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名家點評】 陸游酷愛梅花,因為它象征著氣節(jié).他的《落梅》詩說:"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泵坊ㄩ_時不畏嚴寒,落時不戀春光,來得光明,去得磊落.陸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這種高潔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億,一對梅花一放(《梅花絕句》),希望終身與梅花為伴.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
陸游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檜被黜,后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免職。他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huán)境中,一直頗遭時忌,但愛國斗志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此詞或許是他晚年所作,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jié)操.雖然不免有自悼自傷的消極成份和孤芳自賞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積極的,他在詞中對周圍惡濁的環(huán)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徑以及自身遭受的種種迫害,所表現(xiàn)出的高度蔑視,也是令人感佩的.詠物詞貴在“不離不即”.“不粘不脫”,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詞不雕鏤梅花形貌,而著重攝取其神韻,借以自我寫照,是詠梅的上乘之作.
木蘭花慢--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 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名家點評】 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詞篇.作者在小序中明白提示,這首詞有兩個特點:一是構(gòu)思與前人不同."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而這首卻寫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覺地學習屈原,"用《天問》體"形式.本篇是辛詞中別具一格的作品. 詠月,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主題之一.僅以唐宋詩詞而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以"月"為線索,組織全篇,提出了某些帶有哲理意味的問題:"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問月》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姮娥孤棲與誰鄰"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不同的詩詞都在向"天"提問,故此也都與屈原的《天問》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首《木蘭花慢》實際上是繼上述諸詩詞之后,在歌詠明月這一題材上的新的發(fā)展.
蝶戀花--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 春夢秋云 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 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 點點行行 總是凄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 夜寒空替人垂淚
【名家點評】 回首西樓歡宴,已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眼前斜月窗半,詞人卻不能成寐,畫屏上景物特別平靜悠閑,反襯出他心境的寂寞無聊。"衣上酒痕"是歡宴留下的印跡,"詩里字"是筵席上題寫的詞章,本是歡樂生活的表記,而今只能引人神傷了。蠟燭似乎也同情于人,卻又自傷無計消除主人心頭的凄涼,只得在寒夜中替人垂淚了,渾成不如小杜,卻自具新意。 晏幾道:(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詞,與其父齊名。其詞受五代艷詞影響而又兼“花間”之長,多抒寫人生失意之苦與男女悲歡離合之情,以小令見長,工于言情,語言清新,曲折輕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詞多感傷情調(diào),有《小山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