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須,字子遲,亦稱樊遲,是春秋末年魯國人。他與曾參同學一樣,也比孔夫子小四十六歲,是夫子晚年的學生。不同的是,曾參當年求師心切,打著背包,懷揣著老爸的引薦竹簡,一路風塵地追趕著夫子的足跡,終于得償所愿地投在了出國講學已經(jīng)多年的孔老師門下。那一年,曾參十六歲。樊遲沒有出國,他先參加了工作。在魯國大夫季孫氏門下任職,頂頭上司是冉求。這冉求也是夫子的學生,是個比較有政治才干的人。他很賞識樊遲,認為樊遲具有勇武精神,又能服從命令,是個好兵。所以在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魯國軍隊抗擊齊軍入侵的戰(zhàn)斗中,冉求力排眾議,以“樊遲為右”①,自己親帥“左師”御敵,終于大獲全勝。那一年,樊遲年僅二十一歲。也就是在那一年,夫子結(jié)束了他十四年的出國講學生涯回到魯國。不知道是不是冉求的推薦,也不知道具體是在哪一年,反正最終樊遲棄戎從學,成了孔老師的學生。不過,他沒有曾參那么幸運,曾參前后在夫子那里受教近十年。如果再加上從老爸那里間接受到的夫子影響,那曾參被孔老師熏陶的日子就多了去了。而樊遲即便是在夫子回國的當年拜師,滿打滿算也只有五年的從師時間。因為夫子回國五年后就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樊遲和曾參之間才產(chǎn)生了那么大的差距:一個帶累了老師被后人誤解,一個卻成了老師的衣缽傳人。
一、小人樊須
《論語》中有關(guān)樊遲的記載共有六處,都是他和夫子之間的問答。由于《論語》的編錄順序并不按照時間的先后,所以這六處問答孰先孰后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據(jù)這六處問答所合力展現(xiàn)的樊遲形象來看,他應該是一個很努力又很尊敬老師的學生。每次和先生見面,他都會恭恭敬敬地提問,有時候甚至會一連問好幾個問題。既然是個尊師好學的后生,又經(jīng)歷過沖鋒戰(zhàn)場的生死考驗,那他的學問應該是越來越好,從情感上來講,也是越來越靠近夫子才對。所以,基于這樣的判斷,我們認為《子路》篇中記錄的樊遲想學種莊稼一事,應該是他和夫子之間留在《論語》中的最早一次對話??墒牵褪沁@次對話,產(chǎn)生了他們誰也不曾料到的嚴重后果,它不僅使夫子被后人誤解了幾千年,也成為文化革命中夫子貶低和仇視貧下中農(nóng)而被打倒批臭的重要證據(jù)。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原委: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闭垖W為圃。曰:“吾不如老圃?!狈t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這段話的前半部分說的是樊遲想跟孔老師學種莊稼。一日,樊遲請教夫子如何種田??桌蠋熞宦?,那可不是自己的強項,就據(jù)實相告:我不如老農(nóng)。樊遲又說,那就請您教我如何種菜??桌蠋熤缓糜终f:我也不如老菜農(nóng)。兩個問題都沒找到答案,樊遲怏怏而出。如果事情只記錄到這里,那就絕不會造成后來那么大的負面效應,反而彰顯了夫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態(tài)度??墒?,夫子實在不滿意樊遲那種心智不明的懵懂狀態(tài),他大聲嘆息一句:“小人哉,樊須也!”
