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一指禪推拿療法”為國家級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中醫(yī)推拿學家朱春霆所創(chuàng),在調理女性氣血不和、經絡不通,以及亞健康狀態(tài)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方面療效顯著。朱春霆1956年創(chuàng)立中國第一所推拿學校,同時創(chuàng)建華東醫(yī)院推拿科,其子朱鼎成衣缽相傳,其推拿治療失眠癥、肩周炎等在業(yè)內享有盛譽,為華東醫(yī)院醫(yī)療特色之一。
朱鼎成 1951年出生,一指禪推拿專家,朱氏一指禪推拿繼承人?,F任華東醫(yī)院推拿科副主任、副主任醫(yī)師,上海市中醫(y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上海市高層次針、推、傷人才班導師。 作為“朱氏一指禪推拿”學術繼承人,朱鼎成認為,女性氣血不和、經絡不通,以及亞健康狀態(tài)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都屬于陰陽不平衡,可以通過推拿疏通經絡,調和營衛(wèi)來達到新的平衡。當然,更重要的是“防病于未然”。 身體周刊記者 許珈 在上海華東醫(yī)院推拿科診室內,61歲的朱鼎成用大拇指推向俯臥患者的頭部,一整套朱氏一指禪推拿功法力透溪谷,醫(yī)者卻氣定神閑。 “一指禪”原是佛教禪宗用語,意為“萬法歸一”。作為少林武術,“一指禪”也是推拿術的一種?!爸焓弦恢付U推拿療法”集達摩一指禪之大成,由中醫(yī)推拿學家朱春霆所創(chuàng),在調理女性氣血不和、經絡不通,以及亞健康狀態(tài)如慢性疲勞綜合征、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方面療效顯著。 作為國家級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朱氏一指禪推拿”學術繼承人,朱鼎成師承父業(yè)從醫(yī)20多年,“一指代藥,內病外治”,推拿治療失眠成為一絕。 “這些都屬于陰陽不平衡,可以通過推拿疏通經絡,調和營衛(wèi)來達到新的平衡。”朱鼎成說,“未病”和“微病”是推拿的主要領域。防病于未然,這是朱鼎成最為欣賞的生活態(tài)度。
先靜思后辨證施治 朱氏一指禪推拿,提倡萬法歸一、天人合一、醫(yī)患合一、形神合一及因人而治、因證而治、因部位而治的醫(yī)學理念。具體到臨床操作之時,便是強調“萬法歸于一指,醫(yī)患合為一體”。 治療過程中,醫(yī)者和患者應共同進入“靜”與“定”的狀態(tài),即醫(yī)者思想集中,兩目凝視,舌抵上腭,調勻鼻息,氣沉丹田,將全身功力運至拇指之尖。繼而,輕柔緩慢地落指于施治穴位上,與患者同時將心念集中于指下。如同《大學》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一指禪推拿又名“一指靜禪”、“一指定禪”,其典出于此。 推拿不同于用藥,它的最大特點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尤其是手與人體的接觸。所以,醫(yī)者將心念集中于一指才能體會患者經絡氣血的細微變化,如溫度、硬度、氣至與否等,這些都是中醫(yī)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判定的直接征象。 每次推拿前,醫(yī)生都需要靜思,靜思絕不僅是閉目養(yǎng)神,而是達到禪的境界。朱鼎成說,靜思是從莊子的“坐忘”中演變而來的,與現今人們常說的冥想一樣。