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祎
梅李鎮(zhèn)系江蘇省常熟市下屬的千年古鎮(zhèn),東靠上海,南頻蘇州,西鄰無錫,北依黃金水道長江,位于古城東北約12公里。據(jù)宋慶元《琴川志》載:“五代十國天寶元年,吳越王錢镠遣將梅世忠、李開山戍此,居民依軍成市,因取二將之姓,以名其地”,故名“梅李”。北宋元豐年間始為鎮(zhèn)。南宋以來,為常熟內(nèi)陸商貿(mào)集散地之一,有“東鄉(xiāng)十八鎮(zhèn),梅李第一鎮(zhèn)”之說,這說明梅李鎮(zhèn)在歷史上早就備受推崇、聲名遠播……
這里確實刻下許多歷史傳奇的痕跡。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愛妃埋于胭脂墩,三國吳國太上香“赤烏古剎”,唐代的“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宋代的“王公祠”和“蓮花井”,明代出進士的“讀書里”,清順治時,里人吳元穎從山東青城移植的九龍松……歷代興衰、春去秋來,往事千年,如怨如慕,就如同一顆顆沙粒一樣,歲月不停地吹起吹落,最終塵埃落定,成了永不磨滅不的歷史遺址和文化遺產(chǎn)于今依然熠熠生輝。
聚沙塔而園
據(jù)說到梅李鎮(zhèn)沒看聚沙塔,就等于沒到梅李鎮(zhèn),所以一到此地,人們總愛前去領略一下聚沙塔影的旖旎風光。感受逝者如斯,沒想到,點滴間能聚沙成塔,一聲嘆息,卻已過了千年。
聚沙塔確實是一座標志性的著名古塔。據(jù)史料記載,聚沙塔,原稱“聚沙百福寶塔”,為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建,又傳為三國赤烏年間孫權之母吳國太捐資興建,如果成立的話,這一下子就把歷史向前推進了900年,但許多專家認為還是前者說法比較靠譜。至于為什么建要“聚沙塔”,民間流傳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鎮(zhèn)水之寶。常熟本就位于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上,梅李鎮(zhèn)當時又地處江海之濱,常受江潮倒灌的洪澇之患,苦不堪言,齊心協(xié)力建塔鎮(zhèn)水已成不約而同的心愿,希望塔能像聚起的沙岸一樣堅強地攔截著潮水的侵犯。二是聚沙積福。據(jù)說此塔為宋紹興間邑人錢道者所建,其實他不過是募捐發(fā)起人,當然他自己也捐了許多錢,他是富人,打出的招牌自然是“舍施可積富”,廣大民眾卻以“舍施以積福"為愿,殊途同歸,紛紛捐獻,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故名“聚沙百福寶塔”。
塔,最早是為埋藏和供奉佛祖釋迦牟尼遺骨而建的紀念性佛教建筑。塔在印度古梵文中的名稱叫Stupa,巴利文稱作thupa。中國從前譯作“窣堵坡、塔婆、兜婆、浮圖、浮屠、佛圖、佛屠”等。其中,埋藏和供奉有佛祖釋迦牟尼遺骨的塔稱“真身舍利塔”,供奉有法像和佛經(jīng)的塔稱“法身舍利塔”,后來人們將與佛教有關的塔統(tǒng)稱為“佛塔”,愛稱“寶塔”,簡稱“塔”。自魏晉以降,佛教備受帝王推崇,不惜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廣造塔寺,發(fā)展到隋唐達到頂峰,民間也蔚然成風。