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直呼樊須的大名,一是送了樊須一個“小人”的稱號。這兩點都很明顯地表達了夫子的不悅。我們都知道,古人一般忌諱直呼別人姓名,認為這是不禮貌的表現(xiàn)。在《論語》里,當夫子說到弟子時,無論當面還是背后,都喜歡直接叫他們的名字,而不叫姓名,讓人覺得很親切,即便是對跟他叫板的宰予和總被他批評的仲由,他也沒有直呼其姓名??墒菍@個老實巴交的樊須,夫子則一反常態(tài),連名加姓一起叫了出來,可見孔老師當時的確不怎么高興。
至于“小人”,更是表現(xiàn)了夫子對樊須的不滿。不過,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小人”并不與“君子”對舉,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個道德概念,不是說樊須的品行有問題。這里的“小人”實際上是與“大人”對舉,指的是在下位的人,是眼界有限、志向不大的人。在夫子看來,樊須應該從大處著眼,應該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應該學習為政方略,做一番大事業(yè),真正能使人民安居樂業(yè)。所以面對樊須的不悟,面對他執(zhí)著于種糧、種菜的不謀道只謀食的淺見,孔老師簡直是恨鐵不成鋼,由不得地長嘆一句:“小人哉,樊須也!”接下來,夫子仔細地解釋了原因:身居上位者,如果能夠做到“好禮”、“好義”、“好信”,那就必然會贏得百姓的尊敬、服從以及真心和實情。也一定會吸引四方的百姓背著抱著他們的兒女前來定居,到時候,人心歸向,百姓各有所能,哪里還用得著在上位的人去親自耕種呢?換句話講,即使你是個耕田能手,你的地里出產(chǎn)很高,你又能解決幾個人的溫飽呢?所以,心里裝著天下,凡事從大處著眼,做到“好禮”、“好義”、“好信”,這才是學習的著力點。為什么要與種田、種菜較勁呢?也許,夫子也知道樊須在保家為國的戰(zhàn)斗中立有戰(zhàn)功,所以對他更有一層期待,當樊須一個勁兒地要學種田、學種菜時,也就怪不得孔老師對他大失所望了,失望至極,“小人哉,樊須也”也就脫口而出了。不過,樊須脫下戰(zhàn)袍想學種糧種菜,倒是解甲歸田的絕好注腳。
正是夫子這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給自己惹來了巨大的麻煩。抓著這個把柄,有人認為他鄙視農(nóng)業(yè),有人認為他鄙視農(nóng)業(yè)科技,有人認為他有違師道,還有人認為他瞧不起廣大勞動人民。所以后來很多《論語》注疏的本子,都要在這里費一番口舌。如曹魏時期何晏的《論語集解》,北宋邢昺的《論語注疏》,南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元代陳天祥的《四書辨疑》,都為夫子反對樊遲學稼做開脫,可見這句話是怎樣的困擾了后儒。到了20世紀70年代,這句話又被拿出來說事,不過這回沒有人能夠為孔夫子做辯護律師,因為這句話被上綱上線地擺在了政治的高度,它是孔夫子仇視貧下中農(nóng)的有力證據(jù),這個證據(jù)和他“克己復禮”妄想變天的思想一起,成了他被徹底打倒批臭的充分理由,在車間、在地頭、在營房、在課堂,在所有可以說話的地方,在所有可以張貼大字報的地方,他的名字成了時代流行語,他的至圣先師形象終于被孔老二所替代??追蜃幼鰤粢膊粫氲竭@句話居然被派上了這樣的用場。
可是,歷史還是還了夫子的清白。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高明,他在差不多兩千五百年以前,在反對樊遲學稼中就透露了自己的社會分工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分工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尺。今天我們看近代英國學者亞當·斯密《國富論》和當代其他一些經(jīng)濟學家有關(guān)社會分工的理論,也許會驚詫他們的睿智,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看一看這段樊遲學稼故事,仔細想一想它在歷史上引起的一直不斷的爭訟,就可以推知這種社會分工思想的發(fā)展。孟子在《孟子·騰文公上》中明確指出社會分工的必要性,他總結(jié)的“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是對夫子社會分工思想的明晰,并且進一步指出了社會分工的兩大類別和特點:“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碧觥半A級分析論”的框架,再把新時期關(guān)于生產(chǎn)力的新思想放進去,再用西方社會分工理論來觀照,孟子這段兩千多年前的老話就顯出了智慧,而孔老師反對樊遲學稼就不能不說更有一種超前的智慧了。
