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0 i5 ^( G! c5 X % y% g: h6 c4 }1 e. \ x 手陽明大腸經(jīng):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cè)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間(合谷)、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沿前臂橈側(cè)(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進入肘外側(cè)(曲池、肘髎),經(jīng)上臂外側(cè)前邊(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下入缺盆(鎖骨上窩),絡(luò)于肺,通過橫膈,屬于大腸。( x- n& C; G" T% z! O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天鼎、扶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會地倉),交會人中部(會水溝)--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鎖骨上窩),絡(luò)于肺,通過橫膈,屬于大腸。 本經(jīng)一側(cè)20穴(左右兩側(cè)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橈側(cè),5穴在頸、面部。首穴商陽,末穴迎香。主治胃、腸等腹部疾病,神經(jīng)精神方面病癥,某些熱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癥,以及本經(jīng)脈所過部位之病癥。 ' U$ M* ^* h: c' e. _ 本經(jīng)穴位:商陽穴、二間穴、三間穴、合谷穴、陽溪穴、偏歷穴、溫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1) 商陽穴 LI1 shāng yáng [定位] 在手食指末節(jié)橈側(cè),距指甲角0.1寸。$ C' @3 _; ]$ ]- b [解剖] 有指及掌背動、靜脈網(wǎng);布有來自正中神經(jīng)的指掌側(cè)固有神經(jīng),橈神經(jīng)的指背側(cè)神經(jīng)。% ^4 Q/ h! B3 g. v5 ]7 { h [主治] 耳聾,齒痛,咽喉腫痛,頜腫,青盲,手指麻木,熱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點刺出血治熱病,昏迷。 [刺灸法] 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A3 ?( @ o- T, H: R; c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所出為“井”。 ! F* E4 b/ v; I: T0 ]" K H8 g (2) 二間穴 LI2 èr jiān/ q( r% G- j# y" {$ p [定位] 微握拳,當手食指本節(jié)(第2掌指關(guān)節(jié))前橈側(cè)凹陷中。. C" z7 Z( S5 Z3 F$ d; l [解剖] 有指屈淺、深肌腱;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及掌側(cè)動、靜脈,布有橈神經(jīng)的指背側(cè)固有神經(jīng),正中神經(jīng)的指掌側(cè)固有神經(jīng)。7 r: z2 O6 x, I2 X- v/ Z [主治] 目昏,鼻衄,齒痛,口歪,咽喉腫痛,熱病。( n& }4 W) v- n9 V$ o# P [配伍] 配合谷治齒痛。( g( W6 P& }, Y% ` [刺灸法] 直刺0.2~0.3寸。4 C. P1 U4 K+ b, B0 b* x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所溜為“滎”。 ! w# n k) `3 \" }! I- p) r (3) 三間穴 LI3 Sān jiān s$ j \- `! h: w. A+ \. U k: R [定位]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jié)(第2掌指關(guān)節(jié))后,橈側(cè)凹陷處。 [解剖] 有第一骨間背側(cè)肌,深層為拇內(nèi)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wǎng)(頭靜脈其示部),指掌側(cè)有固有動脈;布有橈神經(jīng)淺支。" p% a' k3 n5 o! W( X0 @% L/ _ [主治] 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眼痛,腸瀉,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尋攢竹、三間。; p1 j7 a& _& G' g2 V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w( j0 Y( |5 l9 O( s3 t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所注為“輸”2 w% G! |& e6 C 6 r% P7 k7 k* Z) W (4) 合谷穴 LI4 Hé gǔ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cè)的中點處。+ {; z0 B# N$ y% R 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guān)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cè)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wǎng),為頭靜脈的起部,腧穴近側(cè)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布有橈神經(jīng)淺支的掌背側(cè)神經(jīng),深部有正中神經(jīng)的指掌側(cè)固有神經(jīng)。 [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牙關(guān)緊閉,口眼歪斜,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jīng)閉,滯產(chǎn)。& K/ p O& m* K5 Z [配伍] 配太陽治頭痛;配太沖治目赤腫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腫痛; 配三陰交治經(jīng)閉,滯產(chǎn); 配地倉頰車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l)手陽明經(jīng)所過為“原”。(2)《神應(yīng)經(jīng)》:孕婦不宜針。別名:虎口。 5 }7 o; ]& {4 _8 r9 E- S (5) 陽溪穴 LI5 Yáng xī, J6 v2 I+ m- w+ F [定位] 在腕背橫紋橈側(cè),手拇指向上翹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N/ u0 v- x* m* U8 K [解剖] 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jīng)淺支。 [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咽喉腫痛,手腕痛。' n* v$ d/ ^0 g I' b; g! S/ Q" u$ {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 v. o% e, e$ v* O- g) ~6 j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C# K/ ^/ A# |+ F0 t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所行為“經(jīng)”。! d+ t2 d7 V! n! N% n$ T/ E* ^
