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承先人基業(yè),鑿通西域,開辟了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到西域,并連接地中海沿岸的陸上通道——綠洲絲綢之路。以此為基點,華夏方輿圖憑借獨特的語言方式,敘述著西域歷史的生存演進,形成一條清晰的文化鏈。摩挲歷代西域地圖,強烈感覺到古老文明的存亡消長,及其流變與曲折,至今人們仍然可以透過它們凝望時光隧道的悲壯與無奈。
冰峰雪嶺銀裝素裹、如茵草原百花盛開、高山湖泊碧波蕩漾、戈壁荒漠浩瀚無際、原始森林深邃幽森、地質構造千姿百態(tài),實在說,世界上很少有這樣一個地方,同時具有如此多姿多彩、對比強烈的自然景觀。舊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生命氣息已經非常強烈,古人類遺址相當多,其石器型制、打刻技術以及并存陶器的色彩、花紋與今天甘肅、內蒙、寧夏、西藏等地相近?!拔饔颉币鉃椤爸袊鞑拷颉?,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于我國史籍,所指范圍各個歷史時期略有差異,但通常的地理位置指安西、玉門、陽關以西(包括甘肅、西藏、寧夏、青海部分地區(qū)),天山南北,囊括中亞(俗稱的中亞五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北部),乃至西北亞(比如安息即今伊朗)的遼闊地域。漢武帝為“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加深了中原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影響。公元前60年,西漢建立西域都護府,隨后在西域各地設置地方政府機構,天山南北諸地均歸中央王朝統(tǒng)屬,成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同中原交往源遠流長,早在先秦,西域玉器便流入中原,絲織等物品也經綠洲絲綢之路遠銷南亞和歐洲。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的重要通道,作為其核心地段的西域因此成為眾多古文化交融薈萃的福地,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西域文化,如今文物古跡眾多,引發(fā)人們無盡的神思遐想。
近年各地的考古發(fā)現表明,商、周時期,中國絲綢生產技術已經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遠在春秋時期(公元前七世紀),中國絲綢、瓷器、玉石等珍品就已大量輸送到希臘等遙遠國度。公元前四世紀希臘人克泰夏斯在《史地書》中把絲綢之國稱為“賽里斯”,公元一世紀的博物學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說:“(賽里斯)林中產絲,馳名宇內。絲生于樹葉上,取出,濕之以水,理之成絲。后織成錦繡文綺,販運到羅馬。富豪貴族之婦女,裁成衣服,光輝奪目?!边@意味著當時絲綢風行羅馬,成為富貴的象征。西漢時期(公元前二世紀),張騫通西域,開辟了從長安經河西走廊、西域,并連接南亞、北非、里海、地中海沿岸的陸上通道。
西漢之初,西域各地處在匈奴統(tǒng)治之下。公元前138年,為擊退匈奴對漢朝邊境地區(qū)的劫掠,漢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漢軍大敗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軍隊,公元前101年,西漢王朝在天山南部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數百人進行屯田,后來擴大到西域各地,各屯田點成為漢人進入西域后最初的分布區(qū)域。當時設“使者校尉”地方官員統(tǒng)領之,后“使者校尉”改稱“護鄯善以西使者”。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設置“西域都護府”,中央王朝開始在西域行使國家主權,轄境包括玉門關、陽關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和帕米爾高原以內的范圍。