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人民醫(yī)院 薛蓓云 烏梅丸出自《金匱要略》,自古就把它列為治蛔厥主方和厥陰病方,筆者從醫(yī)數(shù)十載,特別專注對經(jīng)方的學習與運用,用烏梅丸原方改湯治療現(xiàn)代疑難雜病取得了一些效果,特摘取三例與您共享。 (一)原案: 案一:患者那某某,女,55歲。 2011年6月1日初診。 形貌 :膚色偏黑,體中偏胖,身高:155厘米,體重:55公斤。 主訴:寒熱往來、下利4年余加重伴胸悶、氣急4月。 現(xiàn)病史:患者4年前停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烘熱、寒熱往來、易汗出,頭昏乏力,心煩,易泛酸,上腹時不適,大便日行一至兩次,不成形。被診為“更年期綜合征”反復求治中西醫(yī),乏效。今年初因受寒出現(xiàn)咳嗽、胸悶氣急,又被診為“喘息性支氣管炎”住院治療已兩次,咳嗽好轉(zhuǎn),但遺有胸悶、氣急??滔侣钥?,稍有痰,色白。胸悶、氣急,寒熱往來,烘熱汗出,乏力,眼皮澀重。大便偏稀,日行一至三次,上腹時有餓感,易泛酸。胃納可。小便調(diào)。睡眠一般。有腳癬。 查體:眼瞼略浮腫。雙下肢無水腫。舌質(zhì)紫,苔薄白。 處方:小青龍湯加薏苡仁、炙紫菀。7劑,水煎, 每日一劑。 2011年6月27日二診:服上方14劑,胸悶氣急明顯改善,無咳嗽,仍寒熱往來,烘熱汗出,乏力,眼皮澀重。大便偏稀,日行一至三次,上腹時餓感,易泛酸。舌質(zhì)紫,苔薄白。 處方:烏梅丸改湯,7劑,水煎, 每日一劑。 2011年8月 21日三診:胸悶消失,略氣急,乏力減輕,膚色變亮。寒熱往來消失,大便日行一次,成形。上腹不適感減輕,無泛酸。 處方:守方烏梅丸改湯。14劑,水煎, 一劑服兩天。 2011年10月15日四診:諸癥尚調(diào),精神狀態(tài)好,守上方7劑,每周服兩劑。 按語:該患表里兼證、上熱下寒、虛實夾雜,本著先表后里的原則,故首診與小青龍湯加味先治喘息性支氣管炎,接著予烏梅丸改湯治療較復雜的更年期綜合征如寒熱往來、乏力、泛酸下利等,確有立竿見影之效。并在諸癥緩解后減量鞏固。 案二:患者陶某某,女,49歲。 形貌:膚色黑,體矮胖,身高:156厘米,體重:62公斤。 2011年6月15日初診。 主訴:下利2年余加重伴頭痛、關(guān)節(jié)酸痛半年。 現(xiàn)病史:近兩年來患者下利,日行3-4次,不成形,少量白色粘凍,便前無腹痛,無血便,少腹及肛門口有墜滯感,下半身怕冷,口服多種中西藥療效不盡人意。近半年來月經(jīng)紊亂,一至兩月一行,經(jīng)色暗黑,量少不爽。經(jīng)行腹瀉加重,日行3-5次。頭痛、烘熱、頭汗多,全身關(guān)節(jié)酸痛,尿頻,白帶多,色白質(zhì)稀。足跟痛。胃納一般,眼澀,白天喜睡乏力,夜眠較淺,夢多。 既往史:子宮肌瘤、膽石癥、過敏性鼻炎、甲狀腺瘤切除術(shù)史。 查體:劍突下無壓痛,雙下肢略水腫,舌質(zhì)暗,苔中后膩。 處方:溫經(jīng)湯,7劑,水煎,每日一劑。 2011年7月1日二診:諸癥仍存,頭痛甚,經(jīng)前乳脹痛,晨起鼻塞,打噴嚏,流清涕,咽中有痰,乏力甚,烘熱,時怕冷甚。舌質(zhì)暗,苔中后膩。 處方:烏梅丸改湯。7劑,水煎,每日一劑。烏梅劑量30克。 2011年7月18日三診:乏力明顯減輕;頭痛消失,下利改善,大便日行1—2次,成形度好轉(zhuǎn);關(guān)節(jié)酸痛減輕,足跟痛消失,怕冷減輕,烘熱消失,鼻塞消失;白帶如水量仍多,會陰部濕感。舌質(zhì)暗,苔中后薄膩。 處方:守烏梅丸改湯。烏梅劑量加至50克。7劑水煎,一劑服兩天。 