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遠山區(qū),壯族婦女還穿著破胸對襟衣,無領(lǐng),繡五色花紋,鑲上闌干。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于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扎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干。勞動時穿草鞋,并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jié)日穿繡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huán)、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shù)地區(qū)是短及腰的,少數(shù)地區(qū)上衣長及膝。
壯族婦女發(fā)式
因地而異。廣西龍勝一帶的老年婦女不結(jié)髻,把長發(fā)翻過頭頂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頭頂留長發(fā),四周剪成披衽,頂心長發(fā)翻到前額,扎以白布,插上銀梳;小孩頭發(fā)則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銀飾帽,長大才留頂心發(fā)。天峨一帶的女子留長發(fā)而不打辮,已婚者結(jié)髻,梳順后由左向右繞,扎頭巾;少女梳一條長辮加劉海;少婦梳雙辮;中老年結(jié)髻,垂于腦后。廣東連山一帶的發(fā)型宛若一條盤曲的蟠龍,貫以大簪,用青色綢布包纏。
【錫伯族服飾】坎肩加長袍,錫伯族女人的優(yōu)雅
錫伯族在新疆大部分分布在伊犁地區(qū)和烏魯木齊等地。錫伯族的服飾與新疆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有明顯不同。追溯到清代,男子的服飾錫基本與滿族相同,隨著時代的變遷,地區(qū)的差異以及民族間的相互影響而有所變化和差異。
錫伯人的長袍,底邊在膝下半尺許,袖口為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長褲,外加“套褲”(只有兩條褲腿,沒有褲襠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夾套褲”,冬季則穿“棉套褲”。錫伯族男子服裝喜用青、灰、蘭、棕等顏色,服飾與滿族旗裝樣式基本相同。為便于騎馬、勞動與操作,身穿左右開襟的長袍和短襖,上套坎肩,下著散腿長褲,扎腰帶,腰帶上經(jīng)常掛上煙袋荷包,腳穿布靴,夏天頭戴笠帽,冬天戴氈帽或禮帽。
婦女穿戴要講究些,大襟長袍要粘花邊或繡花寬邊,愛套穿坎肩,坎肩有對襟的,有大襟的,也貼花邊,長褲扎黑色腿帶,腳穿繡花鞋。少女與未婚姑娘,穿著淡雅漂亮的旗袍。右側(cè)腰部的衣兜口內(nèi),掖一條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腳穿繡花布鞋,媳婦的服飾與姑娘無大差別但比姑娘穿著要鮮艷。少女與未婚姑娘,梳一條長辮,用各色“毛線”扎辮根,不剪頭發(fā)簾,頭上、辮梢愛戴些花。已婚婦女梳的是“盤龍髻”,額前有“劉?!?,腦后有“燕尾”,頭頂上烏發(fā)蓬起,盤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將辮梳成雙辮或兩“抓髻”,合起成為一個大“疙瘩髻”。頭發(fā)抹頭油,沒有頭油的,用榆樹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
錫伯族男子服飾是大襟長袍或?qū)蠖躺?。長袍的式樣是大襟右衽,左右兩邊開衩,喜歡青、藍、棕色,腰系青布帶。
婦女的長袍式樣與男子相同,但在領(lǐng)、袖、大襟等處鑲有花邊,還喜歡穿紅、綠、粉等色的腰部和下擺處多褶的連衣裙,外套短坎肩。新娘的婚禮服飾特別講究,面料質(zhì)地優(yōu)良、色澤鮮艷,制作精致考究。并佩戴額箍、簪子、鬢釵、絹花等首飾。男子戴圓頂帽,婦女則喜歡戴各色頭巾,老年婦女一般用青色或白色的頭巾包頭,冬季戴青色棉帽。男穿厚底鞋,女穿繡花鞋。刺繡是錫伯族婦女必備的技能,擅長將花鳥魚蟲等圖案繡在服飾及生活用品上。