當時,匈奴統(tǒng)治層內部發(fā)生動亂,駐守西域的匈奴日逐王賢撣“率其眾數萬騎”自愿歸服漢朝,西漢王朝委任鄭吉為“西域都護”,駐烏壘城(今輪臺),治理西域全境,各地的首領和主要官吏均接受西漢賜予的印綬。西域都護府設立后,西北邊陲由中央政權直接管轄,或為官、或從軍、或經商,進入西域的漢人連續(xù)不斷,成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有機組成部分。
兩漢之交,由于中原改朝換代的歷史巨變,匈奴死灰復燃,不斷南下殺掠,并控制西域諸城邦。建武二十五年(49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而南匈奴受到北匈奴打擊,要求遷入漢朝北部邊區(qū)接受保護,漢朝同意南單于駐在美稷縣(今內蒙準格爾旗西北)。永平十六年(73年),漢將竇固、耿忠等率部出酒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于天山一帶擊敗匈奴呼衍王部,占據伊吾(今哈密),第二年又征服車師(今吐魯番和吉木薩爾一帶),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延光二年(123年),漢朝又置西域長史府,繼續(xù)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 。永平十六年,班超從竇固痛擊北匈奴貴族,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他們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人員,又廢親附匈奴的疏勒王,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tǒng)治。章帝初,北匈奴貴族組織反撲,他們在疏勒等地堅守,后得東漢政府援軍,聯合當地力量,開始反擊。
從章和元年(87年)到永元六年(94年),他們陸續(xù)平定莎車、龜茲、焉耆等地貴族變亂,并擊退月氏入侵,重新統(tǒng)一西域。班超在西域活動達三十年,得到鄯善、疏勒、于闐等地開明人士支持,使得西域50多個城邦全都擺脫匈奴控制,歸附東漢,“絲綢之路”暢通無阻。整體來說,東漢王朝有效地鞏固了對西域的統(tǒng)治,推動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促進了中國同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班超曾遣甘英等人于永元九年(97年)出使大秦(東羅馬帝國),至條支的西海(今波斯灣)而還。
公元前176年前后匈奴大肆進入西域,戰(zhàn)國中期到西漢前期控制了北部與西部大片地區(qū),可經過與漢朝的連年戰(zhàn)爭,實力遭到很大損失,擴展的疆域先后喪失,又遇天災,從此江河日下??铸堅辏ü?9年)北單于率部西遷,后在康居東部(塔拉斯河一帶)被殺,南單于降漢后,漢朝恩準留駐邊塞附近,給予糧食和物資資助,中原與西域因此少了許多侵擾。三國時絲綢之路南道兩大國是鄯善和于寘,中道大國是焉耆、龜茲和疏勒,北道大國是車師后部,事實上就是游牧部落或城邑之邦。魏黃初三年(222年),西域各國又“款塞內附”,魏繼承漢制領護西域,在伊吾(哈密)置宜禾都尉,在高昌(吐魯番)設“戊己校尉”, 在車師后部賜其王守(署理)侍中官職,號大都尉,受魏王印,后又置西域長史管理西域各民族。西域長史是中央王朝直屬的管轄酋域事務官員,屬下有史、從椽位、郎中、帳下將等軍政官員,領有不少戍邊墾卒。但在曹魏西晉時期,實際上由涼州刺史代管,西晉亡后歸屬河西前涼督轄。這都不是依賴現實軍隊壓力,而是憑借中原王朝聲威。
