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宋、遼、金著名瓷窯及其產(chǎn)品鑒定

 海外尋瓷翁 2012-12-15


宋代是我國瓷器生產(chǎn)的大發(fā)展時期,瓷窯林立,所產(chǎn)瓷器種類繁多。宋代瓷窯有官、民窯之分,其中較為著名的有:

(一)汝窯

是宋代最著名的瓷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1、中心窯場

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

2、汝窯的性質(zhì)

汝窯即北宋官窯。北宋朝廷先是命汝州燒造貢瓷。宣、政間又專門設(shè)窯燒造。汝窯成為北宋官窯與宋徽宗趙倍的審美趣味有密切關(guān)系。

3、汝窯青瓷的特點

胎——香灰色。釉——基本色調(diào)為淡天青色,釉層較薄,釉面滋潤,多有細小冰裂般開片。器物口、棱處釉層較薄,掩映的胎骨呈肉紅色。釉內(nèi)氣泡稀疏,寥若晨星。燒造工藝多采用裹足支燒,器物外底留有三或五個細小支釘痕,釘痕略呈橢圓形,如芝麻粒大小。只見水仙盆之外底留有六個支釘痕。

4、汝窯青瓷的造型

傳世品見有搏、槽之承盤、盤、碗、洗、瓶、水仙盤、盞托等。窯址新 出士的有:熏爐、波羅子、梅瓶等。胎體較薄,形體規(guī)整,靈巧實用.盤、碗的圈足均外撇。

5、后仿汝窯瓷器的鑒別

明代宣德時景德鎮(zhèn)御窯廠曾燒造仿汝和瓷器,造型見有盤、蟋蟀罐等,但只摹仿釉色,不追求造型。清代雍正、乾隆時,景德鎮(zhèn)御窯廠曾大量燒造 仿汝釉瓷器,亦多只仿釉色。20世紀80年代以來,河南汝州、寶豐等地所仿燒汝窯瓷器,不但仿釉色,而且仿造型,常見器形有搏、洗、撇口瓶、紙槌瓶、荷花式碗等。仿品最大破綻是胎體過厚,胎色灰白,釉面少有冰裂紋,釉色多帶天藍色。個別器物雖出現(xiàn)冰裂紋,釉色又偏綠。其中以朱文立、周分廷、王留現(xiàn)、邢根弟所仿質(zhì)量較好。

(一)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1、有關(guān)宋代官窯的幾種學術(shù)觀點

①北宋官窯即開封官窯,窯址在河南省開封市,歷史上因黃河泛濫而被埋入地下5—6米深,難以發(fā)現(xiàn)。

②北宋官窯即汝窯。

③杭州風凰山、萬松嶺一帶的老虎洞窯即南宋文獻所說的"內(nèi)窯"或稱 "修內(nèi)司窯"。如也有學者認為是"續(xù)窯"。

①老虎洞窯屬于郊壇官窯系統(tǒng),不是修內(nèi)司窯,修內(nèi)司窯即所謂的傳世哥窯。

⑤老虎澗窯的元代層即傳世哥窯。

2、宋代官窯瓷器的造型

瓶、洗、爐、盞托、樽、主主式爐、花盆、盤、碗等。

3、宋代宮窯瓷器的特點

釉層凝厚,采用先素燒坯體再多次掛釉的方法施釉,釉層厚度常超過胎體厚度。胎質(zhì)細膩,胎色紫黑、灰黑,系在胎料中引入紫金士所致。釉面潔凈,釉色以粉青為上,另有灰青、米黃等色。釉面富有玉質(zhì)感,開有大片紋, 其間夾雜有冰裂紋。支燒方法有支燒、墊燒及支燒加墊燒等。

4、后仿宋代官窯瓷器的鑒別

元代即仿宋宮窯瓷器。明代成化時及嘉、萬時景德鎮(zhèn)窯均仿燒宋官窯瓷器,仿品呈現(xiàn)出較高水平,常使人真假難辨。清代雍正、乾隆時景德鎮(zhèn)御窯廠曾大量燒造仿宋官窯瓷器,嘉、道、咸、同、光時也少量仿燒。民國以后直至今日都有仿燒。仿品在造型方面很難仿得逼真,有的仿品釉色很像,但釉面很難出現(xiàn)冰裂紋。另外,仿品的最大破綻是底足處理得過于規(guī)整。有的仿品在口沿和底足上涂抹醬色釉汁,以冒充"紫口鐵足"。至于在仿品上署"官"字款者,更是別出心裁之作。