塔的用途也因此逐漸地由單一的禮佛性質發(fā)展到裝點山河風光,彌補風水不足,倡導淳樸文明,振興教化文風,有的還有鎮(zhèn)邪惡之祈愿等等。聚沙塔顯然屬于鎮(zhèn)水避患的這種類型。正如詩人們所說,“高筑宰渚波,海鄉(xiāng)永鎮(zhèn)在”;“七級矗蒼穹,晴晝花雨灑";“八角鳴風鈴,清宵和梵唄”。該塔八面七級、磚木結構,塔身為青磚扁砌實墻,塔室方形,底層正方位開門。各層皆因門四窗,施腰檐平座,低層有副階周匝,翼角起翹。塔內(nèi)有扶梯,可盤旋而上直至塔頂。
聚沙塔是有佛塔派生出來的,佛塔是佛的變體,佛既塔塔即佛,這是完全符合佛教的基本教義的。自《法華經(jīng)·方便品》:“乃至童子殘,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之中“聚沙”二字,意為建塔以后,這個地方的人都行動著對佛的信仰,也希望借助佛法無邊保佑梅李水鄉(xiāng)風調(diào)雨順,拒絕災害。于是,我們看到,全塔端坐在大蓮花寶座之上,戟指藍天,巍然挺立,莊重而沉練,引人矚目仰望,鳥瞰世間滄海變遷,這里負載著多少代梅李人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念念不忘已成了他們孜孜以求的心中吾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許正是得益于佛塔的庇護和佛光普照,梅李鎮(zhèn)才能夠在長江的沖積平原上開墾出自己的家園,與潮水爭土地,和自然同生存,給文明留底蘊。
1986年11月起,梅李鎮(zhèn)人民政府依塔修建農(nóng)民公園,公園取古塔之名為“聚沙園”,園名由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濟夫所書,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建設已頗具規(guī)模。園以塔名,塔聚全園。園內(nèi)亭臺水榭,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百花吐艷,人在園中走,景若畫中游:那巧奪天工的亂石假山,玲瓏剔透、峰疊澗幽;那岸邊微風扶柳的一弘清溪,魚翔淺底、波光鱗鱗;那伸展河中的曲橋涼亭,四面臨水、八方來風;那千年不倒的銀杏古樹,拔地而起,蓬勃崢嶸;那連綿不斷的紫藤長廊,披綠掛翠、郁郁蔥蔥;那錯落有致的建筑群體,古樸典雅,氣定神閑;那四季吐艷的林木花草,枝繁葉茂、流香溢彩;那莊嚴肅穆的紀念碑,默默地訴說著可歌可泣的壯烈故事……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徐禎卿
歷史上的“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生活在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這是正版里非常明確的榜單,而民間版卻略有不同,前三者均在名列,歷史上也確有其人,唯獨徐禎卿變身為周文賓,而周文賓在現(xiàn)實中壓根就沒有這個人,純粹是文人憑空虛構出來的形象。更有甚者,香港電視劇《金裝四大才子》居然堂而皇之地作了有聲有色的故事演繹,這樣以訛傳訛,反而以假亂真。問題的關鍵并不在編造了怎樣稀奇古怪的故事,而是在為什么要把實有其人的徐禎卿掉包為子虛烏有的周文賓?
