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
癥狀可見: 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yīng)以辛溫解表為主。 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 風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癥狀通常秋冬發(fā)生比較多。 風寒感冒癥狀屬于太陽經(jīng)癥,太陽開機受阻。其特征癥狀為: 1、后腦強痛,就是后腦袋疼,連帶脖子轉(zhuǎn)動不靈活。 2、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 3、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癥狀 4、舌無苔或薄白苔 5、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zhì)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如果你會把脈,你應(yīng)該可以測到脈像是浮緊,浮脈的意思是陽氣在表,輕取即得。 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服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diào)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qū)散風寒?;硷L寒感冒也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jié)、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三次服用。 治療風寒感冒癥狀的關(guān)鍵就是需要出點汗(中醫(yī)稱辛溫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熱水泡腳(最好加點酒)、蓋上兩層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總結(jié):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最簡單易用的方法為食療 姜絲蘿卜湯 配方:生姜25克,蘿卜50克。制法:生姜切絲,蘿卜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 蔥豉湯 配方:蔥白2根,豆豉10克。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后加入蔥白、調(diào)料出鍋。功效:解表散寒。用法:趁熱服用,服后蓋被取汗。 香菜蔥白湯 配方:香菜15克,蔥白15根,生姜9克。制法:將香菜、蔥白、生姜分別洗凈,切碎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去渣取汁飲服即可。功效:發(fā)表散寒。用法:每日2次,連服2~3日。 姜糖飲 配方:生姜10克,紅糖15克。制法:生姜切絲,以沸水沖泡,加蓋約5分鐘,再調(diào)入紅糖。功效:疏散風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熱頓服。服后蓋被睡臥取汗。 蒼耳雞蛋 配方:雞蛋1個,蒼耳子6克。制法:將蒼耳子去刺炒黃,研成細末,加入雞蛋中打成蛋漿,炒熟。功效:散風止痛。用法:每日1次,趁熱食用。連服3日。 癥狀表現(xiàn) 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脈像通常為數(shù)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的為快,為大。 治法應(yīng)以辛涼解表為主。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代表方劑為《銀翹散》、《桑菊飲》。服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沖劑等。 如發(fā)熱較重、咽喉腫痛明顯,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患風熱感冒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可以喝蘿卜湯或梨湯。患風熱感冒也可以服用驗方:薄荷3克、蘆根30克、板蘭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劑;或竹葉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連翹9克,每日一劑。 清熱降火的藥食方 真正治療風寒感冒的中成藥不多,感冒清熱沖劑 通宣理肺丸,基本上就是這兩種。 現(xiàn)在城里人感冒90%都是寒包火,就是外面受了外寒,但是里邊是有內(nèi)熱的,所以治療時一定要清熱。 火分為實火虛火,熱分外熱內(nèi)熱 ,要根據(jù)病因選擇祛火藥物,食療降火副作用小,效果好。正確的服用還能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
|
來自: 淄水漁夫 > 《中醫(y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