自己的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把敵方由逸變勞,由飽變饑,由安變動。尤其是“出其所必趨”,準確打擊;“趨其所不意”,讓對方想不到。李世民認為《孫子兵法》的精華在《虛實》,原因在于,人人都知道避實擊虛,但上了戰(zhàn)場卻鮮識虛實??赡芤彩浅鲇谕瑯訐鷳n,孫武對虛實的論證要比其他篇章更具體,如:“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薄斑M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zhàn),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zhàn),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zhàn)者,乖其所之也?!睂O武特別強調“我專而敵分”,即分散敵方兵力,以眾擊寡。“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zhàn)者約矣。”還有在作戰(zhàn)地點上迷惑敵人,在作戰(zhàn)時間上調動敵人,等等。這樣,敵人雖近,卻難以救援;其兵力雖多,卻無益于戰(zhàn)。歸納起來,所謂虛實,就是把不可為的“形”變?yōu)榭蔀榈摹皠荨?。“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候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于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zhàn)勝不復,而應形于無窮?!?/p>

形勢和虛實的結合,可以把兵法用活。“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本拖裎逍械南嗌嗫恕⑺臅r的消長變化一樣,戰(zhàn)略的活用,可把戰(zhàn)爭變成藝術。

戰(zhàn)爭的策略及其運用

戰(zhàn)爭的藝術是復雜的,更是多變的。在《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各篇中,孫武對戰(zhàn)爭的藝術性有著多方面的發(fā)揮。

孫武認為,用兵之法最難的是軍爭,而軍爭的關鍵是“以迂為直,以患為利”?,F(xiàn)實中我們常常會觀察到,捷徑走到最后,其實是彎路。但是,在開始選擇時,捷徑卻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真正掌握了迂直關系,才可做到“后人發(fā),先人至”。以行軍速度為例,帶著輜重行軍,則行進緩慢;而提高速度,則要放棄輜重。如果一味求快,日行百里,只能有十分之一的兵士趕到,三軍將領被敵方俘虜;日行五十里,可以有半數(shù)兵士趕到,先頭部隊將領被俘;日行三十里,則三分之二兵士可以趕到。這就需要權衡利弊,恰當安排行軍路線和速度。軍爭需要將領充分掌握相關信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xiāng)導者,不能得地利?!痹谡莆招畔⒌幕A上,利用計謀、利誘、兵力集散變化等方式,準確把握迂直關系?!肮时栽p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xiāng)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p>

在軍爭中,要善于運用旌旗金鼓信號系統(tǒng),做到“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將領要善于治氣、治心、治力、治變。“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所謂治氣,就是掌握敵我雙方士氣狀態(tài)(曹劌論戰(zhàn)就是典型事例);所謂治心,就是掌握雙方士兵心理狀態(tài);所謂治力,就是掌握雙方士兵體力狀態(tài);所謂治變,就是掌握雙方戰(zhàn)局變動狀態(tài)。在具體作戰(zhàn)中,還要根據(jù)地理、氣候、戰(zhàn)陣的相關信息,注意用兵的禁忌?!肮视帽ǎ吡晡鹣?,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边@些禁忌來自于長期的戰(zhàn)爭經驗總結,即不要仰攻高地,布陣背向高丘面向開闊地,佯敗之敵不能追,精銳之卒不能攻,小股餌兵不能吃,歸國之軍不能擋,圍困敵軍要留下缺口,陷入絕境之敵不能進逼。

在行軍和駐扎營地的選擇上,《行軍》分析了四種地形的利弊,山地扎營,要“視生處高”,前有開闊出口,占據(jù)制高點;渡河扎營,要遠離河道;沼澤地扎營,要依水草而靠樹林;平陸地扎營,要右背高峻而左前開闊。特別要注意有六種絕地,駐軍必須避開。“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边@六種地形,基本都是裂縫陷坑類型。凡是駐地旁邊有“險阻、潢井、蒹葭、小林、蘙薈”等障礙草叢灌木,容易有伏擊,需要謹慎搜索。對敵營的觀察,孫武一口氣寫出了33種跡象,作為判斷敵方動向的依據(jù)。僅僅以道路的塵土而言,塵土“高而銳”是有車來,“卑而廣”是有徒來,“散而條達”是樵采,“少而往來”是營軍。有興趣細究者,請參考原文。

