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 (zhǐ lù wéi mǎ) 解釋: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佬υ唬骸┫嗾`邪?謂鹿為馬?!瘑栕笥?,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指鹿為馬的故事:大家常用“指鹿為馬”比喻黑白混淆,是非顛倒。 現(xiàn)在指鹿為馬的事仍處處皆有!日本竟把中國釣魚島硬說是日本領土啦;騙子將廢棄的電子零件當作尖端電腦除蟲藥啦;把人工培育的人參當韓國野生參騙錢啦…… “指鹿為馬”來源于歷史故事。秦始皇死后,趙高和李斯專政,他們?yōu)楸W∽约簷鄤荩賯鳌笆ブ肌?,令本應繼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兒子扶蘇自殺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趙高做了宰相高職,想伺機再推倒胡亥篡奪皇權。趙高狡猾陰險,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為了測試各個官員對他的態(tài)度,一日,趙高拉來一只鹿,當著眾大臣的面對胡亥說:“陛下收下這只卑臣千方百計尋得的好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錯了?你拉來的是一只鹿哇,哪里是良馬?”趙高并不理會皇帝的話,卻仔細觀察周圍人的反應,有人跟著趙高隨聲附和,有人卻說真話指出是鹿非馬。結果,說真話的陸續(xù)都被趙高設計殺害了。從此,留下“指鹿為馬”成語。 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解釋: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jù)權位的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P> 沐猴而冠的故事:秦王朝滅亡后,項羽見宮室殘破沒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楚漢戰(zhàn)爭中,自己又占著優(yōu)勢,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鄉(xiāng)炫耀此時的身世。因為在他看來,一個人升官或發(fā)財以后,如果不回故鄉(xiāng)夸耀一番,就 好比‘錦衣夜行’(穿著錦繡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樣,沒有人會知道這個人此時的大富大貴。楚漢之爭正處在最為關鍵的時候,項羽這種務虛的思想觀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見的政治眼光,對他自己和楚國的前途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有人對他鄙視,氣憤地說:“人們都說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說對了。”結果,被項羽投入鼎鑊煮死。 楚人管獼猴為“沐猴”?!般搴锒凇?,是說獼猴而戴上人的帽子,也就是說假充人樣的野獸。這是一句罵人的話?!稘h書·伍被傳》也有此語:伍被曾在淮南王劉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劉安謀反,伍被多次諫勸,劉安不聽,以輕蔑的口吻對伍被說:“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負荊請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qū)Ψ秸堊?。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P>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P> 負荊請罪的故事:戰(zhàn)國時趙國的藺相如因為有功被趙王封為上卿,官職比老將廉頗還要大。廉頗很不服氣,就想給藺相如難堪。藺相如卻盡量避開廉頗,別人都以為他怕廉頗,可是藺相如卻說他連秦王都不怕,又怎幺會怕廉將軍!不過是因為他和廉頗都是趙國的棟梁。如果他們成了仇人的話,趙國就危險了。這話傳到廉頗耳里,非常慚愧,他便袒露上身,背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去認錯,于是兩人成為生死之交。 毛遂自薦 (máo suí zì jiàn)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毛遂自薦的故事: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去!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fā)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nèi),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幺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說:“楚國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萬兵士,原來是個稱霸的大國。沒有想到秦國一興起,楚國連連打敗仗,甚至堂堂的國君也當了秦國的俘虜,死在秦國。這是楚國最大的恥辱。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沒有什幺了不起的小子,帶了幾萬人,一戰(zhàn)就把楚國的國都——郢都奪了去,逼得大王只好遷都。這種恥辱,就連我們趙國人也替你們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恥呢。老實說,今天我們主人跟大王來商量合縱抗秦,主要是為了楚國,也不是單為我們趙國啊?!?毛遂的話擊中楚王的要害再加拔劍相威脅,大義之下,楚王考慮到本國利益和自己的生命安全,終于同意與趙國合縱抗秦,訂立了盟約。 平原君一行返回趙國,楚王派兵救趙,這時魏國的援軍也已到達,三國軍隊內(nèi)外夾攻,秦軍腹背受敵,大敗而去,解除了趙國之危。 平原君非常感慨地對毛遂說:"我手下的士多者千人,少者數(shù)百,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以前不了解先生的才能,差點埋沒了人才。這次去楚國借兵,先生的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而使趙國重于九鼎,達成合縱抗秦救趙之約,真是奇才。當刮目相看。"于是將毛遂視為上賓。 從此以后,毛遂的名聲大振,他的聰明才智被大家稱贊。這種在別人不了解自己才能的情況下,敢于推薦自己,承擔重任的行為演化成"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兩個成語,毛遂勇于自薦的精神也被人們傳為佳話。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的故事: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jīng)很少,糧食又沒有了。