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史記》人物形象刻劃技法談

 崔紐藏 2012-08-26

摘要  兩千多年來,人們對《史記》的研究從未間斷,研究成果汗牛充棟。本文卻別辟蹊徑,以翔實、豐富的事例,較全面地分析了《史記》在歷史人物形象刻劃方面的技巧、方法:選擇典型事件,通過行動表現(xiàn)人物;設(shè)制巧妙的對比,突出人物特點:提煉聲口畢肖的對話語言,顯現(xiàn)人物形象;濃墨描繪場面,在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中凸現(xiàn)人物;穿插逼真的細節(jié)描寫,于細微處表現(xiàn)人物的形和神。本文豐富了歷代研究者對《史記》文學(xué)成就方面的研究。
    關(guān)鍵詞  司馬遷;《史記》;人物形象;技法。
    *                    *                      *
    成書于兩千年前,總結(jié)了中華民族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共三千多年發(fā)展歷史的《史記》,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而且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xué)著作,它里面的傳記文學(xué),具有重大的文學(xué)價值?!妒酚洝窡o愧于魯迅先生“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高度評價?!妒酚洝返奈膶W(xué)成就,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古典小說、白話小說、散文的創(chuàng)作,甚至還影響到我們今天當代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
    《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而它的文學(xué)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十二世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等三大部分里。《史記》的文學(xué)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傳說始至漢代止的社會生活,特別是反映了戰(zhàn)國時代到漢代那紛紜復(fù)雜、風(fēng)云變幻的社會生活;它刻劃
了上自統(tǒng)治者,下至社會中下層各個階級各個階層的各式各樣的人物;它把對歷史人物的描寫和作者的受憎感情二者水乳交融般結(jié)合了起來;它繼承和發(fā)展了古代散文藝術(shù)描寫的各種技巧、方法;它有完整、嚴謹而又獨具匠心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它成功地把文學(xué)的敘述語言和人物的對話語言熔為一爐,互為補充;……。
    在《史記》諸多的文學(xué)成就中,我認為《史記》最突出的、對后世文學(xué)創(chuàng)作影響最為巨大的,是它塑造、刻劃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司馬遷的《史記》,為我們提供了漢武帝以前三千多年歷史中一幅五色斑瀾的人物形象畫廊,其中有帝王將相,有一般平民;有偉大的杰出的政治家、學(xué)者,也有刺客、游俠、倡優(yōu)
、占卜的人;有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也有失敗的歷史人物;……。司馬遷在刻劃這些人物形象時,采用的是多種文學(xué)技巧,使用的是不同的文學(xué)手段,運用多方面、全方位的方式進行??梢哉f,后世小說中所形成的多方面、全方位地刻劃人物形象的傳統(tǒng),是源于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在《史記》中刻劃人物形象的技巧、方法,如果進行具體分析、歸類的話,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選擇典型事件,通過行動表現(xiàn)人物
    《史記》是一部歷史著作,它的寫作必須忠實于歷史的事實,它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它所敘寫的故事情節(jié),都是有文獻記載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即使沒有文獻記載的部分,司馬遷也是根據(jù)流傳的傳記記錄下來的。正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的:《史記》的寫作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因此,他在寫作過程中忠于史實,“不虛美,不隱惡”?!妒酚洝纷鳛闅v史著作的這種“實錄”特點,就決定了它不能象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那樣虛構(gòu)情節(jié)、虛構(gòu)人物。