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小財,到處給人講安利的課,可還是沒發(fā)起來,到現(xiàn)在還很困難。而同時一起做安利的,雖然看起來沒她那么能說,現(xiàn)在都發(fā)大財了。
我家對面胡同里,住著一下崗職工,吃低保,兩口對公公婆婆不好,那男的爸爸腦血栓癱在床上,這漢子有的是時間,沒錢能出把力吧?也不去照顧一下,他媽媽跑過來罵這兩口子,我們街坊都看見了……結果這家混得很慘,生活很困難,小女兒才八九歲,長得也不好看,一個耳朵失聰,帶著助聽器,很可憐。
總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現(xiàn)在算知道這一點了。
聽到這位女醫(yī)師說到這,我想起著名的音樂人李亞蓉曾說她的見聞,她過去以為農村人都很孝呢,畢竟保留了很多傳統(tǒng)嗎,誰知她去采訪,發(fā)覺不是那樣,那西部的老人都很可憐,許多老人雖然有兒有女,但都被扔在一個獨窯洞里,沒吃沒喝,有的時候兒女想起來了,扔進來點冷饃,大冬天,西部冷得很,也沒個柴草……
她問陪同的,你們這怎么這樣?當?shù)厝苏f,這都是這樣,許多老人都是餓死凍死的……李亞蓉這才悟到,西部的貧困是有原因的,那里的人那么窮,不思改進,國家和個人給一點捐助,他們有的就拿去換酒喝,還有這不孝,能不貧困?
不孝之人發(fā)了財也守不住
是否都是孝順能發(fā)大財而不孝的不能發(fā)財?
我問這位退休醫(yī)師。她說也不一定,但不孝的縱使發(fā)了財最后也會破滅。她舉了一個例子。她同學的弟弟,改革開放后做生意,她家還借給他兩萬元。這個人對父母不孝,不尊敬,罵父母狠著呢。他一度生意做得很火,做電視機生意,做熒光屏生意,生意遍布全國,賺了很多錢。后來趕上國家政策性調整,破產了?,F(xiàn)在,多少年了,當初借他的兩萬元錢還沒還。人們背后議論他說,那家伙沒積德,賺了那么多錢,又賠了進去。
中國古人最重一個孝子,認為“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還是很有些道理的,“孝”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忘恩負義,是否對他人厚道,是否能夠與他人有福同享的一個標準,有一位富人說過,他結交人就看那人是否對父母孝,如果對父母都不好,更不可能對朋友好了,多怕是奸佞之徒,天地也不喜歡。
上天有厚生之德,最喜歡人厚道孝順了,這樣的人即使身處絕境也會有天護佑的,以后能起死回生,發(fā)達振興也就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