同時,推拿前也需要在靜謐的環(huán)境里為患者診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后,辨證施治。 時值早春,一位在診室外等候的病人穿著羽絨服,卻仍舊喊冷。朱鼎成在為她診斷時說,“手掌內測下方偏紅,這是肝火旺。冷是表象,本質卻是內熱。這也屬于陰陽不調和?!彼尣∪嗣摰粲鸾q服俯臥于治療床,蓋上一層薄毯,從頭頂的百會穴開始推拿。 只見朱鼎成用大拇指對著病人的項部穴位施術,到背部時,則是拇指與手掌交替使用;往下到腰部則完全使用手掌順時針推摩……朱氏一指禪有推、拿、按、摩、滾、揉、捻、搓、抄、纏、搖和抖十二種,臨床上推法、摩法以及推摩法使用最多,大約要占整個療程的三分之二。 朱鼎成介紹,推拿時,醫(yī)者需調勻氣息,意念守一,凝全身的內勁功力于拇指之端,循經按穴、柔和深透,從而能夠扶正祛邪。 推拿一般都會從頭推到腳,即“移氣于足”。在病人“氣”不足的地方著重推拿。當然,每個部位和穴位所使用的指法不盡相同,胸腹等部位通常會用摩法,肌肉豐厚處用滾法,四肢關節(jié)處需指鋒著力的推法,引氣深入,達到力透溪谷的效果。 大約推拿了十分鐘后,朱鼎成讓我去摸一摸患者的背部,已經能感受到一股熱氣,病人也表示,已經不感覺冷了?!斑@就是氣血流暢了。”朱鼎成說。 一指禪推法不同于其他手法的最大特點在于:接觸面小、功力集中、以指代針、深入經穴,這是其他手法所不能比擬的,故臨床療效極佳。正如《辭?!穼σ恢付U的描述:“貫全身之氣力于一指之尖,使直達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過于藥石。”
適用疲勞綜合征 朱氏一指禪推拿重視營衛(wèi)氣血及經絡理論,講究運用手法循經絡、推穴道,使人體的氣血流通,從而治病強身。 中醫(yī)學的基本理論就是陰陽學說,所謂陰和陽就是動和靜,營衛(wèi)氣血皆由陰陽所化,因此它們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動靜關系。衛(wèi)和氣,是動與動中動,營和血,就是靜與靜中動。推拿主要的作用在于使氣血流通,氣血的流通不能離開營衛(wèi),所以營衛(wèi)氣血是朱氏一指禪推拿最重要的基本理論之一。 營衛(wèi)氣血的流通運行離不開另一個重要的載體——經絡體系。朱氏認為,了解了營衛(wèi)氣血之后又必須明了它們是如何在人體運行的,這樣才能識陰陽、別臟腑,真正“使人身氣血流通”。經絡體系內聯(lián)臟腑,外絡肢竅,且循行于經絡之上的腧穴皆為氣血匯聚之處,故通過一指禪推拿施于經穴可達到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 朱鼎成一邊演示手法一邊說,朱氏一指禪的宗旨是“引陽入陰”。他解釋說,古人認為頭為陽,足為陰;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黃帝內經太素》中提到,用“移氣于足”的方法治療微疾,“移氣于足”就是將氣從頭頂移到足底,使失衡的氣血恢復正常。在治療過程中,氣不僅僅可以移到足,還可將氣引到虛弱的部位,這就叫做“移氣于不足”。 怎么引,那就要通過推、拿、摩、按等手法,順著經絡將陽氣引到不足的地方。因此,學習推拿的醫(yī)師不僅要具備熟練的手法,還必須精研營衛(wèi)氣血及經絡學說,才能“移氣于不足”。 根據朱氏一指禪推拿理論及手法,其在中醫(yī)婦科、中醫(yī)骨傷科、中醫(yī)兒科、中醫(yī)五官科都有療效。朱鼎成說,“從中醫(yī)理論來看,一指禪推拿療法最適合氣血不和、經絡不通者。如女性手足冰冷、皮膚粗糙無光澤、運動后渾身酸疼、食欲不振、睡眠不香、精神委頓等?!贝送?,推拿在調整亞健康狀態(tài)如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腰背酸痛、頸椎不適等方面同樣療效顯著。 