現(xiàn)在我國南、北方均仿造宋代官窯瓷器。北方有河南開封"高氏北宋官瓷研究所"(菊德堂),由著名工藝美術(shù)師高菊德先生創(chuàng)立。高菊德先生于1974 年開始研究制作藝術(shù)瓷,在任開封工藝美術(shù)試驗廠廠長期間,接受了國家下達的恢復(fù)北宋官瓷的試驗任務(wù),并兼任"恢復(fù)北宋官瓷試驗組"組長。在此期間,他廣泛搜集有關(guān)文字資料和實物殘片進行分析研究,走訪請教國內(nèi)部分古陶瓷研究專家,研究試驗了近200種胎、釉配方,進行了幾萬個數(shù)據(jù)計算,試燒100余次,終于在1984年試驗成功。其仿品通過了同年6月由輕工業(yè)部委托河南省輕工業(yè)廳組織召開的鑒定會。高菊德先生退休后,自籌資金,組織全家兄弟子女共同參與,成立了"高氏北宋官瓷研究所" (菊德堂)。 南方有浙江蕭山的杭州民生陶瓷有限公司。

(三)定窯

宋、金著名的白瓷窯,屬于民窯,產(chǎn)量很大。

1、中心窯場

中心窯場位于今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一帶。

2、主要品種

白釉瓷、黑釉瓷、醬釉瓷、綠釉瓷等。

3、造型

梅瓶、玉壺春瓶、直頸瓶、貫耳方壺、搏、爐、枕、執(zhí)壺、盞托、盤、 碗、杯、洗、罐、渣斗、盒、熏等,十分豐富。

4、裝飾技法

刻、劃、印、剔花,還有描金花、鏤空等。定窯印花水平居宋代各瓷窯之冠。

5、裝飾題材

以植物花卉最為多見,如牡丹、菊花、蓮花等,另有動物(鳳凰、禽鳥、魚、云龍等)、嬰戲紋等。

6、銘文

燒成前刻劃款有"官"、"新官"、"會稽"、"尚食局"、"尚藥局"、"五王府"、"喬位"、"子溫"等。燒成后刻劃款有"奉華"、"德壽"、"壽成殿"、"皇太后閣"、"內(nèi)苑"、"慈福"、"聚秀"、"禁苑"等。

7、特點

胎骨較白,釉層較薄,早期來自色白中泛青,北宋中期以后,釉色白中泛象牙黃色,常有"淚痕"現(xiàn)象。

8、后仿宋代定窯瓷器的鑒別

造型難以達到逼真,特別是梅瓶,很難仿得像。來自色及胎色過于白。底足處理得過于規(guī)整,底來由過于均勻。袖面略顯松軟。

(四)鈞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1、中心窯場

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內(nèi),已發(fā)現(xiàn)上百處窯址,多為民窯,主燒平民百姓 用的天藍釉、天藍釉紫紅斑盤、碗、罐、瓶、壺、爐等器物。兼燒磁州窯系白地黑花、紅綠彩等品種。禹州城北門內(nèi)的鈞臺與八卦洞窯是北宋后期建 立的專門燒造宮廷用瓷的官窯。

2、官鈞窯瓷器的造型

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為主,另有出戟尊。

3、官鈞窯瓷器的釉色

天藍、月白、玫瑰紫、海棠紅等。

4、官鈞窯瓷器的特點

在青釉中加入氧化銅作著色劑,產(chǎn)生窯變,釉色千變?nèi)f化。器物外底或圈足內(nèi)墻、云頭形足內(nèi)壁多刻劃從"一"到"十"漢寫數(shù)目字。有些器物的釉面出現(xiàn)"蚯蚓走泥"紋。

5、后仿鈞窯瓷器的鑒別

造型難以仿得逼真,胎體過厚。明宣德仿鈞窯瓷器,只仿釉色,不仿造型,見有盤、碗等。清代雍正仿鈞窯花盆、盆托等,釉色及支釘痕仿得很像,但均不刻劃數(shù)目字。現(xiàn)代仿品雖刻劃數(shù)目字,但數(shù)目字的寫法不像。

