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品茶論道(十二)

 雨中笠翁 2010-05-09
 
太極茶道上海味道漸漸濃
 
       今年春節(jié)期間,杭州河坊街的太極茶道茶館如同他們祖輩在上海當年做茶館那樣,被上海茶客包圍,滿屋的上海話、滿屋的上海人,好在鄭家茶人后代還有幾個會上海話的,主人與客人相濡以沫,相談甚歡,把個春節(jié)的年味調(diào)得很開心愜意。

  據(jù)說,從年初一早上開始,上好茶客蜂擁而進河坊街太極茶道,點茶、聊天十分松弛和浪漫,所選的茶幾乎全是每位六十元以上的中高檔茶,一改部分上海人曾經(jīng)那種過于精明的習慣。從初二到初六,上海茶客的比例很高,直到初七,上海人似乎仍不急著趕回去,還是占據(jù)了幾張茶桌,把好戲唱到了最后。

  從歷史上來看,太極茶道流派起源于上海,早在清乾隆年間,鄭家茶人從江西到安徽,又從祁門一帶隨著茶葉運輸路經(jīng)來到上海,最終從小生意發(fā)展到大家業(yè)。抗戰(zhàn)期間,鄭家茶人開始南遷杭州河坊街一帶,繼續(xù)從事茶葉加工、貿(mào)易和服務(wù)。
 
 
茶道
 
 
        打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歷史文化有別,生活習慣也會有差異,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現(xiàn)象。但是在飲茶、嗜茶方面卻有共同的愛好,無論茶的飲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珍愛的。

  如今,茶夷發(fā)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yǎng)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后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里,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藥”,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zhì)生活需要的范圍,發(fā)展升華為一種優(yōu)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征。中國人為什么愛茶,因為,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nèi)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guī)范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nèi)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寓于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 《茶經(jīng)》中都明顯得到體現(xiàn)。

  《茶經(jīng)》共十章。除四章是講茶的性狀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產(chǎn)區(qū)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講煮茶技藝、要領(lǐng)與規(guī)范的。“四之器”詳細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種器皿,包括規(guī)格、質(zhì)地、結(jié)構(gòu)、造型、紋飾、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講烤茶要領(lǐng),選用燃料,鑒別水質(zhì),怎樣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華技巧;“六之飲”詳細規(guī)定了飲茶應(yīng)該注意的9個問題,還提出品名貴之茶每次不要超過三盞以及三人飲茶、五人飲茶和七人飲茶各應(yīng)如何進行;“七之事”例舉歷史上飲茶典故與名人逸事;“九之略”講述在野外松間石上、清泉流水處和登山時在山洞里等不同場所進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圖”要求把《茶經(jīng)》所寫的茶事活動繪成圖,掛在茶席一角,使參加者能在場看明白。對于茶道的思想內(nèi)涵,《茶經(jīng)》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作者這里提出了“精行儉德”作為茶道思想內(nèi)涵。也就是說,通過飲茶活動,陶冶情操,使自己成為具有美好的行為〖和儉樸、高尚道德的人。
與陸羽忘年交的釋皎然在題為《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寫到:“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詩中兩次提到了茶道一詞。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聞見記》“飲茶”一章又寫道:“有常伯熊者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從上述文獻可知:是《茶經(jīng)》確立了茶道的表現(xiàn)形式與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釋皎然和封演賦予了“茶道”名稱。

  《茶經(jīng)》問世之后,相繼出現(xiàn)了多種茶文化專著,形成流派紛呈、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唐代蘇?0的《十六湯品》專門評論茶湯優(yōu)劣;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和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大明水記》《浮槎山水記》(槎音茶)則是評論煎茶用水優(yōu)劣的專著;宋·蔡襄的《茶錄》和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記述了宋代茶道的發(fā)展情況和特點。從《大觀茶論》中可以看出,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將碾磨好的茶葉粉末直接放在碗內(nèi),把煮沸適度的水先灌進湯瓶,然后沖入茶碗,再用一種狀如小炊帚的竹制“茶筅”攪拌均勻,稱為“點茶”?!洞笥^茶論》對點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詳盡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趙佶還把茶道精神概括為“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八個字。這些內(nèi)容豐富深刻的茶道專著同明清時代的茶文獻一起,構(gòu)成了舉世無雙的中華茶文化寶庫。

  古代眾多的茶道專著,盡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即一切外部表現(xiàn)形式都是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鮮香甘醇”,絕非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國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須清洗潔凈;(二)主張用輕清之水煎茶,有條件時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講求水沸適度。劉禹錫在一首煎茶詩中說:“驟雨松風入鼎來,白云滿盞花徘徊”。茶便煎好了。蘇東坡則更加形象地寫道:“蟹眼已過魚眼生,嗖嗖欲作松風鳴”(蟹眼形容水沸時的小氣泡,魚眼指隨后出現(xiàn)的大些的氣泡);(四)要求使用名貴優(yōu)質(zhì)茶具,并規(guī)定首先要將茶碗燙熱或烤熱,以便于茶湯香氣充分升揚。

  為繼承和發(fā)揚中國茶文化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京茶葉學會和北京茶葉總公司在學習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現(xiàn)代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需要。組建了供內(nèi)部進行茶文化交流的《北京茶道館》,以“儉、和、敬、美”為本館精神。“儉”儉樸,返樸歸真,提倡清茶一杯;“和”和平,祥和安定,和睦相處;“敬”尊敬,互敬互愛;“美”美好,提倡真善美。使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寓于茶道活動之中。

  2.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
中國人視道為體系完整的思想學說,是宇宙、人生的法則、規(guī)律,所以,中國人不輕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劍有劍道,鏈摔跤搏擊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
  第一節(jié) 什么是茶道
茶道屬于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借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盡管“茶道”這個次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一、日本對茶道的解釋
日本人把茶道是位日本文化的結(jié)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近幾百年來,在日本致力于茶道研究的人層出不窮,在長期實踐的基礎(chǔ)上,近幾年才開始有學者給茶道下定義。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shù)。它包含了藝術(shù)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則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shù)、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內(nèi)核是禪。
  熊倉功夫先生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nèi)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shù)群,它通過人體的修煉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十一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面對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如何給茶道下定義,可難為了日本學者。 二、我國學者對茶道的解釋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響,“茶道”一詞從使用以來,歷代茶人都沒有給他下過一個準確的定義。直到近年對茶道見仁見智的解釋才熱鬧起來。
吳覺農(nóng)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shù),或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yǎng)以實現(xiàn)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xiàn)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臺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其實,給茶道下定義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點正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時,佛教也認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給茶道下一個定義,把茶道作為一個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時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過用心靈去悟道時產(chǎn)生的玄妙感覺。用心靈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靜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淺魚讀月”,有的“月穿江底水無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水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個茶人的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第二節(jié) 中國茶道“四諦”

