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經(jīng)驗種種》學(xué)習(xí)筆記
《宗教經(jīng)驗種種》[美]威廉?詹姆斯著,尚新建譯,華夏出版社2012年1月北京第一版。
第一講,宗教與神經(jīng)病學(xué)。
宗教領(lǐng)袖常發(fā)生異常的心理變態(tài),或許比其他方面的天才還多些,他們總是天生的情緒敏感者。他們往往過著矛盾的內(nèi)心生活,一生曾有一部分沉浸在憂郁之中。他們不知道節(jié)度,容易著迷和鉆牛角尖并常常陷入恍惚的狀態(tài),聽見耳語,看見幻象,做出各種各樣一般歸為病態(tài)的特殊行為。
摩魯博士說:“天才不過是神經(jīng)病譜系諸多分支中的一支?!?/span>
第二講,論題的范圍。
凡世界對我們的沖擊,只要結(jié)果不是難受或病痛,而是整個靈魂的愉快或渴望,那就是宗教。我們所渴望的,正是這種無限世界,每一小小波浪,只要搭載我們駛向那個世界,我們都高興得乘它而去。
假如一個人內(nèi)心正義,那么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上帝。
有很大可能,這個世界只是一個仙童的默劇,沒有上帝照管。
第三講,看不見的實在。
我記得在那個晚上,幾乎在山頂?shù)哪菈K地方,我的靈魂好像敞開,進入無限,內(nèi)部世界與外部世界奔騰咆哮,匯合在一起。
本能是領(lǐng)導(dǎo),理智是隨從。
古人認(rèn)為,最早的神產(chǎn)生于恐懼。
第四、五講,健全心靈的宗教。
宗教是實現(xiàn)幸福的一種途徑。
只要你愛上帝,你就可以隨心所欲。
世界的基本事實是:萬物背后具有無限生命和無限力量的精神,他在萬物中展現(xiàn),滲透萬物。這個萬物背后的無限生命和無限力量的精神,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帝。
思想就是事物。
第六、七講,病態(tài)的靈魂。
歌德:我可以肯定的說,在我七十五年的整個生涯里,甚至沒有四個星期的真正安寧的生活。只有不斷滾動的石頭,必須永遠不停地重新把它推上去。
假如人與人賽跑,有人坐下來哭泣自己的過去,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傻瓜?
失敗是我們命中注定的。
第八講,分裂的自我及其統(tǒng)一過程。
絕不說謊,絕不浮夸,減少平日的欲求,生活簡樸,信仰上帝,幸福就在其中。
生命有兩條:自然的和精神的,必須丟掉一條,才能分享另一條。
第九講,皈依。
病態(tài)靈魂以自我為中心,焦慮不安,只要有他把門,信仰靈魂的強烈自信就進不來。
第十講,皈依(結(jié)論)
在狹窄的自我內(nèi)部建立藩籬的疏離感一旦破除,個人便發(fā)現(xiàn)“萬物合一”的境界。他過著宇宙的生活。他與人,他與自然,他與上帝,都是一體的。那種自信、信任以及與萬物合一的狀態(tài),就是信仰狀態(tài)。
第十一、十二、十三講,圣徒性。
喜悅是一種寬闊的情感,所有寬闊的情感,只要依然存在,就是忘我的,就是仁慈的。
意大利的一位神秘主義者說,真正的修士,隨身只攜帶琴。
第十四、十五講,圣徒性的價值。
死亡吃人,而吞吃死亡的人則把握人生,卓越超群,并能圓滿應(yīng)對宇宙的秘密要求。
人的完善就是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人的目的就是與造物主融合。追求融合,人可以有三條途徑,分別是行動的、凈化的、冥想的。
我們不能把人截然分成動物部分與理性部分。
抽象地說,純粹用人的價值尺度衡量宗教結(jié)果的價值,似乎不合邏輯。
宗教始終要滿足它們時代盛行的各種需要。
人類靈魂的發(fā)展?jié)摿ι畈豢蓽y。
男人越粗暴,女人的愛才越有欣賞意味;統(tǒng)治者越是一意孤行,反復(fù)無常,世人越將他奉若神明。
在尼采眼里,圣徒性僅僅代表卑怯和奴性。
強者的天敵并非強者,而是弱者。
第十六、十七講,神秘主義。
此時我才知道,祈禱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即從個體的孤寂回歸萬物合一的意識,跪下是死者,起來是則不朽。天地海一起共鳴,演奏一曲環(huán)繞世界的宏偉和聲。
一氧化二氮和醚,尤其是前者,如果與空氣進行充分的混合與稀釋,很容易引起神秘意識。
在理性意識的周圍,還有完全不同的各種潛在的意識形式,由極薄的帷幔將他們與理性意識隔開。
蘇菲派的學(xué)問,目的在于解放靈魂,凡不屬于上帝的事物,統(tǒng)統(tǒng)脫離,僅僅思考上帝的存在。
只有我變成無,上帝才能入乎其內(nèi)。
第十八講,哲學(xué)。
我懷疑,毫無情感地對宇宙進行理智的靜觀,一方面離開內(nèi)心的不幸和救贖的需要,另一方面離開神秘的情結(jié),是否還會產(chǎn)生我們現(xiàn)在所具有的那種宗教哲學(xué)。
思想活動的唯一可以設(shè)想的動機是獲得信念,即停止思想。
思想本身就是上帝的產(chǎn)物,思想如何思想上帝。
第十九講,其他特性。
宗教是一種交往,一種自覺自愿的關(guān)系,是落難的靈魂與神秘力量的接觸,它覺得依賴這種力量,它的命運為這種力量所決定。
第二十講,結(jié)論。
可以看到信仰如何克服憂郁的性情,增強主體的忍受力,或者,如何使生活的普通事物變得有意義、有趣味和魅力及榮耀。
事物的知識不等同于事物本身。
宗教生活圍繞的軸心是個人對自己私人命運的關(guān)懷。簡言之,宗教是人類自我中心主義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
后記
雖然我既不能接受通俗的基督教,也不能接受經(jīng)院的有神論,但是我相信,通過與理想世界交感,新的力量進入塵世,并在這里形成新的起點。
有兩種超自然主義:粗糙的超自然主義與精致的超自然主義。
宋圭武2013年1月4日記與蘭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