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中國古代紅線診脈練習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一、先掌握正常的診脈方法; 二、練習虛靜; 三、陰涼感觸法; 四、溫陽感觸法; 五、天人合一法; 六、搭線歸一法。 紅線診脈法第一步練習法(1)基礎方法 在人體的十二經(jīng)脈當中,都有動脈應手的部位,而只有手太陰肺經(jīng)的經(jīng)脈才循行于寸口,成為診脈斷病的重要部位。因為手太陰肺經(jīng)屬于肺臟,上聯(lián)喉嚨,肺為諸脈匯聚之所,喉為呼吸出入的主要通道,因此隨著人的呼吸運動,經(jīng)脈氣血不斷運行全身。但是斷病的重要部位除寸口外還有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下關穴,因為胃五行當中為土,與脾之間是兄弟關系。胃是肺之母,子遇外事必回家同母商議,因此凡從手太陰肺經(jīng)的寸口所能獲得的各臟正常氣息,以及它們的盈虧氣息在下關穴的部位也可以獲得。正常人的脈搏,一呼脈跳動兩次,一息脈也跳動兩次,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另外一息終了到一呼開始交換的時間,這是潤一太息,共有五次搏動,叫做正常脈,也就是無病的人。診脈的法則,應該以無病人的呼吸計算病人的脈搏次數(shù)。 剛剛開始診脈的時候,讓病人平靜的坐著,醫(yī)生診脈的時候,先用一手輕按患者的頭頂,另一手用食指按在患者的下關穴上,中指放到上方顴骨弓上(下關即顴骨弓下方凹陷處),無名指放在緊貼顴骨弓的上方,小拇指放在緊貼無名指的上方。顴骨弓叫做關部,關部的下方為寸部,關部的上方叫尺部,屬陽,小拇指觸到的地方叫丈部,為陽中之陰。醫(yī)生診脈的時候將四指放在所診的部位后,將手指輕輕推向耳部,緊貼耳根,然后上下推尋其脈,以診斷臟腑的病變。五臟、腦海、氣血的盛衰均可反應于下關。面部兩側的下關也各有一定的分布,如左臉的寸部應腎,關部應肝,尺部應心,丈部應大腦;右臉的寸部應命門,關部應脾,尺部應肺,丈部應小腦。關上尺部為心肺所屬,因此,尺脈的有無直接關系著生命的存亡。左尺為人迎,可診外感表證;右尺為氣口,可診內(nèi)傷里證。寸脈是診斷腎氣盛衰的主要依據(jù),如果患者此處的脈搏已無,說明腎氣已衰,根本已絕,多主危證難愈。丈脈是診斷大小腦氣血盈虧的部位,如果左右臉丈脈的脈部脈搏已絕,說明大小腦的氣血已經(jīng)衰竭,腎水已涸,不能入髓海而上行為大小腦填補津液了,因此也多是危重將亡之人。一般而言,男子與女子的脈搏是一樣的,只有寸部的脈搏不一樣,即男子寸部脈弱,女子寸部脈盛。若男子寸脈盛,女子寸脈弱,側屬于反常脈,是有病的征兆(上述部位僅指面部而言)。 切脈有所謂“七診”法,即浮、中、沉及上下左右七種指法,必須仔細體察尋求。又有“十二候”診法,即寸關尺丈四部,每部又根據(jù)指力分為?。摧p取查看有無外感表癥)、中(稍重取查看血脈心脾是否失去正常運行)、沉(指重按取查看有無肝腎里癥)三候,脈有四部,三四等于十二,所以稱“十二候”。診脈時,凡持脈者,下手當明舉按之法,先輕手取浮,次稍重手取中,后重手取沉。肺脈極浮而先得,以下心、脾、肝、腎脈一藏重于一藏。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相得著,得其所主之分,即得其本部的脈象。一般情況下,診脈時,每候必須至少診察五次脈動,才能獲取疾病的信息。丈部的脈可以診察第七頸椎以上的病變(腦血管等上焦病變),尺部可以診察膈膜以上至第七頸椎以下的病變(上焦病變),關部脈可以診察膈膜以下至帶脈以上的病變(中焦病變),寸部脈可以診察臍以下至跟骨之間的病變(下焦病變)。左臉脈可以診察左半身的病變。右臉脈可以診察右半身的病變。全身上下左右的病變,都能在面部兩側的寸關尺丈相應的部位表現(xiàn)出脈搏的異常;若身體健康無病,則面部兩側的寸關尺丈各部位的脈搏也就沒有異常的變化。 