這就是說,《史記》的寫作,特別是在歷史人物形象的刻劃上,要比可以虛構(gòu)情節(jié)、人物的小說難度更大。但司馬遷克服了這一難關(guān),他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chǔ)上,利用文學(xué)手段,對收集到的事實材料進行精心的取舍剪裁,選取典型事件,通過直接對人物在事件中的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在不違背基本史實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使人物雕塑般鮮明地直立起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俄椨鸨炯o》和《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
    項羽是一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他是楚國貴族的后代,在秦末風(fēng)起云涌、諸侯并起的戰(zhàn)爭風(fēng)火之中,他勇敢善戰(zhàn),叱咤風(fēng)云,推翻了暴秦的統(tǒng)治,成了令天下諸侯低首稱臣的霸主。但是,他卻在后來與劉邦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失敗了。項羽的一生經(jīng)歷了由成功到失敗,從興盛到衰弱的過程,項羽的性格也從在戰(zhàn)場上的當機立斷轉(zhuǎn)變?yōu)樵谡味窢幬枧_上的憂柔寡斷。要表現(xiàn)出時空跨度如此之大,性格變化如此復(fù)雜的項羽形象,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卻獨具匠心,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chǔ)上,從項羽一生經(jīng)歷的重大事件中,選取了三個既能夠顯示項羽一生由盛而衰的轉(zhuǎn)折過程,又能夠充分表現(xiàn)項羽性格變化的典型的重大歷史事件:“鉅鹿之戰(zhàn)”、“鴻門之會”、“垓下之圍”,通過對這三個典型事件的敘寫,通過對項羽在這三段故事中的各種行動的直接描繪,成功地刻劃出了歷史上項羽這一傳頌千古的英雄形象。
    “鉅鹿之戰(zhàn)”是滅亡秦國,奠定項羽霸業(yè)的關(guān)鍵性重大戰(zhàn)役。秦將章邯在大破楚軍,殺了項羽叔父項梁之后,命令王離、涉間以數(shù)萬人的兵力包圍趙城鉅鹿,有勢不可擋之態(tài),鉅鹿危在旦夕。當時,各路諸侯都馳兵救趙,但最后卻都望而不進。楚懷王也命宋義、項羽率軍救趙。項羽在宋義怯懦不前、堅持觀望的關(guān)鍵時刻,于“晨朝上將軍宋義”時,當機立斷,“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比缓蟆澳饲伯旉柧⑵褜④妼⒆涠f渡河,救鉅鹿。戰(zhàn)少利,陳余復(fù)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zèng@①,燒廬舍,持糧三日,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歸。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薄耙哑魄剀姡椨鹫僖娭T侯將,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蔽恼峦ㄟ^對項羽在鉅鹿之戰(zhàn)中的直接描繪和從諸將側(cè)面的烘托,項羽那勇猛決斷、叱咤風(fēng)云、威震天下諸侯的英雄形象若然紙上,真切感人。
    “鴻門之會”是楚漢相爭的一項尖銳斗爭,也是項羽由勝逐步轉(zhuǎn)敗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鴻門之會前,項羽聞沛公欲王關(guān)中,勃然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粗獷直率、性如烈焰的性格如在眼前。鴻門之會過程中,與劉邦一見面,項羽就心無防線地直言:“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把透露消息給他的曹無傷和盤托出,顯示出政治斗爭上的幼稚。當“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暗示其殺了劉邦時,他卻“默默不應(yīng)。”這一描寫,既表現(xiàn)了項羽光明磊落、不搞陰謀的英雄本色,也揭示了這項羽在政治斗爭方面“婦人之仁”的寡斷特點。正是由于項羽這一性格轉(zhuǎn)變上的弱點,使劉邦能從“鴻門之會”上從容溜走,脫身而去。項羽的這一“放虎歸山”,就確定了他最后失敗的悲劇結(jié)局。鴻門之會后,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中膽阉加麞|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在這里,項羽殘暴的一面,“霸天下而臣諸侯”后的窄小心胸,都一并得到了流露?!傍欓T之會”的敘寫,充分體現(xiàn)了項羽性格的轉(zhuǎn)變及其復(fù)雜性。