(五〉耀州窯

宋代北方著名青瓷窯,兼燒醬釉、黑釉瓷。以刻、印花青瓷最具代表性。

1、中心窯場

中心窯場位于今陜西省銅川市黃堡鎮(zhèn)。

2、造型

瓶、罐、執(zhí)壺、枕、爐、盤、盒、碗等。

3、裝飾方法

刻花、劃花、印花、樓空等,以刻花水平最高。

4、特點

胎體灰白,釉呈橄欖綠色??袒ǖ朵h犀利。

5、仿品的鑒別

造型走樣,刻花線條僵硬不流暢,底足處理過于規(guī)整,釉面過于光亮,筐劃紋難以模仿。

(六)哥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1、 窯址所在地

窯址尚未發(fā)現(xiàn)。幾種推測:有人認為"江西吉安窯有可能燒造哥窯器物";有人認為"修內(nèi)司官窯實為4傳世哥窯',而通常所言之“哥窯”應(yīng)屬民窯,與修內(nèi)司官窯無關(guān),鑒于官窯多建于都城附近,因此修內(nèi)司官窯的窯址,將來有可能在臨安(今杭州市)附近被發(fā)現(xiàn)”;也有人認為"傳世哥窯很可能是宋以后景德鎮(zhèn)所燒造的"。

2、哥窯的概念

一是傳世哥窯;二是元代以來文獻記載的"哥哥洞窯"、"哥哥窯"、"哥窯"。文獻所稱的"哥窯"究竟是否指的是傳世"哥窯"瓷器呢?實際上,對傳世哥窯瓷器產(chǎn)生頗多爭議即源于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龍泉窯遺址的發(fā)掘證明,傳世哥窯瓷器非龍泉窯所燒造?,F(xiàn)在人們所談哥窯,如無特別聲明,一般是指歷代宮廷所流傳下來的"傳世哥窯"。

3、造型

常見的有三足爐、魚耳爐、雙耳爐、雙耳乳足爐、膽式瓶、八方穿帶瓶、弦紋洗口瓶、罐、洗、盤、碗等。

4、特點

胎骨較厚,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土黃等。釉質(zhì)肥腆,泛酥油光,頗似凝固的豬大油表面質(zhì)感,或人臉微汗的質(zhì)感。釉面開裂,呈交織如網(wǎng)的不規(guī)則細碎片紋,大片紋呈鐵黑色,小片紋呈金黃色,俗稱"金絲鐵線"。采用裹足支燒或墊餅承燒,墊燒者有細窄的圈足,圈足底邊鐮削平滑。器物內(nèi)外施釉,圈足內(nèi)滿釉。有些器物內(nèi)底留有套燒其他器物的支釘痕。來自面多有"縮釉"現(xiàn)象。

5、仿品的鑒別

造型失真,釉面光亮,少有"縮釉"現(xiàn)象。底足處理過于規(guī)整。

6、研究動態(tài)

1992年10月21日至23日,上海博物館為慶祝建館40周年,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了"哥窯瓷器學術(shù)座談會"。來自北京、江蘇、安徽、浙江、上海和美國、日本、英國、香港、臺灣等地的有關(guān)專家、學者40余人應(yīng)邀參加了會議。

哥窯瓷器是中國古陶瓷界長期研究的重要課題。由于在宋代文獻中找不到任何有關(guān)它的記載,元、明時期的記載或語焉不詳,或不盡可信;加之迄今尚未發(fā)現(xiàn)傳世哥窯瓷器的窯址,墓葬和窯藏中也不見有傳世哥窯瓷器出土,致使有關(guān)哥窯瓷器的一些問題至今未能得到解決。學術(shù)界在諸如傳世哥窯瓷器的時代、窯址所在地、生產(chǎn)性質(zhì)、哥窯與官窯的關(guān)系、乃至對歷代文獻記載的理解以及對各地出土器物的看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觀點。

這次座談會取得了一些收獲,首先,大家基本上都肯定了傳世哥窯是存在的,大多數(shù)人認為它屬于官窯性質(zhì),產(chǎn)品僅供宮廷使用,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具有利色米黃和利面開"金絲鐵線"的特征。其次,關(guān)于傳世哥窯瓷器的產(chǎn)地,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①杭州;②龍泉:③北方。北方說是一種新的觀點,有待于今后對可靠的傳世哥窯瓷器標本進行科學分析加以證明。因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對傳世哥窯瓷器進行科學分析化驗這項工作做得很不夠, 20世紀60年代,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曾對故宮博物院提供的一件所謂"傳世哥窯"瓷器標本進行化驗分析。但據(jù)故宮博物院古陶瓷鑒定家耿寶昌先生說,這件標本并非原清宮舊藏品,而是1940年孫瀛洲先生從北京東四牌樓"天和齋"古玩鋪購得的一個碗底,曾于1956年隨其他兩千件瓷器一同捐贈故宮博物院。由于這件標本的來源有問題,所以還不能確定它是否是真正的傳世哥窯瓷器標本。關(guān)于傳世哥窯瓷器的年代,大家比較接近的觀點是基本上屬于元代,也有可能早到南宋后期,但大都應(yīng)在元代早期和中期。如果按某些學者的觀點,認為傳世哥窯即修內(nèi)司官窯的話,那么其年代應(yīng)在南宋前期。(七)建窯

