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1.jpg)
?。ㄋ宕棺域队未簣D》)
山水畫,是以描繪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樣式。
山水畫自魏晉、南北朝形成,至隋唐發(fā)展成為獨(dú)立畫科,經(jīng)歷展子虔的“設(shè)色山水”,李思訓(xùn)父子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至五代北宋,山水畫獲得大發(fā)展,水墨山水和青綠山水都取得輝煌成就,達(dá)到高峰。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2.jpg)
(元代王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局部)
至元明清,文人水墨山水與“淺絳山水”遂成為畫壇主體,追求超凡脫俗的人文意境,營造出文人畫家回歸自然的精神家園。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3.png)
(宋代郭熙的《早春圖》)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繪畫中的風(fēng)景畫不同,中國的山水畫家所畫的并不局限于某個(gè)具體的地方,也不受自然時(shí)間與空間的限制,而是將其所見到的許多自然景觀中諸多優(yōu)美的部分,再融進(jìn)自己的想象集中于一圖。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shí)景物往往有較大的差別,故統(tǒng)稱為山水畫。
一、青綠山水——即與水墨山水相區(qū)別的工筆重彩山水畫。因畫面設(shè)色以石青、石綠為主要色調(diào),故稱為“青綠山水”。
在山水畫發(fā)展中,早期多為設(shè)色山水或青綠山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宋代宮廷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卷。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4.jpg)
?。ㄍ跸C系摹肚Ю锝綀D》卷局部)
《千里江山圖》中,表現(xiàn)了中國北方的名山大川,場面宏大,空間開闊,畫家仿佛是天空中邊飛行邊俯瞰大地,可見畫家豐富的想象力。
圖中用墨線勾勒出物象的輪廓,用濃重的青綠色敷染山石。青、綠兩色是畫家對(duì)山林蒼翠之色的高度概括。900多年來,這幅作品一直是繪制青綠山水的畫家的范本。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5.jpg)
?。ㄌ拼钫训赖摹睹骰市沂駡D》)
二、金碧山水——在青綠山水畫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用金線勾勒山石、樹木、樓閣等物象的輪廓,或用金色暈染天空、云彩,使畫面顯現(xiàn)金碧輝煌的藝術(shù)效果,故稱“金碧山水”。
唐代畫家李思訓(xùn)、李昭道父子善畫金碧山水,頗具“盛唐氣象”。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6.jpg)
?。ㄌ拼蹙S的《雪溪圖》,是最早的文人水墨山水畫)
三、水墨山水——在中國繪畫里,水墨繪畫的色彩僅有一種,黑色的墨。然而,它可以令欣賞者感受到一個(gè)精妙絕倫的水墨世界,能給觀眾留下無窮的想象空間。
自唐代王維開創(chuàng)水墨山水畫以來,至五代兩宋成為山水畫的主要形態(tài)。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7.jpg)
?。ㄋ未子讶省稙t湘奇觀圖》局部)
宋代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是經(jīng)典的水墨山水畫作品。圖中的丘陵和樹林均用墨筆畫出,但并未給人以黑山、黑樹的印象,相反,給人以郁郁蔥蔥的色彩感覺,特別是雨后蒼翠欲滴的青山、灰蒙蒙的天空、浮動(dòng)的彩云。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8.jpg)
(宋代米友仁《瀟湘奇觀圖》中,用水墨暈染,表現(xiàn)江南云霧空濛的山巒川流,充滿神奇氣象)
中國山水畫有許多內(nèi)容是靠觀眾去感覺、體會(huì)的,如畫中出現(xiàn)的空白,雖不著一筆,但只要與周圍的景物聯(lián)系起來,可使觀者感覺到是天空、江河等等。因而觀眾在欣賞繪畫作品時(shí),可發(fā)揮更多的藝術(shù)想象力,亦更具主動(dòng)性。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9.jpg)
(清代石濤《搜盡奇峰圖卷》局部)
清初原濟(jì)和尚畫的《搜盡奇峰圖卷》,以半抽象的形式把自己一生所經(jīng)歷的山川全部集中在一幅圖中。
圖上繪有長城,意味著這一段是取景于北京北部的群山,但畫家并不是以堆砌的方式集中各地的自然風(fēng)光,而是匯集了大自然給畫家?guī)淼姆N種精神感受。在現(xiàn)實(shí)生活里,找不到這張畫所畫的地點(diǎn),這是畫家理想的美景。這種繪畫思想比西方的現(xiàn)代派繪畫理論要早300年,因此原濟(jì)的繪畫思想和作品很受當(dāng)代西方美術(shù)家的欣賞。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10.png)
?。ㄔw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即是用“淺絳”畫法的文人山水畫)
四、淺絳山水——亦稱“吳裝”山水。是在水墨勾勒皴染基礎(chǔ)上,敷設(shè)以赭石、花青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11.jpg)
?。鞔蛑堋稄]山高圖》,是經(jīng)典的文人淺絳山水畫)
這種設(shè)色特點(diǎn),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黃公望,畫面淡雅高遠(yuǎn),是文人山水畫的主要形式。“元四家”中的王蒙與吳鎮(zhèn),常作“淺絳山水”。
![](http://image46.360doc.com/DownloadImg/2011/12/0700/19839067_12.jpg)
?。◤埓笄У摹堕L江萬里圖》局部)
歷代山水畫中,還有“焦墨山水”和“潑墨潑彩山水”,各具鮮明獨(dú)特的藝術(shù)魅力。
例如,現(xiàn)代張大千的《長江萬里圖》,用潑墨潑彩畫法,表現(xiàn)長江兩岸氣勢磅礴的起伏山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