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書》 [晉]郭璞 原著
編者按: 《葬書》(亦稱《葬經(jīng)》),是堪輿鼻祖郭璞編撰的最為權威的風水經(jīng)典,是中國堪輿開源第一書。該書首次提出“風水”的概念,教人們慎重選擇陰宅以便蔭及子孫。該書為歷代研究風水者必讀之書,被歷代地理人子奉為正宗寶典,學習風水必須從《葬經(jīng)》開始。因此,清朝康熙年間編纂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此書是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并駕齊驅(qū)的中國古代三大文化巨著之一)將其收入?yún)矔小?/font> 風水學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門學問。其內(nèi)容涵蓋了物理學、水文地質(zhì)學、環(huán)境景觀學、生態(tài)建筑學、宇宙星體學、地球磁場方位學、氣象學和人體信息學等,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避兇趨吉、去禍求福是人們不變的追求,風水學則以《易經(jīng)》為理論依據(jù),為人們選擇建造陰陽宅而對地形、地貌、景觀、氣候、生態(tài)等各要素進行綜合評判。正確運用風水,可以打造和諧健康的人居環(huán)境,改變生活中的不利因素,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千百年來,人們認為風水的好壞可以影響家族、子孫的盛衰吉兇。盡管這一觀念有偏頗之處并摻雜著迷信色彩,但應蘊含著人們由生活經(jīng)驗積累下來的合理因素。風水學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流傳了幾千年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文明精髓,仍然值得我們透過現(xiàn)代文明的視角去重新審視和了解,以去偽存真,汲取古人的智慧。 為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展,編者特整理上傳此書,以饗讀者。
葬者,藏也,乘生氣也。 夫陽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 生氣行乎地中,發(fā)而生乎萬物。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 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納骨,以蔭所生之道也。經(jīng)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木華于春,粟芽于室,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氣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猶有止。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經(jīng)曰:外氣橫行,內(nèi)氣止行,蓋言此也。經(jīng)云:淺深得乘,風水自成。 土者,氣之母,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淺。經(jīng)曰:土行氣行,物因以生。 葬山之法,勢為難,形次之,方又次之。 夫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與形順者吉,勢與形逆者兇。勢兇形吉,百福希一。勢吉形兇,禍不旋日。千尺之勢,宛委頓息,外無以聚內(nèi),氣散于地中。經(jīng)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上地之山,若伏若連,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馬之馳,其來若奔,其止若尸。若懷萬寶而燕息,若具萬膳而潔齋。若橐之鼓,若器之貯,若龍若鸞,若騰或盤,禽伏獸蹲,若萬乘之尊也。 地勢原脈,山勢原骨,委蛇東西,或為南北,宛委自復,回環(huán)重復,若踞而侯也,若攬而有也。若進而卻,若止而深來,積止聚沖,陽和陰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貴若千乘,富如萬金。經(jīng)曰:形止氣蓄,化生萬物,為上地也。 地貴平夷,土貴有支。支之所起,氣隨而始。支之所終,氣隨以鐘。觀支之法,隱隱隆隆,微妙玄(元)通,吉在其中。 經(jīng)曰:地有吉氣,土隨而起。支有止氣,水隨而比。勢順形動,回復終始,法葬其中,永吉無兇。 夫重岡疊阜,當擇其特。大則特小,小則特大。參形雜勢,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垅之止,平夷如掌。故經(jīng)曰:支葬其巔,垅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垅如腳。形勢不經(jīng),氣脫如逐。 夫人之葬,蓋亦難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禍福之差,侯虜有間。 山者,勢險而有也,法葬其所會。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審其所廢,擇其所相,避其所害。淺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闔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風,內(nèi)藏五行,天光下臨,地德上載,陰陽沖和,五土四備,是以君子奪神功改天命。經(jīng)曰: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功奪造化。 天光發(fā)新,朝海拱辰,龍虎抱衛(wèi),主客相迎,四勢端明,五害不親,十一不具,是謂其次。 經(jīng)曰:山來水回,貴壽豐財。山囚水流,虜王滅侯。 