除了平時的服飾外,錫伯族薩滿教中的薩滿還有自己特制的服裝;頭戴六股鋼盔,胸掛護心銅鏡,腰圍飄帶繡裙。薩滿穿上這種服飾跳起薩滿舞,模仿各種動物的形態(tài)和追逐、打斗、撕殺的動作,既反映了原始氏族時代的精神和狩獵、游牧的生活氣息,又反映了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點。
【蘇州傳統(tǒng)服飾】草包作冬衣:上當棉襖,下當褲
如今,服飾已經(jīng)成為體現(xiàn)審美情趣、個人喜好和個性特征的物質(zhì)文化現(xiàn)象。蘇州滄浪區(qū)傳統(tǒng)服飾已經(jīng)漸漸推出歷史舞臺,但是其體現(xiàn)出的悠久歷史文化和藝術(shù)風(fēng)尚依舊被蘇州滄浪區(qū)人深深懷念。
草編衣著
蘇州是重要的水稻生產(chǎn)區(qū),稻草也曾是制作服裝的材料,直到50~60年代,滄浪區(qū)內(nèi),還能見到使用稻草制作衣、鞋的情況。
草鞋一般以韌性較大的糯稻草編織。草鞋在勞動時穿著可以防滑,如無意中踩上蛇蟲,也不易引起蛇蟲反應(yīng)而被噬咬。專供冬天穿著的“蘆花鞋”,以糯稻草編結(jié)的草繩為經(jīng),繩上摻以雞毛、蘆花、舊布條等保暖材料編織而成,穿著起來十分暖和。有的還在底下釘上木板,或在木板下再釘上木齒,雨雪天可防濕防滑不沾泥。葑門草鞋灣,就因住戶大多從事草鞋編織而得名,他們編制的草鞋,懸掛在門口出售,鄉(xiāng)間制草鞋的也來這里兜售,逐漸形成較集中的草鞋市場。50年代末,此間仍有人以此為業(yè),60年代塑料鞋興起后,草鞋才漸趨消失。
草帽用麥草編成(也有稻、麥混編的),是過去遮雨、防曬的常用物品。
蓑衣是一種用稻草編織的衣服(后來也有用燈草皮或棕毛編織的),雨天穿著,它前至胸部,后至腳彎,有披肩、短袖(下口不合),便于手臂的活動。
貧窮人家還常用草包作冬衣:將草包一頭破個洞,一頭拆開,往頭上一套,另用一只草包兩頭拆開,往下身一套;上當棉襖,下當褲,腰上用草繩一扎,就可以過冬了。
長裝、短打
清末至民國期間,服式有長、短之分?!伴L”,就是長衫,一般為讀書人、商賈等非體力勞動者穿著;婦女以穿旗袍為多。體力勞動者為便于勞作,穿短打:上短衫,下褲、裙。短衫或為對襟或為大襟。對襟多為男穿。這種對襟短衫,衣身為平面型結(jié)構(gòu),正領(lǐng),兩襟相對,橫釘一字扣,5—7顆。顏色以黑、灰為主。大襟多為女穿,斜襟至腋下,領(lǐng)下一橫形布扣,肩部大襟上一直形布扣,腋下三只橫形布扣。未婚女子以艷色為多,婚后則改月白、淺蘭、藍色等素雅色彩,老年婦女以蘭、灰為穩(wěn)重。中式的褲子,腰圍特別大,要折疊以后才束褲帶;不論蘭褲、黑褲,都有五寸左右寬的褲腰。
這種大腰褲褲襠寬大,便于起蹲等動作。用于勞作時穿的裙子,俗稱為“作裙”。下擺大,穿在身上行動方便;腰帶一束,將上衣收緊,冬天可起御寒保溫作用;夏天在作裙內(nèi)穿條短褲,既雅觀大方,又輕便風(fēng)涼。作裙不但婦女穿著,過去男子也常穿用。
絲織、刺繡
絲織品是滄浪地區(qū)傳統(tǒng)服飾的一大特點。蘇州盛產(chǎn)絲綢,被世人譽為“絲綢之鄉(xiāng)”,絲綢制衣的歷史十分悠久。
絲綢衣衫,滑爽舒適,繡上花紋圖案,更是鮮艷美麗。當年吳王宮廷設(shè)“織里”,為專門織造絲綢的場所。今司前街口的“吉利橋”,原名 “織里橋”,橋名便出于此。相傳當年吳王曾以錦為帆,乘風(fēng)游春;隋朝時,隋煬帝南游,“彩錦作帆,連檣十里”,用的都是吳地織的錦。“錦帆路”的地名至今猶存。明清之時,絲織機房集中在帶城橋下塘與原嚴衙前(今十梓街東段)及市橋頭一帶、出現(xiàn)了“萬戶機聲傳小巷”,“晴翻千尺浪,風(fēng)送萬機聲”,“染坊罷而染工散者數(shù)千人”的景象。蘇州成了絲綢交易的重要商埠。滄浪區(qū)內(nèi)植園、養(yǎng)蠶里、蠶桑地、梅家里等處都曾是植桑養(yǎng)蠶的地方。近代工業(yè)產(chǎn)生后,絲廠、染絲廠等絲織工廠也最早出現(xiàn)在滄浪區(qū)。
喜好在衣服上加刺繡點綴,是蘇州地區(qū)服飾的又一特點。
早在春秋時期,吳地已有“繡衣而豹裘者”(漢·劉向《說苑》)。秦漢以后,“妻妾衣服,悉皆錦繡”,成為風(fēng)尚。宋代,皇家專在蘇州設(shè)立“繡局”,征收繡品。從明清而民國,刺繡已成蘇州姑娘的“必修課”,幾乎出現(xiàn)“家家有繡棚,戶戶有繡娘”的景象。蘇州人在托媒擇偶時,都要看對方姑娘的繡品,以此了解姑娘是否聰明靈巧。姑娘閨中繡品,如荷包、香囊、扇袋、鏡帙、眼鏡套,乃至裙袍、披肩、襯衣、鞋帽等,也成了陪嫁中不可少的物品。這些繡品常以花鳥山水為題材,往往還具有吉祥的寓意。
【維吾爾族服飾】西域特色:女喜艷麗,男愛奔放
