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簡介
川菜系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菜系,其發(fā)源地是古代的巴國和蜀國。據(jù)《華陽國志》記載,巴國“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產(chǎn)魚鹽和茶蜜;蜀國則“山林澤魚,園囿瓜果,四代節(jié)熟,靡不有焉”。當(dāng)時巴國和蜀國的調(diào)味品已有鹵水、巖鹽、川椒、“陽樸之姜”。在戰(zhàn)國時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種青銅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見一斑。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到三國鼎立之間。當(dāng)時四川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逐漸移向成都。其時,無論烹飪原料的取材,還是調(diào)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專業(yè)烹飪水平,均已初具規(guī)模,已有菜系的雛形。秦惠王和秦始皇先后兩次大量移民蜀中,同時也就帶來中原地區(qū)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這對發(fā)展生產(chǎn)有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秦代為蜀中奠定了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到了漢代就更加富庶。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胡瓜、胡豆、胡桃、大豆、大蒜等品種,又增加了川菜的烹飪原料和調(diào)料。西漢時國家統(tǒng)一,官辦、私營的商業(yè)都比較發(fā)達(dá)。以長安為中心的五大商業(yè)城市出現(xiàn),其中就有成都。三國時魏、蜀、吳鼎立,劉備以四川為“蜀都”。雖然在全國范圍內(nèi)處于分裂狀態(tài),但蜀中相對穩(wěn)定,對于商業(yè),包括飲食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川菜系在形成初期,便有了堅實的基礎(chǔ)。
烹飪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使蜀中的專業(yè)食店、酒肆增多。“文君當(dāng)壚,相如滌器”,則是進步和變化的佐證。這時專業(yè)烹飪?nèi)藛T增多,烹飪技術(shù)突飛猛進。更重要的是聚居于城市的達(dá)官顯宦、豪商巨富、名流雅士越來越講究吃喝享受。他們對菜的式樣、口味要求更高,對川菜的形成和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當(dāng)時川菜特別重視魚和肉的烹制。曹操在《四時食制》中,特別記有“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黃魚“大數(shù)百斤,骨軟可食,出江陽、犍為。”還提到“蒸鲇”,可見當(dāng)時已有清蒸鯰魚的菜式。西晉文學(xué)家左思在《蜀都賦》中對1500多年前川菜的烹飪技藝和宴席盛況描繪為“若其舊俗,終冬始春,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 唐代詩仙、詩圣都和川菜有不解之緣。