夫土欲細而堅,潤而不澤,裁肪切玉,備具五色。乾如穴栗,濕如割肉,水泉砂礫,皆為兇宅。 經(jīng)曰:地有四勢,氣從后八方。故砂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順兆頁。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故虎蹲謂之銜尸,龍踞謂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騰去。 蓋噫氣為能散生氣,龍虎所以衛(wèi)區(qū)穴。疊疊中阜,左空右缺,前曠后折,生氣散于飄風。經(jīng)曰:騰漏之穴,敗槨之藏也。 土圭測其方位,玉尺度其遐邇。以支為龍虎者,來止跡乎岡阜,要如肘臂,謂之環(huán)抱。以水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應,忌乎湍激,謂之悲泣。 朱雀源于生氣,派于未盛,朝于大旺,澤于將衰,流于囚謝,以返不絕。法每一折,儲而后泄,洋洋悠悠,顧我欲留,其來無源,其去無流。 經(jīng)曰:外氣所以聚內(nèi)氣,過水所以止來龍。千尺之勢,百尺之形,勢來形止,前親后倚,為吉藏也。 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勢如巨浪,重嶺疊嶂,千乘之葬。勢如降龍,水繞云從,爵祿三公。勢如重屋,茂草喬木,開府建國。勢如驚蛇,屈曲徐斜,滅國亡家。勢如戈矛,兵死刑囚。勢如流水,生人皆鬼。勢如負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 王候崛起,形如燕巢,法葬其凹,胙土分茅。形如側壘,后岡遠來,前應曲回,九棘三槐。形如覆釜,其巔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歡。形如投算,百事昏亂。形如亂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災舍焚倉。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橫幾,子滅孫死。形如臥劍,誅夷逼僭。形如仰刀,兇禍伏逃。牛臥馬馳,鸞舞鳳飛,螣蛇委蛇,黿鼉鱉龜,以水別之。牛富鳳貴,形類百動,葬者非宜,四應前按,法同忌之。 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氣因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經(jīng)曰:童斷石過獨,生新兇,消已福。 經(jīng)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兇。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陰陽沖和,五土四備,二吉也;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陰陽差錯為一兇;歲時之乖為二兇;力小圖大為三兇;憑持福力為四兇;僭上逼下為五兇;變應怪見為六兇。經(jīng)曰:穴吉葬兇,與棄尸同。 經(jīng)曰:勢止形昂,前澗后岡,龍首之頻,鼻顙吉昌。角自滅亡,耳致候王。唇死其傷。宛而中蓄,謂之龍腹,其臍深凹,必后世福。傷其胸肋,朝穴其哭,是以禍福不旋日。經(jīng)曰:葬山之法,若乎谷中,官應速也。
附: 一、 《葬書》原著白話文 二、 葬書考 三、 《葬書》拾遺 五、 《葬書●原著》諸家釋 六、 《葬經(jīng)箋注》 [晉] 景純 著
古代先賢編撰的堪輿著作恒河沙數(shù),每本洋洋大觀。以下是十大經(jīng)典堪輿著作: 一、中國陽宅風水第一書——《宅經(jīng)》(亦稱《黃帝宅經(jīng)》),相傳黃帝所作。該書認為宅是陰陽之樞紐,首次將住宅分為“陰宅”和“陽宅”,強調(diào)修建住宅要先選擇好方位、方向、破土動工的時間,以求陰陽相得。 二、中國風水開源第一書——《葬經(jīng)》(亦稱《葬書》),西晉郭璞著。該書首次提出“風水”的概念,教人們慎重選擇陰宅以便蔭及子孫。 三、形法派(巒頭法)風水鼻祖代表——《撼龍經(jīng)》,唐代楊筠松撰。該書具體分析尋龍捉脈之法,指導怎樣選擇聚氣旺財之地;是龍脈風水的最權威圣典,被譽為“中國古代測繪學之最”,是了解與運用龍脈風水、快速振興家業(yè)的最佳典籍。 四、理氣派風水鼻祖代表——《催官篇》,宋代賴布衣撰。該書繼承總結了古代地理風水學術概論,研發(fā)和補遺前人之不足,獨創(chuàng)編寫了龍的規(guī)律,詳細的描述龍的作用和缺點,龍的禍福相關論說,把龍穴、砂、水、局表露無遺。該書強調(diào)以風水助官貴,是地理陰陽學術的一部風水經(jīng)典。 五、唐代形法派風水代表作——《雪心賦》,唐代卜則巍著。該書詳論五行生克、吉兇互易,是中國堪輿學中的名篇名著。 六、形法派專論山龍的代表作——《博山篇》,唐代黃妙應著。該書深入辨析龍、砂、穴、水、明堂等風水要素的向背對人福祿造成重大影響。 七、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葬經(jīng)翼》,明代繆希雍著。該書把中醫(yī)里的望、聞、問、切診斷流程移植到風水理論中。 八、明代專論水法的代表作——《水龍經(jīng)》,明末清初蔣大鴻著。該書專論水龍各種形態(tài)以及吉兇取舍,詳細論述了陰陽二宅認水立局的各種方法,是研究水龍風水的必讀之本。 九、陽宅風水八宅派代表作——《八宅明鏡》(亦稱“八宅法”),明代 顧吾序著。該書匯集陽宅理氣派主要理論框架,深入闡述陽宅屋形與周圍環(huán)境關系,是八宅派的扛鼎之作。 十、明代陽宅理論集大成的代表作——《陽宅十書》,明代王君榮著。該書精選當時最盛行的堪輿著述,匯總而成,是明代一部專論陽宅內(nèi)形和宅外形各種吉兇情況的典范之作,
以這十部風水經(jīng)典為代表的風水理論是中國古代哲學、文化的集大成實用化表現(xiàn),細心研讀就可以基本把握中國風水的精髓義理,掌握中國風水的流脈真?zhèn)鳌?/font> 溫馨提示: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
來自: 笑傲江湖155 > 《葬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