    “垓下之圍”是項羽一生中的最后一戰(zhàn),也是項羽的最后失敗。項羽被“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于垓下,面臨四面楚歌之時,尚“自為詩曰:‘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边@一描寫,項羽慷慨悲歌、憤激悲壯的特點躍然而出。最后,項羽在絕境中的一場“快戰(zhàn)”,“潰圍、斬將、刈旗”的三勝漢軍的描繪,特別是烏江自刎的一幕描寫,更充分地表現(xiàn)了項羽的威武神勇、激越壯烈的特點。
    《廉頗藺相如列傳》對藺相如這一形象的刻劃,司馬遷也是從歷史上藺相如一生中所經(jīng)歷的重大歷史事件中擷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交歡等三個典型事件,通過對藺相如在這三個事件中的一舉一動的直接描繪,使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藺相如形象站立在了讀者面前。
    完璧歸趙是大家熟悉的傳奇性的故事。趙惠文王時,強大霸道的秦國假稱要以十五城作交換條件想用欺詐的手段奪取趙國的珍寶和氏璧。面對強秦的要挾,弱小的趙國該采取如何的策略,趙王和眾大臣苦苦相商而不得其策。正在越王左右為難、舉旗不定之時,藺相如直陳利害,作出了“寧許以負秦曲”的對策,并且自告奮勇持璧出使秦國,保證“城不入,臣請完譬歸趙”。藺相如當機立斷,善于謀略,膽識過人的特點,不言而自出。到了秦廷之上,藺相如首先有禮貌地奉璧給秦王,但當觀察到“秦王無意償趙城”時,他又胸有成竹、不動聲色地施用巧計奪回和氏璧;為了防止秦王在朝廷之上強行奪璧,他又“持璧睨柱,欲以擊柱”,威脅秦王,從而折服了強秦,最后終于“歸璧于趙”。這一場與秦王面對面斗爭的描繪,直接表現(xiàn)了藺相如不畏強暴、足智多謀、智勇雙全的性格特點。
    澠池之會是藺相如又一次與秦王展開面對面斗爭的傳奇故事。澠池會上,秦王侮辱趙王,強令趙王鼓瑟,并使秦御史將此事書入史冊;藺相如針鋒相對,以同歸于盡威脅秦王,要秦王為趙王擊@②,頂住了秦王的淫威,最后使秦王“終不能加勝于趙”。澠池之會的描寫,使藺相如的愛國主義思想、超人的勇敢等特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
    將相交歡,是對藺相如另一方面品質(zhì)的揭示。藺相如雖不是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力敵萬夫的英雄,但他卻屢次有功于國,因而得到了重用,被“拜為上卿”。藺相如的升遷,引起了同輩廉頗的嫉妒,廉頗要羞辱他,而他卻“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為了國家的安全而處處對廉頗讓步終于感化了廉頗。將相交歡的敘寫,藺相如博大的胸襟、寬闊的胸懷、公而忘私的品質(zhì),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染了歷代的讀者。
    《史記》中善于擷取典型事件,通過行動敘寫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精彩篇章還很多,如《魏公子列傳》中,以禮遇侯贏為典型例子表現(xiàn)魏公子“仁而下士”的為人性格,而以竊符救趙的重大事件來突出魏公子及其門客的英雄氣概和俠義節(jié)操;《張釋之列傳》主要選取張釋之生平中的五件比較重要的事情進行敘寫,通過對張釋之處理這五件事的描寫,表現(xiàn)了張釋之不避權(quán)貴、秉公執(zhí)法等的特點;等等。這許多篇章所表現(xiàn)的人物形象都是司馬遷巧于剪裁、善于選材、精心制作的結(jié)果,千百年來為廣大讀者所傳誦。
            二、設(shè)制巧妙的對比,突出人物特點
    對比是寫作中一種常見的寫作技法。最早大量運用對比技法于寫作之中的,應(yīng)該首推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中運用對比手法,數(shù)量之多,方式之廣,設(shè)制之巧,作用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司馬遷之后,對比技法就成為了我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的一大傳統(tǒng)特點,對后人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史記》運用對比技法,最具特色的是它巧妙設(shè)制對比,通過對比刻劃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點。司馬遷這種對比方式的運用,既保證了歷史的真實,突出了“實錄”的精神,又使歷史人物的形象血肉豐滿,鮮明突出。《刺客列傳》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專門表現(xiàn)刺客形象的《刺客列傳》,敘寫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五個刺客的故事,刻劃了五個刺客的形象。而此傳中寫得最為精彩的部分是關(guān)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是戰(zhàn)國時期一位大義大勇的俠客。荊軻的義、勇性格,主要是通過他入秦刺秦王的傳奇故事表現(xiàn)出來。為了充分突出荊軻的義、勇性格,司馬遷在敘寫荊軻刺秦王的傳奇故事的過程中,巧妙地設(shè)制了四組人物對比。