遠古許多部落、民族在西域聚居,居民族屬從漢代開始有了明確記載。塞人原游牧于伊犁河、楚河與錫爾河之間,后被月氏排擠而西遷,部分退至錫爾河北岸,其余南下蔥嶺(帕米爾)。戰(zhàn)國時,月氏人活動在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秦漢之際達到極盛,后受匈奴攻擊,小月氏仍留在河西走廊,大月氏向伊犁河流域遷徙。后者鳩占鵲巢,驅走塞人而居其地,卻被烏孫(最初活躍于河西走廊,秦末漢初,受月氏攻擊而依附匈奴)假借匈奴之力,逐出伊犁河流域,最終在錫爾河、阿姆河流域(今阿富汗及印度西北部)征服大夏,建立貴霜國。最初活動于黃河中上游的羌人,在春秋戰(zhàn)國時,部分經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昆侖山向西遷徙,在西域留下了足跡。東漢以來,居住西部和北部 的匈奴、羌、烏桓、鮮卑和西域諸族少數民族由于本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及與漢族長期交往,逐漸走向定居的農業(yè)生活,陸續(xù)向內陸遷移 。魏晉南北朝時,柔然、高車、吐谷渾等又進入西域,正緣于持續(xù)數百年的大規(guī)模遷徙,各民族往來頻繁,最終演變?yōu)槲簳x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局面。
晉代,焉耆和龜茲是西域大國。焉耆王室以龍為姓,太康年間,焉耆王龍安遣子入侍于晉,后其子龍會稱霸,蔥嶺以東各國均聽其號令。龜茲王室姓白,前秦呂光伐龜茲時,國王為白純。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王朝開始在西域實行郡縣制。東晉咸和二年(327年),割據河西的前涼政權創(chuàng)建者張駿發(fā)兵西征,攻取伊吾后,把它劃屬敦煌郡,委派參軍索孚為伊吾都尉。咸和四年討平拒不臣服的西域戊己校尉趙貞,占領高昌(今吐魯番),設立高昌郡,隸屬沙洲(今敦煌),并立田地縣,此為高昌按照內陸行政建制設官之始。永和元年(345年)遣沙州刺史楊宣率軍征服焉耆,前涼在西域的勢力臻于鼎盛。張駿還派軍隊伐龜茲、鄯善、于闐等國,降伏整個西域,設有西域都護、戊己校尉、西域長史、西域校尉和伊吾都尉等官,中央集權制度在西域地區(qū)得到進一步鞏固。
中原地區(qū)大都統(tǒng)一在前秦王朝勢力之下后,于東晉太元七年(382年),符堅命驍騎將軍呂光(氐族貴族)等伐龜茲、焉耆等國,進駐西域。至此,它的版圖,“東極滄海,西 至龜茲,南苞襄陽,北盡沙漠?!睎|北的新羅、肅慎,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闐,以及天竺等六十二國,都遣使和苻秦建立友好關系。此時最為可喜的是各異質文化在西域交流與融合。流行的宗教、神話傳說,可看出當地已成為中原、印度、波斯、希臘、羅馬等文化及游牧文化薈萃之地,西域與中原王朝、塞北游牧部族之間種種矛盾往往有文化的色彩。符堅甚至對生于龜茲的佛教翻譯家鳩摩羅什流露出異乎尋常的關切,呂光出征前百般叮囑,獲悉佳音則欣喜若狂,顯得急不可待。胡漢兩種異質文化由沖突走向兼容,中華文化區(qū)域打破南方、北方、西域彼此分割,而相互滲透,顯現一派文化春天景象。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符堅派呂光西征,經高昌(吐魯番),進軍至焉耆,國王泥流率其旁國投降。龜茲王白純據城抗御,太元九年與西域聯軍在龜茲都城屈茨(庫車)展開決戰(zhàn),大獲全勝,斬首萬余,王侯降者計30余國,為后涼奠定基礎。后聞符堅為姚萇所殺,太元十一年(386年),入破伊吾關、攻占涼州,呂光稱涼州牧、酒泉公,史稱后涼。當時高昌、車師前國屬后涼,龜茲亦來朝貢,后涼繼續(xù)遙控西域。太元十九年七月,后涼呂光以子呂覆為西域大都護,都督玉門以西諸軍事,鎮(zhèn)高昌。當初呂光得鳩摩羅什和2萬多峰駱駝,載著西域的珍寶、文物而歸。其實魏晉時期印度僧人已陸續(xù)來到西域和中原,但他同時把龜茲樂帶到了涼州,此后,龜茲樂源源不斷地從龜茲和其他地區(qū)傳人中原,北齊宮廷有龜茲樂,唐代霓裳羽衣舞及曲,也與涼州所進西域曲調有關。
東晉隆安四年(400年),河西李皓起兵反抗后涼,占據敦煌。西涼建立不久,攻克并駐軍玉門、陽關以西諸城,重新控制西域。北魏天賜三年(406年),鄯善和車師前部王遣使向西涼朝貢。泰常二年(417年),后秦以西涼主李歆為征西大將軍,都督高昌等七郡軍事。泰常六年西涼亡,北涼繼續(xù)任命官員擔任高昌太守。泰常末年(423年)北涼攻克西涼余緒在河西最后據點晉昌,李皓孫李寶和舅舅唐契、唐和和及其他王室貴族統(tǒng)統(tǒng)成了俘虜。一年后西涼殘部歷盡艱辛從涼州(今武威)逃奔伊吾依附柔然,有眾2000余家,柔然命唐契為伊吾王。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北魏滅北涼,唐李集團決定擺脫傀儡命運,托庇北魏。唐契等在北魏支持下率部抵達高昌與柔然殊死搏斗,唐契戰(zhàn)死。唐和收撫余眾和侄兒唐玄達繼續(xù)爭斗,轉戰(zhàn)20年,屢建奇功,成為北魏經營西域先鋒。