二、樊遲問仁
歷史在孔老師的身后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可是他并不知道這些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在反對完樊遲學稼以后,又繼續(xù)做起了誨人不倦的工作。很可能樊遲的同學把孔老師那天的話及時傳給了他,樊遲終于弄明白了老師對自己的期待,所以從那以后,樊遲所問的所有問題都緊緊圍繞著修德這個大綱,而且很下苦功夫,光是“問仁”就問了三回。
第一回樊遲問仁先從“問知”開始,這里的知同智??桌蠋熁卮鹚骸皠彰裰x,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雹谝馑际?,專心致力于引導百姓走向仁義道德,對鬼神敬而遠之可以說是智慧了。“敬而遠之”意指尊敬而不迷信。這句話從“務民”說起,也就是說夫子對樊遲的教誨始終緊扣著他的弱點,提醒他考慮問題要從大處著眼。樊遲會意,所以他緊接著又問,那什么是“仁”呢?孔老師回答的很簡要,他說:“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本褪钦f有仁德的人,應該難事沖在人前,獲利退居人后。這“先難后獲”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可包孕的境界卻很不簡單。也許這句話就是宋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母板吧。
第二回樊遲問仁得到了夫子一個更簡單的回答,可是這個回答非常有名。他問老師:什么是仁呀?老師只說了兩個字:“愛人?!雹酆笫缹Ψ蜃訉W說的最簡要的概述就是樊遲得到的這兩個字,所謂“仁者愛人”。樊遲繼續(xù)發(fā)問,那什么是智呢?孔老師又只答了兩個字:“知人?!边@次樊遲沒有聽明白(“樊遲未達”)。夫子看他一臉茫然,就補充說,推薦選拔正直的人,并把他們的位置安排在邪惡的人之上,那就可以使邪惡之人轉(zhuǎn)化成正直之人了(“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墒欠t還是轉(zhuǎn)不過這個彎。下了課,他急忙找到同學子夏對他說:“鄉(xiāng)(通“向”,意為剛才)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沃^也?”這子夏,名卜商,是個極聰明的學生,孔夫子去世后,他在西河一帶講學,很有盛名。聽了樊遲的話,他大聲贊嘆老師的話意蘊豐厚(“富哉言乎”),然后舉了兩個例子分析給樊遲聽:“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意思是舜和湯擁有天下,懂得在眾人中選拔人才,分別推舉賢人皋陶和伊尹擔當重任,那些不仁之人也就自然被疏遠了。這些都是知人的結(jié)果,也都是智慧的做法。這就繞回來回答了樊遲的“何以為智”的問題。經(jīng)過子夏的一番解釋,樊遲應該明白老師的意思了。的確,“智者知人”,知人善任,齊家治國平天下,哪一樣少得了它呢?即便從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著眼,知人也是必修課。反過來講,哪有知人的人不是智慧之人呢?需要區(qū)別的是,智慧與聰明并不是一回事。聰明更強調(diào)天生的資質(zhì),所謂耳聰目明,說的都是感官的特性。智慧強調(diào)的則是后天的修煉,它是一種在學習、在思考、在感悟、在經(jīng)驗的累積中獲得的辨析判斷和處理事物的能力。智慧飽含著仁德之心,看起來樸實無華,甚至是大智若愚。聰明是天賜的禮物,如果持有者不懂得正確地養(yǎng)護它,就會陷入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怪圈,那些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人,多半都是聰明過人的人。