    首先是荊軻本人行刺秦王前后的對比。行刺秦王前,司馬遷極力鋪敘荊軻的“儒弱”:“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與魯勾踐博,“爭道,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fù)會。”在一般事情上顯得如此儒弱、膽小、毫無勇士之膽識、智勇的荊軻,在對待刺殺秦國君王一事上,卻一反常態(tài)。當田光把已向太子丹推薦他出使秦國刺殺秦王的消息轉(zhuǎn)告他時,作為與燕國毫無相干的衛(wèi)國人荊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件極其艱難、危險的使命,但他毫不猶豫,“謹奉教”,只三個字就一口應(yīng)承了下來;到了秦廷之上,面對戒備森嚴的秦王君臣、衛(wèi)士,荊軻談笑自若,從容追殺秦王;當事敗身受八創(chuàng)之時,荊軻仍然倚柱而笑,視死如歸。這是何等的勇士之勇敢,義士之膽識。司馬遷設(shè)制的這鮮明的前后對比,使荊軻不計小事得失的大丈夫精神和不畏強暴、鋤強扶弱、抱負遠大、足智多謀、勇于犧牲的俠義性格躍然紙上。
    其次是荊軻與太子丹的對比。關(guān)于荊軻與太子丹的對比,司馬遷從兩個方面進行設(shè)制。一是對待“亡之燕”的秦將樊於期。荊軻為了刺殺秦王、鏟除強秦的大事成功,想用樊於期的頭和督亢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而太子丹卻從私人感情出發(fā),不忍殺樊於期,認為“樊將軍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一副婦人的仁慈心腸。荊軻得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向樊於期陳述以將軍首級除去強秦,為將軍報仇,為燕等國解除危險的利害,使樊於期欣然自刎,獻出首級。而太子聞知,卻“伏尸而哭,極哀。”這一對比,通過燕太子丹對事情的失于謀劃、拘于私情,更反襯出荊軻的抱負之大、謀略之深、性格之沉,充分表現(xiàn)了荊軻的“智”。二是關(guān)于刺殺秦王的出發(fā)時間。在一切俱備之后,“荊軻有所待,欲與俱”,為了萬無一失,他在朋友未到之時,尚未出發(fā);而“太子遲之,疑其改悔”,急急催促荊軻出發(fā),并要先派秦舞陽前往。對此,“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側(cè)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币淮咭淮膶Ρ?,表現(xiàn)了燕太子丹報仇心切的急噪粗疏、頭腦簡單,突出了荊軻的遇事冷靜、考慮周全、三思而行的深沉多謀。荊軻的“智”又再次得到了體現(xiàn)。
    再次是荊軻與秦舞陽的對比。秦舞陽是燕國勇士,“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被燕太子丹令為荊軻刺秦王的副手。而就是這所謂的“勇士”,剛到秦廷前的臺階,就被嚇得“色變振恐”,神態(tài)失常。而荊軻卻隨機應(yīng)變,談笑自如,鎮(zhèn)定自若地“顧笑舞陽”,朝前代舞陽向秦王道歉,請求寬容,從而消除了秦國群臣的懷疑。荊軻與秦舞陽在秦廷之上表現(xiàn)的對比,突出了荊軻機智多謀,膽識過人。在這里,荊軻的“智”和“勇”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
    第四是荊軻與秦王、群臣的對比。在秦廷之上,荊軻消除了秦國君臣的懷疑后,“取圖奏之,秦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碑斒菚r,荊軻“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③之?!碑斍赝酢白砸稹碧颖軙r,“荊軻逐秦王”。荊軻身受八創(chuàng),自知事不就時,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痹趶姅趁媲扒G軻是何等的凜然無畏,視死如歸。相反,秦王在荊軻持匕首刺過去時,惶急得連劍都拔不出來,只得“環(huán)柱而走”;群臣們更是“皆愕”,“盡失其度?!闭敗扒赝醴江h(huán)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時,群臣慌亂之中高呼“王負劍”,秦王這才驚醒過來,把劍推到背上,“遂拔以擊荊軻”,群臣們也才“既前殺軻”。秦王和群臣是何等的緊張慌亂,狼狽不堪,喪魂失魄。這里通過凜然無畏、視死如歸的荊軻與緊張慌亂、狼狽不堪的秦王、群臣的對比,充分表現(xiàn)了荊軻的沉著、勇敢,進一步體現(xiàn)了荊軻的“勇”。
    司馬遷通過四組對比的巧妙設(shè)制,充分突出了荊軻這一俠客的義、智、勇三個方面的特點。