西域諸國降附北魏,高昌王麴嘉及其子孫則多次受北魏冊封。太延元年至末年(435—439年),西域龜茲、疏勒、烏孫、悅般、渴槃陁、鄯善、焉耆和車師等遣使向中原朝貢,北魏派散騎侍郎董琬和高明為首的使團去西域招撫,西域又派使臣隨董琬向北魏進獻,此后雙方使臣相繼踵至,連年不斷,成為北魏經營西域的重大成果。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擊破吐谷渾,其王慕利延率余眾西奔于闐,殺數萬于闐軍民,占其國為已有;太平真君九年封韓拔鄯善王,并正式以鄯善(今若羌) 為郡縣,這是鄯善第一次以郡縣地位隸屬中央王朝;同年又遣萬度歸擊滅焉耆,討平龜茲,加強治理西域,焉耆鎮(zhèn)設有糧倉,太平真君十一年開焉耆倉救濟車師王車夷落所部人眾;太安二年(456年),北魏敦煌鎮(zhèn)將尉眷率兵一度攻占伊吾;隨著北魏勢力進一步擴大,柔然汗國瓦解,太和十二年(488年),柔然伊吾城主高羔子降附,北魏置伊吾郡。軍事是政治的延續(xù),這些顯然都是北魏積極經營西域的間接或直接結果。
北魏統(tǒng)一北方時,蒙古高原和葉尼塞河上游、貝加爾湖一帶有柔然、高車(敕勒)、契骨等部族。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逼北涼余緒沮渠無諱弟兄西渡流沙,結果他們占領鄯善,擊滅闞爽的高昌政權,遂以高昌為主要據點建立了北涼后期政權。在柔然與中原王朝爭奪西域背景下,太平真君十一年一貫忠于北魏的車師前部被以柔然軍隊為后盾的沮渠高昌擊滅。和平元年(460年)沮渠高昌被柔然擊滅,而代之以更親柔然的闞伯周政權,這是柔然在西域的一次重大勝利。太和十五年(491年)以阿伏至羅為首的高車推翻親柔然的闞氏高昌政權,立親高車的張孟明為王。太和十六年至十七年高車占領車師前部和焉耆,并南下擊破鄯善,其勢力在西域大為擴張。東魏興和二年(540年)左右柔然主阿那環(huán)得魏人之助,擊滅高車,中原統(tǒng)治者再次有意識地控制了西域政局。
嚈噠,起于塞北,五世紀末東進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立政權,并越過帕米爾高原,曾一度控制西域南疆部分地區(qū)。504至506年左右成功地建立了親嚈噠的高車政權,間接地控制了西域的許多地區(qū)。558年稍前突厥與波斯聯軍滅嚈噠,以阿姆河為界瓜分嚈噠領土。高車,亦稱敕勒、鐵勒,最初游牧于貝加爾湖及鄂爾渾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車副伏羅部首領阿伏至羅與其弟窮奇率所屬十余萬部落(戶)西遷,在車師前部(今吐魯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車國。吐谷渾源于鮮卑,四世紀初自遼東西遷,逐漸控制今甘南、四川和青海的氐、羌等民族,建立政權。首府伏俟城中有小城、宮殿,布局受漢地影響較多。西魏的西域部分亦為其侵占,最盛時有王、公等號及仆射、尚書、將軍、郎中等官職。吐谷渾政權的建立及其在西域的統(tǒng)治,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魏國力孱弱,其西北部分被吐谷渾等侵占,伊吾為柔然所有,西界退至敦煌一線,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經營陷入前后兩座高峰間之的低谷。依據《魏書·西域傳》,南北朝時鄯善、于闐、車師、焉耆、龜茲、疏勒等大國仍舊存在。且末、蒲山(即皮山)、姑默(即姑墨)、溫宿、尉頭等國則分別附屬于它們。當時見于記載的游牧部落越來越少,后來逐漸融合到鄰近兄弟民族中去,而不再見諸史冊?!段簳の饔騻鳌分刑岬捷^多的是且彌國(王治于西漢時西且彌的天山東于大谷)、尉頭國(仍附屬龜茲)和烏孫國(已西徙蔥嶺)。另外出現了一個匈奴人建立的國家悅般,它位于龜茲以北,一般認為在烏孫故地。