  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樸實謙和,不重形式。飲茶也是這樣,不像日本茶道具有嚴格的儀式和濃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畢竟不同于一般的飲茶。在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加鹽、加糖、加奶或蔥、桔皮、薄荷、桂元、紅棗,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嗜好,愛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類是“清飲”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損茶本味與真香的配料,單單用開水泡茶來喝。“清飲”又可分為四個層次。將茶當飲料解渴,大碗海喝,稱之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zhì)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可稱之為“品茶”。如果講究環(huán)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guān)系等,則可稱之為“茶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這在世中國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xiàn)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nèi)涵。

  什么是茶道的精神內(nèi)涵呢?

  日本學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歸納為“和、敬、清、寂”。茶為茶道的四諦、四則、四規(guī)。“和”不僅強調(diào)主人對客人要和氣,客人與茶事活動也要和諧。“敬”表示相互承認,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別,有禮有節(jié)。“清”是要求人、茶具、環(huán)境都必須清潔、清爽、清楚,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寂”是指整個的茶事活動要安靜、神情要莊重、主人與客人都是懷著嚴肅的態(tài)度,不茍言笑地完成整個茶事活動。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諦史創(chuàng)于村田珠光,400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臺灣中華茶藝協(xié)會第二屆大會通過的茶藝基本精神是“ 清、敬、怡、真”臺灣教授吳振鐸解釋:“清”是指“情潔”、“清廉”、“清靜”、“清寂”。茶藝的真諦不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寧靜、明廉、知恥。“敬”是萬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對己謹慎。“怡”是歡樂怡悅。“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飲茶的真諦,在于啟發(fā)智慧與良知,詩人生活的淡泊明志、儉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國大陸學者對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業(yè)界泰斗莊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莊老解釋為:“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3.“武夷山茶癡”林治先生認為“和、靜、怡、真”應(yīng)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一、“和”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實踐萬物皆有陰陽兩要素構(gòu)成,陰陽協(xié)調(diào),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物才是人間真道。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此論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陸羽不惜傭金二百五十個字來描述它設(shè)計的風爐。指出,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梢娢逍姓{(diào)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學基礎(chǔ)。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是活動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xiàn)為“酸甜苦澀調(diào)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xiàn)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xiàn)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贊嘆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huán)境與心境方面表現(xiàn)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二、“靜”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yǎng)性,追尋自我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秘?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煉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個——靜。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

  道家的“虛靜觀復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茶之為物,……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徐禎卿《秋夜試茶》詩云:

  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

  悶來無伴傾云液,銅葉閑嘗字筍茶。

  梅妻鶴子的林逋在《嘗茶次寄越僧靈皎》的詩中云:

  白云南風雨槍新,膩綠長鮮谷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詩中無一靜字,但意境卻幽極靜篤。

  戴昺的《賞茶》詩:

  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

  綠陰天氣閑庭院,臥聽黃蜂報晚衙。

  連黃蜂飛動的聲音都清晰可聞,可見虛靜至極。“臥聽黃蜂報晚衙”真可與王維的“蟬噪林欲靜,鳥鳴山更幽”相比美。

  蘇東坡在《汲江煎茶》詩中寫道: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寫時聲。

  枯腸未易禁散碗,臥聽山城長短更。

  生動描寫了蘇東坡在幽靜的月夜臨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稱描寫茶境虛靜清幽的千古絕唱。

  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chuàng)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升華凈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和一”的“天樂”境界。

  得一靜字,便可洞察萬物、道銅天地、思如風云,心中常樂,且可成為男兒中之豪情。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我們常說:“禪茶一味”。在茶道中以靜為本,以靜為美的詩句還很多,唐代皇甫曾的《陸鴻漸采茶相遇》云: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磐聲。

  這首詩寫的是境之靜。

  宋代杜小山有詩云: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寫的是夜之靜。

  清代鄭板橋詩云:

  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jié)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寫的是心之靜。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地把“靜”作為茶道修習的必經(jīng)大道。因為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課內(nèi)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激,體道入微??梢哉f:“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回首頁

  三、“怡”中國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者和悅、愉快之意。

  中國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它體現(xiàn)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講形式,不拘一格。突出體現(xiàn)了道家“自恣以適己”的隨意性。同時,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由不同的追求。。歷史上王公貴族講茶道,他們中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權(quán)勢,夸示富貴,附庸風雅。文人學士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托物寄懷,激揚文思,交朋結(jié)友。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參禪悟道,間性成佛。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養(yǎng)生,保生盡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膩,滌煩解渴,享受人生。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暢適。

  參與中國茶道,可撫琴歌舞,可吟詩作畫,可觀月賞花,可論經(jīng)對弈,可獨對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甌,可潛心讀《易》,亦可置酒助興。儒生可“怡情悅性”,羽士可“怡情養(yǎng)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國茶道的這種怡悅性,使得它有極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這種怡悅性也正是中國茶道區(qū)別于強調(diào)“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標志之一。 回首頁

  四、“真”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而一旦論道,則比執(zhí)著于“道”,追求于“真”。“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yīng)是真茶、真香、真味;環(huán)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新靜要真閑。茶是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認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求真。

  中國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義。

  1.追求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fā)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去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達到“全性葆真”。

  愛護生命,珍惜聲明,讓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暢適,讓自己的一生過得更真實,做到“日日是好日”,這是中國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層次。

  3中國茶道與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紀間創(chuàng)立于古印度,月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jīng)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fā)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是興于唐、盛于宋。創(chuàng)立中國茶道的茶圣陸羽,自由曾被智積禪師收養(yǎng),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jīng),其后又于唐代詩僧皎燃和尚結(jié)為“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jīng)》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梢哉f,中國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并廣為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第一節(jié) 禪茶一味

  一、“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chǔ)