2011年10月19日復診:諸癥緩解,精神狀態(tài)好,守上方7劑,每周服兩劑。 按語:該患近2年來主訴繁多,以下利為主,又兼夾更年期綜合征,上熱下寒、虛實夾雜,以寒為主,故首診選亦治久利的溫經(jīng)湯無效。二診改方為烏梅丸原方治療,療效凸顯。使用溫經(jīng)湯的指證為青春期子宮發(fā)育不良、卵巢功能不全或更年期功血或腹瀉為主證者,一般體型偏枯瘦而無肥滿之象。 案三: 患者 楊某某,女, 67歲。 形貌:膚色偏白,體矮胖,身高:155厘米,體重:68、5公斤。 2011年6月3日初診。 主訴:乏力、眠差、下利10年加重伴上腹不適半月。 現(xiàn)病史:近10年來,患者訴失眠,難以入睡、夢多、易醒,白天乏力,頭昏,口干,易舌面干,舌碎,易平素大便偏軟,日行1-2次,易泄,一周發(fā)作數(shù)次,發(fā)作時大便日行4-5次,有少量粘凍。小便頻。曾服中西藥無數(shù)均無效。近半月諸癥加重,且上腹不適,易飽易饑,泛酸明顯,烘熱,小腿易抽筋。 查體:雙下肢輕度水腫,劍突下輕壓痛。舌質(zhì)暗,苔薄白膩。 實驗室檢查:腸鏡示:結(jié)腸炎;胃鏡示:膽汁返流性胃炎。甘油三酯偏高。尿檢中少量白細胞。 處方:烏梅丸改湯。烏梅劑量30克。7劑。 2011年6月23日二診:服藥10劑后乏力減輕,睡眠改善不明顯,頭昏、烘熱減輕,口干、舌面干明顯減輕,舌碎愈合,大便日行1-2次,無腹瀉,無粘凍。上腹飽脹減輕,泛酸減輕。小腿抽筋減輕。舌質(zhì)暗,苔薄白膩。 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梔子厚樸湯。7劑。 2011年7月4日三診:患者訴本次用藥后不適感又回到就診前,乏力,下利,寒熱往來,烘熱汗出,雙下肢怕冷,舌干,泛酸明顯。 處方:烏梅丸改湯。烏梅加量至40克。 2011年10月21日復診:諸癥輕減,精神狀態(tài)好,守上方7劑,每周服兩劑。 按語:該患上熱下寒、寒熱夾雜、虛實夾雜,胃腸功能紊亂日久兼夾失眠、乏力,故首選烏梅丸調(diào)和厥陰、分解寒熱療效明顯。二診改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梔子厚樸湯而乏效。改回烏梅丸又顯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梔子厚樸湯的使用指證為精神神經(jīng)癥狀更明顯,胃腸癥狀以上腹飽脹、便秘為主,柴胡體質(zhì)居多,體型偏瘦、高,肌肉堅緊。 (二)小結(jié): 1,烏梅丸配伍嚴謹、寒溫并用,不僅安蛔止痛,更有調(diào)和厥陰、分解寒熱之功,為治療厥陰病寒熱錯雜之主方。在臨證中發(fā)現(xiàn)在治療胃腸道功能紊亂特別對難治性頑固性腹痛下利、胃部嘈雜、泛酸療效突出。 2,使用該方需把握著眼點即是上熱下寒、以寒為主,中有腹痛、腹脹或返流或惡心;上有熱,如表現(xiàn)為顏面暗紅、頭昏重、心煩口渴等;下有寒,如雙下肢怕冷或四肢厥冷、腹痛、下利。故該方所詮釋的方義是廣闊而精深的。就如現(xiàn)代中醫(yī)大家陳潮祖認為:該方有干姜、肉桂、附子等大辛大熱藥,也有黃連黃柏等大苦大寒藥,是寒熱共用法;有參歸扶正、又有椒、梅、連、柏驅(qū)邪是攻補兼施法。是治療自身功能衰弱而又感受外邪的理想結(jié)構(gòu),開辟了寒熱共用與補瀉同施的先河,極具臨床價值。為治療一些現(xiàn)代疑難雜病提供了精妙的處方思路。 3,筆者認為該方無須加減,只要關(guān)注原方的比例及有序調(diào)整比例即可。烏梅既為君藥,故基礎(chǔ)量選為20-30克,據(jù)病情酌加劑量可致60克左右而無增加胃酸之弊。余藥均為常規(guī)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