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尿崩癥 尿崩癥是由于下丘腦和垂體后葉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而致腎臟不能保留水份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上以多飲多尿為特征?;純耗卸嘤谂?,起病多突然,呈持續(xù)性多尿,每日尿量常在4升以上,甚至可達10升以上,遺尿和夜尿增多;煩渴多飲,飲水量大致與尿量相等,喜飲冷水;如供水不足,尿量并不因進水量少而減少?;純撼霈F(xiàn)煩渴不安,乏力,發(fā)熱,體重下降,嚴重者因中樞神經(jīng)細胞脫水而發(fā)生驚厥、昏迷,可致腦損傷及智能低下?;純阂蝻嬎慷喽绊懰?、食欲低下,病程長者可致生長發(fā)育障礙。
本病患兒多數(shù)屬原發(fā)性尿崩癥,目前認為可能系控制抗利尿激素合成的基因有缺陷,但基因缺陷的原因尚不明了,部分病例可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性聯(lián)遺傳,這些患兒下丘腦視上核及室旁核的神經(jīng)分泌細胞明顯減少。繼發(fā)性尿崩癥則系因頭顱外傷、手術后、腫瘤或炎癥等造成下丘腦或垂體后葉損傷所致。
根據(jù)患兒典型的多飲多尿癥狀,尿比重低而固定,尿滲透壓低而血滲透壓高,尿糖陰性,一般即可確診。必要時可作限水試驗或高滲鹽水試驗與精神性多尿鑒別;作抗利尿激素試驗與腎性尿崩癥鑒別。
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本病采用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療,近年來采用1一脫氨一3一右旋一精氨酸加壓素(DDAVP),作用強大、持久,副作用小。對抗利尿激素部分缺乏者尚可用刺激釋放型藥物如氯磺丙脲、甲氨酸氮雜草、安妥明等,也有一定效果。
本病屬于祖國醫(yī)學“消渴”、“上消”的范疇。因上焦燥熱,肺陰受灼而致口渴引飲,嗜水無度,尿頻而多,胃納減退,消瘦神疲,皮膚干燥。煩躁不安;燥熱過盛,耗陰更甚,陰液越虧,燥熱越熾,這樣互為因果,致使疾病頑固難愈
1.[處方名稱]麥門冬飲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主治上焦火旺,肺陰耗傷所致的煩渴、多飲、多尿。
[處方組成]黃芩15克、知母10克、蘆根40克、麥冬15克、花粉20克、沙參20克、竹葉10克。葛根15克、烏梅1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治療7例經(jīng)限水試驗確診的尿崩癥,服本方3一6劑后,多飲多尿量減半,胃納漸佳,微汗,尿比重升高,服藥4一18劑后全部痊愈,無副作用。隨訪3年未見復發(fā)。
[處方來源]遼寧省本溪市中醫(yī)院楊學海。
[處方備注]本方中黃芩清上焦之邪熱;知母、蘆根清熱潤肺而止渴;麥冬、花粉、沙參、葛根、烏梅滋陰生律而止渴,故對上焦火旺,肺明耗傷,津液不布所致的煩渴多飲多尿有較好的改善癥狀的作用,但是否能改善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的神經(jīng)分泌,從而從根本上治愈尿崩癥,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