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用藥治病多用復方。辨證審因,確定治法后,即進入具體用藥組方階段。組織好一劑有效方劑,必須重視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嚴密的組方基本結構;二、熟練的藥物配制技巧。
方劑配伍目的:
藥物功用有所長,也有所短,只有合理組織,調整偏性,制約毒性,增強、改變原有功能,消除、緩解其有害人體因素,發(fā)揮藥物相輔相成、相反相成之綜合作用,將各具特性之藥組合成新的有機整體,才能有效治療疾病。這一運用藥物的組合過程,即中醫(yī)藥學之“配伍”。
“配”,組織、搭配之義;“伍”,隊伍、序列之義。
徐靈胎:“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方之與藥,似合而實離也,得天地之氣,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變易氣血,以除疾病,此藥之力也。然草木之性與人殊體,入人腸胃,何以能如人所欲,以致其效。圣人為之制方,以調劑之,或用以專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輔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藥各全其性,亦能使藥各失其性。操縱之法,有大權焉,以方之妙也。”
大多數(shù)單味中藥都具有多功用的特點,在治療疾病時往往需要發(fā)揮其中部分功用;又藥物有其治療作用,也有藥性偏勝而具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正確有效用藥,就必須熟悉把握藥物功用(包括毒副作用)發(fā)揮方向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及運用技巧。
因藥物功用(包括毒副作用)發(fā)揮方向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及運用技巧,古今醫(yī)家以小生產方式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總結中有著豐富的內容。故正確、全面學習和掌握有關配伍知識及技能,掌握歷代名方中常用配伍組合規(guī)律,對正確遣藥組方、靈活運用成方、減少臨床運用方藥的隨意性、提高臨床動手能力、保證臨床療效等,有著重要意義。
運用配伍方法遣藥組方,目的不過增效、減毒兩方面。
“用藥有利有弊,用方有利無弊”,如何充分發(fā)揮藥物對治療疾病有“利”的一面,同時又能控制、減少甚至消除藥物對人體有“弊”的一面,此即方劑學運用配伍手段時最根本的目的。一般來說,藥物通過配伍,可起到:1、增強藥力;2、產生協(xié)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單味中藥的發(fā)揮方向;4、擴大治療范圍,適應復雜病情5、控制藥物毒副作用。
1.增強藥力 功用相近藥物配伍,可增強治療作用,是組方運用中較為普遍之方法。
如荊芥、防風同用以疏風解表,薄荷、茶葉同用以清利頭目,黨參、黃芪同用以健脾益氣,桃仁、紅花同用以活血祛瘀等。
2.產生協(xié)同作用 藥物之間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協(xié)同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強某種療效。
如麻黃和桂枝相配,通過“開腠”和“解肌”協(xié)同,比單用麻黃或桂枝方劑的發(fā)汗力量明顯增強;附子和干姜相配,俗稱“附子無姜不熱”,體現(xiàn)了先后天脾腎陽氣同溫,“走而不守”和“守而不走”協(xié)同,大大提高溫陽祛寒作用。
3.控制多功用單味中藥的發(fā)揮方向 是在方劑配伍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
如桂枝解表散寒、調和營衛(wèi)、溫經止痛、溫經活血、溫陽化氣、平沖降逆等多種功用,但具體的功用發(fā)揮方向會受復方中包括配伍環(huán)境在內的諸多因素所控制。在發(fā)汗解表方面,多和麻黃相配;溫經止痛方面,和細辛相配;調和營衛(wèi)、陰陽方面,與芍藥相配;平沖降逆方面,多與茯苓、甘草相配;溫經活血功用,常與丹皮、赤芍相配;溫陽化氣方面,常須與茯苓、白術相配。
如黃柏有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虛熱、降虛火等作用,往往分別配伍黃芩、黃連、蒼術、知母為前提。
如川芎有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的作用,祛風止痛多與羌活、細辛、白芷等引經藥相配;活血調經多與當歸、芍藥同用;行氣解郁則又多與香附、蒼術相伍。
如柴胡有疏肝理氣、升舉陽氣、發(fā)表退熱的作用,調肝多配芍藥;升陽多伍升麻;和解少陽則須配黃芩。 由此可見,配伍可控制藥物功用的發(fā)揮方向,從而減少臨床運用方藥的隨意性。
4.擴大治療范圍,適應復雜病情 中醫(yī)藥學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經歷實踐總結,產生了不少針對基礎病機的基礎方劑。
如四君子湯、四物湯、二陳湯、平胃散、四逆散等。在臨床上通過隨證配伍,可以使這些基礎方劑不斷擴大治療范圍。
四君子湯具有益氣健脾的功用,是主治食少便溏、面色萎黃、聲低息短、倦怠乏力、脈來虛軟等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
由脾虛而生濕,阻滯氣機,以致胸脘痞悶不舒,則可相應配伍陳皮,即異功散,功能益氣健脾、行氣化滯;
脾虛痰濕停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胸脘痞悶、咳嗽痰多稀白,則再配半夏入方,即六君子湯,功能重在健脾氣、化痰濕;
在脾胃氣虛基礎上,因痰阻氣滯較重而見納呆、噯氣、脘腹脹滿或疼痛、嘔吐泄瀉等,則可配伍木香、砂仁,即香砂六君子湯,功能益氣健脾、行氣化痰。
由此可見,通過隨證配伍,則可達到不斷擴大治療范圍的目的。
5.控制藥物的毒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從醫(yī)學史的相關資料表明,上古時期,人們對藥物的毒副作用十分畏懼的,從古代將中藥統(tǒng)稱為“毒藥”,以及“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到“服藥不瞑眩,則厥疾不瘥”的認識,以及臣子為國君試藥、兒子為父親試藥的記載,反映了當時運用藥物能產生毒副作用的普遍性。
隨著中醫(yī)學的發(fā)展和藥物運用經驗的積累,尤其方劑學的發(fā)展,探索和掌握了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為后世方藥的廣泛運用和療效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至西漢后期時,對中藥的稱謂,由“毒藥”改稱為“本草”,這本身就是中醫(yī)藥學劃時代進步的標志。
通過配伍控制毒副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兩方面:
a、“七情”中“相殺”、“相畏”關系的運用,即一種藥物減輕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和消除半夏的毒性,砂仁能減輕熟地滋膩礙脾的副作用等;
b、多味功用相近藥物同時配伍的運用,這種方式既可利用相近功用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又能有效減輕毒副作用的發(fā)生。這是因為功用相近的多味藥物同用,可以減少單味藥物的用量,而多味藥物之間,其副作用的發(fā)揮方向往往不盡一致。根據(jù)同性毒力共振、異性毒力相制的原理,這就可以在保障治療效果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控制、減輕毒副作用。如十棗湯中的甘遂、芫花、大戟,瀉下逐水功用相近,且單味藥習慣用量亦大致相似,在組成十棗湯時,以三味各等分為末,棗湯調服。其三味藥合用總量相當于單味藥的常用量。通過現(xiàn)代動物實驗及臨床觀察證明,這樣的配伍方法具有緩和或減輕毒副作用的效果。
注意,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除上述兩個方面外,中醫(yī)藥學中還包含著豐富的方法和內容。如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恰如其分的用量控制,特定的炮制方法,道地藥材的選擇,具體的煎藥、服藥方法以及恰當?shù)膭┬鸵蟮取?/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