詩仙李白幼年隨父遷居錦州隆昌,即現(xiàn)在的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直至25歲才離川。在四川近20年生活中,他很愛吃當(dāng)?shù)孛藸F蒸鴨子。廚師宰鴨后,將鴨放入盛器內(nèi),加酒等各種調(diào)料,注入湯汁,用一大張浸濕的綿紙,封嚴(yán)盛器口,蒸爛后保持原汁原味,既香且嫩。天寶元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寵愛,入京供奉翰林。他以年輕時食過的燜蒸鴨子為藍(lán)本,用百年陳釀花雕、枸杞子、三七等蒸肥鴨獻給玄宗?;实鄯浅8吲d,將此菜命名為“太白鴨”。詩圣杜甫長期居住四川草堂,在他《觀打魚歌》中唱出了關(guān)于“太白鴨”的贊美詩歌。宋代川菜越過巴蜀境界,進入東都,為世人所知。無獨有偶,宋代也有兩位大文學(xué)家、詞人同川菜有千絲萬縷的情思,那就是北宋的蘇軾與南宋的陸游。蘇軾從小受川菜習(xí)慣的影響,20歲時隨父親和弟弟到京城應(yīng)試。 川菜以成都和重慶兩地的菜肴為代表。所用的調(diào)味品既復(fù)雜多樣,又富有特色;尤其是號稱“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蔥、姜、蒜,醋、郫縣豆瓣醬的使用頻繁及數(shù)量之多,遠(yuǎn)非其他菜系能相比。特別是“魚香”、“怪味”更是離不開這些調(diào)味品,如用代用品則味道要打折扣。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說,“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咸;“八味”即是魚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紅油、姜汁、家常。烹調(diào)方法共有38種之多。在口味上川菜特別講究“一菜一格”,且色、香、味、形俱佳,故國際烹飪界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之說。川菜名菜還有燈影牛肉、樟茶鴨子、毛肚火鍋、夫妻肺片、東坡墨魚、清蒸江團等300多種。
其中“燈影牛肉”制作方法與眾不同,風(fēng)味獨特;是將牛后腿上的犍子肉切成薄片,撒上炒干水分的鹽,裹成圓筒形晾干,平鋪在鋼絲架上,進烘爐烘干,再上蒸籠蒸后取出,切成小片復(fù)蒸透。最后下炒鍋炒透,加入調(diào)料,起鍋晾涼,淋上麻油才成。此菜呈半透明狀,薄如紙,紅艷艷,油光滑,放在燈下可將牛肉片的紅影子映在紙上或墻上,好似演燈影戲。“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區(qū)人人皆知的一道風(fēng)味菜。相傳本世紀(jì)30年代,有個叫郭朝華的小販,和妻子制作涼拌牛肺片,串街走巷,提籃叫賣。人們謔稱其為“夫妻肺片”,沿用至今。 “東坡墨魚”是四川樂山一道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guān)的風(fēng)味佳肴。墨魚并非海中的烏賊魚,而是樂山市凌云山、烏龍山腳下的岷江中一種嘴小、身長、肉多的墨皮魚,又叫“墨頭魚”。相傳蘇東坡去凌云寺讀書時,常去凌云巖下洗硯,江中之魚食其墨汁,皮色濃黑如墨,人們稱之為“東坡墨魚”;并將其和江團、肥浣稱為川江三大名魚,成為川菜的特色名菜。“清蒸江團”人稱嘉陵美味,上等佳肴??箲?zhàn)期間,四川澄江鎮(zhèn)上的韻流餐廳名廚張世界、鄭祖華烹制的“叉燒江團”、“清蒸江團”等菜肴名聞遐邇。馮玉祥將軍赴美考察水利之前也曾到韻流餐廳品嘗江團,食后贊揚說“四川江團,果然名不虛傳”。 川菜—酸菜魚