腦為上焦之首,腎水之靈,與心臟互通氣息,其脈輕??;心肺居上焦,其脈多??;肝腎居下焦,其脈多沉;脾胃居中焦,其脈在于浮沉之間。但心肺之浮又有不同,心脈的浮象,是浮大而軟散;肺的浮象,是浮澀而兼短;腦脈的浮象,是浮小輕柔,就像湖面漂浮的鵝毛。肝腎之沉也有區(qū)別,肝脈的沉象,是沉長而弦勁;腎脈的沉象,是沉實而濡軟。脾胃屬土,所以其脈應該從容而和緩。命門屬相火,所以其脈與心火同居左尺。 春脈多弦長,夏脈多洪大,秋脈輕浮如鴻毛,冬脈沉潛如石,但四季脈象都應該從容和緩,才是正常的脈象。若脈象太過而強勁,主病生于外感;若脈象不及而虛微,主病生于內(nèi)傷。春脈當弦,若反得秋天的毛脈,定是肺金乘肝木,多主病重而死于旺金之日;五臟和腦髓的脈象都可以由此類推,自然就不會有診斷失誤的現(xiàn)象。同時,四時所患的各種疾病,無論表現(xiàn)為何種脈象,又當以和緩有力即有胃氣為根本。脈有胃氣謂之有神,此脈之所貴,不能不仔細審察。 醫(yī)生診脈前首先需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呼吸,然后切按病人的脈搏。一般而言,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六次以上者為數(shù)脈,數(shù)脈主熱證。若在疾病過程中脈轉為遲,則其病亦轉為寒癥;若脈轉為數(shù),側則其病亦轉為熱證。遲數(shù)脈既明,浮沉之脈又當分辨。臨床可以根據(jù)浮、沉、遲、數(shù)相兼脈象,辨別其內(nèi)外病因。外因多指天氣的異常變化,內(nèi)因多指人體自身的損傷。外因如天的陰陽風雨晦明的六種變化,內(nèi)因如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之七情。無論外因、內(nèi)因均可出現(xiàn)浮沉遲數(shù)的脈象,其中,外因出現(xiàn)浮脈時,多為外感表證;如果出現(xiàn)沉遲之脈,則是邪氣入里轉寒的象征;如果出現(xiàn)沉數(shù)之脈,則是轉為陽盛實熱的象征。內(nèi)傷出現(xiàn)浮脈,多為陰虛陽亢,虛風外浮之證;如果出現(xiàn)沉遲之脈,則是陽氣不足的虛寒征象;如果出現(xiàn)沉數(shù)之脈,則是陰虛不足的虛熱征象。所以說,浮數(shù)之脈相兼多主表熱,沉數(shù)之脈相兼多主里熱證;浮遲之脈相兼多為表陽虧虛,沉遲之脈相兼多為陰寒內(nèi)結??傊?,病證又在表在里、屬陰屬陽、為風為氣、或寒或熱之別,病因也有內(nèi)傷外感之別,因此必須做到脈證合參,才能對病情做出全面正確的診斷。由此可見,脈學的道理講起來雖然浩博繁雜,但若以浮沉遲數(shù)四者作為辨脈的提綱,就可以引申擴大,觸類旁通。
紅線診脈練習法(2)續(xù)一 精化為氣,必須身不妄動。氣化為神,必須心不妄動。神化為虛,必須意不妄動。心不妄動,那么肝木心火可以相合。身如不妄動,則腎水與肺金可以共處。意如不妄動,則脾土可以總統(tǒng)之了。身心意混合,則為之“三家相見”,虛靜之功成矣! 人的元氣,每時每刻都在運行。子時為復卦,一陽純精之氣上升,進到尾閭(此穴在夾脊之盡頭處,關可通內(nèi)腎之竅)。所以在練習紅線診脈時,以意導氣,將自身尾閭的一陽純精之氣與被診者的手太陰肺經(jīng)之氣相通,而后,再以意導氣,將被診者寸口的寸、關、尺三部的氣息(脈感),通過紅線由下到上傳遞到練習者手指所觸及的紅線上,即可進行診脈,剖析被診者的病因病機(需經(jīng)過特殊的訓練)。 丑時為臨卦,氣到腎堂。寅時為泰卦,氣到玄樞,卯時為大壯卦,氣到夾脊穴(脊柱正對兩腎處)。辰時為夬(guai)卦,氣到陶道穴。 巳時為乾卦,氣到玉枕穴(腦后骨)。午時為姤(gou)卦,氣到泥丸(兩眉之間入內(nèi)三寸為上丹田泥丸宮)。未時為遁卦,氣到明堂(喉嚨之下)。申時為否卦,氣到膻中(在兩乳間)。酉時為觀卦,氣到中浣。戌時為剝卦,氣到神闕穴。亥時為坤卦,氣歸入海(臍下寸半氣海穴)。診斷方法同上依次類推。 ——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