其實周文賓能夠替代徐禎卿,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事出有因。坊間有三種說法:一是因為徐禎卿相貌太丑。認為有損風流才子的倜儻形象,所以為了迎合市井的審美需要,文人捏造出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賓炫耀天下!二是因為徐禎卿入朝為官?!白怨盼娜私载氋v,惟有飲者留其名”,徐禎卿學而優(yōu)則仕,而且官當?shù)眠€相當不錯,這好像與文人憤世嫉俗、狷耿清高的性格不太相符。三是所從事的藝術領域不同。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均以畫或書法蜚聲于世、各領風騷,徐禎卿卻不通書畫,獨以詩歌名滿士林。有鑒于此,徐禎卿不受人們歡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事實上卻不非如此。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今蘇州),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人稱“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16歲著《新倩集》便脫穎而出,知名于吳中。學用苦功,卻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表達了不為社會所重視的苦悶情緒。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聽說韃靼入侵,官兵抗戰(zhàn)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臺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同年中進土,踏入官場,勤奮敬業(yè),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
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領域,徐禎卿依然一枝獨秀,有著非同一般的天賦和才能,詩作多且優(yōu),號稱“文雄”。早期詩尚白居易和劉禹錫,及第后與明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等交游甚密,同為“前七子”,共同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參與文學復古運動?!睹髟娋C》在比較徐與李、何、徐詩歌時曰:“李氣雄,何才逸,徐情深”,即徐禎卿詩歌最顯著的風格是“情深”。誠哉斯言!他長于七言近體,絕句尤精,清詞逸格,情韻雋永,且格調(diào)高雅,縱橫馳騁于漢唐之間,不失吳中風流,較其余各家詩作在形式上還具有“熔煉精警”特點。他的詩論《談藝錄》系扛鼎之舉,頗多精辟警策見解,只論漢魏,不屑六朝,闡述重在復古之論,在明代詩話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詩話史中都是翹楚之作?,F(xiàn)代文學大師錢鐘書先生對此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以至后來直接將自己的著作也命名為“談藝錄”。
所以,作為“吳中詩人之冠”,徐禎卿當之無愧,作為江南的四大才子之一,徐禎卿也名副其實。但“自古天才皆短命”,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師,年僅33歲,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萬點橋的郁家浜北端。
“中國孝愛文化之鄉(xiāng)”
梅李鎮(zhèn)自古人文薈萃,孝子輩出,芳澤長流,是著名的“孝子之鄉(xiāng)”之一。中國古代有名的“二十四孝”(元代郭守正《二十四孝子》)中,“黃香扇枕溫衾”、“孟宗哭竹生筍”、“丁蘭刻木事親”三個盡孝典故就發(fā)生在梅李這塊土地上。
黃香,字文強,東漢云夢安陸人(今湖北安陸),官居尚書令。炎炎夏日,他怕父親睡不著,就用扇子把席子和枕頭扇涼快了,然后再伺候父親安寢;天寒地凍,黃香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體溫去焐暖席子和枕頭,好讓父親能夠暖和安寢。