第三回樊遲問仁在《子路》篇里。這次的答案與前兩回又有不同。第一回的“先難后獲”講的是一種姿態(tài),第二回的“愛人”講的是一種胸懷,層層遞進,到了第三回就落在了實處。這一次,孔老師開始告訴樊遲具體的為仁方法:“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薄熬犹帯?,一人獨居,“恭”,不惰,不放肆;“執(zhí)事”,行事,“敬”,不懈怠,不怠慢;“與人忠”,待人忠誠。并且夫子還特別強調(diào),“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就是說這些為仁的方法,即便在偏遠的夷狄之邦,也不可棄之不行。的確,孔老師開出的這個為仁的方子,不僅可以跨越地域,在夷狄之邦生效,而且也可以穿越幾千年的時光,在今天依然發(fā)揮效用。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慎獨、敬事、忠誠,那他不是仁人又是什么人呢?所以,孔老師的這個答案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了。
三、從游舞雩
孔老師對樊遲的教誨在點點滴滴之中,他不愿放過任何一個合宜的施教機會。有一次,孟懿子詢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夫子回答他說:“無違?!雹苓@孟懿子是魯國的大夫,姓仲孫,也即孟孫,名何忌。他的父親孟僖子臨終時曾囑咐他要向孔夫子學禮。所以夫子這次為他答疑,也許就是在上門教學的過程中。結(jié)束了給孟懿子的課后,夫子坐上了自己的木轱轆專車。這專車盡管破舊,可它仍然是士大夫出行時的禮儀需要。連夫子最賞識的顏回去世,他也沒有賣掉它替顏回買槨。在夫子的眼里,禮是至高無上的,不可僭越。這專車從沒有專職司機,有時是學生,有時就是夫子自己。這次當班的人是樊遲。樊遲一心一意地駕著車,孔老師卻不肯放棄這次同行的機會,他對樊遲說:“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轉(zhuǎn)頭問道:“何謂也?”這位樊遲老兄平時就對老師的話犯迷糊,這次又做著司機,更不能分神,所以根本搞不懂 “無違”的意思。好在他有不恥下問的好習慣,所以老師就給了他一個具體的解釋,告訴他“無違”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⑤
問過了仁,也問過了禮,樊遲的學問大有長進??桌蠋熞苍絹碓较矚g和他聊天,不僅請他駕車,也帶他一起出游。一日, 樊遲陪老師在舞雩臺下游覽(“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顏淵》)。他心情放松,頭腦也變得很靈活,一口氣問了老師三個問題:“敢問崇德,修慝,辨惑。” 意思是我怎樣才能夠提高品德,消除錯誤,辨別迷惑呢?孔老師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夸贊了樊遲的這些問題問得很好:“善哉問!”通過這些問題,孔老師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學生的進步,所以他要肯定學生的努力,并且真心地為他高興。接下來,孔老師告訴他:“先事后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意思是,如果你做到了先做事,后計得,那不就是做到了崇德嗎?如果你改掉自己的錯誤,不攻擊別人的缺點,那不就是做到了修慝嗎?如果你逞一時之氣,忘了自己的生命安危,甚至忘了父母家人,那不就是陷入了迷惑嗎?這段回答句句用了反問,可句句都顯出老師的平易近人,顯出了老師對樊遲的關(guān)愛。尤其是最后一點,說不可以逞氣斗勇犯迷惑,很可能就是有的放矢,因為樊遲是軍人出身,又值年少氣盛之時,恐怕做一時逞氣斗勇的事,也在所難免。所以夫子適時地敲打敲打他。
我們看完這六段關(guān)于樊遲的記載,可以清晰地勾描出這對師徒情感發(fā)展的脈絡。從 “小人哉,樊須也”,我們看出了孔老師對這位不著調(diào)、不入門的學生的深深嘆息,也看出了樊遲的木訥、愚拙以及忠厚和執(zhí)著。第一次交談,結(jié)束在雙方的不悅中。可是樊遲憑著他的勤學好問,孔老師憑著他的誨人不倦,使他們在學仁為仁的修德之路上越走越近。最終,樊遲贏得了老師的夸獎和關(guān)愛,孔老師也得到了一位和當年的仲由一樣有著英武之氣的侍衛(wèi)官。當然,最重要的是夫子又多了一位同道。也許,能夠讓樊遲站在自己的隊伍里,孔老師即使被打倒批臭也心甘情愿吧。
注釋:
①《左傳·魯哀公十一年》。
②《論語·雍也》。
③《論語·顏淵》。
④《論語·為政》。
⑤《論語·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