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道教和合陰陽的養(yǎng)生之道

 心至神知 2010-07-26
道教和合陰陽的養(yǎng)生之道

張 寶
   陰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對概念。其本義是指日照的向背。后遂指兩種性質不同的氣,二者相對、相感、交合、摩蕩相推,化生萬物,并引起萬物的變化;同時也指相互關聯(lián)而又矛盾對抗的兩種力量,它們是萬物成形和發(fā)展變化的根源。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和人體自身的發(fā)展、運動、變化都受陰陽的規(guī)定和制約。
  陰陽亦是道教生命倫理中最為重要的范疇。道教的陰陽之說繼承了先秦道家的道論及陰陽理論,同時又受到《周易》和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老子以道為本,但道的運動亦須借助陰陽的力量?!兜赖陆?jīng)》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而為和”。二即陰陽,由道產(chǎn)生;陰陽相交,產(chǎn)生沖氣以為和,天地萬物遂于陰陽相反相成中化生。所謂“和”,即指陰陽的平衡、和諧、合生的和合狀態(tài)。
  老子之后的莊子,進一步將陰陽的觀念具體化。他說:天地之間無非一氣,此氣包括陰陽。在他看來,道之所以能化成萬物,是因為道蘊涵著陰陽兩個相反的方面,宇宙萬物亦都包含著陰陽正負兩個方面,陰陽的互相交通,互相作用,而形成了和,和為萬物生成的基礎。知曉這個道理,追求萬物的合和,就是依乎天理,就是體道?!肚f子·養(yǎng)生主》說:“為善莫近名,為惡莫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善親,可以盡年”。被后人認作是莊子養(yǎng)生綱要的話,其實質就是依其天理追求至和的境界。莊子認為,和是陰陽平衡的唯一標準,陰陽平衡也是人體機能的正常體現(xiàn),是養(yǎng)生保命中應該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
   在繼承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道教成立之初即將陰陽學說向修道養(yǎng)生方面大加發(fā)展?!短浇?jīng)》依老莊的道論與氣化之說,圍繞人的養(yǎng)生認為,人本于陰陽之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故欲修長壽者,“當守氣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為一,久則彬彬自見。身中形漸輕,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氣應矣”。這就明確指出,人的生命活動,精氣神的變化運煉,都是陰陽二氣和合交流的結果。
  經(jīng)中還用生動的比喻,說明精氣神三者的緊密關系:“陰氣陽氣更相磨礪,乃能相生。人氣亦輪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精、精散,水絕魚亡;故養(yǎng)生之道,安身養(yǎng)氣,不欲數(shù)怒喜也”。進而,還指出三者之間相互依存、共保生命的辨證關系:“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為治,故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
  愛氣、尊神、重精,這是《太平經(jīng)》養(yǎng)生法的三大要點,也是后來的養(yǎng)生家們共同遵循的修煉法則。在此之前,各種養(yǎng)生之說大多偏重一點,是《太平經(jīng)》首次將三寶并列,強調三寶同煉陰陽和合,并將其說視為“道之根柄”、“神靈之至意”,從而推動了道教養(yǎng)生學的完善。
   與《太平經(jīng)》同一時期的《周易參同契》融神仙家的煉丹術、黃老道論和易理為一體,互相參合,系統(tǒng)地講述了煉丹修仙的理論與法訣,它的核心思想仍然是陰陽和合的觀念。在道教看來,這個“易”的來源,是取象于日、月,日月的運行最合陰陽變化的規(guī)律,故養(yǎng)生內煉應法日月的運行而采陰陽的精華。
  按照《周易參同契》的觀點,人的身體來自天地,它本身就是一個小型宇宙,而與自然界的大宇宙息息相通。元代愈琰《易外別傳·序》說:“魏伯陽《參同契》之學也,人生天地間,首乾腹坤,呼日吸月,與天地同一陰陽?!兑住芬缘狸庩?,故伯陽借《易》以明其說”。又在《周易參同契發(fā)揮》中說:“修丹者法天象地,則身中自有一壺天地”。體內能量流的運行,與日月的運行遵循著同一節(jié)律,所以可以把天文學中的周天節(jié)律看作是內氣運行的尺度,或者說將后者看成是前者緊縮了的過程,這在道教丹法中叫做“攢簇之法”。即從一刻的功夫,奪萬年之造化,或加速外界物質的變化以煉成外丹,或延緩衰老元素的轉化以結成內丹,這就是道教煉丹術的核心內容。
   以陰陽學說為指導思想,在其養(yǎng)生的實踐中道教主張形神統(tǒng)一,性命雙修。形神的關系就是身心的關系。從兩者的關系來認識人體健康與長壽的思想,早在先秦時便產(chǎn)生了?!饵S帝內經(jīng)》認為上古之人能終其天年,壽百歲乃去,是因為他們做到了“形與神俱”?!肚f子·知北游》說:“人之生也,氣之聚。聚則為主,散則死”?!豆茏?#183;內業(yè)》指出:“精也者,氣之精也”。這些論述中的精、氣,是指一些精微的物質,是形成人體———形的基本原素;神則代表人體精神方面的因素,如感知、思維、情緒等。神依形(精、氣)所在,而形靠神而立;或說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載體,形神和合,即呈現(xiàn)生命的健康狀態(tài)。
   古代養(yǎng)生家正是通過各種方法的運用,追求形神和合的健康狀態(tài)。但依據(jù)對形神關系的不同認識,或重養(yǎng)形,或重養(yǎng)神,從而形成了以方仙道為代表的養(yǎng)形派與以老莊為代表的養(yǎng)神派。這兩派興衰相替,各有所長,反映了我國先人們在人體科學方面認識發(fā)展的曲折過程。