孟宗又名孟仁,三國時江夏(今湖北鄂城)人,在吳國做官,為鹽池司馬。有一年,孟母病了,醫(yī)生囑咐用鮮竹筍做湯病體方可康復。時值寒冬,哪有竹筍呢?孟宗跑到竹林,放聲大哭,淚水所灑之處,竟然破土冒出一枝竹筍來。孟宗喜出望外,挖了幾枝回家給母親做菜吃了。孟母吃后心情愉快,病也就隨之好了。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人(今河南黃河北),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孝感天地,感動人深,當?shù)厝祟H以為豪!即所謂“世傳二十四孝,吾邑竟居其三,又皆在梅李,奇矣!”。問題是這三個歷史人物都不是梅李人,怎么把他們的故事與梅李鎮(zhèn)聯(lián)系在一起呢?首先清人對此深信不疑。據(jù)《常昭合志》載:“《虞書》鴻文按:今梅李東街三里徐村,有孟宗堂,亦名官憲堂,同治十年重建。梅李北三里天字號,有丁蘭堂,光緒十一年,僧水澄重建。黃香墓于光緒初筑碑亭?!边@些證據(jù)充分證明,他們與梅李鎮(zhèn)的歷史聯(lián)系毋庸置疑。問題是怎樣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系?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有的是遷移至此,有的是做官于此,有的是避難于此……
據(jù)記載,黃香官至尚書令,后黃巾起義,率全家避難,死于亂軍中,其家人轉輾梅李定居。后裔將黃香衣冠安葬筑墓以資紀念。后來圍繞著墓碑的問題,還發(fā)生了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據(jù)說,清朝廷在雍正四年(1726)將常熟以東區(qū)域置設昭文縣,勞必達奉命任首任知縣。有年春天,因為有人挖掘黃香墓,黃香后裔黃云章訟告縣衙,勞知縣聞之,既喜又怒,喜的是知道黃香埋葬在梅李鎮(zhèn),怒的是有人居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立刻行訊,查清案件,核實細節(jié),現(xiàn)場踏勘。他親率一班隨從來到黃香墓前,畢恭畢敬。只見墓冢高大,氣勢弘敞,規(guī)??涨?,草木茂盛,勞知縣向墓冢再三禮拜,反復查看,手摸撫之,非常珍惜。如此先賢安寢處,再也不能讓人隨意毀壞?當即決斷,免收墓旁18畝耕地稅糧,其產(chǎn)出作維護孝墓之用,并落實官吏勒禁嚴守。勞知縣是黃香的同鄉(xiāng),對黃香孝心歷來十分敬仰,在家時就曾多次到云夢安陸黃香故里,這次拜謁先賢墓冢,自然在敬仰之中又夾雜著濃厚的鄉(xiāng)情。他總是在想,為什么有人敢侵盜孝墓?孝子既無錢也無物,何盜之有?錯把窮墳當富窖,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墓碑淪棄,無明顯標志所致。于是,他千方百計想找出墓碑的下落,翻遍史冊,發(fā)現(xiàn)志書上有記載:宋乾道初,梅李人蘇忠翊請風水先生覓墳地時,發(fā)現(xiàn)一古冢,內(nèi)有石碑一塊,刻有“延陵慈葬博贏,孟光貞曜夫子吳”,背面刻:“會稽東郡都尉張弘誅”,又有薛綜修祠月日題刻。此冢其實就是黃香之墓。蘇氏沒想這么多,就將此碑帶回家,可石碑在夜里常顯光怪,蘇氏害怕之極,又悄悄地將石碑扔到了昆承湖中??吹竭@兒,勞知縣真的為石碑丟失而惋惜,同時也決定為黃香墓捐資立碑。清雍正六年新碑刻成,正面大書“漢尚書令孝子黃公墓碑”,背面有他親自撰文,有當時常熟名人譚紹隆書寫,歸鴻篆額,雍正戊申年(1728),古虞石工鄒城鐫刻,立于墓正方。10年后,昭文第二任知縣韓桐在乾隆四年(1739)重修黃香墓,樹“漢孝子墓”石坊一座,撰寫“重修漢尚書令孝子墓碑記”。兩任知縣為弘揚孝德盡職盡收守,先賢墓冢也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可石碑石坊卻蕩然無存(據(jù)說年長者幼時還看見過的),所幸常熟圖書館《梅李文獻小志》上,還載有昭文知縣勞必達親撰的“漢尚書令孝子黃公墓碑記”,有近800字的文言碑文,敘述了他親自進行考證和修繕黃香墓的史實。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梅李鎮(zhèn)有位老人滔滔不絕、如數(shù)家珍,給我們講了許多故事:從造字上看,上老下子是為“孝”,好像是兒子背著老子,強調(diào)血緣關系的延續(xù)性,孝敬父母是每一代人應盡的天職。你今天是小輩,明天就是長輩,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長輩,那么你怎么能指望當你變老的時候你的小輩來孝敬您呢?如果沒有這種孝敬之心,人類的血緣之環(huán)又怎么能夠一環(huán)一環(huán)傳接下去呢?另一方面,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從孝開始,培養(yǎng)一個孩子對血緣的尊重,培養(yǎng)一個孩子對長輩的尊重,同時也就培養(yǎng)了一個孩子對傳統(tǒng)的尊重。由此可見,梅李人對孝道尤為重視,他們在摒棄古代“孝道”之糟粕、汲取其精華的同時,也注入了現(xiàn)代“孝愛”精神,強調(diào)去真愛、去奉獻、去感恩,逐步形成了既有鮮明特色又有時代意義的嶄新的孝愛文化。于是,這里被國家授予“中國孝愛文化之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