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態(tài)描寫>>學案設計
表演:一位同學正認真做作業(yè),突然遇到了難題,后來又解決了難題這一系列的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剛才這位同學在干什么?生:在做作業(yè),遇到了難題。你怎么看出來的?生:他皺著眉頭,咬筆桿……最后難題解決了嗎?你怎么看出來的? 高興時——嘴角上泛起一陣漣漪,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傷心時——鼻子兩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滿了淚水。 緊張時——不住地喘氣,臉色灰白,雙眉緊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憤怒時——豎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彈出來似的。 發(fā)愣時——兩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頭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時——亮晶晶的淚珠在他是眼睛里滾動,然后,大大的、圓圓的、一顆顆閃閃發(fā)亮的淚珠順著他的臉頰滾下來,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詞語 容光煥發(fā) 英姿勃勃 精神抖擻 生龍活虎 威風凜凜 風度翩翩 熱情洋溢 溫文爾雅 文質(zhì)彬彬 和藹可親 和顏悅色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悠然自得 畢恭畢敬 從容不迫 泰然自若 津津有味 若無其事 不露聲色 面紅耳赤 無精打彩 郁郁寡歡 悶悶不樂 局促不安 垂頭喪氣 精疲力竭 風塵仆仆 氣喘吁吁 呆若木雞 瞠目結(jié)舌 啞口無言 交頭接耳 笨頭笨腦 瘋瘋癲癲 兇神惡煞 殺氣騰騰 裝腔作勢 盛氣凌人 神氣十足 傲慢無禮 神氣活現(xiàn) 趾高氣揚 咄咄逼人 目空一 切 不屑一顧 目中無人 旁若無人 冷眼旁觀 賊頭賊腦 鬼鬼祟祟 半信半疑 不知所措 漫不經(jīng)心 心不在焉 悵然若失 死皮賴臉 丑態(tài)百出 例:例:語文課上,正在電風扇的呼呼聲中迷迷糊糊 " 釣魚 " 的他被教師叫了起來回答問題。他站起來,極力撐開雙眼望著老師,在聽到背后同學重復遍總是后,他好像忽然 " 活 "過來似的,恢復了他平日的靈性,黑溜溜的一對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轉(zhuǎn)著,一會兒左顧右盼,像在尋求援助,一會兒又苦有所思像在專注備當他終于等到來自背后同學的提助,他開始翕動嘴唇,結(jié)結(jié)巴巴地回答起來,勉強得到老師 " 赦免" 后,趁老師轉(zhuǎn)身寫字的當作,他得意地扮了個鬼臉,同時轉(zhuǎn)身向后面一揖。 描寫人心理活動的成語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馬 心慌意亂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舉棋不定 六神無主 興高采烈 喜出望外 歡天喜地 怒氣沖天 垂頭喪氣 無精打采 悶悶不樂 歡天喜地 歡蹦亂跳 例:漸漸地,慶幸的心情被不安所替代。我的心劇烈地跳動著,就像懷中有只淘氣的兔子一樣。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這張該死的考卷,害怕地想:要是同學把這件事告訴老師,那我……突然間,我看見桌上的《小學生守則》,心靈好像被重重地一擊。我打開本子,一行大字映入眼簾:“誠實勇敢?!?BR>一、傾訴式 由作品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稱的口氣向讀者傾訴自己的思想活動。這種方法是把讀者當“知音”,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欲望和思想直露給讀者,使人感到親切可信。 例:我?guī)缀踹€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就這樣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課》) 二、獨白式 就是人物自言自語,說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或?qū)δ承﹩栴}的看法?!蔼毎资健?,并不是人物主動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告訴給別人,讀者也只是由于作者的無意“泄密”而“竊取”到人物的心理活動,得到了不該得到的內(nèi)心隱秘,從而更真實,更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 例1: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天底下可怕的事情。(《皇帝的新裝》) 例2:阿Q避諱他的癩瘡疤,常被閑人戲耍,閑人不但故意犯諱,還揪住他的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阿Q實際上失敗了,他又不愿意接受,于是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xiàn)在的世界真不像樣……’” 三、夢幻式 幻覺是在一種強烈的愿望或在極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眼前或耳邊會有虛幻的畫面或聲音,其內(nèi)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聽到或最希望看到聽到的,把這些詳細地描繪下來,就能十分準確地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寫夢境是心理描寫的重要手段。 例:1、概括簡略地虛構(gòu)幻覺: 如:①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馬褂的背影。 ②望著那皎潔似玉盤的月亮,我仿佛看到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看到活潑可愛的玉兔,看到了那辛勤地伐柱的吳剛------
2、具體詳盡地虛構(gòu)幻覺: 如: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fā)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腳上,那兒就變得像薄紗那么透明,她可以從那兒一直看到室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致的盤碗,填滿了蘋果和葡萄干的烤鵝正在冒著熱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可憐的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熄滅了,面前沒有別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四、解說式 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活動,通過作者介紹式的描述表現(xiàn),常用“他想”、“他回憶”、“他陷入了沉思”等詞語標示。 例:阿婆靜靜地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只是那只尚未偏癱的右手總想伸出來摸摸什么。此刻,這只手想干點什么呢?想摸摸孩子的臉蛋?想整整孩子的衣服?還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籃?(注意:作者必須站到作品中人物的角度) 五、混合式: 把心理描寫與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景物描寫等方法結(jié)合起來,從不同角度揭示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1:我只好輕輕地推開門,怯生生地喊了一聲“報告”,聲音像從地底深處冒出來的一縷青煙,細細地,弱弱地,連我自己都聽不清楚。我把頭深深地低下,真恨不得把頭埋進衣服里面。你們可以想象,我那時臉多么紅,心多么慌! 例2:試卷靜靜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shù)──48,可憐的“48”,我“唉”的一聲便癱在了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