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
別名 臭菜、側(cè)耳根、臭根草、臭靈丹。 來源 為二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la cordata Thunb.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氣。莖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葉互生,心形或闊卵形,長3~8cm,寬4~6cm,先端漸尖,全緣,有細腺點,脈上被柔毛,下面紫紅色;葉柄長3~5cm;托葉條形,下半部與葉柄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生于莖頂,與葉對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狀苞片4枚;花小,無花被,有一線狀小苞;雄蕊3,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心皮3,下部合生。蒴果卵圓形,頂端開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生于山地、溝邊、塘邊、川埂或林下濕地。
采制 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產(chǎn)地 藥材產(chǎn)于汀蘇、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和黃酮類成分。揮發(fā)油中主為癸酰乙醛(decanoylactaldehyde)、月桂烯(myecene)、甲基正壬酮(methylunde-canone)、L-蒎烯(L-pinene)等;黃酮有金絲桃苷(hyperin)、槲皮苷(quercitrin)等。
藥理 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等多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時還具有抗病毒、抗鉤端螺旋體等作用;可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備解素,因而可提高免疫力。此外還有利尿、抗腫瘤、止咳等作用。
性味 性微寒,昧辛。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葉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用量15~25g,不宦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汗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配伍應(yīng)用 ①外感風(fēng)寒.痰熱喘咳:配桑白皮、黃芩等。②肺癰吐膿:單用或配冬瓜子、桃仁、鮮蘆根、桔梗、甘草等。③痔瘡墜痛:煎湯熏洗。
名稱:魚腥草學(xué)名蕺菜,別名葅菜,俗名側(cè)耳根、豬鼻孔、臭草等。魚腥草因根、莖、葉有魚腥味,故得名。
基原:屬三白草科蕺菜屬的多年生帶根草本植物。
分布:魚腥草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云、貴、川、贛、皖、陜、粵、閩、桂、浙、蘇、鄂等地。野生在田埂、路溝旁。原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高約30厘米,人工栽培可達60~80厘米。地下莖節(jié)上生根,葉互生卵形,基出五脈,葉柄基部鞘狀抱莖?;ㄐ。S或白色,穗狀花序頂生,果近球形。原系野生,現(xiàn)有大面積家種。全草均可入藥。
我國早在二、三千年前就把魚腥草作為野菜佐食。相傳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煉意勵志之時,曾帶領(lǐng)眾人擇蕺菜(魚腥草)而食之,以充饑廢荒;魏晉時起,蕺菜便正式作為藥用,以“魚腥草”之名收入醫(yī)藥典籍。
前些年的一天,我在武夷山旅游,清晨在路邊濕漉漉的草叢中發(fā)現(xiàn)了好幾棵久違了的魚腥草。我興奮得連忙蹲下來,看了個端祥,還摘了它的一片葉子,輕輕一柔,一股魚腥味就串入鼻腔。是它,沒錯。我小心翼翼地連根帶土拔了兩棵,用小塑料袋裝好放入隨身背囊。我一路上每天給它澆點水,得以帶回了家鄉(xiāng)。我很隨便的就種在門前的一塊菜地里。它的根系很發(fā)達,幾年下來就占滿了一畦地,密密麻麻,高約1-2尺,大有向四面擴張之勢。我每年收割兩次,洗曬切碎后收藏起來,成為家庭藥箱里的一個“簡便廉驗”常用的單方藥。
《三秦采風(fēng)》曾介紹:魚腥草營養(yǎng)豐富,是人們喜愛的野生佳蔬。鮮魚腥草含蛋白質(zhì)2.2%,碳水化合物6%,脂肪o.4%,還含有維生素C和鈣、磷、鉀、銅等微量元素。可生食也可熟食,涼拌、燉肉、煮粥、熬湯、炒菜、泡茶均可。魚腥草拌萵筍、豆芽、芹菜等,清香可口,可治支氣管炎;魚腥草燉肉,可使肉湯更加鮮美可口,可治咳嗽;魚腥草煮面條,有清火作用;魚腥草煮粥,可治熱毒;魚腥草晾干,夏季輔以茶葉飲用,既能解渴,又有藥效。貴州少數(shù)民族喜食魚腥草,用魚腥草妙肉片、妙肉絲、炒臘肉。魚腥草拌野蔥,堪稱一道名萊。以魚腥草為原料可以制成魚腥草咸菜、魚腥草茶、魚腥草酒、魚腥草飲料、沖劑、針劑等。常食魚腥草食品或單味煎湯泡水,可起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作用。
魚腥草在中藥里,性味是:味辛,性寒涼;功能作用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清熱利濕通淋,排癰消腫療瘡,托膿生肌,消痔止血,清脾胃熱等。是一個很常用的中藥。在民間又是大路野菜,有“藥食同源”之稱。在云貴川沒有沒吃過“側(cè)耳根”這道家常菜的。江南農(nóng)民常常是在立夏時節(jié)采摘,煮湯讓全家人分喝,預(yù)防中暑閉痧,效果是很好的。平時感染熱病也常常用它。真不愧為農(nóng)家的“萬寶全書”。
主治疾病:中醫(yī)常用來治的病有:泌尿系感染、生殖系感染、呼吸系感染、皮膚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睪丸炎;喉源性咳嗽、感冒發(fā)熱、肺炎、支氣管炎、肺間質(zhì)感染、非典型肺炎、肺膿瘍、肺結(jié)核、支擴咯血、流感;痢疾、胃腸炎、蘭尾炎;貧血、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婦女痛經(jīng)、懼冷癥、經(jīng)前緊張綜合征、婦科各種炎癥、外陰搔癢、痤瘡;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炎、口腔炎、咽喉炎、癤腫;牛皮癬、(外治)手腳癬、濕疹、帶狀皰疹、蕁麻疹;便秘、痔瘡腫大、痔出血、脫肛;以及抗炎、抗病毒、抗輻射、增強免疫力、防癌抗癌(胃癌、肺癌、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蒲萄胎、直腸癌)等。可見,這個“草藥之王”農(nóng)家是常年備之,醫(yī)生也是不可一日無君啊。
在日本,魚腥草也是歷來受青睞。傳統(tǒng)上稱之為“十藥”,作為時髦的保健佳蔬。認為魚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熱、解毒、抗過敏、抗輻射、防癌抗癌等明顯作用,除采用傳統(tǒng)漢方、藥膳食療外,還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飲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應(yīng)用。
煎服方法:魚腥草可在中藥(房)店買到,但要注意質(zhì)量,要看貨干凈與否,以防止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坑害病家。自己認識就更好。留意采摘凈選,加工切碎備用。
用量用法:內(nèi)服:一般每天以15~30克(小孩藥量酌減),最大量不過50克為標準。放入陶罐或不銹鋼鍋內(nèi),加水過藥平面2CM,文火煮開后,約10~20分鐘(注意不要超煎太久?。瑸V出,一日可煮兩次。原則上當日分次溫服。煎或泡服,都沒有腥味,二三歲小孩都樂意服用。脾胃虛寒者一般不宜。外治:可用適量鮮藥搗汁或干藥煎汁,貼敷搽洗局部。
近有研究,魚腥草也能富集重金屬,所以,要對證用藥,不要超量、過長時間不間斷運用,間歇性用之可免負反應(yīng)。
6種叫停的魚腥草注射液是針劑,它出的問題與傳統(tǒng)中藥飲片不是一回事,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針劑是魚腥草原料的部分提取物,使用方法作用機理也大不一樣。所以,魚腥草針劑有待進一步研究,中藥單方或復(fù)方仍可放心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