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什么區(qū)別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懷古傷今。 區(qū)別并不大,但不是沒區(qū)別。
借景抒情:側重于借助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寫的景物中有明顯的作者情感在流露。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在寫景的詩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實際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難以區(qū)分。景就情,情就景。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閑鶴、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無限離愁別恨。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最典型的如《詩經(jīng)·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鄉(xiāng)之時!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寓情于景:以景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側重于寓字上。沒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寫景物中自然地滲透了作者的情感。
借景抒情與情景交融的區(qū)別
關于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問題已困多時,有時似是而非有時又似非而是,總也弄不明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覺得有理,貼過來與同仁共饗!有一道詩歌鑒賞題讓學生區(qū)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兩種表現(xiàn)手法。大意是問詩中的這種藝術手法是借景抒情還是情景交融。我覺得這種問法不合邏輯,也不科學。因為借景抒情作為藝術手法,一般和觸景生情對舉。而無論是借景抒情還是觸景生情,都可算作手法。這兩種表達手法都可產(chǎn)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就是說,借景抒情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這二者不是對立概念,不可以讓學生進行區(qū)分。 所謂借景抒情,就是王國維說的有我之境。就是作者本有強烈的感情需要發(fā)泄,借助一定的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這種情感。景是受情制約的,為情服務的。詩人的情是喜情,見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氣氛,詩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正因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處處是美麗的花。“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正因為被貶謫,仕途坎坷,所以云橫雪擁,景是障礙重生的景。 觸景生情,就是王國維說的無我之境。詩人本所謂情感,或者本無強烈的情感?,F(xiàn)在身在一定的環(huán)境,或因景的秀麗而喜歡,或因景的蕭瑟而傷愁。這種情是由景而激發(fā)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決定了情。如鳥語花香而怡然,因狂風暴雨而憂傷。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是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自然是觸景生情。“人自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時面對岳飛墓景況很自然觸發(fā)的情感。
無論是觸景生情還是借景生情,都是表達手段,都能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如毛主席所寫的《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技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叢中笑”之景已經(jīng)充滿了一代偉人欣喜革命勝利之情。這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里船。”是無我之境,詩人喜悅之情已完全融匯于景物描寫之中,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借景生情和觸景生情這兩種情況,有時尚可以區(qū)分。有時也可能兼而有之。“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詩人觸此景,一定很愉悅。但終于抵不住詩人固有的思鄉(xiāng)之情,所以后面一轉,思鄉(xiāng)之情代替了美景所帶來的喜悅心情。“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成了喜情轉成哀情了。這里面觸景生情有之,借景生情也有之。當然也做到了情景交融。
可見即使在在觸景生情和借景生情的差異上設題,也已有難度,學生未必好區(qū)分。要是讓學生區(qū)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豈不是難上加難了。
課件參考:
http://www./yuwenkejian/UploadFiles_3800/200712/20071213230746605.ppt
http://www./upload/2009_6_22/2009622161413.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