維吾爾族的服飾不僅花樣較多,而且非常優(yōu)美,富有特色。維吾爾族婦女喜用對比色彩,使紅的更亮,綠的更翠。維吾爾族男性講究黑白效果,這樣粗獷奔放。
維吾爾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色彩鮮明,圖案古樸,工藝精堪,其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清楚,有些服飾款式與新疆出土衣物頗為相似,體現(xiàn)了一個地區(qū)、一個文化的歷史沉淀。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審美接受范式,從中窺見民族服飾的傳承性與地域性的習(xí)俗。
維吾爾女裝
維吾爾婦女愛穿裙裝,喜選擇鮮艷的絲綢或毛料裁制裙裝,常見的有紅、大綠、金黃等色的質(zhì)料,內(nèi)穿淡色對裙。更偏愛本民族獨創(chuàng)的“艾得來絲綢”縫制連衣裙。每逢假日或喜慶佳節(jié),從街市、鄉(xiāng)村、山野,隨處都可見到身穿不同花色、紋樣的艾得來絲綢縫制的花裙。絲綢的花紋如彩云飄飛,色澤明麗,濃郁華麗,透出創(chuàng)造者內(nèi)含靈性的天賦。維吾爾人譽稱它“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即給人們帶來春天氣息之意,美好的祝福。女褲褲角肥大,褲長及裸骨。
維吾爾族婦女衣服式樣很多,主要有長外衣、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裙子等。過去維吾爾族婦女普遍都穿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和褲子。裙子大都是筒裙,上身短至胸部,下寬大,長及腿肚子。維吾爾族婦女除用各種花色的布料作連衣裙外,最喜歡用艾德來斯綢,這是一種專門用來做衣裙的綢子,富有獨特的民族風(fēng)格。
維吾爾族婦女多在連衣裙外面穿外衣或坎肩。裙子里面穿長褲,褲子多用彩色印花布料或彩綢縫制,講究的用單色布料做褲料,然后在褲角繡上一些花。婦女的長外衣主要有合領(lǐng)、直領(lǐng)兩種,年青婦女喜歡穿紅、綠、紫等鮮艷的顏色,老年婦女喜歡穿黑、藍、墨綠等團花、散花綢緞或布料,衣服上綴有銅、銀、金質(zhì)圓球形、圓片形、橄欖形扣袢,講究的在衣領(lǐng)、袖口等處繡花。女式短外衣有對襟短上衣、右衽短上衣、半開右衽短上衣三種。
維吾爾男裝
維吾爾族的服裝一般都比較寬松。男裝比較簡單,主要有亞克太克(長外衣)、托尼(長袍)、排西麥特(短襖)、尼 木恰(上衣)、庫依乃克(襯衣)、腰巾等。維吾爾族將外衣統(tǒng)稱為裕袢。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藍、灰、白、黑等各種本色團花綢緞料等制作。
維吾爾族男子的襯衣多不開胸,長及膝部、臀部。年青人及小孩的襯衣多綴花邊。宗教職業(yè)者多用長的白布纏頭,維吾爾語稱為“賽蘭”,外衣外邊不系腰帶,多穿長袍,與一般人有明顯的區(qū)別?!?/font>
袷袢是現(xiàn)代的維吾爾族民族式男裝,是以“袷袢”式服飾為主要款式。與古代形式雖然相似,但現(xiàn)代的民族服飾講究面料的質(zhì)地,式樣寬松合體,典雅大方。式樣多以長外衣過膝,對襟、長袖過手指、無領(lǐng)、無鈕扣,一攏腰巾束系既緊身連體,又舒暢保暖?! ?/font>
青年男裝顯得朝氣勃勃,復(fù)季為白色布面料縫制成合領(lǐng)式衣,其領(lǐng)口、前胸、袖口皆續(xù)飾花邊,腰部束續(xù)花“波塔”(腰巾),其名“托尼”、或“葉克臺克”,此衣裝不僅淡雅、涼爽,穿著也極便利,再配上青色長褲,著皮靴,全身穿著融匯成濃郁的民族服飾特色,更顯青春活力與健美。
【高山族服飾】多樣化的色彩,明麗華美的風(fēng)格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高山族具有自己的服飾特色。
高山族的男女服飾是色彩絢麗、華麗精美的。最有代表性的服飾是貝珠衣,又稱貝衣。這種以服飾是用貝殼雕琢或用小圓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繩穿起來,按橫排列縫在衣服上,一件衣服大約需要五六萬顆貝珠。貝衣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貢》記載:“島夷卉服,厥筐織貝”。這一也算是高山族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貢獻吧!