    《史記》在運用對比刻劃人物形象方面,除了直接設(shè)制人物之間的對比外,還有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對比的設(shè)制,通過細小動作、微眉神態(tài)、細枝末葉的對比描寫,使人物的神態(tài)呼之欲出。如《項羽本記》,在敘寫到鴻門之會上劉邦悄悄溜走,項王尚蒙在鼓里,“張良入謝”,給項王、范增送上白璧、玉斗時,就有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同是接受禮物然后放下的動作,但項羽的“置之坐上”與范增的“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形成了鮮明對比,從而表現(xiàn)了范增的激憤、率直、嫉惡如仇,更突出了項羽對人的“恭敬慈愛”、政治上的粗于謀略,缺乏遠見卓識,只是匹夫之勇的特點。
    精妙的細節(jié)描寫對比,在刻劃人物形象方面,有時能獲得類似重要情節(jié)敘寫的同樣效果,甚至可以起到某些重要情節(jié)所起不到的作用。如,《魏公子列傳》中所設(shè)制的細節(jié)描寫對比,在刻劃人物方面,就具有與重要情節(jié)敘寫類似的藝術(shù)效果?!段汗恿袀鳌芬婚_頭,在交代了魏公子為人仁而下士,方圓數(shù)千里的門客爭而往歸之,諸侯以此而不敢加兵謀魏之后,接著就敘寫了這樣一件事:
    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釋博,欲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睆?fù)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項,復(fù)從北方來傳言曰:“趙王獵耳,非為寇也?!蔽和醮篌@,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BR>    北境舉烽火傳報,魏王釋博的緊張、恐慌,乃至后來的大驚,與魏公子復(fù)博如故的胸有成竹,鎮(zhèn)定自若,以及最終的如實告之,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兩廂對比,魏王的信息閉塞,庸俗無知,乃至后來的妒賢嫉能,都得到了初步的表現(xiàn),更為主要的是突出了魏公子的信息靈通,謀略深沉,鎮(zhèn)定自若,同時也間接地反映了魏公子門客的巨大作用。這一細節(jié)描寫對比,收到了一石三鳥的藝術(shù)效果,遠非一般情節(jié)敘寫所能比。
    《史記》巧妙設(shè)制對比刻劃人物形象的方法,還有運用環(huán)境氣氛與人物行動進行對比的方式,如《刺客列傳》中對荊軻入秦時易水送別的蒼涼氣氛與荊軻入秦的義無反顧行動的對比。也有采用兩軍雙方兵力、陣勢、各種環(huán)境條件的對比刻劃雙方將領(lǐng)性格特點的方式,如《李將軍列傳》中李廣將軍治軍的簡易、軍隊宿營的逸樂與程不識治軍的煩擾、軍隊宿營亦不得休息的對比,《淮陰侯列傳》中井陘口之戰(zhàn)中漢軍與趙軍在兵力、糧餉、士氣等方面的對比,都能充分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提煉聲口畢肖的對話語言,顯現(xiàn)人物形象
    對話語言的描繪,是人物形象刻劃的主要方法之一。魯迅在《看書瑣記》中,談到人物描寫時曾說;“作者用對話表現(xiàn)人物的時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著這人物的模樣的,于是傳給讀者,使讀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這人物的模樣。”魯迅在這里強調(diào)了成功的人物對話,能使讀者從對話的語氣、聲音中獲得人物模樣。司馬遷深諳人物對話語言的作用,因此,他在《史記》中特別講究人物對話語言的提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人物對話語言,從而收到了既增強《史記》作為歷史的真實性,又形象鮮明地刻劃出人物性格的效果。《李將軍列傳》和《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人物對話語言,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李廣是漢武帝時抗擊匈奴的名將,他不僅自己武藝高強,善射,而且有作為將領(lǐng)的過人的“智”和“勇”?!独顚④娏袀鳌吩诒憩F(xiàn)李廣這些特點時,除了善于選擇典型事件,直接通過李廣的行動來表現(xiàn)外,經(jīng)過司馬遷認真加工、提煉的李廣簡短對話語言,也是李廣形象得以表現(xiàn)所必不可少的?!独顚④娏袀鳌吩跀懤顝V百騎巧退敵數(shù)千的故事中,只寫了李廣五句話,但李將軍形象卻已形神并出。中貴人數(shù)十騎縱馬奔馳,遇敵三人,中貴人被敵所傷,“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焙髞砝顝V親率百騎追殺敵三人,發(fā)現(xiàn)這三人果然是匈奴射雕者。李廣未見敵人,而判斷卻如此之準確,真不愧為料敵如神的將軍。而當李廣百騎往返時,突遇匈奴數(shù)千騎,敵“皆驚,上山陳?!崩顝V百騎也“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敝褐?,分析利害,表現(xiàn)了李廣將軍的“智”。然后“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陣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既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碑敊C立斷,迷惑敵人,表現(xiàn)了李廣將軍膽識過人的“勇”。最后,匈奴“終怪之,不敢擊,”半夜果然“引兵而去。”從遇敵到退敵的整個過程中,司馬遷只描繪了李廣五句簡短的話語,但透過這五句話,一個料敵如神、堅決果斷、智勇雙全的將軍形象已樹立在我們面前。