當匈奴西遷時,在其地留下了一部分老弱人等,逐漸生息繁衍,發(fā)展成為一個“地方數千里,眾可二十余萬”的大國。天意高深,不可預測,歷史實在無法預言!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后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六世紀中葉,突厥逐漸興盛,著意擺脫柔然臣仆地位,設法與中原王朝交往,以求強助,西魏則樂意安撫遠邦。西魏大統(tǒng)十二年(546年),其首領土門(原意為“萬人長”)向西魏求婚,于大統(tǒng)十六年得西魏長樂公主為妻,取得中原王朝的聲援和默許。南北朝后期長江以北由北齊和北周統(tǒng)治,北齊占據黃河以東一直到大海,北周則擁有黃河以西,西域以東。北齊、北周之間連年征戰(zhàn),漠北地區(qū)的突厥這時成了齊、周抗衡中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砝碼,故雙方不惜“竭生民之力”,“傾府庫之財”全力拉攏突厥作為自己外援,而對方也巧妙利用這種局勢,坐收漁翁之利。兄弟間的不和,正是敵手進攻的好機會,周、齊政治上的分裂,是突厥汗國得以在漠北立足并迅速強盛起來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
隋朝存在的時間盡管很短,建立正式行政區(qū)域實施有效管轄的范圍卻超過以往。在西北方向,開國之初先又從突厥人手中奪取了西域東部,又趁吐谷渾被鐵勒打敗之機,出兵滅了吐谷渾,把正式行政區(qū)的范圍擴大到今若羌、且末和青海湖西、興??h東一帶。 隋初文帝派元暉出伊吾,聯絡西突厥達頭可汗,可汗使者及其本人先后經伊吾到隋朝覲,受到文帝的特殊禮遇。煬帝即位之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張掖、武威主管與西域的互市,了解西域民情。大業(yè)四年(608年),煬帝派裴炬和將軍薛世雄率軍屯駐伊吾,為便利行旅在伊吾城東另建一座新城,號新伊吾(今哈密回城),隋軍留下銀青光祿大夫王威率兵一千,常駐伊吾,保護行旅及絲路之暢通。大業(yè)五年,煬帝巡幸河西,在張掖舉辦西域27國貿易交易大會,先派裴炬到敦煌一帶招撫西域各國,高昌王麴伯雅等27國首領和使者,到張掖覲見表示恭順,臣屬者30余國(城邑),盛況空前。大業(yè)六年,設立鄯善(今若羌)、且末、伊吾三郡,并在伊吾城之東北設立柔遠鎮(zhèn)(今沁城)。
貞觀四年(630年),大破頡利可汗于陰山,東突厥滅亡,行政區(qū)域擴大到“陰山以北六百里”,控制貝加爾湖以北。貞觀十四年滅高昌,設高級軍政管理機構安西都護府,后遷至庫車,改置為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天山南路和蔥嶺以西廣大地區(qū) ,龍朔元年(661年)控制咸海以東。貞觀二十一年滅薛延陀,置燕然都護府,轄區(qū)直抵葉尼塞河上游和貝加爾湖周圍。打敗西突厥后統(tǒng)一了西域各地,702年在庭州設置北庭都護府,后又升為北庭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北麓及西域東部地區(qū)軍政事務。唐朝擁有疆域最西曾抵咸海之濱,最北包括西伯利亞,最東至薩哈林島(庫頁島),最南在北緯十八度,為有效管轄,在邊疆地區(qū)先后設立單于(云中)、安北(瀚海)、安西、北庭、安東、安南六都護府和若干邊州都督府。唐朝在龜茲、于闐、疏勒、碎葉(一度是焉耆)設軍事建制,史稱“安西四鎮(zhèn)”,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為西域最高軍政機關,玄宗年間又在兩大都護府之上設“磧西節(jié)度使”,是當時全國八大節(jié)度使之一。唐朝中央政府對西域各地實行的是藩漢分別管理制度,即在漢民集中居住的伊州、西州和庭州等地,行政上采用與內陸一樣的管理制度,州下設縣,縣下設鄉(xiāng),鄉(xiāng)下設里;經濟上推行“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軍事上實行“府兵制”。非漢民聚居區(qū),則設置“羈縻府州”,繼續(xù)維護當地本民族首領的行政管理制度,冠以唐朝都護、都督、州剌史名號,允以舊俗治理其部眾。