高山族男子的服飾,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一般兄弟民族婦女喜歡以花為冠,高山族男子以花為冠可以說是一個特點。有些男子還要佩戴朵環(huán)、頭飾、腳飾和手鐲,顯得絢麗多彩。高山族婦女服飾基本上是開襟式的,使人產(chǎn)生活潑、自由、嫵媚的感受。男子上山戴藤帽。帽頂上有圓形的圖案,這是雅美人圖騰的標志。
臺灣高山族九個族群的傳統(tǒng)服飾各有特色。如排灣男人喜歡穿帶有刺繡的衣服,用動物的羽毛做裝飾物,女子盛裝有花頭巾、刺繡長衣、長袍;阿美人有刺繡圍裙,男人有挑繡長袍、紅羽毛織披肩;布農(nóng)男人以皮衣為主,女子有纏頭巾、短上衣、腰裙;卑南人以男子成年和女子結(jié)婚時的服裝最為華麗漂亮。
魯凱人的傳統(tǒng)服飾色彩鮮艷,手工精巧,是臺灣高山族服飾中的佼佼者。在節(jié)慶的時候,魯凱男人們戴上漂亮的帽章、佩上華麗的上衣,格外精神,女人們穿上掛滿珠子的禮袍或裙子,非常漂亮。瞧,這位魯凱姑娘從上到下披披掛掛,再加上一頂厚重的帽子,全身重量馬上就多了二、三十斤,真是美女難為啊。
泰雅人的服裝可分為便裝和盛裝。平時勞動穿便裝,十分簡單,婦女的服裝大都是無領(lǐng)無袖無扣的筒衣。節(jié)慶時穿盛裝,還要加上許多的裝飾品,有趣的是,泰雅男子的飾物比女子還要多。人數(shù)較少的賽夏人的服飾也很有特色,最吸引人的一種叫“背響”的飾物?!氨稠憽币卜Q“臀飾”,只在舉行祭奠或舞蹈中使用,形狀大小好像背心,上窄下寬,彩繡著各種花紋,下面綴著流蘇和許多小銅鈴,穿戴時背在背上,跳舞時響成一片,煞是好聽。
服飾是文化的象征,是民族審美特征的外話,高山族的服飾有著追求多樣化的色彩和偏向明麗華美的風(fēng)格。
【服飾顏色禁忌】古代服裝著色有禁忌,黃色在唐代始被皇帝專用
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受這種等級制度“禮”的影響,古代服飾文化作為社會物質(zhì)和精神的外化是“禮”的重要內(nèi)容,為鞏固自身地位,統(tǒng)治階級把服飾的裝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裝除能敝體之外,還被當作分貴賤,別等級的工具,是階級社會的形象代言人。
服裝就如同一種符號,古代社會中服裝有嚴格的區(qū)分,不同的服飾代表著一個人屬于不同的社會階層,這就是“禮”的表現(xiàn)?!抖Y記》中對衣著等級作為了明文規(guī)定:“天子龍袞,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為責也?!薄吨芏Y》中記載:“享先王則袞冕,表明祭禮,大禮時,帝王百官皆穿禮服?!贝呵飸?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對服裝的“禮”性功能亦有精辟見解。如儒家提倡“憲章文武”約之以禮,這種觀點的提出是其與其封建等級制度的捍衛(wèi)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
這種“禮”的功能還表現(xiàn)在服裝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稱“惡紫之奪朱也”(《論語陽貨》)因為朱是正色,紫是間色,他要人為地給正色和間色定各位,別尊卑,以鞏固等級制度,歷史上“白衣”、“苞頭”、“皂隸”、“緋紫”、“黃袍”、“烏紗帽”、“紅頂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時期內(nèi),某種顏色附麗于某種服飾而獲得了代表某種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個朝代幾乎都有過對服飾顏色的相關(guān)規(guī)定
例如:《中國歷代服飾》記載:秦漢巾幘色“庶民為黑、車夫為紅,喪服為白,轎夫為黃,廚人為綠,官奴、農(nóng)人為青“。唐以官服色視階官之品。”“舉子麻之通刺,稱鄉(xiāng)貢。”唐貞觀四年和上元元年曾兩次下詔頒布服飾顏色和佩帶的規(guī)定。
唐代皇帝穿黃袍及衫。唐以前黃色上下通用,并沒有什么特別尊貴的意義。唐高祖以赤黃袍巾帶為常服之后,有人提出赤黃色近似太陽的顏色,“天無二日”,日是帝王尊位的象征。因此從唐朝開始,赤黃色(赫黃)為帝王所專用,黃袍也被視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飾,臣民一律不得僭用,并以品級定袍衫的顏色,即所謂“品色服”。這種規(guī)定一直延續(xù)到清朝。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數(shù)區(qū)分官位以外,對于黃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而下屬各王等官職不經(jīng)賞賜是絕不能服黃的。
中國的服飾文化源遠流長,每當看到峨冠博帶,長襟寬袖的古人,都仿佛感覺到了那遠古的風(fēng)悠悠地飄來。
【明清補服】文武官員的官服:補服圖案代表官位的差異
明、清兩代,官員在朝服的前胸后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行的圖案,我們稱其為“補子”。明、清凡裝飾有“補子”的官服,稱為補服,也稱為“補褂”。前后各綴有一塊補子,形式比袍短又類似褂,但是比褂還要長,其袖端平,對襟,所以又名“外褂”、“外套”,在清代官服中是穿用場合最多,時間最長的一種,而表示官階差異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文官繡有文禽、武將繡有猛獸紋飾的“補子”。
補子的起源:
相傳補子起源于武則天時代(武則天的官吏制度)。一天武則天上朝時賜給官員們繡了花的官袍。因為十分好看,又是御賜之物,所以其他官員紛紛效仿。補子就從這里而來。
補子的源頭可以上溯至蒙元時代。內(nèi)蒙古正藍旗羊群廟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紋的補子,同時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不少具有方補形式的元代織物。但這些服飾沒有作為補服出現(xiàn),且這些方補多作花卉狀,它們在當時并沒有作為官階的標志。
清前三品文官補服圖案