關于地形,孫武在《地形》篇中列舉了六種,“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蓖ㄊ峭ㄟ_,掛是易往難返,支是進退兩難,隘是出口狹隘,險是高下懸殊,遠是距離較大。這六種地形,在駐軍打仗時有不同的對策。如掛形,敵無備則出戰(zhàn)可勝,敵有備則不能出戰(zhàn)?!胺虻匦握撸?。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zhàn)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zhàn)者必敗?!?/p>

在《九變》中,孫武指出了將領的五個致命危險。“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痹谶@里,必死之志,求生之念,廉潔之節(jié),愛民之心,一般來說都不是壞事,為何孫武把這些列入五危?孫武并不反對這些品行本身,他要求將領警惕的是這些品行引發(fā)的偏執(zhí)。兵兇戰(zhàn)危,靈活性居于第一位。一旦“必”字當頭,難免剛愎自用。正因為這些品行中有不少得到人們的贊揚和肯定,所以才需要格外警惕。

將領平時訓練不當,組織不力,會導致“六敗”?!胺脖凶哒摺⒂旭Y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zhàn),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指揮不當導致以一擊十會產生逃兵,士兵蠻橫軍官軟弱會紀律松弛,軍官蠻橫士兵孱弱會陷敵包圍,軍官逞一時之忿擅自出戰(zhàn)導致戰(zhàn)陣崩潰,訓練不嚴吏卒無常導致戰(zhàn)陣混亂,統(tǒng)帥不能料敵以弱擊強導致敗北。所以,平時的組織與訓練十分重要,軍官與士卒的關系也十分重要?!耙曌淙鐙雰?,故可以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p>

歸結起來,孫武總結的制勝之道是:“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zhàn),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根據(jù)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局勢,孫武按照主客關系,把用兵之地分為“九地”,包括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氾地、圍地、死地,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兵方法。此處從略。人們所熟悉的“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以及“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就是出于這篇。《孫子兵法》還有兩篇作戰(zhàn)特種技術的論述,一是《火攻》,一是《用間》。此處從略。

總體來看,《孫子兵法》在中國古代兵書中首屈一指,后來的兵書,不過是給它注釋解釋而已。然而,軍事和工商有著性質的區(qū)別,軍事以征服為目標,工商以交易為基礎,所以,古人基本上沒有認為《孫子兵法》可以用于指導工商經營的。但是,古代兵法的分析框架,孫武兩兩相對的思辨方式,對中國思想文化的進展影響極大,對道家、法家、縱橫家都有滲透。在中國管理思想史上,兵法有它的一席之地。不過,從“軍用”向“民用”的轉變,需要有一個創(chuàng)造性轉化,從對抗性思維轉向交易性思維,剔除把競爭對手當作敵人的成分,尤其是要防范把利益相關者敵對化的傾向。當代對《孫子兵法》的重視,有可能為實現(xiàn)這種轉化開辟通道。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阅读| 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视频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成人免费高清观看av| 日本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成年人黄片大全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五月中文字幕| 东京热一二三区在线免| 中国黄色色片色哟哟哟哟哟哟| 色哟哟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香蕉视频精品在线看| 成年女人午夜在线视频|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在线| 日韩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高清版| 好吊日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传媒在线精品| 欧洲日本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成人| 欧美一级内射一色桃子| 黄片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清纯少妇被捅到高潮免费观看| 五月天婷亚洲天婷综合网|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日本熟女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午夜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性生活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 一区二区 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欧美二区| 色婷婷视频国产一区视频| 中国少妇精品偷拍视频 | 欧美av人人妻av人人爽蜜桃| 国产精品一区欧美二区| 日本精品最新字幕视频播放|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