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入門知識大匯總累積篇6:
——轉(zhuǎn)網(wǎng)友韋掄鏵資料《玉器入門知識大匯總》(九)
唐至元玉帶板
唐代玉帶板,銙多制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采用壓地隱起的方法,圖案邊緣用細而短的密集陰刻線整齊排列雕刻,然后自邊緣向內(nèi)緩緩凹下,使中部紋飾凸起,與邊緣同高,再用較粗的陰刻線勾勒出輪廓,有如淺浮雕。唐代帶板一般都較厚,有的帶板還鑲以金邊,或以玉為緣,內(nèi)嵌珍珠及紅、綠、蘭三色寶石。帶板素面的較少,一般均為淺浮雕人物、花鳥、動物紋飾。帶板上的圖案以西域胡人形象最具特色,人物高鼻深日,著裝奇異。據(jù)載,此類玉帶板應(yīng)屬西域產(chǎn)品或中土仿品。
宋、遼、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帶板,在此期玉雕中占有重要地位。帶挎或方或矩,制作規(guī)整,四角方正,面底同大,與唐代已明顯不同。帶板上雕刻的紋飾以云龍、花草、人物、鳥蟲為主,尤其遼金更用具有山林情趣的自然場景入畫,所刻UJ林熊鹿、花鳥魚水風(fēng)格寫實,自然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唐代盛行的西域題材紋飾已經(jīng)不見,宋代㈩現(xiàn)了道裝人物帶板。如江西上饒南宋建炎四年(1130)趙仲湮墓的即是典型。在雕刻技法上,此時期多采用深層鏤雕方法來琢刻紋飾,所刻花鳥云龍,數(shù)層疊壓成立體狀,細部用細陰線勾勒,花草葉脈也能刻得井然有序。帶板的形制在這個時期也發(fā)生了變化,帶挎除原有的方形、長方形外,新出現(xiàn)了桃形銙。元代帶銙還新出現(xiàn)了四角內(nèi)凹成海棠瓢狀形的。
明代玉帶板
明代玉帶板數(shù)量較多,近年來考古發(fā)掘于墓葬中的整套帶板也不少?,F(xiàn)今傳世品的玉帶板,大多是零散的帶銙和鉈尾。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裝飾分素面、透雕、鑲嵌寶石三種形式,所雕紋飾同元代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早期仍有元代遺風(fēng),以云龍紋為主。明中期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開始流行,帶板上的紋飾幾乎全部轉(zhuǎn)為吉祥題材,如松鶴、麒麟、三羊、百狩等。
明代玉帶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體的深層鏤空,可以看出明顯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現(xiàn)了分層鏤雕的琢法,先用減地法留出上層圖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鏤雕底層圖案。這種風(fēng)格與同期的雕漆特點相一致,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時期自然寫實、生動逼真的特點,成為一種程式化的、呆板的圖案化紋飾。此期玉雕的刀法也變得硬直險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檳墓的玉帶板可作為此時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現(xiàn)出粗獷簡略的風(fēng)格,與早期有所不同。玉帶多數(shù)為20銙,圖案雖有定制,但頗為靈活。
明代玉帶板的邊框比元代玉帶板窄,紋飾以龍紋為多,此時期還出現(xiàn)了嬰戲圖紋飾的玉帶板。明代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是先減地留出主題紋飾,在降低的地上透雕所需輔助紋飾,然后再加工主題紋飾,使得整體紋飾起伏感很強。
附:皇帝御帶
