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重塑信心
智懷 王少農(nóng) 蕭野
欲亡其國者,必先亡其文化。欲強其國者,必先興其文化。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論語?述而》)孔子的意思是:雖無道德,但有恒心,也可以起死回生。吾不知道德為何物,勉強可以把自己能認識到的人性稱為文化。
文化是道德的殘余,人類是天地的棄物,如今人類以文化自夸,不亦悲乎!然而人類如果沒有文化,又有什么呢?富貴若浮云,世上哪有長生?五福皆為虛妄,三災皆為實有。人類想以文化自保,雖不能保,當可保其志。保其志,就可以保其人、保其國。因此,我們要這樣說:保住自身文化的國家是有志氣的國家。國人堅定信念,國家堅持信仰,就有希望。雖然人不能把希望當飯吃,但是人不能沒希望。而文化,就是希望與現(xiàn)實之間的橋梁。煩躁時讀一段經(jīng),必有啟發(fā)。苦悶時吟一首詩,必有靈光。悲傷時聽一支曲,必能得安慰。
文化的作用是安慰人心。當今中國人最需要的是心里面得到安慰。我們上網(wǎng),隨處可見年輕網(wǎng)民表達出憤怒、嘲諷與責問,三五成“群”,找不到出路。自暴自棄的傾向嚴重。這些糾結(jié)都指向一個意思:不信任。有的年輕人對上一代人傳下來的中國社會不相信,不認可,不喜歡,認為我們沒能給新生力量提供足夠成長的快樂空間。中國成長痛。對于這種情感訴求,我們應該給予滿足。
文化是安慰。唯一能安撫人心的是文化。我們在這里說的文化是中國固有文化,即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有三個特性,故有三重功能。
一、中國文化具有核心價值觀。這個核心價值觀對內(nèi)而言是仁、孝、禮,全體而言是愛、和、真。有此核心價值觀,故可凝聚人。
二、中國文化具有包容性。四大洋教都是中國文化。四大洋教:佛教、基督教、民主思想、馬列主義,我們把這四個主要的外來思想統(tǒng)稱為四大洋教。中國容得下四大洋教。義和團有一次就夠了,不需要再來一次“扶共滅洋”的“新義和團運動”;中國并且可以讓四大洋教不打架,在中國的土地上和諧相處,為我所用,這就叫中國智慧。有此包容性,故可同化人。
三、中國文化具有進取性。進取性和進攻性一字之差,差別很大。進攻性可能會產(chǎn)生侵略,進取性只是拿回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進而取之,天予不取,反遭其殃,這叫進取。中國從此以后要大大方方地進取,千萬不可“冷了兄弟們的心!”中國不但要做強國,并且要在永不稱霸的前提下做無冕之王,共同打造出人類幸福而公正的大同社會。中國領導人要讓中國人覺得有奔頭,特別要讓中國年輕人覺得有奔頭,國家要有響當當?shù)拿鞔_目標,這樣才能激發(fā)出干勁,激發(fā)出創(chuàng)造力,人民與國家在文化中融為一體。有此進取性,故可號召人。
中國文化有這三個特性、三重功能,足以安慰任何人,給全體中國人信心。不要說年輕人,就連共和國的中老年人也很安慰。我們一路從炮火中走過來,“文革”煉獄走過來,改革開放大潮走過來,從未喪失做人的基本信念,原因不是別的,是我們認識到了中國文化的力量。中國文化是穩(wěn)定的力量,是發(fā)展的力量。《中國人的信仰》里說:“不是我們保護文化,而正是文化保護了我們?!?BR> 文化是提醒。特別對于不滿于現(xiàn)狀的人來說,我們要提醒大家做人貴在克制自己,貴在克服困難,貴在惜福,貴在感恩。年輕人沒經(jīng)過大風大浪,把生活、情感、工作中的苦惱無限放大 ,有人因此而漠視或仇視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制度,這是不成熟的。一定要學習文化,自我洗禮。
文化是一顆生生不息的精神種子,扎根在人類靈魂之最深處,散落在古往今來圣賢嘔心瀝血的言教之下,開放在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心里,成就于知行并舉的日新月異的生活之中。對當下年輕人而言,四書五經(jīng)、儒釋道典,都是沐浴身心之可信可靠可取路徑。
每個中國年輕人都應該來一次精神洗禮,捫心自問:我是否經(jīng)歷過父輩的貧困?我是否經(jīng)歷過祖輩的戰(zhàn)火?是否意識到今天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祖祖輩輩確實用鮮血換來的?這不是書本上的話,是實情。如果承認這一點,一切都好說。如果不承認這一點,事情就難辦。做人難,開國難,持家更難。我們的祖輩、父輩為我們開的這個國、持的這個家是不完美,但我們要說:真的盡力了!這就是答案。
事物總是在發(fā)展中展現(xiàn)生機與活力。停滯意味著結(jié)束與后退,歷史也就難以繼續(xù)朝著預期延展。歷史是年輕的生命呈現(xiàn)并揮寫的,只有在文化的熏陶中培育出厚重感與使命感,歷史才顯露出發(fā)展的空間與無盡的活力。社會是在其自力(律)與他力(律)的聯(lián)合中向前邁進的,具備文化素養(yǎng)與堅定擁有信仰,繼承祖輩傳統(tǒng),發(fā)揚時代精神,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方向,才能真正成為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一切完美的事物歸依于一切美好的心靈。
文化是良知,文化是信仰。這些話我們已經(jīng)說得很多了,希望得拯救的人必須要有獲救的資格,希望能成功的人必須要有成功的理念。幸福總會臨到?jīng)]準備的人,但不會臨到?jīng)]規(guī)矩的人。
文化是有序。所有人的幸福都必須在國家制度中實現(xiàn)。離開國家,我們一無所有。國家是痛苦的所在,也是幸福的所在,幸福與痛苦就在一念之間。
文化強國就是納入文化的秩序。每一位中國人回歸文化母體,國家自然就強大了。歸位了,就強大了,因為我們本來就強大。同時要知道,強大不是我們的目標,強大是我們生存的手段。中國要生存,就要有秩序。文化是自由,是秩序中的自由。
所謂文化的秩序就是內(nèi)心的秩序,中國用人性立國。不需要道德優(yōu)越感,應該感謝道德的壓迫讓人成長。不需要文化優(yōu)越感,應該感謝信仰的缺失讓我們?nèi)找购魡拘叛龅幕貧w。總的來說,我們感謝生活。文化強國是熱愛當下生活,越熱愛越強大。無需言變革,變革在其中。中國人真實面對自己的那一天,就是幸福的那一天。
年輕人是國家的財富,毛主席說:“青年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文化強國主要靠青年,為此要做信仰的引導,樹立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突出人的因素。國家的強大是心靈的強大。什么樣的心靈是強大的?寧靜的心靈是強大的。不是你拯救了世界,是世界拯救了你。當你接受新的洗禮,就可以看見新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