宋代著名黑瓷窯。

1、窯址所在地

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zhèn)。分布于池中村、后井村周圍的蘆花坪、大路后門、 源頭坑、牛皮侖、營長* (又名社長埂)、庵尾山(又名廟尾山)等處山坡上,范圍達10余萬平方米。經(jīng)過多次調(diào)查和發(fā)掘, 1996年11月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在建陽市召開年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會議的中心議題是以建窯為代表的中國黑釉瓷系統(tǒng)瓷器。

2、建窯的命名

古代文獻中,“建窯"常被指福建德化窯,認為"建窯在福建泉州府德化縣"。建窯之得名與建陽無關(guān),因在古代政區(qū)沿革中,水吉鎮(zhèn)隸屬于現(xiàn)在的建歐縣,而不隸屬于建陽縣,建歐縣在古代曾被稱作"建安郡"、"建州"、 "建寧府”,它是民國二年將建安縣與歐寧縣合并,各取一個字而成立的。水吉是一個集鎮(zhèn),原屬歐寧縣,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在民國時期曾一度被設(shè)水吉特區(qū), 1940年又改為水吉縣,古窯址所在地即在其轄境內(nèi)。1956年撤銷水吉縣,而將其歸并到建陽縣,古窯址所在地也就隸屬于建陽了,迄今未再改動。所以"建窯"應(yīng)得名于"建安"、"建州"或"建寧",而與"建陽"無涉。北宋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黃庭堅《和答梅子明五楊休點密云龍》曰"建安瓷碗鷓鴣斑。"

3、燒瓷的年代

創(chuàng)燒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兩宋時期,元代開始衰落,但延續(xù)燒造至明、 清時期。

4、燒瓷品種

唐、五代至宋代,先燒青瓷,后主燒黑瓷兼燒青白瓷。元代燒黑瓷、青瓷、青白瓷,明代燒青瓷,清代燒青花瓷。宋代建窯主燒黑瓷與當時社會飲 、斗茶風尚有直接關(guān)系。宋代建窯黑袖瓷以兔毫盞最為多見,其次為鷓鴣斑盞(即油滴盞),曜變盞最為罕見。

5、宋代黑軸茶盞的胎釉

釉屬于氧化鐵含量很高的石灰釉,石灰釉的最大特點是在高溫烙融狀態(tài)下易流動,建盞施釉均不到底,外壁釉垂流至底部聚積較厚,有的則形成滴珠,為其重要特征之一。其胎土顆粒較粗,含氧化鐵較高(7—10%),在外觀上頗似鑄鐵。

6、建窯系

宋代建窯黑釉茶盞除影響福建境內(nèi)其他瓷窯外,對廣東、廣西、浙江、江西等地瓷窯均有影響,形成窯系。

7、款識

宋代建盞上的刻款最著名的是"供御"、"進盞"款,還發(fā)現(xiàn)印有這兩種銘文陽文反書的墊餅。

8、后仿建窯瓷器的鑒定

仿兔毫盞、油滴盞很多。破綻是或胎色不對,胎土較細;或底足璇削規(guī)矩;或兔毫紋又細又長;或造型失真。仿品刻"供御" "進盞"款者,字體筆畫拘謹,不自然。

(八)越窯

宋代著名青瓷窯。

1、窯址所在地

浙江省的慈溪、上虞、寧波、部縣、臨海等地。

2、所產(chǎn)青瓷造型

盤、碗、瓶、罐、壺、枕、菜、盒、水盂等。

3、裝飾題材

人物、龍、鳳、鶴、鸚鵡、雞、蜂、蝶以及荷蓮、菊花等。

4、裝飾特色

胎色灰白,胎質(zhì)細膩,釉色青綠,劃花線條纖細流暢。即文獻中所稱的秘色瓷。

據(jù)《冊府元龜》、《宋史》、《十國春秋》、《宋會要》、《吳越備史》及《宋兩朝貢奉錄》諸書記載,從開寶(968—976年)到太平興國(976—984年) 的十幾年間,吳越錢氏向宋王朝貢奉的越窯青瓷多達17萬件。如此大量的越窯青瓷說明北宋時越窯燒瓷仍很興盛。那么,這些瓷器是由哪些窯場燒造的呢?窯址調(diào)查表明,除慈溪上林湖外,上虞、鄞縣、寧波、臨海等地也有燒造,在這些瓷窯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一些器形、紋飾相似的標本。以往人們多把帶細線條劃花裝飾的越窯青瓷的時代定為五代,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類瓷器多出土于北宋前期墓中,從而改變了以前人們的看法。