明代和清代“補子”的差別,除了部分動物不同外,就是明代的“補子”前后都一樣,而清代的“補”前面的部分是將其圖案分成兩半。真正代表官位的補服定型于明代。據(jù)《明史·輿服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guī)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lǐng)大袍,胸前、背后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藉以辨別官品。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雜職:練鵲;風(fēng)憲官:獬豸。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作為賜服專門賜給特定人物的賜補,有斗牛和飛魚兩種。
清前三品武官補服圖案從明代出土及傳世的官補來看(本文來自通吃島股票論壇),其制作方法有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早期的官補較大,制作精良,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補子卻只用單只立禽,各品級略有區(qū)別,通常是:一品鶴,二品、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而武官還是用單獸,通常為: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明清官員所用補子都是以方補的形式出現(xiàn)的,與明補相比,清代的補子小而簡單,前后成對,但前片一般是對開的,后片則整片織在一起,主要是為了便于穿著。前片官補正好位于清代官服的前胸,為便于解系紐扣,只能將前片對半分開。
在明清兩代,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服,通常穿著于慶典朝會上。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準。女補的尺寸比男補要小。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意思是女子以閑雅為美,不必尚武。
【基諾族服飾】日月花飾為美,“彩虹衣”為祥
基諾族服飾簡單古樸,他們喜歡穿自織的帶有藍、紅、黑色彩條的土布衣服?;Z族男子穿寬褲和無領(lǐng)對襟白外衣。女子上著繡有各色圖案的白色背心,外罩無領(lǐng)長袖外衣,下穿黑色紅邊的合縫裙子,身背大麻布袋?;Z族崇拜太陽,日月花飾就是基諾族人民審美心理的歷史積淀,它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基諾族人數(shù)雖少,但在服飾上是一個很有特點的民族。在一般民族的服飾中,往往女子服飾比男子服飾豐富,但基諾族卻恰恰相反。
基諾族男子穿寬褲,無領(lǐng)對襟白色外衣。女子挽發(fā)高髻,頭戴三角形尖帽,身背大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色圖案,外著無領(lǐng)長袖外衣,下穿黑色紅邊的合縫裙子?;Z族喜歡穿自織的帶有藍、紅、黑色紋土布,富有民族特色。女子的上衣稱為“彩虹衣”,是一件漂亮別致,鑲繡著各色條紋的對襟小褂,至今民間仍流傳著一個關(guān)于“彩虹衣”的傳說:很久以前,一位祖先老奶奶所天上的彩虹披到一位飽受磨難的姑娘身上,使她變得如仙女一樣美麗,過著吉祥幸福的生活,從此,基諾人就把彩虹作為本民族特有的裝飾。
基諾族的頭飾獨具特色,女子頭戴尖頂式披肩帽,用自織的白色厚麻布制成,上面飾有條狀花紋。有的帽子下擺很長,繡有彩色的挑花幾何圖案,下沿用珠子、絨線和羽毛做流蘇。未婚少女將帽子服貼的戴在頭上,已婚婦女則在頭上架起一個竹篾編的架子,使帽子高高隆起。男子頭帕上最好的裝飾品是用紅豆組成花紋的飾物,下面墜有白木蟲的翅膀,這是姑娘給小伙子的定情信物,白木蟲的翅膀堅硬光亮永不褪色,象征著堅貞不渝的愛情?;Z族的服飾具有古樸素雅的風(fēng)格。
男子一般穿白色圓領(lǐng)無扣的對襟上衣,及膝的寬筒褲,裹綁腿,用長布包頭,戴刻著花紋的竹木或銀制的耳環(huán)。婦女穿圓領(lǐng)無扣短上衣,鑲七色紋飾,內(nèi)襯緊身衣或戴菱形刺繡胸兜。下著前面開合式的短裙,裹綁腿,頭戴披風(fēng)形的尖頂帽?;Z族的服飾原料多為棉麻混紡的土布,顏色以原色為主,其間點綴黑紅色條??棽技夹g(shù)原始簡易,織出來的布不潤滑、無光澤,但卻結(jié)實耐用,深受基諾族的喜愛
男穿鑲邊無領(lǐng)對襟白色麻布衣。無紐扣,前襟和胸部綴飾紅、藍色花條。衣背綴以18厘米見方黑布作底。上繡孔明?。ㄔ铝粱ǎ﹫A形圖案。下穿白、藍色褲,褲長齊膝。
女穿無領(lǐng)對襟短上衣,黑布鑲紅邊,并綴花邊、彩布,背部繡有太陽花圖案。胸前系三角形花布胸擋,穿紅布鑲邊的黑色前開合短裙。系綁腿,戴白厚麻布翅尖帽(有的帶有色彩條紋)。少女帽角下垂至肩,已婚婦女則卷起一角。
【羌族服飾】麻布長衫形似旗袍,男女皆喜纏頭帕
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麗,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制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這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腳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繡有云彩圖案及波紋,鞋尖微翹 ,還穿皮鞋、布鞋腳上裹牛、羊毛制的氈子綁腿,綁腿有保溫和護腿的作用,年輕女子還在綁腿上纏紅腳帶子,男女皆束腰帶。羌族婦女亦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繡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發(fā)辮盤繞作鬢;一般冬季包四方頭巾,上繡各色圖案,春秋季包繡花頭帕,穿有花邊的衣衫,衣領(lǐng)及袖口上鑲排梅花形銀飾,腰系繡花頭帕,系有花邊的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lǐng)花、耳環(huán)、圈子和和戒指等飾物,富有人家還在戒指上鑲嵌瑪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帶橢圓形的“色吳”,上用銀絲編織的珊瑚珠,用來祈求佑福增壽。
原料
羌族紡織自古就有,以麻和棉為原料,用牙齒撕麻和右手拉伸纖維相配合,左手啟動紡錘紡線織布。羌族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穿自家編織的麻布或棉布長衫。
顏色
羌族尚白,以白為吉,以白為善。在他們的多神崇拜中,尤以崇拜白石和羊為甚。服飾上,無論頭帕、羊皮坎肩、麻布長衫,還是腰帶、綁腿,都喜用白色。即使采用挑繡工藝,也大都是在藍布上挑白花,或在白布上挑藍花、紅花,總是以白為主色。
樣式