  茶于佛教的最初關(guān)系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和制茶技術(shù)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nèi)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gòu)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zhì)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chǎn)生多種聯(lián)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diào)(調(diào)心、調(diào)身、調(diào)食、調(diào)息、調(diào)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chǔ)。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chuàng)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fā)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zhì)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diào)“放下”。近代高僧虛云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內(nèi)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松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diào)“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閑,放松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愿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二、佛教對茶道發(fā)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并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并發(fā)展制茶技術(shù)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chǎn)于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

  此外,佛教對茶道發(fā)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于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nèi)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nèi)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fā)展的表現(xiàn)形式提供了參考。

  鄭板橋有一副對聯(lián)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斗茶。”佛門寺院持續(xù)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guī)范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jīng)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鐘的飲茶規(guī)范納入了《百丈清規(guī)》,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guī)》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jié)合的標志。

  三、“禪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lián)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lián)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

  茶聯(lián)四幅

  1

  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

  ——蘇東坡

  2

  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

  ——招隱寺內(nèi)

  3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

  ——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

  4

  一卷經(jīng)文,苕霖溪邊真慧業(yè),

  千秋祀典,旗槍風里弄神靈。

  ——上饒陸羽泉聯(lián)

  茶詩四首

  1

  題德玄上人院

  杜荀鶴(唐)

 

  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于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

  2

  與茶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一和尚(唐)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北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

  失題

  陳繼儒(明)

 

  山中日日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葉夢,竹爐風軟落花煙。

  點來直是窺三味,心后能翻賦百篇。

  欲笑當年醉鄉(xiāng)子,一生虛擲杖頭錢。

  4

  茶與中國文化發(fā)展

  趙樸初

  七碗受之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讀了這幾首茶詩、茶聯(lián),您能從“禪”中聞到“茶”香,能從“茶”中品出“禪”味么?

 

  第二節(jié) 茶道中的佛典與禪語

  “石蘊玉而山暉,水含駐而川媚。”中國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養(yǎng),如石蘊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禪語的引用,往往可啟悟人的慧性,幫助人們對茶道內(nèi)涵的理解,并從中得到悟道的無窮樂趣。

  一、無

  “無”是歷史上禪僧常書寫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掛的墨寶。“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為的“有”“無”之上的“無”,是佛教的世界觀的反映。講到“無”,不能不提起五祖?zhèn)鞯赖牡涔?。禪宗五祖弘忍在將傳授衣缽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寫得最好就把衣缽傳給誰。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認為這偈文美則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一位燒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認為,“會能了悟了”。于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衣缽傳給了慧能,。因為慧能明白了“諸性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了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到“無一物中物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茶學界普遍認為,只有了悟了“無”的境界,才能創(chuàng)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場

  茶道界把茶室視為修心悟道的道場。“直心”即純潔清靜之心,要拋棄一切煩惱,滅絕一切妄念,存無雜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無“直心”就是在最清靜的深山古剎中也修不出正果。

  茶道認為現(xiàn)實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證道、悟道在現(xiàn)實中就可進行,解脫也只能在現(xiàn)實中去實現(xiàn)。“直心是道場”詩茶人喜愛的座右銘。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應(yīng)該這樣做,不應(yīng)該那樣做”等等按世俗常規(guī)辦的事的主管能動徹底忘記,而應(yīng)保持一個毫無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貪不嗔的虛靜之心。

  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這句話典出于《五燈會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問崇慧禪師:達摩祖師尚未來中國時,中國有沒有佛法。崇慧說:“尚未來時的事暫且不論,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問:我實在不領(lǐng)會,請大師指點。”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隱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大摩來否而變,而禪悟則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應(yīng)該著眼自身,著眼現(xiàn)實,而不管他大摩來否。

  5中國茶道與道家

  第一節(jié) 天人和一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diào)“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這對茶人以茶道為修身養(yǎng)性的途徑,借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有好處。而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yǎng)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現(xiàn)為人對自然的回歸渴望,以及人對“道”的體認。具體地說,人化自然表現(xiàn)為在品茶時樂于于自然親近,在思想情感上能與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與自然相比擬并通過茶事實踐去體悟自然的規(guī)律。這種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現(xiàn)。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不同,中國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別強烈,表現(xiàn)味茶人們在品茶時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與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問的《茗飲》一詩,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契合自然的絕妙詩句。

  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鬢絲禪榻落花前

  一甌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

  邂逅化胥猶可到,蓬萊未擬問群仙。

  詩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對著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樣的茶能在詩人心中永久留香,而萬里清風則送詩人夢游華胥國,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萊三山,可視為人化自然的極至。茶人也只有達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為自己的品格,才能從茶壺水沸聲中聽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體的自然,才能徹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萬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國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萬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與人進行精神上的相互溝通的生命體,所以在中國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顯得格外可愛,格外親切。

  在中國茶道中,自然人化不僅表現(xiàn)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環(huán)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對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蒼山”,鄭板橋品茶邀請“一片青山入座”,陸龜蒙品茶“綺席風開照露晴”,李郢品茶“如云正護幽人塹”,齊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鵑”,曹雪芹品茶“金籠鸚鵡喚茶湯”,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鶴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友情、山有情、風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詩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詩寫道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全詩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結(jié)合,情景交融、動靜結(jié)合、聲色并茂、虛實相生。

  蘇東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詩:

  仙山靈雨濕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正因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國茶人心里充滿著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中國茶人有著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強烈渴望,所以中國茶人最能領(lǐng)略到“情來爽朗滿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

  第二節(jié) 中國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xiàn)形式上常見于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于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托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如果僅用杯子喝茶,而杯托、杯蓋都放在茶桌上,這種手法稱為“唯我獨尊”。對茶的認識上,古人認為茶是天涵之,地栽之,人育之的靈芽。對于茶,天地有涵栽之功而人有培育之功,人的功勞最大。

  二、貴生

  貴生是道家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yǎng)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yǎng)生的功能,以及怡情養(yǎng)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講究太多的規(guī)矩,而是從養(yǎng)生貴生的目的出發(fā),以茶來助長功行內(nèi)力。如馬鈺的一首《長思仁·茶》中寫道:

  一槍茶,二槍茶,休獻機心名利家,無眠未作差。

  無為茶,自然茶,天賜休心與道家,無眠功行加。

  可見,道家飲茶與世俗熱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貪圖功利名祿的人飲茶會失眠,這表明他們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賜給道家的瓊漿仙露,飲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體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精神的一大樂事。對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調(diào)歌頭·詠茶》一詞中寫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

  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

  碾破春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zhàn)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鑒”“澄心味象”的審美觀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xiàn)。

