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素食風(fēng)俗,早在先秦時就有了,佛教傳入我國,漢族僧侶“持齋吃素”,寺院素烹飪發(fā)展起來,在人們飲食生活中別樹一貼幟,推動了民間的素食風(fēng)俗。
寺院僧人平日清早醬瓜、腌蘿卜過粥,午餐吃黃米飯、大燴菜,逢到“佛歡喜日”(佛教節(jié)日)為素席,吃香粳米飯。寺院的廚房,稱為齋廚,香積廚,除管和尚們的膳食外,還要為各地接踵而來的行腳僧解決的施主,香客很多,寺院要為他們供茶供飯,這樣,促使齋廚素食烹調(diào)日趨講究。
我們常見的齋飯基本上就是用很普通的素食烹調(diào),造型各異,大部分齋飯中所謂的雞魚肉蛋都是用很普通的食材烹飪出來,只是造型上和實際的葷菜相像。
寺院素菜中的一種名菜“羅漢齋”,是用十八種原料做成的,喻意對佛教十八羅漢的虔敬。上海玉佛寺的羅漢菜是用花菇、口蘑、香菇、鮮磨菇、草菇、發(fā)菜、銀杏、土豆、胡蘿卜、川竹筍、冬筍、竹筍尖、油面筋、黑木耳、金針菜加調(diào)料做成的,外形豐肥,吃口清鮮。
寺院的齋飯菜名,大膽地跳出了正常思維的圈子,實在是令人叫絕。由此隱約感到,這寺院中的飲食文化,基礎(chǔ)很為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