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澤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 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斷不負苦心。為善者須當自信。 [述論] 人都喜歡好事,不喜歡壞事。然而,“天行有常”,好事壞事不在人之好惡,而在自身定數(shù)。萬事皆有緣,凡事終有果,事事都有變,好事壞事都在自行之中。好事壞事又都是相對而言的,所持標準不同,則事之好壞又有所別。 故凡事都當察其成因,審其終果,觀其所變,以坦然平常之心待之,不可喜之過望,也不必悲之過甚。好事降臨,往往有德者居之。如果己身之德不夠,自于他人無恩,那么好事之來,未必真是好事,可能背后還隱藏著什么禍苗。因為事起無由,必有不正當?shù)睦碛稍谥С种?。若坦然接受,很可能牽連禍事之中。 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受到突如其來的好運時,往往會自問,到底自己有何德而能居之?如果找不出理由,則不免惶恐不安,因為是福是禍尚且不明,哪里還敢以此自矜呢?同樣,當有禍事突然降臨,也不必驚慌失措,應當審察自己的所行所為。若是自己無寡恩缺德之事,災禍會自行消去,因天道最公;若自己有鮮廉寡恥之為,災禍殃己,當自受禍于天。唯求悔過自新,使壞事變?yōu)楹檬?,天理昭然?span lang=EN-US> 天道最公,公在代表了萬民之心。而萬民之心,則皆在一個“理”字。故善有善報,惡有惡果,并非是佛家的說法,而是天理使然。是故,“人能苦心,天斷不負苦心人,為善者當須自信”。為善本是件好事,但好事并不是好做之事,否則人人皆是圣賢之人了。 做善事何難?最難之處在人之心。首先要心凈,即無私心雜念,而一心向善。若滿心都想的是一己的私欲,苦求名、利、錢、財,斷不能行善而成善。心凈,就是要達到忘我無欲的程度,方可專心去做好事。有“我”之在,必與“他” 相爭;“我”之在心,必無“他”立足之地。“心中之賊”非有他,就是一個“我”字。所以,要想心凈無欲,必先“破心中賊”。“我”之不在,則利欲無存,則可公而忘私,則可奮不顧身,則可舍身取義。 二是心中要有恒。即心力恒久,終生為善??嘈臑樯?,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則就不是善了。恒心為善,一要守得住,恒久不變;二要敬得牢,不為外欲所誘,從而矢志不渝。人皆可做善事,但差別在于為善之久暫。如所謂:“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 三是心中要有圣境。即做好事不以為是在做好事,做善事并不貪圖善報。此種境界是最難的。做善圖個善報,則心中便是個不善;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則心中自然沒有圣境。做好不覺好,行善不圖報,是為真好真善,便是圣境。如此為善,即如孟子所言: 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孟子·離婁下》) 如此以來,為善便也就不難了,苦心之人便一定能夠自信起來。 天道最公,并無什么“天神”在冥冥之中審判,而是公理在人心,在社會,在歷史長河中。所以,那些苦心之人,一定不必埋怨什么“好人不長壽”了,也不必恨什么“壞人活千年”了。關(guān)鍵則在于,我們應當自信自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