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清靜無為 “清靜無為”亦作“清凈無為”。其中“清靜”指清心寡欲;而“無為”則指的是對萬物發(fā)展不加干預,任其發(fā)展。清靜無為是春秋時期道家中最為重要的思想,同時也是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shù)。 道家思想的早期來源和主要內(nèi)容之一,形成于西漢初年。由于當時經(jīng)過了多年戰(zhàn)亂,民生凋敝,為了恢復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所以統(tǒng)治者就達成了共識,采用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的方針。當時的道家學派被稱為黃老學派,該派尊奉黃帝、老子為創(chuàng)始人,認為統(tǒng)治者施政需簡單,不應(yīng)多生事端,實行統(tǒng)治的前提就是盡量不要驚擾百姓,只要做到凡事順應(yīng)自然,老百姓自然會安分守己,社會就會穩(wěn)定。而當時的道家學派則因此提出了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其主張是心靈虛寂,堅守清靜,消極無為,復返自然。 所謂清靜,根據(jù)道教經(jīng)典《云笈七簽》的解釋: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道家認為”清靜”是道的根本,萬物清靜,則道自來居。所謂無為,就是應(yīng)該順從自然發(fā)展而自化,不加以人為的影響和干預,來源于《老子》里的說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另一部經(jīng)典《莊子·天地》也說:玄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經(jīng)》中“清靜”、“無為”是兩個頗相類似的范疇,同時,它和“寡欲”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他們都是“道”的部分表現(xiàn)。在后來的道教中常以它的“無為”或“寡欲”作為一個連用的術(shù)語,如道經(jīng)中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欲”。 人來到凡塵世界后,由于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產(chǎn)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欲望。對 于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所以道教強調(diào)“清心寡欲”“遣欲坐忘”,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澹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以致于忘心。 莊子曰:“養(yǎng)志者忘形,養(yǎng)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見《莊子·則陽》。即是達到無知無欲,無染無穢,無他無我的狀態(tài)。這時人的心情十分平靜,沒有絲毫雜念,即清靜寡欲。達此地步,人體純靜,“慧心明鑒,智體無疵” ,見《道德義樞·法身義第二》。若能常清常靜,“天地悉皆歸” 見《清靜經(jīng)》。,即與道合真?!侗P山云棲王真人語錄》曰:“心安而虛便是清靜,清靜便是道。”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 ,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 在《道德經(jīng)》中,還有一個與它相對的名詞,那就是“濁”,并且還有著相生相化的關(guān)系,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于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么區(qū)別。那么誰能除盡后天的七情六欲,蕩盡塵俗的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炁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xiàn)。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據(jù)《道德經(jīng)》第十五章文意譯。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教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種清靜功夫,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里,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xù)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xiàn)。對此,《清靜經(jīng)》則說得更直接了當,它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 濁”是“道”表現(xiàn)出來的兩個不同側(cè)面。 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態(tài);在人生觀中,“清靜”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后者必須服從于前者,因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修煉生活也必須與自然相協(xié)調(diào),這樣才能以萬物養(yǎng)育群生。故而《清靜經(jīng)》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這里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 都是說明“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要“常清靜”,要“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 性,常應(yīng)常靜”。“常應(yīng)常靜”就是“清靜”的最高境界,同樣也是修煉的最高境界。“常 清靜”在道經(jīng)中又叫“真靜”,就是要“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能夠“唯 見于空”,并且“觀空亦空”,最后達到“湛然常寂”。 然而,這里所說的“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其意與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無為,人法道也應(yīng) 當無為。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治”才是“無為”的真正的宗旨?!独献雍由瞎ⅰ氛f:“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可見“無為”既是修身處世的原則。又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 “無為”就是不做任何違反自然規(guī)律、有損道德規(guī)范、違反社會法則,有害眾生的事。但這里的“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yīng)客觀態(tài)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意思。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這里,“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老子還曾談道,“為無為,則無不治,”意思是說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對待社會人生,一切事情沒有做不到、辦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講的“無為”并不是消極等待,毫無作為的,而是“為無為”、“為而不恃”、“為而不爭”,即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為“,去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四章說:大道廣泛流行, 無所不至,無所不達,無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順可逆,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向無定向,形無定形,任其物性,順其自然;它化生萬物,創(chuàng)造世界而不推辭,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為有功,養(yǎng)育了萬物而不加以宰制;它不求名利,無私無欲,可稱它為“小” ,萬物歸附它而它不自以為主,可稱它為“大”,由于它從來不自大,所以能夠成就其偉大 (據(jù)原文意譯)。他說,“道”的偉大是說不完的,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萬物歸焉不辭;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無欲”,但圣人務(wù)小而不務(wù)大,而結(jié)果卻能成其大。他認為“道”的本 來面目就是“無欲”,“無欲”的后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欲”??梢娎献诱J為“少私寡欲”是修真的起碼基礎(chǔ)。 而“清靜無為”對于現(xiàn)在的社會上的人來說,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屈指可數(shù)?。∏屐o無為被很多人所追求,可是卻沒有人能達到“克制外欲,清神靜心,順應(yīng)自然,不加強制。”的清靜無為的境界。因為現(xiàn)在的人充滿了太多的欲望、自私、自利,金錢、權(quán)力、榮譽等對他們的誘惑力太大了,以至于太多的人早已經(jīng)迷失了自我。所以老子所提出的清靜無為,假如可以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讀懂的話,并能夠作為自己最大的追求的話,那么清靜無為就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正面效果了??!可惜的是目前為止,這個希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了??!然而老子的無為的思想,在今天看來客觀上也有它的負面影響,但不能被無限夸大,如其所提倡的“愚”常被今人理解為愚民政策,對“為道”、“為學”的區(qū)分也常背后人理解為對科學知識的否定,“無為”有常被今人消極的理解為“不為”等等。 所以作為生活在當今時代的人,我們應(yīng)當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中的積極成分,繼承和發(fā)揚對時代發(fā)展,有所啟發(fā)、有所創(chuàng)新的成分,造福現(xiàn)代社會。摒棄那些在現(xiàn)在社會中已經(jīng)落后的,過時的思想。因此我要客觀的、綜合的去評價老子的“清靜無為”的思想。以便更好的去應(yīng)用老子的思想,造福于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