  四、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nèi)巫匀?,曠達逍遙的廚師態(tài)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并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臺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lián)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極參與,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五、道法自然,返樸歸真

  中國茶道強調(diào)“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zhì)、行為、精神三個層次。

  物質(zhì)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采茶、制茶時必須順應(yīng)大自然的規(guī)律才能產(chǎn)出好茶,

  行為方面,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樸實味美,東則行云流水,靜如山岳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yīng)發(fā)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表現(xiàn)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為,使自己的心靈隨茶香彌漫,仿佛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悟我“的境界。

  6武夷巖茶的特點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譽,自古以來武夷山之所以蜚聲中外,除碧水丹山、風光奇秀外,還在于它茶武夷巖茶 。“武夷山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之奇而奇。”

  武夷巖茶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帝王將相所珍愛的奇茗。宋代文豪范仲淹詩云:“年春自動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西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蘇東坡贊武夷巖茶的詩中寫道:“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把武夷巖茶比作絕代佳人,確是生花妙筆。武夷巖茶之所以聞名天下,聲譽日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獨處巖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巖韻”。
什么是“巖韻”

  什么是巖韻?初品著感到玄妙莫測,不好琢磨,高明的茶師把武夷巖茶的“巖韻”歸納總結(jié)為“香、清、甘、活”四個字。

  香。 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里如一, 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湯色清澈艷亮,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巖茶種的凡品。

  甘。指茶湯鮮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為“苦茗”。
活。指的是品飲武夷巖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在“啜英咀華”時須從“舌本辯之”,并注意“厚韻”、“嘴底”、“杯底流香”等。

  正因為武夷巖茶具有”清、香、甘、活”,妙不可言的“巖韻”,所以蜚聲四海,譽滿九州,林古往今來的茶人愛的如醉如癡。

  清代才子袁枚在武夷賞茶一文中寫道:“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刃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可見,“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是感悟武夷巖茶之“活”的不二法門。


  下一篇 斗茶散論

  7斗茶散論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圣陸羽《茶經(jīng)》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不過,茶文化的真正形成則始于唐代。在茶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斗茶以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為茶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斗茶又稱“茗戰(zhàn)”,就是品茗比賽,意為把茶葉質(zhì)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zhàn)斗來對待,“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
   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三國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這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shè)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晉書·桓溫傳》)這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于此。”(山謙之《吳興記》)。“茶宴”一詞正式出現(xiàn)。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為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嘗和審定貢茶的質(zhì)量。唐寶歷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午應(yīng)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宋代茶宴之風盛行,與最高統(tǒng)治者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講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zhí)親王等曲宴于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峰徑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游勝地和著名茶區(qū),山中的徑山寺建于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jīng),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為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鑒評茶葉質(zhì)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未,用沸水沖泡調(diào)制的“點茶法”,就是在這里創(chuàng)造的。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法,前后五年學成回國,將徑山寺茶宴儀式傳到日本,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和發(fā)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
   茶宴的盛行.民間制茶和飲茶方式的日益創(chuàng)新,促進了品茗藝術(shù)的發(fā)展,于是斗茶應(yīng)運而生。五代詞人和凝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封魯國公。他嗜好飲茶,在朝時“牽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清異錄》)。“湯社”的創(chuàng)立,開辟了宋代斗茶之風的先河。不過,斗茶的產(chǎn)生,主要出自貢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權(quán)貴為了博得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yōu)質(zhì)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zhì)量。這樣,斗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正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所說:“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蘇軾《荔枝嘆》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ㄎ迹┖蟛蹋ㄏ澹┫嗷\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斗茶之風從貢茶產(chǎn)地興起以后,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后來還普及到民間。唐庚《斗茶記》記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與斗茶于寄傲齋。予為取龍?zhí)了胫谄淦?。以某為上,某次之?#8221;斗茶,常常是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嘗,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斗茶茶品以“新”為貴,斗茶用水以“活”為上。勝負的標準,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因為湯色是茶的采制技藝的反映。茶湯純白,表明茶采時肥嫩,制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時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采制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xù)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飲用前先要將茶團茶餅?zāi)胨槌煞勰?。如果研碾細膩,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如果湯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盞,盞畫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現(xiàn)的早晚,就成為茶湯優(yōu)劣的依據(jù)。斗茶以水痕早出與為負,晚出者為勝。
   斗茶不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講究。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說,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勁薪。”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溫庭筠《采茶錄》說:“茶須緩火炙,活火煎?;罨鹬^炭火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yǎng)茶。始則魚目散布,微微有聲。中則四邊泉涌,累累連珠。終由騰波鼓浪,水氣全消,謂之老湯。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蘇軾也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汲江煎茶》,“貴從活火發(fā)新泉”(《試院煎茶》)根據(jù)古人的經(jīng)驗,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適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煙和異味。人們常說: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與火配合得卻那樣的默契、和諧和統(tǒng)一。
   斗茶是一門綜合藝術(shù),除了茶本身、水質(zhì)和火候外,還必須掌握沖泡技巧,宋人謂之“點茶”。蔡襄《茶錄》將點茶技藝分為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燲盞、點茶等程序。即首先必須用微火將茶餅炙干,碾成粉未,再用絹羅篩過,茶粉越細越好,“羅細則茶浮.粗則沫浮”。候湯即掌握點茶用水的沸滾程度,是點茶成敗優(yōu)劣的關(guān)鍵。唐代人煮茶已講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涌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水在剛?cè)袝r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茶經(jīng)·五之煮》)。宋代點茶法同樣強調(diào)水沸的程度,謂之“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蔡襄·茶錄》),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沖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湯。南宋羅大經(jīng)認為,點茶應(yīng)該用“嫩”的沸水,“湯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鶴林玉露·茶瓶湯侯》)。因此,他主張在水沸后,將湯瓶拿離爐火,等停止沸騰后,再沖泡茶粉。這樣才能使“湯適中而茶味甘”。在點茶前,必須用沸水沖洗杯盞,“令熱,冷則茶不浮”,叫做“燲盞”。正式點茶時,先將適量茶粉用沸水調(diào)和成膏,再添加沸水,邊添邊用茶匙擊拂,使茶湯表面泛起一層濃厚的泡沫(即沫餑),能較長時間凝住在杯盞內(nèi)壁不動,則為成功。宋代斗茶,除比試茶湯的色澤之外,還要比試沫餑的多少和停留在懷盞內(nèi)壁時間的長短。而“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應(yīng)當指出的是,點茶既以茶粉為原料,那么,人們在飲用時必然連茶粉帶水一起喝下。這與今天的飲茶習慣是不同的。
   古代斗茶的情景,從流傳下來的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斗茶圖》可見一斑?!抖凡鑸D》是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風俗畫,共畫有四個人物,身邊放著幾副盛有茶具的茶擔。左前一人腳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夸耀自己的茶質(zhì)優(yōu)美,顯出滿臉得意的樣子。身后一人雙袖卷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壺,正將壺中茶湯注入懷中。右旁站立兩人,雙目凝視前者,似在傾聽雙方介紹茶湯的特色,準備還擊。從圖中人物模樣和衣著來看,不象是文人墨客,倒象走街串巷的“貨郎”,說明斗茶之風已深入民間,相沿成一種社會風俗。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游藝,叫做“分茶”。(宋)陶谷《荈茗錄》說:“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詩:“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指的就是這種烹茶游藝。玩這種游藝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的水墨畫,故有“水丹青”之稱。斗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因有若干相同之處,故此有人認為分茶也是一種斗茶。此說雖不無道理,但就其性質(zhì)而言,斗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lián)系,又相區(qū)別,共同表現(xiàn)了中國茶文化豐富的內(nèi)容和文化意蘊。
   斗茶作為一項民俗活動,具有繼承性和變異性兩大特點。近年來,全國各產(chǎn)茶區(qū)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斗茶的繼續(xù)和發(fā)展。現(xiàn)代斗茶的情景,從鐵觀音的故鄉(xiāng)——福建安溪縣西坪鎮(zhèn)評比“茶王”茶的活動可見一斑。西坪斗茶是當今一大奇觀。西坪一萬戶茶農(nóng),每年生產(chǎn)2500噸烏龍茶。每年收獲季節(jié),茶農(nóng)們拿出自家上品鐵觀音,先在組里評選出優(yōu)勝者,參加村里評比。隨后,26個行政村選出百來種上品鐵觀音,集中到鎮(zhèn)上參加復賽,從中選出最好的7份,進入西坪鎮(zhèn)每年春秋兩季的“茶王”決賽。在“茶王”決斗場上,一字排開7只白瓷蓋懷,“決斗”開始后,先是“白鶴沐浴”,用開水湯洗蓋杯;接著“烏龍入宮”,將稱好的6克鐵觀音倒入杯內(nèi);繼而“懸壺高沖”,滾水順杯沿慢慢沖入杯內(nèi);然后用杯蓋輕輕刮去浮沫,叫“春風拂面”;加蓋一分半鐘后,打開杯蓋細聞香味,叫“夢里尋芳”;隨后將茶依次斟入茶杯,叫“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7只茶杯編號,沒有姓名,以示公正。專家評委經(jīng)過三泡茶品嘗后,決出了名次。結(jié)果一宣布,頓時全場轟動,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茶王”穿禮服,戴禮帽,手持彩色絹花,坐上八人大轎,隨著浩浩蕩蕩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隊伍繞鎮(zhèn)一周。這是一場由成千上萬茶農(nóng)參與的現(xiàn)代斗茶活動的縮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現(xiàn)代風俗畫。(牟元珪) 