    《廉頗藺相如列傳》,大段的對話語言占了很大的篇幅。文章中重點刻劃的藺相如大智大勇、智勇兼?zhèn)浜凸降奶攸c,很大部分是以對話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自不必多說,而要特別提出來的是文章中花的筆墨較少的廉頗形象,其主要是依賴于對話語言來表現(xiàn)出性格的。文章在敘述澠池之會、將相交歡兩個典型情節(jié)的過程中,只描繪了廉頗的三次對話。第一次,在趙王與藺相如赴澠池之會時,“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踉S之?!绷H的訣別話語,表現(xiàn)了他不僅是一位能打善戰(zhàn)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很有政治頭腦的大將。他考慮到趙王此行所需的時間、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更考慮到強秦的虎狼之心、趙王赴會的兇多吉少,因此,他作了最壞的打算,做好了與強秦繼續(xù)斗爭下去的妥善安排。第二次,在澠池之會后,趙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帶兵沖鋒陷陣、策馬千里的將軍是何等的直率,但又是如此的自高自大,心胸狹窄。司馬遷設(shè)制的這一情節(jié),提煉的這段對話,于情于理,都是真實可信的。第三次,當廉頗得知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置個人榮辱于不顧,對他處處極力退讓時,他馬上“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在這里,廉頗熱愛祖國,知過就改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也再次突出了他坦誠直率的性格。司馬遷通過這三次對話語言的安排,廉頗坦誠、直率、粗中有細、知錯就改的可愛形象之呼之欲出了。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善于通過簡短的人物對話語言,揭示出人物的遠大理想和抱負。例如,《項羽本記》一開頭,在交代了項羽籍貫、家世等情況后,寫道:
    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薄厥蓟实塾螘?,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項羽的兩句富于個性而又口語化的對話語言,看似平凡,但卻無一字不令人稱奇。項羽少年時的豪放不羈和要“這萬人敵”的與眾不同,發(fā)展到后來要取秦始皇而代之,其理想由盲目、模糊到鮮明,揭示出他抱負的遠大,也為后文寫他叱咤風(fēng)云、令天下諸侯稱臣埋下了伏筆。
    再如,《陳涉世家》開頭對少時陳涉的對話語言的描繪: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yīng)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轟耕壟上所發(fā)的“茍富貴,無相忘”,似乎可笑,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比喻卻實在使人不得不感嘆。而這正是陳涉與一般庸者的不同。一位農(nóng)民起義英雄深藏于心底的抱負,通過兩句話明顯地流露了出來。
    在《史記》中,司馬遷除了善于直接運用人物對話語言刻劃人物性格特點之外,還善于通過從旁人的對話語言中,間接地表現(xiàn)人物形象,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真實性更強,感染力更大。必須指出的是,司馬遷運用旁人的對話語言間接刻劃人物形象的方式,都是建立在直接描寫的基礎(chǔ)上,與直接描寫結(jié)合進行的?!痘搓幒盍袀鳌分芯陀袃商幍湫偷睦?。
    一處是,蕭何追韓信回來后,漢王劉邦大罵蕭何,蕭何從容地對漢王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睆氖捄蔚脑捴?,我們初步了解了韓信這個非凡的將才,他那非凡的韜略、蓋世的武功,直接關(guān)系到以后誰霸天下。這一間接描寫,為文章后面直接描繪韓信用兵妙算如神、變化莫測、兵鋒所向無不披靡打下了埋伏。另一處是,在韓信率兵滅魏破代下趙收燕平齊,乘勝前進之時,項王恐懼,使盱眙人武涉游說于齊王韓信,說:“……今漢王復(fù)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guān),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之中數(shù)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信約,復(fù)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蔽渖鏆v數(shù)漢王劉邦的話語,活畫出了劉邦不仁不義、背信棄義的奸詐形象,補充了文章中直接描寫的不足。