以短粗陰線及壓地隱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帶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帶是古代官場禮服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以帶板的質(zhì)地、紋飾、塊數(shù)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的盤龍紋玉帶,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完整的成套玉帶,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可謂無價之寶。它由7塊方形帶板與1塊圭形鉈尾板組成,帶板及鉈尾皆扁體,玉質(zhì)潔白溫潤,每塊板上均碾琢龍紋圖案,具有浮雕效果。龍頭回望,雙目圓睜,炯炯有神;龍身蜷曲,在云中盤旋;四肢健碩,龍爪剛勁有力。龍的神態(tài)生動,為研究中國龍紋的演變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鉈尾背面有陰刻楷書118字,記載永平五年(915),前蜀帝后宮失火,玉料也在其中,然經(jīng)烈焰燒后依然“溫潤潔白異?!?,王建深為贊嘆,命玉工制成“大帶”,并記述“夫火炎昆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則何以臻此焉,謹記”,來表達自己對此帶的珍愛。
漢代剛卯、嚴卯均作小方柱形,上下穿孔貫通,四面有銘,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dāng)。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dāng)。”在“正月剛卯”4宇下有的加“既央”兩字。嚴卯文為“疾日嚴卯,帝令夔化,慎爾周伏,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剛癉,莫我敢當(dāng)?!蔽淖值囊馑际瞧蚯笊耢`保佑,辟除不祥。字體為漢錄,筆道直硬,推測是用利器反復(fù)刻劃上的。剛卯、嚴卯除玉制的外,還有其他質(zhì)料的,如金、銅等。明清兩代,剛卯,嚴卯亦有仿古、偽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體外,還有六棱、八棱體。銘文系用砣子砣成,與漢代作品有差別。
司南佩的造型為兩長方柱相聯(lián)體,頂部有一勺,底部為盤形,中間束腰,在凹槽處有橫穿孔,可穿帶佩掛。司南佩最早在漢代的墓葬中,玉質(zhì)潔白。宋代有仿品出現(xiàn),玉質(zhì)多帶桂花色泌、牛毛紋等,但器的各部與漢代相比刻劃的過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邊緣鋒利,線條較硬,呈工字形或圓柱形,拋光技術(shù)較好,玻璃光感很強。到了清代,一改傳統(tǒng)的頂部勺形,有的似鳥形,有的是方形,器腰間的凹槽較深,器體的棱角圓滑,光澤較好。有穿孔的可做佩飾,沒有穿孔的則作為陳設(shè)品了。梅玉用質(zhì)地酥松之玉材制成古器,然后以濃重烏梅水煮上一晝夜,玉質(zhì)松處被滾水搜空,宛如水激之痕,再以提油法染色,仿冒古玉受水浸蝕者。
玉觿于商代流行,其后歷西周、春秋戰(zhàn)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后消失。玉觿除用于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系繩結(jié)的工具。因此盡管各代玉觿造型變化繁復(fù),卻總不離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的基本特征。同時,佩帶玉觿被認為具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一個人聰穎智慧的表現(xiàn)。
新石器時代玉觿于江蘇省吳縣張陵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呈扁平角狀,兩端以透雕技法鏤出丫形花紋等,器邊亦作凹凸起伏的變化。商。西周玉觿造型簡潔,多作牙形,上端穿孔,下首尖銳,觿身琢簡略紋飾。西周玉觿頗似月牙形,器內(nèi)飾龍紋、人紋等。龍紋觿柄部為龍首,龍身彎曲,上飾卷云紋,尾部飾三角紋,頷下、尾端各鉆一小孔。春秋戰(zhàn)國時玉觿的形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今所見這一時期的玉觿均處理成龍、虎、獸、鳥形象。動物的頭部為上端,尾部琢成銳角,身體彎曲成自然的曲線,透雕結(jié)合隱起的運用使其動物形象變化多端,且相當(dāng)生動。