(6) 偏歷穴 LI6 Piān lì' ^5 _6 o) }4 V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cè),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處。 [解剖] 在橈骨遠端,橈側(cè)腕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掌側(cè)為前臂外側(cè)皮神經(jīng) 和橈神經(jīng)淺支,背側(cè)為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和前臂骨間背側(cè)神經(jīng)。 K( m" H) D7 R, E4 ?# n8 O [主治] 目赤,耳鳴,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腫。1 e# G/ K/ b6 k/ X1 S6 s; t4 b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S0 E' o6 d) G a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絡(luò)穴。: @- B! E- |$ C$ H2 V2 k$ u9 w6 E
(7) 溫溜穴 LI7 Wēn liū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cè),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處。6 A2 D- {7 a$ w2 ^6 f [解剖] 在橈側(cè)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與橈神經(jīng)深支。 [主治] 頭痛,面腫,咽喉腫痛,疔瘡,肩背酸痛,腸鳴腹痛。: W! K Y) O, l5 w) P! i/ t% E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2 m& \. V& M* f [刺灸法] 直刺0.5中l(wèi)寸。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郄穴。
(8) 下廉穴 LI8 Xià 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cè),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處。7 a% U, F u+ D3 c" `. U [解剖] 在橈骨的橈側(cè),橈側(cè)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長肌,深層有旋后肌;有橈動脈分支;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及橈神經(jīng)深支。( E5 Y ]& S) L/ f [主治] 頭痛,眩暈,目痛,肘臂痛,腹脹,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脹,腹痛。' r( o3 I+ m N% A [刺灸法] 直刺0.5~l寸。( a( c0 _9 ^# m$ e" C8 b
(9) 上廉穴 LI9 Shàng 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cè),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處。* Q6 f7 Y1 m0 x4 t/ B [解剖] 在橈側(cè)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與橈神經(jīng)深支。 [主治] 頭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腸鳴腹痛。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l寸。 - {1 |4 q9 ]6 S$ h (10) 手三里穴 LI10 Shǒu sān lǐ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cè),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解剖] 肌肉、神經(jīng)同下廉穴,血管為橈返動脈的分支。5 ^" c( ^& `& i! H, V2 l: h: R [主治] 齒痛頰腫,上肢不遂,腹痛,腹瀉。 [配伍]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4 H8 U. |% J% `$ C) G (11) 曲池穴 LI11 Qū chí [定位] 在肘橫紋外側(cè)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解剖] 橈側(cè)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撓側(cè);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內(nèi)側(cè)深層為橈神經(jīng)本干。 [主治] 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痛,瘰疬,癮疹,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腹痛吐瀉,高血壓,癲狂。 [配伍] 配血海,足三里治癮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沖、大椎治高血壓。 [刺灸法 ] 直刺 l~1.5寸。1 D3 n& X6 u( Y2 G [附注] (l)手陽明經(jīng)所入為“合”。 (2)參考資料:據(jù)報道,在犬闌尾壁內(nèi)直接注射B-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實驗性闌尾炎,用強刺激手法針刺“曲池”和“闌尾”穴,證明對實驗性闌尾炎有肯定的治療作用。 ( m* B8 M: ?8 P! c7 w' S) g8 | (12) 肘髎穴 LI12 Zhǒu liáo [定位] 在臂外側(cè),屈肘,曲池上方 l寸,當肱骨邊緣處。* d3 V, ~/ z, ]$ E [解剖] 在橈骨外上髁上緣肱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外緣;有橈側(cè)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及橈神經(jīng)。" `/ l2 N5 @( Y3 M; M [主治] 肘臂部瘓痛,麻木,攣急。" M0 g' q3 c, m% _4 ~8 c- d! N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 直刺0.5~l寸。
(13) 手五里穴 LI13 Shǒu wǔ lǐ [定位] 在臂外側(cè),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 r9 {/ N- i& Z: h [解剖] 在肱骨橈側(cè),為肱橈肌起點,外側(cè)為肱三頭肌前緣;稍深為橈側(cè)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內(nèi)側(cè)為橈神經(jīng)。 [主治] 肘臂攣痛,瘰疬。7 V( u+ t) ~# |' z- A4 C* ~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攣痛。 [刺灸法] 避開動脈,直刺0.5~l寸。7 R, l7 j5 }3 O6 r4 R
