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許愿燈是一項客家習(xí)俗,每年元宵節(jié)、中元節(jié)(鬼節(jié))、中秋節(jié),客家人都要在河中放燈,以追祭先人、超度亡靈,或祈求平安吉祥。 最初,民間的悼念親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進行。漢晉以后,宗教影響日益擴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導(dǎo)辦水陸法會,僧人在放生池放燈;唐肅宗詔告天下設(shè)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定佛誕日為放生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舉燈玩月,放燈笙歌,“僧尼道俗盆養(yǎng)供佛”。宋代道教盛行,定中元節(jié)各地燃放許愿燈、濟孤魂、放焰口、演目蓮戲。此后,中元節(jié)、中秋節(jié)放許愿燈的習(xí)俗就隨著道教、佛教的傳播而流行全國。 客家許愿燈的制作根據(jù)功能的不同有所區(qū)別:元宵、中秋放的是許愿燈,目的是祈福禱平安,燈便用彩紙和竹篾糊成,里面點上燈油燭火,風(fēng)吹不滅,水推不翻,可以在水里漂上很遠;而七月十四鬼節(jié)放的是招魂燈,目的是祭祀先人、超度亡靈,燈是用彩紙疊成蓮花狀或船狀,中間點一支短短的蠟燭,一盞燈僅能維持幾分鐘,甚至剛下水不久就被風(fēng)吹滅了。 關(guān)于許愿燈的起源,一說源于印度,一說源于原始社會。 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xiāng),佛教信徒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到河里放燈追祭祖先、超度亡靈?!坝厶m”是梵語,倒懸的意思?!芭琛敝甘⒐┢返钠髅?。佛典《盂蘭盆經(jīng)》中記載這么一個故事,說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蓮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后,用道眼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目蓮十分傷心,于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蓮求助于佛祖,佛祖讓他在七月十五作盂蘭盆會,以百味五果著盆中“供養(yǎng)十方大德”,目蓮遵佛囑而行,其母以此“得食”。從此佛家遂定七月十五為“盂蘭盆節(jié)”。西晉,《盂蘭盆經(jīng)》被譯成漢文,因其所提倡的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和我國儒家傳統(tǒng)的孝順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贊揚和重視,并自梁武帝創(chuàng)設(shè)盂蘭盆會后漸成習(xí)俗,在我國廣為流傳。宋、元年間,七月十五這一天已演變?yōu)槊耖g祭祖日,家家到河里放燈超度孤魂野鬼。清代更為重視,各地寺院庵觀普遍舉行盂蘭盆會,在街巷設(shè)高臺誦經(jīng)念文,作水陸道場,舞獅、雜耍,演《目連救母》戲,夜晚還把內(nèi)裝燈草油燭的大小紙船放入水中點放,佛徒謂此“慈航普渡”,道徒稱之“照冥引路”。設(shè)“盂蘭盆”在民間倒是少見,但放燈的習(xí)俗卻流傳了下來,客家人在大遷移時,把這種習(xí)俗帶到了全國各地。 也有一種說法,稱許愿燈民俗起源于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人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是吉祥溫暖的象征、戰(zhàn)勝寒冷饑餓的神靈,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漁獵時代,人們?yōu)槊怙L(fēng)暴肆虐,在風(fēng)大浪高或過危礁險灘時,用木板竹篾編為小船,放上祭品點上蠟燭燈籠,放進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這一習(xí)俗至今仍流傳在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漁民中。 客家人聚居的很多地方仍保留著中元節(jié)、中秋節(jié)放許愿燈追祭先人、祈禱平安的習(xí)俗??图胰苏J為:為人子者,當思木本水源;祖宗已逝,祭祀不可不誠。許愿燈雖小,也會給先人帶去一絲光明。許愿燈,讓客家人知道根之所在;許愿燈,讓客家人知道未來之所倚;許愿燈,讓客家人為生者祈求平安吉祥;許愿燈,讓敬祖孝老之風(fēng)一代代傳播下去??图胰送ㄟ^這種特殊的祭拜方式,將對歷史的崇敬之意、對祖先的緬懷之情釋放得酣暢淋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