羌族的傳統(tǒng)服飾為男女皆穿麻布長衫、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羊皮坎肩兩面穿用,睛天毛朝內(nèi),雨天毛向外,防寒遮雨。
刺繡
羌族婦女擅長挑花刺繡。明清時期,羌族的刺繡就已頗負盛名,后來挑花亦逐漸普遍。她們挑繡時不打樣、不劃線,僅用五色絲線或棉線,憑著嫻熟的技巧,就能信手在頭帕、枕帕、衣襟、腰帶、鞋襪等衣物上挑繡出絢麗多彩、疏密有致、形態(tài)自如的各種圖圈紋、三角紋、云紋、波紋和花鳥、魚蟲、走獸等花紋圖案,以寄寓吉祥如意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圖案看去疏密有致,形態(tài)自如,其針法精致細密。傳統(tǒng)的羌族刺繡品多用綿線在粗布上繡成,黑底白紋,對比鮮明。今則以絲線或海馬線繡于各色布上?;蚓晷忝鼷悾虼肢E豪放。
羌族刺繡從針法上區(qū)分,共有七種,即:扎花、挑花、勾花、別花、提花、納花、拼花。
刺繡一般裝飾于頭帕、圍腰、飄帶、肚兜、衣領(lǐng)、衣角、襟邊、鞋面襪底等。
較為典型的圖案有“蛾蛾戲花”、“魚水和諧”、“團花似錦”、“云云花”等。這種內(nèi)容豐富、色彩艷麗、工藝精致的挑繡技藝,不僅顯示出了羌族婦女的聰明才智,而且在我國工藝美術(shù)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羌族的服飾發(fā)展
羌人古代服飾資料甚略。大致說來,多以皮裘、毛麻織品為衣。
羌族古代服飾中以“披氈”最具特色。氈的制作工藝遠比紡織毛布簡單,其產(chǎn)生應(yīng)該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文獻記載,兩漢時甘青羌人“女披大華氈以為盛飾”(《后漢書?西羌傳?集解》引郭義恭《廣志》)。而與之相同時期的“滇族”等羌支民族的貴族男子也多披氈??梢?,“披氈”原為羌族最古老的服飾之一。唐宋時期,羌族披氈已較普遍,《新唐書·黨項傳》稱:“男女衣裘褐,被氈?!边@一服飾傳統(tǒng),至今仍在羌支民族彝族中保存。
近代羌族服飾基本上承襲了袍服之制,服飾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織品為主。道光《茂州志》載:“其服飾,男氈帽,女編發(fā),以布纏頭,冬夏皆衣毪?!鼻甲謇p頭之俗在乾隆年間《職貢圖》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羌族男子已改為纏頭了。纏頭,即以布帕纏繞頭頂,婦女纏頭本為羌族古俗,但男子纏頭顯系四川漢區(qū)影響。
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羌族服飾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更趨豐富。羌族男子服飾較為統(tǒng)一,多著長衫、袍、長褲,纏頭帕或戴皮裘帽。服飾品有頭帕、氈帽、皮裘帽,毛、麻、棉布衫、袍,長褲,無袖羊皮褂、毪褂子,單、夾坎肩、麻、毛織腰帶、綁腿、繡花腰帶,布鞋,麻草鞋,皮“裹肚”,繡花“裹肚”,吊刀,火鐮等。松潘、黑水一帶的羌族男子多蓄發(fā),梳成辮,繞髻于腦后。
現(xiàn)在的羌族,男女皆穿自織的白色麻布長衫,形似旗袍。男則長過膝蓋,女則襲腳背。婦女衣服繡有鮮艷的花邊,領(lǐng)上鑲有一排梅花圖案銀飾。男女都在長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稱“皮褂褂”,晴天毛向內(nèi),雨天毛向外以防雨。還有一種背心是羊毛氈子做的,較前者略長。男女頭部皆纏青色和白鬼的頭帕。女的或頭頂瓦狀的青布一疊,然后以兩根發(fā)辮纏繞其上作髻。男子也有梳辮包帕子的。松潘、黑水一帶的男子蓄發(fā),纏以絲絨編成辮子繞成發(fā)髻于腦后。男女皆束腰帶,打綁腿,綁腿用羊毛織成,目的是御寒。男子足著草鞋、布鞋或牛皮靴,行路時多赤足。婦女著尖鉤鞋,鞋面素凈或銹花。男子亦有穿尖鉤鞋的。
和其他民族的情況一樣。能佩戴上述飾物的多為貴族或經(jīng)濟富裕者。貧苦勞動人民處于無衣可著的狀態(tài),談不上有什么飾物。
在靠實近漢區(qū)和城鎮(zhèn)附近的羌族人民,受漢族服飾影響,多著漢裝,節(jié)假日才穿本民族服飾。
【滿族服飾】清代多穿旗袍:四季皆宜,男女皆可穿
舊時滿族男子留發(fā)束辮,穿馬蹄袖袍褂,女子穿寬大直筒旗袍,穿木制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著鞋子繡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zhì)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tài)。滿族婦女的發(fā)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發(fā)在腦后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fā)梳成辮子并挽成單發(fā)髻,結(jié)婚后的發(fā)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fā)型把頭發(fā)從頭頂分梳為前后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后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后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tài),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女子喜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將旗袍面上繡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lǐng)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huán)、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制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zhì)地的衣料制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fā)。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制作精美。入關(guān)以后,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
滿族的服飾種類有:
帽飾:滿族女人無帽,男人有帽,分禮帽、便帽、風(fēng)帽、氈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飾:主要有四種形式:旗袍(即長袍)、馬褂、坎肩、套褲。旗袍不分季節(jié),男女均可以穿。馬褂則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時穿著??布缡桥说耐馓滓隆L籽澥菬o褲腰的棉褲筒,以兩條背帶固定,多為老年婦女冷天的穿著。滿族人穿長褲與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須扎系的腿帶,以便出行。
鞋飾:男人的鞋為布底納綁,鞋臉鑲嵌雙皮條。冬天穿豬皮或牛皮靴,年邁老人多數(shù)穿高腰氈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寬、鞋臉尖端突出上翅、兩側(cè)綠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樁鞋。具體有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頭鞋、尖頭鞋;
佩飾:滿族人佩帶的飾品分骨飾、石飾、珠飾、金銀飾等。選戴哪一種首飾要根據(jù)地位身份,一般說首飾的好壞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貧富。
滿族的服飾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藍紫色為主,紅、粉、淡黃、黑等色也是其服飾的常用色。白色在滿族服飾中是一個重要的顏色,因為,滿族傳統(tǒng)上有尚白的習(xí)俗,以白色為潔、為貴,白色象征著吉祥如意,所以,在滿族服飾中常在紅色、藍色等其他顏色的旗袍上鑲白色的花邊。
清代滿族基本都編入八旗,有旗人之稱,故這種滿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旗袍。式樣分男女兩種。清初男子旗袍為圓領(lǐng)、大襟、箭袖(馬蹄袖),四面開衩,系扣袢,腰中束帶。四面開衩是為了騎射自如,箭袖是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護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長到肚臍、四面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滿語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馬甲(俗稱坎肩)者。清末,由四開衩改為左右兩開衩,箭袖多改為平袖。女式旗袍基本與男袍同,只是在領(lǐng)口、前襟、袖口等處鑲飾花邊,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于袍外。民國年間,女式旗袍多改為胸襟寬松、腰身微緊、臀部稍寬、下擺略收的式樣,這種貼身合體的旗袍,更能顯示出婦女端莊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紀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袍在滿族聚居區(qū)才逐漸廢棄,而女式旗袍不但滿族婦女至今喜愛,而且其他民族婦女也多穿著。
馬蹄袖是清代滿族男女旗袍之袖式,亦稱箭袖。清初,滿族男子所服旗袍,袖口較窄,袖端多加一長可露指的半圓型獸皮(后改布質(zhì)),因其狀酷似馬蹄而名之馬蹄袖。優(yōu)點是征戰(zhàn)、打獵時射箭方便,御寒保護手背。清中期以后,該袖式的服裝漸從便服轉(zhuǎn)為禮服,便服多為平袖,禮服仍為馬蹄袖。平時多卷起,在辦公事、喜慶節(jié)日、拜見上司、叩見長輩時,必須先左后右地放下馬蹄袖,才可行拜見禮。亦有將馬蹄袖用鈕扣系于便服袖口以為禮服之用者。滿族婦女禮服亦多為馬蹄袖式。民國年間,逐漸不用。
烏拉是滿族傳統(tǒng)的防寒靴鞋之一。以豬、牛、鹿等獸皮縫制而成。形狀為前尖后圓,鞋幫貫以六個鞋耳,鞋口近腳處墊以襯布,并用一細皮帶聯(lián)結(jié)靴耳。鞋較寬大,穿用時須在鞋中充墊“東北三寶”之一的烏拉草。由于烏拉質(zhì)柔量輕,行動自如,既可防寒,又利于軍事征戰(zhàn)及狩獵生活,故得以沿用下來,至今在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一些偏僻山村還可見到。
【畬族服飾】自創(chuàng)服飾圖案,別出心裁的藝術(shù)品
客家人的服飾,與唐宋時期中原人民的服飾差別甚大,卻與畬族服飾類似,顯然是在長期與畬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畬族的影響,吸收了畬族服飾文化的有益養(yǎng)分所致。
歷史文獻對于畬族人民的描寫,與描寫其它蠻撩一樣,都說他們“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藍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婦女高髻垂纓,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
閩東北畬族婦女發(fā)式稱為“鳳凰髻”,16歲前少女用紅絨纏辮子,盤繞頭上,額前留“留?!?,畬族稱為“布妮頭”。成年已婚婦女發(fā)式畬族稱為“山哈娜頭”,隨地域不同略有差異。流行于閩侯,福州,古田,連江,羅源和寧德南路飛鸞一帶發(fā)式稱為“鳳頭髻”。流行于福安和寧德大部分區(qū)域的發(fā)式稱為“鳳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發(fā)式稱為“鳳尾式”。閩南,閩西有的畬村婦女發(fā)式也不同于當?shù)貪h人,如漳平,華安,漳浦,長泰等縣畬族婦女發(fā)式為“龍船髻”。閩北畬族婦女以百根銀簪并配以紅繩,料珠,裝成"扇形髻"。浙西南畬族婦女發(fā)飾稱為“笄”。
畬族服飾圖案的創(chuàng)造作者大多是土生土長的勞動婦女。她們制作服飾品完全是為了自用,而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約。在設(shè)計和制作過程中她們可以隨心所欲、獨出心裁。技法上或挑中帶繡,或織繡結(jié)合,一切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shù)特色。服飾圖案的內(nèi)容和風(fēng)格往往自由奔放、不落俗套。她們把山里的花草、林間的鳥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縫在衣服上、裙子上。這種來源于生活的樸素的藝術(shù)情感,使她們手中繪制的服飾圖案紋樣生機勃勃。