1981年北京西郊八寶山遼代韓佚墓出土瓷器25件,其中有越窯青瓷10件,4件帶細線條劃花裝飾,其中的六瓣瓜棱腹注壺,通體劃花裝飾,壺腹主題紋飾為四對人物席地而坐對飲,人物中間置酒尊、果盤,并襯以流云。與注壺配套使用的注碗,碗內(nèi)劃頭尾相對的鸚鵡紋。墓中出土盞及盞托一套,也帶劃花裝飾。墓中還出土13件白瓷,其中浮雕蓮瓣紋蓋罐及柳斗小杯是定窯白瓷中的精品。同出的墓志記載,韓佚卒于遼統(tǒng)和十三年(即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六月一日,葬于統(tǒng)和十五年(997年),說明墓中隨葬瓷器均為北宋前期產(chǎn)品。韓俠為遼開國元勛韓延徽之子,官至"遼興軍節(jié)度副使、銀青崇祿大夫" (《考古學報》1984年第3期)。

1986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哲里木盟陳國公主墓出土越窯劃花對蝶紋盤和纏枝菊花紋盤各一件,墓志記載陳國公主卒于遼開泰七年(1018年,即北宋天禧二年) (《文物》1987年第11期),時年18歲。陳國公主為景宗皇帝之孫女、秦晉國王圣宗皇太帝之女,自太平進封為越國公主,屢受加封,死前"圣上親臨顧問,愈切撫憐,詔太醫(yī)以選良方",表明圣宗對她的關(guān)心,也反映出陳國公主家世地位之高貴顯赫(《文物》1987年第12期)。

1975年江蘇鎮(zhèn)江何家門出土越窯青釉劃花注子、注碗、盞托及渣斗4件,注子、注碗造型與韓佚墓出土者大體相同,注碗里心亦有劃花對飛鸚鵡紋,其布局、風格亦與韓佚墓出土者相似,說明這批越窯青瓷的年代亦在北宋前期。

在遼墓出土青瓷中,越窯瓷器約占三分之二。這些越窯瓷器造型規(guī)整,釉面玉質(zhì)感較強,刻劃花線條十分流暢,制作工藝極為講究。這些在中原和南方地區(qū)北宋墓中極為罕見的越窯精品,在遼墓中不僅出士數(shù)量大,而且基本上都出自達官顯貴墓中。由此推測,遼墓出土的越窯青瓷和定窯白瓷精品,不應(yīng)是普通流通商品,而應(yīng)是由北宋朝廷官貢獻給遼地的貢品。

北宋初年,宋太宗尚有收復(fù)幽云諸州之志,曾發(fā)動過兩次大規(guī)模的伐遼戰(zhàn)爭,一次是在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另一次是在雍熙三年(986年)。但兩次伐遼均以失敗告終,第一次是兵敗高粱河(約在北京城東南);第二次是兵敗歧溝關(guān)(今河北涿州)。兩次伐遼失敗導(dǎo)致北宋統(tǒng)治者失去了收復(fù)幽云十六州的信心。景德元年(1004年),雙方議和,結(jié)下"澶淵之盟"。雙方議定:宋、遼為兄弟之固,宋真宗稱蕭太后為叔母,宋每年納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遼邊境維持舊狀,仍以白溝河(今河北巨馬河)為界。

由于各地紀年墓出土物中未見晚于遼太平六年(1026年)的越窯青瓷, 由此推測,大約在北宋真宗后期(1017-1022年),越窯瓷器生產(chǎn)己開始衰落。

5、仿品的鑒別

民國以來的仿品見有盒、盤、洗、執(zhí)壺等。主要應(yīng)從紋飾、支燒方法方面進行鑒定。如所見仿北宋越窯青釉刻花龍紋盤,造型、釉色仿得很像,但所刻五爪龍紋使人產(chǎn)生疑問,因北宋越窯青瓷上所刻龍紋不見有五爪的,一般為三爪。另外,仿品上的支燒痕呈圓點狀,而北宋越窯青瓷上的支燒痕呈長條形。再如仿北宋越窯劃花洗,外底刻劃"太平戊寅"款,釉色很像,所露破綻一是款識字體不像,二是采用八個圓形泥挖支燒,而北宋越窯青瓷一般采用五或六個泥條支燒。 (九)吉州窯