例如肩頸頭痛,可取風池、大椎、肩井、臂臑、巨骨、曲池、合谷、新設等穴位,運用一指禪推、拿、按等法;女性痛經則可取膀胱經、督脈、任脈及命門、腎俞、八髎、血海、氣海、關元等穴位,運用一指禪推、推摩、按等法。 頭背施指治失眠 一指禪推拿在調整亞健康方面頗有優(yōu)勢,這也體現在對于失眠這類“現代病”的療效上。 《內經》認為,睡眠的基本機制是衛(wèi)氣有規(guī)律的出陽入陰,營衛(wèi)協(xié)調運行的結果。因此,陽不入陰,臟腑功能失和是導致不寐的根本原因。何為“不寐”,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失眠,表現為經常性的睡眠減少,或不易入睡,或睡眠短淺而易醒,甚或徹夜不眠。 朱鼎成說,中醫(yī)相關專業(yè)研究將不寐分為心脾兩虛型、痰熱內擾型、陰虛火旺型以及心膽氣虛型四種類型?!饵S帝內經》認為,失眠主要與衛(wèi)氣運行失常有關。衛(wèi)氣在人體運行的規(guī)律是白天在陽分夜晚進入陰分,與日夜交替同步。如果到了夜晚衛(wèi)氣還未進入陰分就叫“陽不入陰”,是導致失眠的根本原因。 影響衛(wèi)氣陽不入陰的因素很多,如上網熬夜、開夜車、看午夜電視、電影以及值夜班、飛行時差等,都會干擾人體生物時鐘的正常節(jié)律,使得衛(wèi)氣不能正常地出陽入陰,如不進行干預便會引起睡眠障礙。 如何治療失眠?通過藥物擺脫失眠是最常見的方法。然而,藥物的依賴性很強,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引起醫(yī)源性疾病。朱氏一指禪獨創(chuàng)“引陽入陰法”,在患者背部施以一指禪推法,滾法和捏脊法,以達到振奮陽氣于督脈與膀胱經,從而緩解失眠癥狀。 朱鼎成解釋,背為陽,又是諸臟腑經氣輸注的部位,背部推拿既可以調補全身陽氣,又能夠調整臟腑功能。腦為元神之府,督脈貫脊屬腎絡腦,因此取督脈之百會與印堂可調整頭部經氣,鎮(zhèn)靜安神。 上睛明為經外奇穴,是膀胱、陰蹺、陽蹺之會,為陰陽氣血的集中點,同時膀胱經脈從巔入絡于腦,故對腦有抑制其興奮的作用。眼眶周圍的推拿,也是引陽入陰的組成部分。 由于頸-三叉神經核,以及頸神經和迷走神經的聯(lián)系,通過中樞神經的整合和易化作用,能間接地調節(jié)植物神經的功能,促進睡眠。 同時,節(jié)律性的柔和的一指禪推拿手法可調節(jié)植物神經系統(tǒng),使大腦抑制過程增強,產生鎮(zhèn)靜作用。入睡前令患者自我按摩腹部任脈和足底涌泉穴以助五臟涵斂其神氣。二者結合,共奏引陽入陰的功效。 朱鼎成強調,并非所有失眠癥都適宜推拿治療,主要針對“單純性失眠”,即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FONT color=#ff0000>如果因抑郁而引發(fā)的失眠,則需要多種療法結合治療?!?BR>
引陽入陰一指禪
一指禪推法、推摩法、滾法、蝴蝶雙飛法、捏脊法。
患者取俯臥位,術者位于患者左側,用右手食、中二指指腹循督脈經自大椎穴至長強穴輕抹三遍。行捏脊法在督脈及背膀胱經反復提捏多次,以氣血流通為度。再施行一指禪推法或滾法以振奮陽氣。 患者取仰臥位,閉目,覆治療巾于頭額部。術者位于患者頭側。以一指禪偏峰推百會穴,四指摩印堂穴,約10分鐘。再以“蝴蝶雙飛”法推揉百會穴、太陰、太陽穴約5分鐘。然后在太陽、太陰穴候氣、引氣多次,以患者微有睡意為度。 接上勢,以一指禪偏峰推上睛明穴及上下眼眶,分抹面額及頭部,約5分鐘?;颊呷胨白晕野茨Ω共?0分鐘;擦左右足底涌泉穴各200次。
琴技書畫 觸類旁通
自幼跟隨父親學習一指禪,朱鼎成的生活中,處處透著推拿的影子。曾撰寫《海派中醫(yī)》的他,對生活頗有講究——講究的不是物質,而是興趣。