游牧民族突厥起源于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后遷到天山北麓,五世紀被柔然征服,又被遷于阿爾泰山地區(qū)。六世紀中葉,突厥迅速強大起來,552年突厥首領土門打敗柔然,以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qū))為中心建立起疆域遼闊的汗國,勢力范圍還包括貝加爾湖周圍、西伯利亞南部,以及西域的天山南北、中亞咸海、巴爾喀什湖以東阿姆河、錫爾河、楚河流域。隋開皇二年(582年)大致以阿爾泰山為界,分裂為東西兩部分,為爭奪汗權爭斗不休。615年西突厥汗國建立,統(tǒng)葉護可汗在位時疆域達到極盛。但統(tǒng)葉護死后,汗國陷于分裂。唐貞觀四年(630年),原屬西突厥的伊吾城(今哈密)主率所屬七城歸順唐朝,唐朝設西伊州(后改稱伊州)。640年,唐軍擊敗受西突厥挾制反唐的高昌麥匊氏王朝,于該地置西州,又于可汗浮圖城(今吉木薩爾)設庭州,顯慶四年(659年)西突厥最終為唐軍所滅。東突厥于貞觀四年滅于唐,682年,骨咄祿又自立為可汗,起兵復國,傳至其弟默啜時脫離唐朝而獨立,疆域大致恢復到被滅以前。但其內部部族眾多,各有領地,統(tǒng)治很不穩(wěn)定,不久國內大亂,唐天寶三載(744年)滅于回紇。隨著東、西突厥汗國相繼滅亡,其后裔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吐蕃六世紀末興起于青藏高原,松贊干布時征服蘇毗、羊同等部,取得吐谷渾舊地,遷都邏些(今拉薩),基本上統(tǒng)一青藏高原,又向東、向南擴張,取得泥婆羅(今尼泊爾)等地,向西征服了大、小勃律(今克什米爾)。說起唐代對西域與北方的經略,不應回避王室間政治聯姻,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遠嫁帶去大量繡花錦緞、工匠雜技人員、漢文經典,將中原生產方式與進步思想傳入西藏,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發(fā)展。當時中央王朝國力強盛,接連出現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的太平盛世,對吐蕃影響甚巨,以和親感化疆外野民,增進相互信任,形成利益名分攸關軍事聯盟也是著意于長遠。松贊干布開始的幾代藏王又意識到東、西、南、北四鄰,最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是唐朝文化,迄今矗立于拉薩大昭寺前的唐蕃會盟碑中,敘述松贊干布領導吐蕃王朝開拓疆土之后說:“南方門隅天竺(印度),西方大食,北方突厥、涅麥,均畏服(吐蕃),爭相朝貢,俯首聽命”,“東方有漢國,地極大海,日出之處,其國君與南面泥婆羅(尼泊爾)等國不同,教善德深”,所以均主動與唐朝建立親密關系,讓吐蕃青年到大唐學習。然而,和親雖促成唐蕃和盟,但只保得一時之太平,吐蕃野性難馴,占領青海后,便開始與唐爭奪西域,755年中原爆發(fā)“安史之亂”,駐守安西、北庭、隴右、河西大批邊兵調往內陸,吐蕃乘機入侵隴右、河西。隨著回鶻汗國西進和葛邏祿南下,吐蕃得以占領西域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區(qū),統(tǒng)治以于闐為中心的塔里木盆地南部半個多世紀,加強了青藏高原與塔里木河流域文化交往。8世紀后期至9世紀初,吐蕃疆域達到極盛,西起蔥嶺,東至隴山、四川盆地西緣,北起天山山脈、居延海(今內蒙額濟納旗),南至喜馬拉雅山南麓,可8世紀后期內亂頻生,國勢轉衰,9世紀后疆域大致維持在青藏高原。
回鶻向上可追溯到漢代的丁零,隋及唐初,天山以北,阿爾泰山西南,生活著西突厥和部分鐵勒人,回紇則為鐵勒分支,游牧在色楞格河和鄂爾渾河流域,后遷居土拉河北,也有部分游牧天山一帶。其在北魏時稱袁紇,臣服突厥汗國,隋時初稱韋紇,大業(yè)年間因反抗西突厥,與附近的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族結成同盟,總稱為回紇。貞觀四年,唐軍重創(chuàng)東突厥,此后回鶻逐漸強大,并與唐軍聯手,唐高宗時消滅西突厥,強大的回紇汗國在漠北蒙古高原確立了統(tǒng)治地位,并得到唐朝默許,繼承突厥疆域。安史之亂發(fā)生,回紇汗國主動出兵助唐平叛,立下了汗馬功勞,與唐朝關系進一步密切,事后唐朝有三個公主嫁給回紇可汗,每一個新可汗即位都由唐朝冊封任命,每年回紇和唐朝都要進行大宗的馬、絹交易,雙方保持著經常的商業(yè)往來和密切的友好關系,唐貞元四年(788年)起自請改稱回鶻。 回鶻后來又越過阿爾泰山向西擴展,取得天山以北地區(qū),并一度進入中亞的費爾干納盆地,后期在內亂和天災中,滅于在自己疆域內的黠戛斯,亡國后回鶻人大部西遷。
