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和幾個不會講德語的朋友走進一家不大的德國館子,不會說但咱會比劃,我們想吃著名的豬肘子,便向侍應(yīng)生拍著自己的手到手肘,就差用鼻子學(xué)兩聲“哼哼”了,侍應(yīng)生想了想點頭明白我們的意思,嗯,太EASY了。
當侍應(yīng)生捧來豬肘子時,真的嚇了我們一跳,份量不是大,那是相當大,真像到了肉食動物的天堂。我這樣的一般吃下兩片就夠飽了,再吃就會覺得很沮喪,怎么不見少啊!但是,當我看到隔壁那桌一位德國婦女居然吃了一整份套餐,還有一大堆土豆、香腸!難怪街頭看到的德國女人,無一不呈“梨型體”,即腰部以下肥碩無比,臀圍猶巨!立馬明白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
德國豬肘子脆而不干的外皮最具嚼勁,皮的味道有點像烤乳豬的皮,但是要厚得多,皮下面還帶著那種有肥有瘦的肉,肉很嫩而皮很酥脆,屬于咸鮮口味。手執(zhí)刀叉嘗上一口,里面肉質(zhì)鮮美、松軟多汁,鮮得到位,咸得入味。加上一層廚師特制的醬汁,真是相當美味,令人一吃難忘,但畢竟份量比較大,建議中國食客還是點一份兩個人分享!
聽說“德國豬肘子”制作的關(guān)鍵就兩個字——“按摩”。用啤酒抓揉,再用鹽抹勻,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按摩”,好讓它們充分吸收鹽、酒的味道。腌完之后會有一道熏的過程,增加香氣。然后蒸上十五分鐘去油,再進烤箱烤。過程完全不油炸,所以皮脆肉嫩但不油,膠質(zhì)也都保留下來,既具備了表皮的酥脆口感,而且里頭的肉軟嫩又不油膩,即使是冷了,仍然有美好的口感,脂肪開始結(jié)凍,皮變“凝”,切開叉起時,甚至?xí)蟹N彈性的“拉扯感”,咀嚼時香氣十足,配冰鎮(zhèn)啤酒,一級棒!
“豬肘子”的最佳搭配是酸白菜,但不要急著把酸白菜倒進盤子,而要先用它與培根、洋蔥、月桂葉和杜松子炒過,這樣一來可以去除豬手的膩,二來也可以凸顯酸菜的特點。吃的時候一定要灑少許胡椒(是用手柄軋碎的那種黑胡椒),那才地道呢。
其實并不是德國沒有什么美食文化,而是多數(shù)的菜肴外表沒有那么精致,反而給人一種好像上不了臺的感覺。重點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內(nèi)容的份量!不管是主菜還是副菜,每道菜都能讓人吃得很飽,而且熱量超高,非常符合日爾曼民族講究簡單、實惠、節(jié)約的性格
曾有人說:天堂里最好的廚子是法國人,地獄里最好的廚子是德國人。法國人說,當現(xiàn)場沒有中國人時,他們才敢那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