  考其歷史,道教的主要淵源即為方仙道與老莊派。既然如此,養(yǎng)形與養(yǎng)神派的觀點與方法均被道教吸收,并加以有機的融合,從而建立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觀與內外并重的養(yǎng)生法?!短浇?jīng)》中論述說:“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氣,天氣者受之于氣也。神者成氣而行,故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故無神亦死,無氣亦死”。這是從元氣論出發(fā),說明精神和形體是統(tǒng)一的一體。兩者互相依存,不可分離;“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神精散,水絕魚亡”??梢?,形神統(tǒng)一的基礎是物質,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獨立存在。
   從這一點出發(fā),《太平經(jīng)》中提出了常合形神的“守一”之道。它說:“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這里所說的“一”,即形神依存的狀態(tài)。世人有生有死,“?;季耠x散不聚于身中,反令隨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吾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這是從人身形神統(tǒng)一的觀點,來建立其煉養(yǎng)理論。
   與《太平經(jīng)》觀點相比較,葛洪的形神論更具合理的成分。他說:有因無而生,形須神而立形又為神之宅?!侗渥觾绕?#183;至理》:“故譬之于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于燭,燭糜則火不居矣。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把命比作河堤、蠟燭,把神比作水、火,說明堤壞則水充蕩,燭盡則火熄滅,所得的結論是:精神依附于形體。這是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亦與古醫(yī)經(jīng)的理論相契合。
   早期道教養(yǎng)生家的這些論述,都一致肯定了形神相存。因此,人們要想獲得健康長壽,就必須注意將養(yǎng)形與養(yǎng)神并重同修。對此唐代吳筠《形神可固論》作了專門的論述。他認為,人是依靠自己體內的精、氣、神而生存的,這個身體,也就是“道之器”,應該注意保養(yǎng)。要想獲得長生,就必須修道,煉養(yǎng)體內的精、氣、神。他說:“知之修煉,謂之圣人,奈何人得神而不能守之,人得氣而不能采之,人得精而不能反之。己自投逝,何得怨天地而不佑。”“人之氣與精神,易濁而難清,易暗而難明,知之修煉,實得長生。”反之,如果沉淪于色、香、味以快其情,以惑其志,以亂其心,敗身逆道,忘形沉骨,必至早夭短命。此外,他還指出,有身不加修煉,而用祈神拜佛的方法去求長壽,就如同“止沸加薪”一樣枉費心機,毫無意義。正確的方法只有一條,那就是“形之與神,常思養(yǎng)之”。
   道教著作中有關形神關系的論述很多,其基本傾向都是主張形神依存、身心一體。以此為核心,形成了道教養(yǎng)生學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觀。這一觀點對我國古代養(yǎng)生學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奠定了我國古代養(yǎng)生體系的基本特征,即著眼于人體內部生理、心理功能和肢體功能的全面提高,而不象古希臘及遠古西方養(yǎng)生體系那樣,僅著重于人體肌肉、骨骼、韌帶等體能的強化提高,這是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養(yǎng)生健身體系。
   從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觀出發(fā),道教又提出了性命雙修的思想。實際上,性命和形神是兩對可以相通的觀念。性與神是相通的,命與神是相通的。前二者均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識等,后二者皆謂人的形體、軀體、存在等。由于時代的先后,稱謂和內涵也有一些差異。在漢唐時期,養(yǎng)生家多稱形神共養(yǎng),唐以后的煉養(yǎng)家,則多稱性命雙修。從內容上看,漢唐養(yǎng)生的形神共養(yǎng)之說缺乏完整性,方法也比較零碎單調,而至唐宋內丹家時,性命雙修的理論已非常完整,方法亦相當系統(tǒng)豐富,達到了精細入微,嚴密無隙的程度。
  性命二字,三教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內部各派有各自的看法。一般來講,性指心性、理性、意識,丹經(jīng)中謂之“真意”、“真神”、“元神”等;命指形體、精氣、存在,丹經(jīng)中謂之“元精”、“元氣”、“爐鼎”等。煉心性、元神則叫做“修性”,煉元精、元氣則叫做“修命”。南宋蕭廷芝《金丹大成集》說:“夫道也,性與命而已,命者有生也,性者萬物之始也。夫心者像日也,腎者像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變萬化而未嘗滅焉。然則腎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動,蓋剛健中正純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蓋喜怒哀樂惡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為性之樞紐矣。吁!萬物蕓蕓,各根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窮理盡性而至于命,則性命之道畢矣”。故丹家千經(jīng)萬論,至此性命雙修為是。