于闐系塞人居地,唐朝以后尉遲王族執(zhí)政,與中原地區(qū)往來密切,因曾受過唐朝冊封而自稱李姓。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因自然災害侵襲、統(tǒng)治集團內訌及黠戛斯(今柯爾克孜族先民)的進攻等原因而崩潰,其部眾有兩支南遷,后逐漸融合在漢民族的汪洋大海中。西遷回紇一分為三,一支在甘州(張掖)止步,是為甘州(河西)回鶻,一支在天山東段(今吉木薩爾和吐魯番地區(qū)),建立了高昌(西州)回鶻王國,另外一支遷至蔥嶺以西的中亞草原、楚河流域,稱蔥嶺西回鶻,在十世紀初與葛邏祿、樣磨等民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五代時期,因中原地區(qū)諸朝爭奪統(tǒng)治權而無暇顧及西顧,西域出現了幾個地方政權并列的局面,但它們同中原諸王朝都保持著密切關系。938年,后晉高祖遣張匡鄴、高居誨出使于闐,封李圣天為“大寶于闐國王”。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qū)受高昌回鶻王國和喀喇汗王朝統(tǒng)治,當地的居民和西遷后的回鶻互相融合,為后來維吾爾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唐末于闐成為獨立政權,十一世紀初轄有西域東南部(今新疆且末、麥蓋提、莎車以南地和帕米爾高原)。但與中國有著內在的親和性,唐與五代都保持著密切關系,北宋初于闐使臣、僧人仍向宋朝進貢不斷,后滅于回鶻黑汗王。十世紀末,楚河流域的西遷回鶻人聯合葛邏祿(割祿)等土著民族趁伊朗薩曼王朝瓦解之際,取得了河間(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地帶,建立黑汗(喀喇汗)王朝,定都于八剌沙袞(今托克馬克東南)。十一世紀疆域包括阿姆河中游達爾甘塔以東、錫爾河中段以東、巴爾喀什湖以南,及今伊寧、塔城、塔什干和喀什一帶。落居西域回鶻人會同其他操突厥語諸族建立的地方政權高昌與喀喇汗王朝,與中原王朝保持著強大向心力,北宋建立后第三年,高昌回鶻就派遣使者42人前往北宋進貢方物,1009年,占領于闐的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北宋進獻方物,1063年,北宋冊封喀喇汗王朝可汗為“歸忠保順石后鱗黑韓王”??雇醭慕y(tǒng)治者就自稱“桃花石汗”,意即“中國之汗”,表示自己屬于中國的血脈宗親。
在遼覆滅前夜,皇族宗室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年)自立為王,率部西遷,征服西域廣大地區(qū),喀喇汗王朝也于1140年歸入西遼,契丹人大批進入西域。占據西州回鶻和黑汗國舊地后,又向西擴展到阿姆河流域,1132年(一說1131年)在起兒漫(中亞布哈拉西北)稱帝,以后建都于虎思斡耳朵(托克馬克以東楚河南岸),建立西遼政權 。西遼疆域最大時包括天山南北,帕米爾高原以西至咸海以南的阿姆河西岸,巴爾喀什湖東北至今蒙古西部。蒙古興起后,西遼東北部日漸為蒙古所占。1211年及蠻王屈出律奪取政權,但仍用西遼國號,至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終為蒙古所滅,回鶻人由此進一步同化融合部分契丹人、蒙古人。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年),蒙憲宗在西州回鶻建別失八里行省,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滅南宋,建都大都(今北京),任命察合臺曾孫阿只吉鎮(zhèn)守別失八里,兼轄天山南路畏吾兒哈喇火者(高昌)及哈密力等處屯戍軍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增派漢軍及新附軍500人來哈密力屯田。