(14) 臂臑穴 LI14 Bì nào; `4 q: y: K; L; K7 W9 c [定位] 在臂外側(cè),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七寸處。 [解剖] 在肱骨橈側(cè),三角肌下端,肱三頭肌外側(cè)頭的前緣;有旋肱后動脈的分支及肱深動脈;布有前臂背側(cè)皮神經(jīng),深層有橈神經(jīng)本干。 [主治] 肩臂痛,頸項拘攣,瘰疬,目疾。 [配伍] 配光明治目疾。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 B; x! R) x, _) Q. k (15) 肩髃穴 LI15 Jiān yú [定位] 在臂外側(c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 @, c; ^ f! w* u) {( O- V4 N- U [解剖] 有旋肱后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jīng),腋神經(jīng)。, P: c! f# F' \3 l3 s, J1 T2 Y: P [主治] 肩臂攣痛不遂,癮疹,瘰病。 [配伍] 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V. ^+ f: l5 ]7 i7 P" |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與陽蹺脈交會穴。 @+ C% Y# q& {8 F4 o$ H( f # x/ W4 l% L( V/ ]8 { (16) 巨骨穴 LI16 Jù gǔ# J6 I/ r2 R) u7 f- `# c [定位] 在肩上部,當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 [解剖] 在斜方肌與岡上肌中;深層有肩胛上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jīng)分支,副神經(jīng)分支,深層有肩胛上神經(jīng)。& z% e; x7 S7 k [主治] 肩臂攣痛不遂,瘰疬,癭氣。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P- N. t' ~: N5 B9 ?1 @& L [刺灸法] 直刺,微斜向外下方,進針 0.5~l寸。6 q8 _) W7 J9 A% q: A' @3 Z5 V( V* ^. l [附注] 手陽明經(jīng)與陽蹺脈交會穴。
(17) 天鼎穴 LI17 Tiān dǐng [定位] 在頸外側(cè)部,胸鎖乳突肌后緣,當結(jié)喉旁,扶突與缺盆連線中點。' ^8 a3 K* n: ^$ x3 v% [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后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外淺靜脈;為副神經(jīng)、頸皮神經(jīng)在胸鎖乳突肌后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jīng)的起點。# l' m, w: b. I4 W# t% T3 K [主治] 暴喑氣梗,咽喉腫痛,瘰疬,癭氣。 [配伍] 配少商治咽喉腫痛。配合谷治癭氣。" C' @# X! C h3 ^8 d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18) 扶突穴 LI18 Fú tū [定位] 在頸外側(cè)部,結(jié)喉旁,當胸鎖乳突肌前、后緣之間。+ m9 w% k+ A. {! ~+ _& t2 d7 Y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胸骨頭間頸闊肌中,深層為肩胛提肌起始點;深層內(nèi)側(cè)有頸升動脈;布有耳大神經(jīng),頸皮神經(jīng),枕小神經(jīng)及副神經(jīng)。 [主治] 咳嗽,氣喘,咽喉腫痛,暴喑,瘰疬,癭氣。 [配伍] 配合谷治癭氣。8 C" B# U: y8 B2 X" y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b" D/ b3 j" U& ^5 Q
(19) 口禾髎穴 LI19 Kǒu Hé Liáo [定位] 在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平水溝穴。 [解剖] 在上頜骨犬齒窩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動、靜脈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經(jīng)、三叉神經(jīng)第二支下支與眶下神經(jīng)的吻合叢。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 M" `+ U% T) n' C (20) 迎香穴 LI20 Yíng xiāng [定位]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c; V) Q2 H; O/ X( S/ M" A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 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jīng)與眶下神經(jīng)的吻合叢。' Q, M/ A# j/ C; N+ O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癢,膽道蛔蟲癥。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b. K; T0 H: S5 o8 e: y& l [附注] (l)手、足陽明經(jīng)交會穴。(2)《外臺》:不宜灸。
手陽明大腸經(jīng)是和肺經(jīng)關(guān)系非常密切的經(jīng)脈。呼吸系統(tǒng)有疾病時,以大腸經(jīng)上的曲池穴位為治療點,是經(jīng)常使用的療法?,F(xiàn)代醫(yī)學(xué)中,大腸是承接小腸以上的直腸、結(jié)腸、盲腸,并以下連接肛門為終點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醫(yī)學(xué)而言,大腸是指從肚臍上約一、五寸的穴位開始,經(jīng)直腸直通肛門的整個系統(tǒng)。大腸經(jīng)發(fā)生異常時,會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嚨腫等癥狀出現(xiàn)。若壓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時,亦會有疼痛感。因為肺機能不好,所以皮膚會出現(xiàn)蒼白干燥、失去光澤的現(xiàn)象;又因養(yǎng)份無法順利運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傾向。壓迫腹部的肚臍兩側(cè)及腰部時,會產(chǎn)生疼痛感。身體出現(xiàn)以上所述的癥狀時,使用大腸經(jīng)的穴位加以治療,癥狀能減輕,身體也會感到輕快。治療大腸經(jīng)的穴位有二十個,臉部有迎香、水溝。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溫溜、偏歷、陽谷。手掌有合谷、三間、二間、商陽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