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權”是政府改革最關鍵一步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昨天揭曉,以“職能整合”、“政企分開”、“簡政放權”為大方向的大部制改革正在開啟中國新一輪改革大幕。這一輪改革的特點是,政府改革成為推動全方位改革的重中之重。這不僅是讓政府、社會、市場三者歸位的核心所在,也意味著中國將迎來一場更深層次的制度變革。 本次大部制改革方案明確了要在理順政府職能、整合政府職能并形成有效銜接的基礎上,建立職能統(tǒng)一的大部制框架。然而,這僅是第一步,下一步如何圍繞“權力下放”,全面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強化政府效率,才是推進政府改革的最核心一環(huán)。 事實上,中國歷次機構改革都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軸心。之所以效果不盡如人意,是因為未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毋庸置疑,中國政府作為“強勢政府”,迅速動員和組織資源,是實現(xiàn)數(shù)十年“增長奇跡”的關鍵。但是,把宏觀間接引導變成微觀直接干預,就會變成政府替代市場,造成對市場的擠出。另一方面,在提供社保、醫(yī)療、教育、住房等公共產品方面,就難以避免地出現(xiàn)了供給不足、效率低下甚至“缺位”和“空位”的局面。因此,當前最為急迫的任務是,科學界定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邊界,把許多管理及服務職能轉移給社會和市場,通過切切實實的“放權”,真正讓三者各歸其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兩個引人注目的政府職能轉移(放權)趨勢:一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讓利放權;二是通過市場化取向推動公共服務改革。前者盤活了地方經濟,后者則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世界范圍“小政府、大社會”的公共管理改革思潮下出現(xiàn)的。在這一背景下,原來由政府承擔的部分職能逐步向社會轉移,向社會(包括企業(yè)和非盈利組織)購買服務成為大勢所趨。 當前,中國正在步入公共產品供給相對“短缺時代”。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政府職能也不斷發(fā)生變化,給公眾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變得越來越迫切。特別是“十二五”時期,順應社會公共需求轉型,緩解公共產品短缺的矛盾,正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就在于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這意味著,政府職能轉變必須在政府責任、分工體制、財政體制以及公共服務體制建設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從這次出臺的方案能夠看到,給市場主體松綁,降低社會組織進入門檻,是其中的亮點和關鍵詞,而這也是政府權力下放、主動“瘦身”的改革舉措。作為一種新型的政府公共服務方式,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可以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近些年來,中國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方面的發(fā)展正在提速,不僅社會組織迅速壯大,政府購買服務數(shù)量和范圍也開始逐步擴大。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用于購買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正進入全面發(fā)展階段。 然而,相比發(fā)達國家,中國才剛剛起步。國外成熟經驗表明,公共服務購買的領域非常廣泛,比如,教育、職業(yè)教育和特殊教育,公共衛(wèi)生,養(yǎng)老服務,社區(qū)服務,就業(yè)促進,保障性住宅,城市規(guī)劃、交通、環(huán)境和其他政策咨詢等等。比較而言,目前中國在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采購主體、資金來源、項目評估、監(jiān)管體系等方面的標準尚未建立,服務類采購在政府采購規(guī)模中占比較低。未來推動政府改革和社會改革走向深入,還需要構建與政府購買服務相關的預算編制、政府采購、競爭性招標等多方面制度。 可見,有效“放權”是實現(xiàn)政府職能根本轉變的關鍵,對于轉型中的中國而言,也將是難得的制度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