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攻西遼屬國畏兀爾(元朝稱回鶻為“畏兀兒”),取得今烏魯木齊、吐魯番和哈密一帶;六年攻取西遼另一屬國剌鉭,將疆域擴展到今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qū);十三年,殺及蠻王屈出律,占領西遼全部疆域。從成吉思汗十五年進行第一次西征開始,蒙古帝國在西域版圖迅速擴張到中亞、西亞(包括西南克什米爾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錫金等地),直至歐洲,他晚年實行分封,將今天山、阿爾泰山、額爾齊斯河以西土地封給三個兒子。元最初設立“達魯花赤”(蒙古官名,意為鎮(zhèn)守官)統(tǒng)治各地 ,后又設阿力麻里行中書省,并在別失八里等地設都護、宣慰司、元帥府等軍政管理機構,在各交通要道設驛站。元朝在發(fā)展西域各地社會經濟同時,在吐魯番地區(qū)設立提刑按察司,后又建立交鈔提舉司(印鈔機構)和交鈔庫等機構,設置“別失八里元帥府”以總管派往該地的“新附兵”(元朝以俘降的南宋士卒組成的軍隊)屯墾事務,派兵到和闐、且末等地屯田,在別失八里設立冶場“鼓鑄農具”,在畏兀兒地區(qū)實行“計畝輸稅”。
相比于前朝,明代對西域的管轄處于退縮狀態(tài),一是在今克什米爾東北和藏西設置俄力思軍民元帥府;1406年, 又設立哈密衛(wèi),任用當地世族首領為各級官吏統(tǒng)轄當地軍政事宜,維持中西商貿通道安全,并對西域其他地區(qū)實施羈縻控制。明洪武三年(1370年)察合臺汗國滅亡后其后裔建別失八里,都城在別失八里(今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永樂十六年(1418年)遷都亦力把里(今伊寧),明朝人即將它改稱為亦力把里。轄境包括巴爾喀什湖、塔什干以東和帕米爾高原,自然伊吾(哈密)和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 東北地區(qū)除外。十六世紀后期,天山東北部已為瓦剌所占,其余也分裂為吉利吉斯(巴爾喀什湖東南)、哈薩克(伊犁河流域)、葉爾羌(塔里木河流域)、土魯番( 天山東南和甘肅南部)幾部,十七世紀初,逐漸形成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四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準噶爾占據伊犁河流域,成為四部之主,并統(tǒng)治南部塔里木河流域。值得 注意,瓦剌和韃靼也一度染指西域,明末清初伊斯蘭宗教勢力活躍于西域歷史舞臺,產生了深遠影響。
1757年,清政府平定長期割據西北的準噶爾地方政權,兩年后平定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大、小和卓叛亂。1762年設立“伊犁將軍”,官府駐地在“惠遠城”(今霍城),分設都統(tǒng)、參贊、辦事、領隊大臣管理各地軍政事務,在管理制度方面確立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清朝政府依據“因地制宜”、“因俗施治”原則,對天山北部漢、回族居住區(qū)實行郡縣制管理;在伊犁地區(qū)和天山南部各地維吾爾族中維持當地的“伯克制”,但地方官吏伯克(突厥語音譯)任免權歸于中央,并嚴格實行政教分離;對蒙古族和哈密、吐魯番地區(qū)的維吾爾族則實行“扎薩克(蒙古語音譯,意為支配者)制”,即冊封王、貝子、公等世襲爵位。經濟方面,農牧并舉,減輕賦稅,確定財政定額補貼制度等。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以后,清政府為進一步加強西北邊防,從東北陸續(xù)抽調滿、錫伯、索倫(達斡爾)等族官兵駐防西域, 后來又有俄羅斯、塔塔爾等民族移居西域,至十九世紀末,已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回等13個民族,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