項羽雖已處于劣勢,但也還有十萬軍隊,劉邦并不能一下把項羽消滅。 一天夜里,被包圍的項羽和他的士兵聽見四周響起熟悉的歌聲。仔細一聽,原來是自己家鄉(xiāng)楚地的民歌。歌聲是從劉邦的軍營里傳來的。項羽和他的士兵非常吃驚,以為劉邦早已攻下他們的家鄉(xiāng),抓來了許多家鄉(xiāng)的親人當俘虜,而這熟悉的歌聲也引起了士兵們的思鄉(xiāng)之情。一時項羽軍中軍心大亂,士兵們紛紛趁夜色逃亡,十萬人逃得只剩下幾百人,就連項羽起義時從家鄉(xiāng)帶出來的八千子弟兵也逃走了。項羽心里也喪失了斗志,在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原來,這是劉邦使用的計謀。他組織自己軍隊的士兵唱那些感傷感的楚地民歌,正是為了擾亂項羽軍隊的穩(wěn)定。因為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jié),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完璧歸趙 (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P> 完璧歸趙的故事: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zhàn)國時,趙惠文王得到了世間罕見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聽說后,想把美玉占為己有,便派人送信給趙王,騙他說秦國愿以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 趙王想將寶玉送給秦國,卻擔心秦國不履行諾言;想不給,又怕得罪秦國。同大臣們也商量不出一個結果來,想找一個適當?shù)娜顺鍪骨貒?,一時又找不到。這時,一個叫繆賢的大臣推薦自己的門客,說他可以擔當出使秦國的任務。這個門客就是藺相如。他見到趙王后,主動提出拿著寶玉出使秦國,并表示:秦國把城池割讓給趙國,我就把玉留在秦國;秦若不給城,我一定把寶玉完整無缺地帶回趙國?!俺颊埻觇禋w趙?!壁w王點頭同意了。 藺相如來到秦國謁見了秦王,并獻上和氏璧。秦王手捧美玉,滿心歡喜,愛不釋手,傳給大臣和妃嬪們觀看,壓根兒不提劃給趙國十五座城池的事。 藺相如等了很久,看出秦王并無誠意,便心生一計,上前說道:“這塊美玉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信以為真,便命侍臣將璧傳給藺相如。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退幾步,背靠柱子,憤怒使得他的頭發(fā)豎起將帽子頂起。他說:“大王只顧觀賞寶玉,根本不提交城之事,可見您并無誠意,所以我將璧收回。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撞死在這根柱子上,這塊寶玉也一塊兒撞碎?!鼻赝跖聦氂裾娴淖菜?,趕緊道歉,并派人將地圖拿來,裝模作樣地將準備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池的位置指給藺相如看,還答應過幾日舉行盛典,正式迎接藺相如。 藺相如知道,秦王又在設騙局了。當天夜里,便叫手下人穿著破衣服,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在正殿里隆重地接待了藺相如。藺相如對秦王說:“我看大王并無誠意,因此早將和氏璧送回趙國了。我并不是想違約,秦國比趙國強大,如果大王您做出高姿態(tài),先交出十五座城池,趙國一定不敢不將寶玉拱手相送。我知道這樣做是欺騙了您,請您把我煮死吧!不過,也請您先好好考慮一下該怎幺做?!?/P> 秦王惱怒萬分,但又無可奈何,心想,殺了他不但得不到寶玉,還把秦、趙的關系弄僵了。只得放他回去了。 “完璧歸趙”比喻把原物完好無損地歸還原主。 怒發(fā)沖冠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fā)上指冠?!薄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P> 怒發(fā)沖冠的故事:“怒發(fā)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壁玉。這塊壁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fā)現(xiàn)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jù)為己有。于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愿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并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壁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P>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幺辦?” “秦王已經(jīng)許了愿,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壁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P>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壁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后,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后,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 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xiàn)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P>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馬上退后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fā)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后,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壁后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應齋戒五天后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壁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后,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
|
來自: MouseHappy >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