是宋代江南地區(qū)著名瓷窯之-。

1、窯址所在地

江西吉安永和鎮(zhèn),故亦稱永和窯。

2、燒瓷品種

始燒于晚唐、五代、入宋以后有很大發(fā)展。

3、燒瓷品種

青白釉、白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褐彩、綠釉瓷等。其黑釉瓷不但產(chǎn)量大,而且裝飾技法多種多樣,諸如剪紙貼花、剔花、窯變色斑、玳瑁斑、木葉貼花等,構(gòu)思新穎,在宋代瓷窯中獨樹一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南宋時大量燒造覆燒印花白瓷,帶有明顯的定窯風格。南宋時興起的白釉褐色彩繪裝飾受到磁州窯的影晌。 4、器物造型

盤、碗、盞、瓶、罐、枕、玩具、執(zhí)壺、盆、爐、盒等。

(十)磁州窯

宋、金時期北方著名民窯之一。宋、金時期文獻中不見有關(guān)它的記載。

1、窯址所在地

主要分布在兩個區(qū)域,一個是以磁縣觀臺鎮(zhèn)為中心(宋、金時期),窯址分布在鎮(zhèn)西2公里的漳河兩岸,東岸有觀臺和東艾口,與觀臺隔河相對的為冶子鎮(zhèn)。另一個是以溢陽河流域的彭城鎮(zhèn)為中心(元代)。

2、燒瓷年代

觀臺鎮(zhèn)窯址的發(fā)掘證明,磁州窯創(chuàng)燒于北宋時期,停燒于元代末至明初。

3、燒瓷品種

除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瓷外,還有白地醬色花、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刻花、白釉珍珠地劃花、白釉綠彩、白釉紅綠彩、白釉褐斑、綠釉黑彩、 姜黃釉黑彩、白釉、醬釉、黑釉瓷及低溫綠釉、三彩釉陶等。

4、胎釉特征

胎質(zhì)較差,胎土顆粒較粗,一般都施化妝土。

5、磁州窯系

宋、金時期的瓷州窯在南北各地瓷窯中產(chǎn)生廣泛影響,且這種影響延續(xù)至元代。河南修武的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鶴壁市的鶴壁集窯、登封的曲河窯以及山西的介休窯等,都燒造磁州窯風格的瓷器,形成了我國北方一大瓷窯體系。而其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或白地醬色花瓷器,影響所及有河南的鶴壁窯、魯山窯、宜陽窯、禹縣窯、密縣窯、郟縣窯,山西的介休窯、霍縣窯,陜西的耀州窯,安徽的蕭縣窯,山東的淄博窯,江西的吉州窯,廣東的海康窯等。

6、白地黑花瓷器的燒造年代

從紀年墓出土磁州窯白地黑花瓷器情況看,各地均未出土徽宗(1101—1125年)以前的白地黑花瓷器。迄今為止,己發(fā)現(xiàn)的出土白地黑花瓷器年代最早的墓葬是河南方城北宋崇寧三年(1140年)范致祥墓,墓中出土白地黑花碗一件,碗的外壁畫有簡單的草葉紋和寬帶紋,顯然系初創(chuàng)期作品。帶紀年銘文的白地黑花瓷器集中在金大定( 1161—1189年)以后。

7、磁州窯瓷枕上的作坊標記

金代戳印標記有:張家造、張家枕、張家記、張家窯、張大家枕、張大家造、古相張家造、王氏壽明、王氏天明、趙家適、劉家造等。其中以張家造數(shù)量最多。戳印王氏壽明款的金代磁州窯瓷枕,還經(jīng)常在枕面左邊刻劃"漳濱逸人制"一行款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日韩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色堂| 一级欧美一级欧美在线播|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牛| 色偷偷偷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色婷婷人妻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白白操白白在线免费观看| 视频一区日韩经典中文字幕| 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9|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视频|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你懂的| 久久99午夜福利视频| 我的性感妹妹在线观看| 日本一品道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日韩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老司机精品线观看86| 国产乱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国产中文另类天堂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欧美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高清精品一区|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黑人粗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四季 | 免费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小草少妇视频免费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