  8武夷巖茶之茶德和無我茶會之無我

  趙大炎

  武夷巖茶,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露之霄降,地鐘氣和,天獨垂青,育成香肌,產(chǎn)為靈芽。大自然的鐘愛,造就武夷巖茶高尚的品德。它與國際無我茶會結(jié)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發(fā)為世人所矚目、所向往。

  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環(huán)六六峰”,“山涌千層青翡翠,溪搖萬頃碧琉璃”碧水丹山構(gòu)成一幅天然畫圖,有如人間仙境。山內(nèi)群峰競秀,幽澗流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7.5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以上,山峰平均海拔650mm。因此,武夷山不僅有奇秀甲東南的奇山水,而且給武夷巖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huán)境,“孕靈滋雨露,鐘秀自山川”,自古名山產(chǎn)名茶。武夷巖茶歷史悠久,素負盛名,正是“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巖骨花香之勝”。它獨具一格的“巖骨花香”之巖韻,令人為之神往。早在南北朝時(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著稱于世。唐宋以來成為歷代貢品,元大德年間(1302年),就于九曲溪的第四曲溪畔設(shè)置御茶園,盛極一時。歷史上著名的“五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半天腰、水金龜),更是蜚聲四海,飲譽中外。大紅袍為巖茶之王,堪稱國寶。自從1981年獲得大紅袍無性繁殖育苗和在武夷山景區(qū)內(nèi)基本相同的條件下移栽成功后,并經(jīng)專家鑒定,一致認為,武夷山市巖茶總公司所屬的茶葉研究所無性繁殖的大紅袍后代,保持了母本的優(yōu)良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可以推廣,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積極推進無性繁殖和不斷改進制作工藝,現(xiàn)在大紅袍無性繁殖后代,無論數(shù)量和質(zhì)量均有很大的提高和發(fā)展。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倍受青睞。本世紀八十年代初培育的肉桂,為巖茶后起之秀。從1982年以來,已先后九次被評為國家級名茶和金獎光榮稱號。特別是市茶葉研究所送評的肉桂,連續(xù)獲得1992年首屆和1995年第二屆中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金獎,名列前茅。