從內(nèi)容上看,畬族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如飛禽走獸、花鳥蟲魚、農(nóng)舍車馬以及傳統(tǒng)的幾何形圖案——如萬字、云頭、云勾、浮龍紋、葉紋等。有的用文字排列組合成圖案。文字的形體有原始的,也有楷書,常用一些舊的吉祥語,如“五世其昌”、“三元及第”、“招財進寶”等。再如象征農(nóng)田的方格圖案、象征江河的彩條圖案、象征林木的十字圖案,都作為一種較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來。
從用色上看,婦女們在創(chuàng)造了理想形象之后,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畬族崇尚黑色和藍色,在服飾上以黑、藍為主調(diào),顯得凝重深沉、莊嚴樸實。在以黑、藍為主調(diào)的基礎(chǔ)上,有的加上一點色彩鮮艷的花邊或頭巾、圍腰之類,平添幾分情趣。畬族婦女的彩虹式花襟由五節(jié)很寬的藍、紅、白、綠、黑布圈或彩緞鑲接而成,有的彩袖顏色卻以紅、黃、綠、藍、紫為主??傊?,是以彩虹的色彩模式設(shè)計的。這其中又包含著一定的象征意義,如藍代表天空,綠代表草地,紅代表太陽等。畬族彩虹式花襟五彩繽紛、色調(diào)和諧、美觀大方,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她們非常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但在色彩的安排上,往往不做大面積的對比,而是采用細碎均勻的小面積對比使色彩既富于變化又和諧統(tǒng)一。同時,以很深或很淺的底色和醒目有力的輪廓線去統(tǒng)一這些斑駁多變的彩色點塊。這種設(shè)色方法,能使色彩多而不雜、艷而不跳。即使是十分突出的塊面顏色,也能融于整個色調(diào)之中,而不至游離于畫面之外。
畬族服飾圖案包含著千百年來廣大民眾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精華,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較深的文化內(nèi)涵,它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
而最使人驚異的是,這些平凡的勞動婦女不僅使用木制織機,織成粗質(zhì)的棉布,還以一根針、幾縷線、小小的蠟刀這些甚為簡陋平常的工具和材料在漫長的歲月里為人類的藝術(shù)寶庫增添了無數(shù)精美的藝術(shù)品,這的確值得人們永遠珍愛。
【傣族服飾】樸實大方衣對襟,身佩飾物有用心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及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個縣市。傣族服飾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xiàn)出熱愛生活,祟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傣族男子服飾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樸實大方,上身為無領(lǐng)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保留著古代“衣對襟”、“頭纏布巾,喜掛背袋、帶短刀”的特點,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織“土布”。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xiàn)了有領(lǐng)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頭巾改為水紅色、綠色、粉紅色的綢子,褲子依舊。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手腕上有一只閃閃發(fā)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過去有文身習(xí)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符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女子服飾
傣族女子的服飾很有特色,但各地有所不同。西雙版納地區(qū)的傣族婦女一般上身穿白色、天藍色或緋紅色緊身內(nèi)衣,外面套以大襟或?qū)蟮膱A領(lǐng)窄袖短衫。這種短衫獨具特色,袖管又細又長,緊貼胳膊;衣服的腰身又細又短,腰背處有一小部分外露,下擺較寬而大。下身穿顏色艷麗的筒裙,長及腳面。過去,筒裙上有花條數(shù)道,花條的多少,表明所屬階層,規(guī)定極其嚴格,任何人不能違反。在這一地區(qū),婦女有穿鞋的習(xí)慣,常見的有尖花鞋、朝鞋和拖鞋。她們一般都將長發(fā)盤結(jié)于頭頂,插上一把月牙梳,有的還戴上一塊花頭巾,形象婀娜多姿,優(yōu)美動人。
德宏傣族婦女的服飾有所不同。她們在當姑娘時一般穿白色或緋紅色的大襟短衫、長褲,將發(fā)辮盤于頭上,腰間束一塊小的圍腰,結(jié)婚后才穿上對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區(qū)傣族婦女的發(fā)式也不一樣,年輕的婦女是將頭發(fā)束于頭頂,中老年婦女則不再束發(fā),而改戴一種黑色的高筒帽。
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通常用金銀制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姑娘們常在頭上插上精巧的小梳子,戴上色彩鮮艷的包頭巾。有時采上幾朵鮮花戴在頭上。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手腕上有一只閃閃發(fā)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
傣族婦女的服飾還有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她們的腰際都系一根精致的銀腰帶,據(jù)說這根銀腰帶十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伙子,就意味著她已愛上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