材料:酸菜、草魚
配料:山辣椒、姜、蔥、大蒜、干辣椒、花椒、邳縣豆瓣、芝麻 調(diào)味料:胡椒粉、鹽、色拉油、生粉 [烹飪過程] 準(zhǔn)備階段 1、 一般用草魚或者黑魚為佳。 2、 洗魚,注意洗凈腹腔中的黑膜,剪去魚翅 3、 將欲身和頭部分開,魚頭對切。(不宜切斷) 4、 用手壓住魚身體,另一手拿刀貼住魚脊骨上沿推近,感覺著魚骨的位置,及時調(diào)整行刀的方向,將欲頭和魚肉分開。(如果喜歡連骨頭一起吃,也可以忽略此步,但是不鼓勵此法) 5、 把片下來的魚橫放,沿著魚尾至魚頭的方向用刀逐一片下,每片厚度大約5-7毫米左右(宜大不宜?。?。(此處注意! 方向不要搞反了,不然煮出來魚片會碎的。) 6、 取一個雞蛋,左右手倒一倒,倒出蛋清以及用半碗水放入生粉攪拌備用。 7、 切好蔥段、姜粒、蒜粒待用。 8、 魚骨切成段,和魚片魚頭一起放入盆中,加鹽及料酒少許攪拌,再放入蛋清以及生粉羹抓拌均勻。(可放置一會效果更佳) 9、 酸菜………翠花,上酸菜。。。。一包兩包都可以,喜歡就多放點,切成段狀 10、 山辣椒。將山辣椒切成顆粒狀放入切好的酸菜中。 下鍋 11、 鍋中放油燒熱,最好是大油,不過為了……還是用普通的油做吧!待油有6成熱時將豆瓣醬、大蒜(顆粒)、生姜(顆粒)放入,然后將山辣椒及酸菜放入鍋中翻抄 ,香氣溢出后將放入魚頭和魚骨。然后加入水或者高湯燒開 (冷水為佳) 12、 小火燉煮5-7分鐘,然后將雞精、鹽調(diào)味??捎眯∩滓ㄉ僭S湯嘗試。(雞精略多) 13、 然后用漏勺將魚骨頭和酸菜撈起放入待裝的盆中。 14、 大火讓水再次沸騰,然后將魚片放入滾水中,等水再次沸騰后10秒(一般家庭因火小約40秒即可)后將所有的湯及魚片放入裝了骨頭的盆子中。(注意:煮魚片時不宜翻動過多,這樣能保證魚片的完整。) 15、 然后將蔥段和胡椒粉以及芝麻放于表面。 16、 將鍋洗凈,放入約1兩的油,放入干辣椒,少許花椒,等油爍熱為止,將油淋與先前的盆中。這樣一個香噴噴的酸菜魚就做好了。 川菜—板栗紅燒肉
【主料】
帶皮五花肉750克,板栗300克。 【輔料】 濕淀粉25克、糖、料酒, 醬油, 雞湯、精鹽, 味精, 八角, 桂皮、蔥、姜、淀粉。 【制作過程】 1、豬肉切塊,用糖色腌勻,放入油鍋中稍炸后撈出。 2、蔥姜入鍋稍炒,倒入料酒,醬油,雞湯,隨后將豬肉,精鹽,味精,八角,桂皮依次下鍋燒開。 3、移至小火燒,板栗用溫油稍炸,等肉將爛時下鍋同煮。 4、等肉爛時加入濕淀粉即可。 【特點】 成菜整齊,色澤棕紅,肉質(zhì)松軟,板栗清酥,豬肉味道香脆。 川菜—玻璃魷魚
【原料】
干魷魚一張(約150克)。 菠菜心50克。清湯509克、胡椒粉1克、鹽2克、味精0.5克、料酒10克。 【制作過程】 魷魚 用溫水泡1小時,淘洗凈,去掉頭須、蒙皮,用快刀片成長約9厘米、寬約3.5厘米完整、均勻的薄片,放入碗內(nèi)用溫水淘洗一次,瀝干水加白堿拌勻,加開水蓋嚴(yán),燜至水不燙手時,將水潷去,再加開水蓋燜,如此反復(fù)至魷魚色白、透明、體軟,再用清水漂起待用。菠菜心洗凈,入沸水鍋中末熟,撈起放湯碗中熱底礦鍋內(nèi)燒清湯,沸后放入就魚片,喂兩次后,撈出蓋在菠菜心上。鍋內(nèi)另用清湯燒沸,加胡椒粉、鹽、味精、料酒吃味后,灌入湯碗內(nèi)即成。 【特點】 湯色清澈,就魚色白透明如同玻璃,配以碧綠菜心,色清爽,入口滑嫩,湯味清鮮。 川菜—龍井鮑魚
【原料】
鮑魚200克,龍井茶葉、料酒各15克,菜心50克,清湯300克,精鹽5克,味精2克,胡椒面1克,水豆粉30克,雞蛋2個,干豆粉10克。 【制作過程】 1、將鮑魚用料酒、精鹽、胡椒面碼味,將蛋清、干豆粉調(diào)成糊,拌勻; 2、用開水沖泡茶葉,頭道茶水不用,再沖第二次,留75克茶水待用;將茶葉帶水,翻扣在深圓盤正中,并將75克茶水倒入盤內(nèi); 3、把鍋內(nèi)清湯燒至剛開,將鮑魚、菜心、味精放入,裝盤即可。 川菜—干燒雞翅