    司馬遷在《史記》中,善于提煉人物對話語言,通過個性化、口語化對話語言的運用,刻劃了一大批活生生的正面、反面的人物形象。司馬遷在人物語言運用方面的這一創(chuàng)造、發(fā)展,對后世的歷史寫作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四、濃墨描繪場面,在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中凸現(xiàn)人物
    場面描寫,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發(fā)展故事、塑造人物、表現(xiàn)主題必不可少的手段。司馬遷在《史記》中繼承和發(fā)展了《左傳》等古代著作場面描寫的傳統(tǒng),運用多種表達手法,描繪關(guān)系紛繁復(fù)雜、矛盾沖突激烈的場面,把人物置于直接的各種矛盾之中,使人物形象在各種關(guān)系交織而成的廣闊生活畫面中表現(xiàn)在讀者面前。如《李將軍列傳》中對李廣將軍智勇雙全的刻劃,司馬遷在直接描繪李將軍言行的基礎(chǔ)上,描繪了這樣一場戰(zhàn)爭的畫面:
    后三歲(即公元前一二○年——作者注),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蹇將萬騎與廣俱,異道。行可數(shù)百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往馳之。敢獨與數(shù)十騎馳,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告廣曰:“胡虜易與耳?!避娛磕税?。廣為圜陳外向,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fā),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shù)人,胡虜益解。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志自如,益治軍。軍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復(fù)力戰(zhàn)。而博望侯軍亦至,匈奴軍乃解去。
    司馬遷在這里給讀者展開了一幅兵力對比懸殊的激戰(zhàn)場面。在這場面中,有敘述,有描寫,有對比,有烘托;有被包圍的萬分危急,有解圍的輕松氛圍;有士兵群相的敘寫,有李廣及李廣兒子的典型描繪。這一場面表現(xiàn)了匈奴的兇狠,漢軍的驚恐,李廣兒子的勇敢,更突出了李廣將軍的臨危冷靜、知己知彼、有智有勇、膽略過人的特點。
    在《史記》中,類似的戰(zhàn)爭場面描寫不少,如前面提到的《項羽本記》中“鉅鹿之戰(zhàn)”的場面、“垓下之圍”項羽三勝漢軍的“快戰(zhàn)”場面,等等。這些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在人物性格特點的刻劃上,都具有一石三鳥的藝術(shù)效果。
    《史記》中典型的場面描寫還有:《刺客列傳》中籠罩著悲壯氣氛的“易水送別”場面和“秦廷上荊軻刺秦王”的緊張、激烈場面;《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暗藏殺機的“秦廷奪璧”場面和充滿挑釁氣焰的“澠池宴會”的場面;《項羽本記》中明槍暗箭、殺氣騰騰的“鴻門之宴”場面;……。所有這些場面描寫,都能在盡可能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在更為紛繁復(fù)雜的關(guān)系中,揭示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獲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藝術(shù)效果。
            五、穿插逼真的細節(jié)描寫,于細微處表現(xiàn)人物的形和神
    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事件、人物、景物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細枝末節(jié)的描繪。逼真、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能刻劃人物形象的鮮明個性,增強文章的真實感和藝術(shù)感染力。正如魯迅在《〈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中說的那樣:“不但巨細高低,相依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藍中,但見全體非常宏麗,眩人眼睛,令觀者心神飛越,而細看一雕闌一畫礎(chǔ),雖然細小,所得卻更為分明?!濒斞冈谶@里強調(diào)了細節(jié)描寫的巨大作用。司馬遷深知細節(jié)描寫在歷史寫作和在歷史人物形象刻劃方面的個中三味,所以他在《史記》中很講究細節(jié)的提煉和穿插使用,使歷史人物形神并出,形象鮮明突出。