  武夷巖茶獨有的“活、甘、清、香”的巖韻,飲后齒頰留香,香高而悠遠;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令人心曠神怡。它的高貴品質(zhì)和美德,集中表現(xiàn)在:一是能給人以解渴、療疾、健身物質(zhì)上的享受;二是能給人以愉悅身心精神上的享受。從療疾健身上說,武夷巖茶由于品種優(yōu)良,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加上有獨創(chuàng)的無與倫比的制作工藝,因此它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各種化學成分物質(zhì)非常豐富,具有顯著的療疾保健功能。常飲武夷茶,“益思明目,輕身耐老”。正如當代茶葉界泰斗陳椽在《茶葉商品學》一書中所指出的“武夷巖茶溫而不寒,提神健胃,消食下氣,祛痰治喘,利尿消毒,明目益思,抗癌防癌,降脂降壓,降膽固醇,減肥美容”。難怪國際友人稱武夷茶為“萬物之甘露,神奇之藥物”。從愉悅身心上說,由于武夷茶文化,內(nèi)涵豐富,源遠流長,積淀豐厚,品位高雅,備受世人推崇。最突出的是武夷茶藝,其二十七道程序,典雅優(yōu)美。如焚香靜氣,葉嘉酬賓,孟臣沐霖,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喜聞幽香,初品奇茗,再斟蘭芷,品啜甘露,領(lǐng)略巖韻,盡杯謝茶等等,通過出神入化的表演,把物質(zhì)享受與精神享受熔為一體,具有高超的藝術(shù)魅力。
  茶有德,飲茶人有茶德。對于武夷茶德,歷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論述。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就有精彩的描述。現(xiàn)摘錄其中幾段,他說,“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范仲俺贊美武夷巖茶為仙茶,系神仙所栽,為天下第一。滋味,勝過甘美無比的醍醐;香氣,勝過馥郁馨香的蘭芷并以茶的儉樸清淡,由此而引用屈原《漁父》詞:“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以申明自己一生為官清正廉明。尤其是在范仲淹看來,什么茹芝延壽,采薇養(yǎng)生,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一啜仙山靈芽,就會輕身換骨,飄然欲仙了。宋徽宗在《大觀茶論》序中寫道:“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澹閑潔,韻高致靜。”他認為茶具有“清、和、澹、靜”的美德。并以此引申為社會倫理美學。他接著說:“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從事茗飲。天下之士,勵志清白,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以不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也談到武夷茶德:“余游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他把武夷茶德稱贊為:“清芬撲鼻,舌有余甘;”“釋躁平矜,怡情悅性”?,F(xiàn)代茶葉專家莊晚芳教授把中國茶德概括為:廉、美、和、敬(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而且他提出,要通過飲茶方式(茶道茶藝),對人們進行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教育。

  總之,茶作為大自然的產(chǎn)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鐘靈毓秀,造就優(yōu)良茶德。茶性儉,苦而后甘,它的儉樸、清淡、和靜、健身的秉性,恰與中國人崇尚先苦后甜,溫和謙遜,寧靜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們的喜愛。

  9無我茶會的情趣

  “當你寒冷的時候,茶會溫暖你;當你酷熱的時候,茶會沁涼你;當你沮喪的時候,茶會激勵你;當你興奮的時候,茶會鎮(zhèn)靜你。”茶能充實人生和光輝生命,所以臺灣人士宣揚喝茶的好處時,曾創(chuàng)作:“飲茶歌”:

  晨起一杯茶,振精神,開思路;
  飯后一杯茶,清口腔,助消化;
  忙中一杯茶,止干渴,去煩躁;
  工余一杯茶,舒筋骨,除疲勞。

  隨著茶文化熱的興起,臺灣茶俗更趨于廣泛和深入:做一位會泡茶的太太,做一位會奉茶的丈夫,請給學生喝茶機會,讓茶維護兒童健康,建立飲茶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連航空公司的飛機上也提供泡“工夫茶”的服務(wù)項目,用代表中國人的飲料——茶來招待旅客。舊的茶俗得到復興,新的茶俗正在形成。
   而且,臺灣逐步開展了探討茶文化的學術(shù)研究,開辦了一批茶藝班、茶文化研習班,以及與茶藝相關(guān)的“文化教室”。在此基礎(chǔ)上,還致力于新茶俗的探討與推廣。“無我茶會”正是這方面較為成功的例子。所謂“無我茶會”是大家都帶茶具,一起泡茶一起喝茶的茶會形式,因為不分彼此,大家打成一片,所以稱為“無我”,其具體做法是:來自各地的茶人聚集在一起,各自攜帶茶葉茶具,席地圍坐成一圈,每人泡茶四杯,三杯奉給左邊三位茶侶,一杯留給自己,這樣每人都有四杯茶喝。“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不分彼此,天下一家”,無我茶會的精神是:

  座位由抽簽決定,無尊卑之分。奉茶到左,飲茶自右,無報償之心。超然接納四分之茶,無好惡之心。盡力將茶泡好,以求精進之心。依計劃行事,遵守公共約定,無需指揮,培養(yǎng)團體默契。


   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的蔡榮章先生,曾談到中日韓茶人參加的“慢亭無我茶會”的情趣:“喝了三道茶后,靜靜地坐著,微風吹過松林,偶爾夾雜著遠處游客的叫聲,這時揚琴與二胡演奏著一首‘春江花月夜’。我們與大地融為一體,異國友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是我奉茶給您喝,您奉茶給他喝,并無妨礙;您喝著他的茶,我喝著您的茶,人們也融成了一體。”這種情趣不僅是一時一次的,而且是永久的、永存的。
   無我茶會先是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的茶道老師們在內(nèi)部舉辦,后來應(yīng)用在對外公開場合,并邀請外來茶侶參加,到別的地方去舉辦。無我茶會有各種不同的主題,形成諸如親子無我茶會、賞荷無我茶會、返樸歸真無我茶會、佛堂無我茶會等。無我茶會原是一種茶藝方式,但隨著傳播的廣泛和參與人員的眾多,并且經(jīng)常不斷地在各種場合舉行,正有意成為一種民眾性的飲茶習俗。
   放眼港澳臺地區(qū)飲茶風尚的演變,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里普遍流行著中華民族的時尚,充溢著中國文化的氣息。“飲茶思源”,一切有愛國心的人士都把茶作為思鄉(xiāng)的寄托。臺灣《自立晚報》曾發(fā)表過一首令人玩味的詩:

  武夷峻險郁蒼蒼,
  九曲輕舟何處颶?
  一葉巖茶深有意,
  怎教羈客不思鄉(xiāng)!