朱鼎成記得,從小父親朱春霆就和他說,古代文人雅士,琴棋書畫樣樣精,旨在陶冶情操。自小朱鼎成便興趣廣泛,琴棋書畫,雖不是樣樣精通,但重在參與。 在他看來,一名好醫(yī)生需要具備四種素質,即醫(yī)道、醫(yī)德、醫(yī)術和醫(yī)趣。 中醫(yī)推拿不是一門簡單的醫(yī)術,而是一種內在的修煉與信仰,以及一種“堅持”。醫(yī)生不只是光治病,也有自己的生活與情趣。豐富的愛好能陶冶情操,調整心態(tài),修身養(yǎng)性。琴棋書畫的節(jié)奏、力度、哲理、韻味還可提高對推拿醫(yī)術的理解和運用。 諸多興趣中,朱鼎成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鐘。年輕時他曾學過手風琴,特別喜歡節(jié)奏性強的華爾茲,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是他的“保留節(jié)目”,還曾在大學文藝演出時得過名次。 現在朱鼎成又自學電子琴。為何是電子琴而不是鋼琴?“電子琴與手風琴的觸鍵方式相似,且可以模擬更多的樂器合成。演奏時更有樂隊的感覺。鋼琴也是我兒時的夢想,待以后請老師教才行?!边@也是為了推拿讓步,朱鼎成解釋,從事推拿工作,手感要好,指掌不能生繭。 彈琴有什么好處?朱鼎成歸納為三條,一是能讓手變靈敏,二是能讓人有節(jié)奏感,三則是能通過音樂療法疏導自己的心情。 朱鼎成說,推拿前的診脈需要手感靈敏,推拿時則需要指尖在肌表沉潛往復,探究經絡之氣。手腕及拇指關節(jié)有節(jié)律的運動,如同手的舞蹈,充滿美感。一定的節(jié)奏感產生滲透力可以逐步深入肌體,力透溪谷。就好像交響樂中管弦樂齊奏的漸強效果。 朱鼎成還對音樂療法有獨特見解。他認為音樂是有色彩的。宮商角徵羽,分別為黃、白、綠、紅、黑五種顏色,對應脾肺肝心腎五臟。中醫(yī)認為,五音入五臟。平時他就會用選擇不同的音樂來調適心情。例如,當心情不佳時他會彈奏G大調波爾卡舞曲。G大調(徵)屬紅色,可條暢心氣,波爾卡明快的節(jié)奏能讓心情逐漸開朗。 朱鼎成笑稱,自己的棋藝并不高超,也沒有太多研究。所以,對他的興趣更為準確的概括,應該是“琴技書畫”。他的技就是乒乓球。 說起乒乓,他滿臉笑意。曾是醫(yī)院乒乓球隊隊長的他最擅長橫板打反手。“有乒乓運動員和我一起打過,說我反手扣球漂亮!我的反應快,要歸功于從小練習一指禪,令手腕靈活又有勁?!?nbsp; 雖說朱鼎成平時為病人推拿也能算是一種“運動”,但朱鼎成仍會每天鍛煉身體。他說,一個人如果整天不動,身體好不到哪里去。特別是老年人,更要適當動一動才行。當然,運動不能過度,生命在于動靜的平衡。 字如其人。對朱鼎成而言,書法與一指禪緊密相連。從小在方磚上用水練習寫字的他,對父親的書法很是仰慕。朱春霆自幼苦練二王書法,醫(yī)案寫得鐵畫銀鉤,力透紙背。他的推拿練習十字訣“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就借鑒了執(zhí)筆的法則。朱鼎成提倡習推拿者應練得一手好字,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他臨池的首選。 最后一大興趣就是繪畫。朱鼎成說,學畫能培養(yǎng)人的定力?;叵?0多歲時對著石膏像畫素描,一畫就是好幾個小時。對他而言,學畫就如同他學推拿,并沒有覺得時間漫長,而是樂在其中。 繪畫訓練了他的觀察力,對日后的望診大有益處。他認為西醫(yī)看有形之體,是寫實,中醫(yī)觀無形之氣,寫意也。中醫(yī)重體悟強調辨證施治,尤其需要一指禪手法引導正氣、祛除邪氣。故在他眼中,西醫(yī)是油畫,中醫(yī)無疑是水墨氤氳的中國畫。 “這四個興趣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利于養(yǎng)性養(yǎng)身?!敝於Τ尚ρ裕總€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興趣,觸類旁通地提升專業(yè)水準。生活充實了,人就有了精神,于事業(yè)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