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道莫還鄉(xiāng)
唐 馬祖道一禪師
為道莫還鄉(xiāng) 還鄉(xiāng)道不成
溪邊老婆子 喚我舊時名
在未講這首詩之前,我先告訴各位一個常識,平常我們稱賣藝維生的人為走江湖,走江湖本來是禪門中的用語,是指江西的馬祖禪師和湖南的石頭禪師而言。馬祖道一禪師家住在江西,石頭希遷落籍于湖南。兩人在中國禪宗的傳承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唐朝的時候,據(jù)說要學道,只有這兩處最好,因此當時盛行“走江湖”的諺語,就是說到江西湖南去學道。但是流傳到現(xiàn)在,“走江湖”卻失去它的原意,變成市儈庸俗的意味。
馬祖道一成道以后,回到故鄉(xiāng),親朋故里知道了都跑來看他。有一位浣紗的老婆子也好奇的來看禪師,并且說:“原來是馬家的小子回來了!”禪師俗姓馬,老婆子親眼看見禪師從幼稚無知的童年長大成人,雖然禪師現(xiàn)在悟道了,但是在老太婆根深蒂固的觀念中,禪師仍然是那個充滿童騃的小孩子,而不是堂堂正正上弘下化的人天師表,因此禪師很感慨地做了這一首詩。
這首詩啟示我們不要沉酣于甜蜜的過去,要泯除狹隘的地域觀念,擴大生命領(lǐng)域。要從有限的時空中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時空,以有限的生命去擴充無限的生命。將短暫的生命投注于永恒的時空之中,不能像井底之蛙一般,畫地自限,局促一隅。須知大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之內(nèi)皆有修道的兄弟,學道不必在故鄉(xiāng),弘法更無須在家邦。古人云:“道不弘父母之邦”.
佛教中常說:“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意思是說出家人為了傳播一顆道的種子,不惜放棄名聞利養(yǎng),物質(zhì)享受,席不暇暖,汲汲于道路之上。好比各位今日離開家鄉(xiāng),出外求學。又在學習過程中,對學術(shù)知識要抱著普遍圓融的態(tài)度,不局限某一種學問,要廣博的吸收。將來學成之后,只要社會需要,不管上山或下鄉(xiāng),都能夠貢獻己能,而不必一定非在自己家鄉(xiāng)不可。所以我們求道不能有宗派觀念,弘法更不能有地域的思想。
(摘自《禪師與禪詩》 釋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