  如今,港澳臺地區(qū)與祖國的茶文化交流日盛,茶事聯(lián)系頻繁,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懷抱,已是指日可待。波濤之中的寶島臺灣,孤懸海外的歷史遲早是要結(jié)束的。“茶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飲料,地有南北、海有兩岸,雖然同胞分散在廣大的幅員上,無論是天涯海角,只要是同胞,喝的是中國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但愿我們中國人能早日邁向富強康樂的現(xiàn)代化國家之林,海峽兩岸早日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這正是:‘兩岸品茗,一味同心。’”(摘自中國茶文化叢書《問俗》) 

 

  10佛教與茶道

  呂維新

  佛教和茶早在晉代結(jié)緣。相傳晉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jīng),通宵達旦”。佛教和茶結(jié)緣對推動飲茶風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以至發(fā)展到創(chuàng)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佛教的傳播與中國化

  佛教的傳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漢未,自印度傳入中國;東漢初,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中間流行,宣揚“人死精神不滅”,因果報應(yīng),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言,不飲酒,慈悲為本,行善修道等等教義。由于當時戰(zhàn)亂頻繁,硝煙四起,人民生命涂炭,勞苦大眾,富貴榮祿者都可以從佛教教義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統(tǒng)治階級則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因而傳播很快。

  佛教的傳播者認識到,要使佛教在中國扎根必須與中國國情相揉合。佛教傳入中國后,為了求生存與發(fā)展,還在思想意識形態(tài)和教義上竭力吸收我國傳統(tǒng)文化,并互相滲透互為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東晉后期,佛教領(lǐng)袖慧遠竭力把儒家封建禮教和佛教因果報應(yīng)溝通起來,宣揚孝順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報應(yīng)教義的。并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論”。隋唐時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調(diào)合中國傳統(tǒng)思想而創(chuàng)立的,華嚴宗學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貞)調(diào)合佛身“四德”(常、樂、我、凈)。以“五常”(仁、義,禮、智、信)調(diào)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飲酒、不安言)力圖兩者相融臺,調(diào)臺儒家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宋元明清時代,更加注意調(diào)合中國傳統(tǒng)思想。北宋天臺宗學者智園,宣揚“非仲尼之教,則國無以治,家無以寧,身無以安”。而“國不治,家不寧,身不安,釋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還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釋”儒釋共為表里的主張,因而發(fā)展成為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

  (二)茶道的創(chuàng)立與佛教的滲透

  茶道的創(chuàng)立: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歷史悠久,光輝絢麗,但“茶道”一詞,很長被人們所遺忘,竟發(fā)展到日本學者曾向國人提出“中國有沒有茶道?”荒謬而富諷刺的笑話。

  對中國茶道的創(chuàng)立,學術(shù)界說法下一。有引陸羽《茶經(jīng)》“精行儉德”四字。有引《封氏見聞記》“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請注意,時在晚唐)有“中國明初朱權(quán)自創(chuàng)的茶道”等等。百花齊放,可見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形勢喜人。

  陸羽,擅長種菜種茶,首創(chuàng)餅茶炙烤“三沸”煮飲法,對茶的功效論述甚詳,對茶的品飲他側(c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無疑他是我國茶道的奠基人。但遺憾的是他在《茶經(jīng)》中沒有明確提出“茶道”這個詞,令人費解。

  根據(jù)筆者手中資料,“茶道”一詞最早是中唐時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飲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詩中明確提出來的,詩中云: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看陶潛籬下時。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詩篇,“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不但明確提出了“茶道”一詞,而且使茶道一開始就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為中心的茶文化圈內(nèi)任何僧侶、文人所不可匹敵的。結(jié)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動,所以筆者認為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chuàng)立者。由于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宮廷茶具在法門寺重現(xiàn)天日,學術(shù)界認為唐代實際存在著宮廷茶道、僧侶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風格的茶道,從而論證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輝煌璀璨,這是學術(shù)界研究的一個突破性進展。但在三種茶道中,筆眷認為僧侶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響力都超過前二種茶道。

  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筆者認為始啟中唐。

  中唐時期,雖然經(jīng)歷了七、八年政治動亂,相繼又出現(xiàn)了“中興”時期,由于北方民生凋敝,國家財源發(fā)生危機,有識之士認識到南方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資源豐富,大面積的土地特別是山區(qū)沒有得到合理開發(fā)利用,潛力很大,因而動員全民墾荒,擴大糧食作物等種植面積,增加國家稅賦收入,收到顯著效果,茶葉生產(chǎn)也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蓬勃發(fā)展起來的。這是茶道形成的社會基礎(chǔ)。

  陸羽“更隱茗溪”后,以湖州為中心,積極開展茶事活動,與皎然、李冶、顏真卿、孟郊等名僧賢達交往密切,他們談經(jīng)論道,品茗賦詩。從而推動了茶道的形成和發(fā)展,筆者認為湖州是茶道的發(fā)祥地。

  茶道的興起,推動了寺院中茶會、茶宴和各種形式茶道的流行。唐代茶事詩中各有描述,因限于篇幅,摘句抄錄于后:

  武元衡:

  虛室晝常俺,心沅知悟空。

  禪庭一雨后,蓮界萬花中。

  時節(jié)流芳暮,人天此會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籠。

  皎 然: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李嘉祐:

  虛室獨焚香,林空靜馨長。

  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

  杜 牧: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張籍九:

  星臺下煎茶別,五老峰前覓寺居。

  司空圖:

  茶雁添詩句,天清瑩道心。

  只留鶴一只,此外是空林。

  李咸用:

  空門少年初志堅,摘芳為藥除睡眠。

  靈 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從以上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念經(jīng)、會友終日高不開茶。禪茶道體現(xiàn)了良然、樸素、養(yǎng)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禮儀秘藏在法門寺地宮金銀系列茶具從設(shè)計、塑造和擺設(shè)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后室)更令人信眼地認識到“茶禪一味”的真諦。

  禪宗茶道到宋代發(fā)展到鼎盛時期,移值到日、韓等國,現(xiàn)在已向西方世界傳播中,對促進各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12茶、佛文化與唐蕃友好關(guān)系初探

  呂維新

  吐蕃的祖先羌族從遠古時代起就住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一帶,漢代是稱西羌,唐初贊普(君王)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以后成為吐蕃,宋明元時期也有稱西蕃的,到清時定名為藏族。

  一、文成公主西嫁奠定了唐蕃友好關(guān)系的基礎(chǔ)

  唐初贊普(君王)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一帶建立起奴隸制政權(quán)以后,唐蕃雙方都表現(xiàn)出要建立和發(fā)展民族友好關(guān)系的愿望,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據(jù)《資治通鑒》,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唐政權(quán)對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采取了諸如懷柔、和親、互市、朝聘、冊封、招撫等一系列比較明智的政策和手段,從而贏得了少數(shù)民族的信任,增強了少數(shù)民族對唐中央政權(quán)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吐蕃贊普則仰慕中原的封建社會制度和先進的科學文化,并于634年遣使來朝,向唐表明和睦相處的誠意和態(tài)度,同時提出聯(lián)姻要求。于是唐太宗下書臨撫。640年太宗委派朝中尚書大臣專程護送文成公主西行,松贊干布則親自到青海鄂陵湖迎娶。自此唐蕃友好關(guān)系變成了更為親密的甥舅關(guān)系而載入史冊。