   從《鐘呂傳道集》·《靈寶畢法》看,鐘離權的丹法從修命入手,循序漸進。至呂洞賓、陳傳,倡性命雙修。其后張伯端繼承了這一思想,并受佛教禪宗影響,更加強調性命必須雙修,以此融合三教。
   在具體的修煉步驟上,張伯端主張先修命后修性。至金元開內丹北宗王重陽,他們對性命之言和張伯端南宗基本一致,在丹法修煉程序安排上,北宗主張先修性后修命。
   盡管南北二宗在一些觀點與修持次序上有所不同,但皆以性命雙修雙了為第一要義。正如李道純(《中和集》卷四)所說,性為先天至神,命為先天至精,性之造化系于心,命之生滅系于身,“是知身心兩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其名雖二,其理一也”。他還批評了固執(zhí)的“緇流道子”,為其分性命為二,各執(zhí)一端,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陰寡陽皆不能成全大事。修命者不明其性,寧逃劫運?見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歸?仙師曰:煉金丹,不達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萬劫英靈難入圣。誠哉言歟!高上之士性命兼修,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后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道教內丹家性命雙修之旨。于此可謂披露無余。
   道教所獨有的這種性命雙修的養(yǎng)生學,和西方養(yǎng)生學比較,有一個完全不同之處,那就是道教養(yǎng)生學不是單純講壽命、講延年益壽,而是整個人生修養(yǎng)體系。借這個理法完備的體系,去完成人生最高境界,圓滿個體的生命。在西方養(yǎng)生家看來,健康長壽是養(yǎng)生學的唯一目的。故在他們的論著中僅僅局限于對體質與力量的論述,而不涉及心性及道德的修持。如被譽為西方養(yǎng)生學開山鼻祖和運動醫(yī)學的創(chuàng)始人古希臘的希波克拉第,著有《論養(yǎng)生》四卷,全面講述了養(yǎng)生的理論和方法。又著《論健康時的養(yǎng)生》,不僅闡述了飲食養(yǎng)生,而且為普通人和鍛煉者都分別配備了不同的運動處方。這些著作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飲食、按摩、涂油、洗澡、嘔吐、絕食、睡眠、運動等各方面,卻沒有一處談及心性與道德的修持。在道教看來,健康長壽并非唯一目的,故強身健體只是養(yǎng)生的一部分,叫做命功。此外,尚有一部分,是講心性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人格修養(yǎng),這叫做性功。修命還需修性,道教養(yǎng)生家拿性功貫穿命功,所謂“修的一分性,保得一分命”。自始自終,不離心性、道德的修養(yǎng)??梢?,與西方養(yǎng)生學對比,道教養(yǎng)生學的內容更為豐富,更為系統(tǒng),其中有關心性、道德的修養(yǎng),更為西方養(yǎng)生學所無。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色偷偷偷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内片内射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热爱视频| 观看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视频| 日韩三极片在线免费播放| 精品人妻久久一品二品三品| 麻豆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草草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黑人暴力猛交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欧美视频欧美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黄片在线免费看日韩欧美| 欧美六区视频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 亚洲最大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内射一色桃子| 精品亚洲香蕉久久综合网|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91精品蜜臀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一二区二区三区av| 大尺度激情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男生和女生哪个更好色 | 樱井知香黑人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高清免费在线|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依|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98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清| 99久久精品国产日本|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网|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这里只有九九热精品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三区| 婷婷激情五月天丁香社区|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