漢代玉觿趨簡化,多數(shù)呈細長牙狀和寬三角形,紋飾主要有絞絲紋、勾云紋,水平不及戰(zhàn)國。西漢早期玉觿與戰(zhàn)國相近,一種作“s”形龍紋,身出尖卷狀裝飾,尾為錐形,身、尾飾云紋,并刻出輪廓線;另一種呈彎月形,一端琢出龍首,一端似錐狀,身飾云紋,有輪廓線,耳部穿孔。西漢中、晚期和東漢玉觿皆為彎月形,但與早期不同。中期玉觿有的寬端作龍首,背上方透雕出纏枝的蟠螭、鳳鳥等。也有在器上僅用陰線琢出獸首、云紋軀身的,頭部鉆一孔。晚期玉觿寬端一般透雕作回首的龍形或鳳形。
笄是古人用來簪發(fā)和連冠用的飾物,后世稱為“簪”?!墩f文》:“笄,簪也”。玉笄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商代玉笄制作有了較大的進步,殷墟婦好墓的夔龍首玉笄,頭部扁平,雕成夔龍形,大鉤喙,短尾上卷,用勾撤法琢出“臣”字眼,笄桿光滑平素,整個器形典雅。古樸。商以后直至宋代玉笄數(shù)量不多,形制無大的變化,自漢代始笄首普遍加以裝飾,笄身仍主要呈光素圓柱。宋代玉笄雕造趨于精致,首部花紋比例加大,多雕鳥獸、花草形。明清兩代玉笄制作最精。明代有長短兩種,短粗的是男子用來持冠的,細長的則是女子簪發(fā)用。明代精致者常見刻有“陸子岡”款,明清玉笄尺寸一般長在15厘米以下,略短于商周時期的笄。
用上等白玉做成花葉、花瓣形托底,花瓣、花葉各自形成深槽,尾部做成榫形柄,與定陵的佛像挑心風(fēng)格近似,可惜托底上的鑲嵌物已脫落,但仍不失為一件俏麗的藝術(shù)佳作。
附:玉挑心與玉分心
玉杖首品種很多,有龍首紋、云龍紋、羊首紋、馬首紋、鵝首紋、鳩鳥紋,雕刻精細、生動,富有寓意。據(jù)文獻載,漢高祖時就以鳩杖賜予老人。賜玉杖目的是祝愿老人健康長壽,飲食不噎。廣西漢墓曾發(fā)現(xiàn)一件玉杖首,料為黃色,龍形,龍張口露齒,耳后抿,頜下似有須,頸部刻細鱗片,龍身呈索狀。以龍頭圖案作為裝飾的手杖,唐、宋、元時都有制作。明清時,玉杖首品種更加豐富、普遍。
附:高年授杖的由來
劍首一般稱為玉鐔,最早的實物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戰(zhàn)國時劍首圓而薄,中央飾有渦紋,外緣有弦紋、云紋、臥蠶紋等裝飾。漢劍首較戰(zhàn)國厚度變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個圈槽,圈內(nèi)有2到3個斜穿孔,光素?zé)o紋,正面比背面的直徑略大,形成斜坡狀。
劍格也稱護手,在劍飾中數(shù)量最少。它是鑲嵌于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質(zhì)飾物,正視略成長方形,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側(cè)視為菱形斷面,穿孔有長方形、橢圓形和菱形。劍格的兩面均琢有紋飾,如獸面紋、卷云紋、幾何紋。浮雕的螭紋等。也有的劍格通體光素?zé)o紋。
劍璏(wei)是鑲嵌于劍鞘上,供穿帶佩系之用。璏俗稱文帶。璏在幾種劍飾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漢代和傳世的數(shù)量最多。璏嵌于劍鞘中央,正視為長方形,其上雕琢云紋、獸面紋、螭虎紋等紋飾。底下有一方框,便于革帶穿過,可固定劍于腰帶上。目前所見最早的玉劍璏是戰(zhàn)國時期的,漢代劍璏體積較戰(zhàn)國加大,下面的孔高于前代,孔的上壁厚于下壁。劍璏表面用勾撤法起邊挖地雕出邊框,并琢有螭虎紋和獸面紋,制作細膩,磨制光滑。宋代以后出現(xiàn)一些仿品。
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戰(zhàn)國秦漢時期。戰(zhàn)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zé)o紋。戰(zhàn)國晚期,出現(xiàn)了琢有獸面紋和卷云紋的劍珌。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制細膩,拋光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