如《陳涉世家》,司馬遷在大筆敘寫陳勝、吳廣率領(lǐng)農(nóng)民起義這一重大事件前,首先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陳勝、吳廣策動起義過程中的兩件細小的事情:一是魚腹置書。陳勝、吳廣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博取眾人的擁戴,“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币皇求艋鸸馒Q。陳勝“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孤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彼抉R遷穿插這兩個細節(jié)描寫,看似細微、瑣碎,其實作用巨大,它使我們看到了揭竿而起、一呼百應(yīng)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勝如何利用人們迷信思想耍奸使滑的常人面目,使陳勝這一歷史人物形象更加血肉豐滿,真實感更強。
    《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在描繪李廣將軍神勇的特點時,所穿插的細節(jié)描寫更為著名,歷來為人們所推崇?!皬V出獵,見草中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比秲筛?,寥寥幾筆,李廣將軍善射、神勇的特點就呼之而出了。這一細節(jié)描寫,文字簡煉,篇幅短小,但卻與那些直接描寫李廣將軍馳騁戰(zhàn)場、沖鋒陷陣、叱咤風(fēng)云的情節(jié),具有同樣的藝術(shù)效果。
    以上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刻劃歷史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和技巧。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技法的運用并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互為補充的?!妒酚洝分腥魏我粋€人物形象的成功刻劃,都是多種技法綜合運用的結(jié)果。《史記》刻劃人物形象的這種種技法,不僅影響了我國的歷史寫作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就是直到今天也還是我們在寫作中刻劃人物形象極好的借鑒。*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曾加瓦
        @②原字為缶加瓦
        @③原字為扌加甚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欧美精品久久一二三区| 久久三级国外久久久三级|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天堂精品1024| 深夜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国产av| 护士又紧又深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中文在线不卡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九九| 日韩高清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性色av| 91亚洲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欧美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传媒欧美日韩成人精品|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不卡的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加勒比系列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久久| 蜜臀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传媒中文字幕东京热| 日韩午夜福利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激情| 绝望的校花花间淫事2|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四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w竹菊|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赲碰热| 欧美黑人黄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v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又粗又长又爽| 夫妻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