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聽力減退、耳鳴、鼓膜充血、內(nèi)陷、鼓室積液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一切造成急性咽鼓管阻塞的原因為病因,如:1、急性鼻炎、鼻咽炎、扁桃體炎、變態(tài)反應病、鼻咽腔腫瘤、航空、潛水等氣壓之突變;2、一般抵抗力薄弱,營養(yǎng)不良和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易患本??;3、急性傳染病。主要癥狀有:聽力減退和耳閉塞感,但在擤鼻、噴嚏時有所改變;自聲增強;耳鳴、耳痛和上呼吸道炎癥狀。 (一)病 史 有耳悶、耳鳴、耳聾或自聲增強史,感冒常為誘因。在呵欠、噴嚏、擤鼻時耳悶感可片刻好轉(zhuǎn)。轉(zhuǎn)動頭位時,有時聽力能有所改善。 (二)體格檢查 1、聽力檢查 呈傳導性聾。聽力計檢查早期顯示以低頻下降為主的氣導曲線,晚期可見高頻區(qū)下降。聲阻抗測聽則示平坦無峰的鼓室壓曲線,咽鼓管吹張后,聽力可得到改善。 2、鼓膜表現(xiàn) 鼓膜輕度充血、內(nèi)陷、活動度受限。 3、鼓室積液稀薄者,鼓膜呈淡紅色。積液未充滿鼓室時,可在鼓膜上見一發(fā)狀弧形液平線,此線隨頭位變動而變位。作咽鼓管通氣后,在積液中可見有小氣泡。 治療原則: (一)病因治療 對有鼻炎或鼻咽部炎癥、腺樣體肥大、變態(tài)反應、腫痛及全身性疾病者,應進行治療。采用抗炎、脫敏或手術(shù)等。 (二)局部用藥 1%麻黃素鹽水,3-4次/日,滴鼻,或0.5%醋酸可的松液,3-4次/日,滴鼻,可改善鼻腔通氣,利于咽鼓管通暢。 (三)咽鼓管吹張 能改善鼓室負壓,促使液體排出。 (四)理 療 常采用超短波治療。 (五)積液處理 用9號長針頭行鼓膜穿刺抽液,注入2.5%強的松龍0.5ml;或行鼓膜切開引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