【原料】
雞翅250克,豬板油75克,花生油50克,姜粒、蒜粒各15克,豆瓣30克,醬油、精鹽各5克,味精2克,胡椒面1克,粗蔥花、料酒各25克,白糖10克,雞蛋2個。 【制作過程】 將雞翅用精鹽、料酒、胡椒面碼味,雞蛋、干豆粉調(diào)成糊,將雞翅拌勻。板油去皮切成粒,用熱油炒熟; 鍋內(nèi)油燒至六成熱,將雞翅逐條放入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倒去鍋中余油,將豆瓣炒出紅色,加湯稍煮,撈去豆瓣渣,放入油丁、姜、蒜、蔥,加醬油、料酒、白糖,燒透入味,加味 【特點】 四川風(fēng)味菜。以雞翅為主料,干燒制成,成菜色澤深紅,雞翅香嫩,味咸鮮辣。四川人烹制雞翅方法多樣,干燒即。 川菜—籮粉魚頭豆腐湯
【原料】
魚頭2個,香菇冬筍各50克,豆腐100克。 【制作過程】 先將魚頭炸一下;再加少許豆瓣、蔥姜、蒜末,加湯燒開后撈去渣,放香菇、冬筍片、豆腐、醬油、鹽、味精、胡椒、料酒、魚頭熟后放粉皮,湯開后勾芡撒青蒜即成。 川菜—魚香茄子
【菜名】魚香茄子
【原料】 茄子250克、郫縣豆瓣50克 【制作過程】 1、茄子去皮剞上刀紋,切塊后用油炸軟; 2、另起鍋下底油炒豆瓣醬,炒香后加蔥姜蒜末,放白糖、醬油、醋、清湯,放入炸好的茄子,收干汁后,用水淀粉勾芡而成。 川菜—水煮牛肉
【原料】
牛肉500克,離筍尖100克,蒜苗50克,干辣椒15克,醬油10克,鄲縣豆瓣20克,醒糟汁10克,鹽2克,花椒3克,素油75克,料酒10克,豆粉15克,鮮湯50克。 【制作過程】 牛肉切成長約5厘米,寬3厘米、厚0.3厘米的片,加鹽、水豆粉、醒糟汁拌勻。萵筍尖切成約長6厘米的薄片。蒜苗切成長約4.5厘米的節(jié),鄲縣豆瓣剁細(xì)。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熱,放辣椒煸至呈深紅色取出,剁細(xì)。鍋內(nèi)下豆瓣炳出色,下剁細(xì)的辣椒和蒿筍尖炒幾下,摻鮮湯,加料酒、醬油和蒜苗,煮至蒜苗斷生,揀出離筍尖和蒜苗盛于窩盤內(nèi)。肉片抖散入鍋,待沸時撥散,煮熟后起鍋,舀蓋在盤中菜上,撒上辣椒末、花椒面,再澆上沸油即成。 【特點】 色紅味厚,麻、辣、鮮、嫩、燙。 川菜—香蔬烤雞腿
原料: 川菜—紅椒爆鮮蝦
主 料: 中蝦1斤、蒜茸2茶匙、蔥2根切碎、川椒粉1茶匙。 配 料: 腌料:鹽1/4茶匙,麻油、古月粉適量,雞蛋白2茶匙,生粉半湯匙。 生粉1/4茶匙,水1湯匙,鹽1/4茶匙。 做 法: 1、川椒放在鑊中,慢中炒香,舂碎,篩出粉末,便是川椒粉。(炒川椒粉不落油) 2、中蝦去殼去腸,只留回尾部之殼,洗凈抹干水。 3、蝦背切開,取去腸,加腌料腌十分鐘,泡油。 4、下油二湯匙,爆香蒜茸、川椒粉,下蝦,贊酒一茶匙炒勻,埋獻,下蔥兜勻上碟。
川菜—西施豆腐羹
主料:白玉盒豆腐 川菜—紅燒咕嚕肉
基本材料
五花肉200克、冬茹10克、姜、蔥各10克、雞蛋1個。 調(diào)味料: 花生油500克(實耗油80克)、鹽10克、味精8克、白糖5克、雞湯50克、麻油5克、生粉50克、老抽王10克。 做法: 1、五花肉去皮切成塊,用少許鹽、味精、雞蛋、生粉拌勻,冬茹切片,姜切片,蔥切段。 2、燒鍋下油,油溫150度時下入肉塊炸至金黃至熟撈起待用。 3、鍋內(nèi)下油,下入冬茹、生姜、炸肉塊,注入雞湯,用中火燒開,調(diào)入鹽、味精、白糖、老抽王燒至汁濃時,放入蔥段,用濕生粉打芡入碟即成。 川菜—松鶴延年
原料:香菇、雞脯肉、黃瓜、蛋白、蛋松、菜松、櫻桃。 操作方法: 特點:味鮮、清淡。 川菜—魚頭凍豆腐
原料:胖魚頭1個,凍豆腐2塊,大白菜、水發(fā)木耳各適量,油6大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