  和平使者文成公主博學多才且篤信佛教。入蕃時隨身攜帶了釋迦牟尼真像同行,并帶有大量儒家靜電、佛經(jīng)、醫(yī)書、餅茶及珍寶飾物。隨行人員中有儒士、僧侶。

  吐蕃本無城邑和寺院,為了供奉來自大唐的佛祖,特地建造了小昭寺。文成公主每天都要行佛禮,由漢僧專司供奉之職。有法師專門翻譯佛經(jīng)。吐蕃從此開始接受佛教文化。

  與此同時,漢僧還將帶去的醫(yī)書譯成藏文,編成《漢公主大醫(yī)典》,這是吐蕃最早的一部醫(yī)學著作。

  茶文化也是從文成公主開始在吐蕃傳播。由于吐蕃以畜牧為業(yè),食物中肉、乳較多,而飲茶恰有止渴生津、解油膩、助消化之功能,故而一開始就受到上層貴族的歡迎,并逐漸盛行,以致發(fā)展到“夷人不可一日無茶”的境界。而到如今藏胞的年人均飲用磚茶接近4千克,成了世界上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一個民族。可見文成公主乃是向吐蕃傳播飲茶知識與茶文化的的一功臣。

  在佛教傳入吐蕃之前,高原各民族部落信仰本(一做“笨”,或作“棒”)教,崇拜多種神,并信仰萬物有神。在思想意識中對漢族是有敵意的,把漢傳佛教視為入侵之外敵和民族災(zāi)難,因而形成一股反佛力量。然而本較畢竟是在極低的原始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所崇拜的神與神之間并立平等的思想與吐蕃當時社會已經(jīng)形成的等級森嚴、尊卑有序的奴隸制社會是格格不入的。故而經(jīng)過一番艱苦曲折的較量以后,到了棄松德贊執(zhí)政時期,本教終于被佛教同化了。

  漢傳佛教對松贊干布有很強的感染力,他根據(jù)佛家思想頒布了以“十善”、“十六要律”為內(nèi)容的“民眾守則”,并編入吐蕃法典,藉以強化自己的統(tǒng)治。與此同時,他還在大唐文化的影響下,改革了吐蕃的管制和軍制。

  松贊干布對唐一直持親善友好的態(tài)度,并常以臣自居。他向大唐奉獻過珍貴的禮品,以求得大唐的官職為榮。高宗繼位后,為緬懷太宗為富國強兵作出的杰出貢獻以及對松贊干布的恩寵,在加封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ね醯耐瑫r,還刻其石像于昭陵(太宗墓),至今猶在。這是漢蕃親密友好關(guān)系不可磨滅的證據(jù)。

  二、金誠公主西嫁鞏固和發(fā)展了唐蕃友好關(guān)系

  文成公主西嫁以后,到了葛爾家族執(zhí)政時期,卻被論欽陵之徒進犯漢地而給唐蕃關(guān)系蒙上了陰影。

  罕為人知的吐蕃女杰赤瑪倫是一位武則天式的在政治上很有建樹的偉人。她是松贊干布的孫女,是贊普芒松芒贊的王后。他分別以王后、母后、祖母的身份,或輔佐或攝政或主持吐蕃政事達三代之久。他非常珍視祖父與唐建立起來的親密友好關(guān)系,因而竭力主張予以恢復并加以發(fā)展。707年,為向唐表示友好,特派使臣向唐貢獻方物,并同時為孫王請婚。中宗即以宗室女金誠公主出嫁。這是唐蕃第二次和婚,它再次表明唐蕃友好終究是歷史的主流。

  金誠公主西嫁有錦緞?wù)鋵毤敖厦璧任镒髋慵尬铩S捎诮鹫\公主也虔誠信佛且素受宮廷教育,故將小昭寺的佛祖真像隆重地迎接到了大昭寺,而她則每天以高潔的茶湯供奉佛祖。據(jù)《漢藏史集》記載,隨金誠公主入藏的工匠還根據(jù)神話傳說中的鳥銜茶枝入蕃、用茶湯治好蕃王疾病的故事,將鳥銜茶枝圖畫在所制的上等茶碗上。這是吐蕃有專用茶碗之始。金誠公主西嫁以及她為傳播和弘揚茶、佛文化作出的不懈努力,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了唐蕃友好關(guān)系。金誠公主的丈夫曾上書唐皇,表達感恩之情和永結(jié)友好的愿望,他也仰慕中原文化,曾請賜經(jīng)典古籍,“自漢地迎請和尚多人,敬信佛法。”漢僧的主要任務(wù)就是講經(jīng)和譯經(jīng)。

  公元779年,吐蕃建成了歷史上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佛教寺院――桑耶寺,自此有了吐蕃出家的僧人和僧伽(眾和尚)組織。佛教的規(guī)模發(fā)展,誘發(fā)了“佛、本”之爭,經(jīng)過一番爭斗,蕃王認定本教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吐蕃的發(fā)展,于是下令本教徒歸佛或返俗,并令官民一律信佛。佛教大興,本教消失,唐蕃友好走上了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為了大力發(fā)展佛教,吐蕃王室確立了僧侶的官階,并制定法律保護僧侶,把僧侶的地位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故《唐史》有“國政蕃僧”之說。吐蕃佛教從傳入到發(fā)展,直到教派林立、政教和一的局面,是經(jīng)過長期艱苦努力而逐步形成的。

  大唐兩位公主入藏,為傳播茶文化和佛文化、為唐蕃友好及經(jīng)濟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貢獻必定為后人所敬仰。

 
 
 
茶與書法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草精品视频精品视频精品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九九| 国产无摭挡又爽又色又刺激| 日韩女优视频国产一区| 又黄又硬又爽又色的视频 | 成年人免费看国产视频| 美女黄色三级深夜福利| 亚洲欧美日韩网友自拍| 91人妻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国产福利在线播放麻豆| 国产亚洲视频香蕉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99久只有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清纯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国产又粗又长又大高潮视频|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久久|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色婷婷激情五月天丁香|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美女激情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一二区视频 | 四季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欧美精品二区中文乱码字幕高清 |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热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午夜视频免费观看成人| 高清不卡一卡二卡区在线|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男同| 东京热电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美女诱惑一区二区| 富婆又大又白又丰满又紧又硬 | 午夜精品成年人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国产欧美日韩| 区一区二区三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