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類用溫度計等儀器觀測氣溫的時間不超過170年,所以此前的氣候變化都出于間接復原,在這方面,歐洲的文獻依據(jù)遠不如中國,復原的精確性和代表性也不如中國,兩者出現(xiàn)差異是完全正常的。但毫無疑問,200年前的氣候變化基本上是無法用溫室效應即溫室氣體的增加導致氣溫上升的理論來解釋的。 即使是對對1979年以來的變暖趨勢,作者提出質疑:溫度計的數(shù)據(jù)記錄顯示了相當強的變暖趨勢,而衛(wèi)星和高空氣球的數(shù)據(jù)則顯示變暖的趨勢很微弱。這也是一部分科學家對“全球變暖”根據(jù)的疑問:地球上的氣溫是一個點一個點地測定的,大多數(shù)固定的測量點會隨著人口的密集化和建筑的都市化而“變暖”,但與此同時,地球上一些變冷的點卻未必有測量點,由于地球的熱量大致是固定的,冷暖之間實際上會互相抵消,所以由衛(wèi)星或高空氣球獲得的宏觀結果應該更加符合實際。 盡管由于史料有限,并且并不系統(tǒng),更不完整,對以往氣候變化的復原還遠遠談不上精確。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完全沒有大量溫室氣體存在或者溫室效應不明顯的情況下,氣候也在變冷或變暖。那么近期的氣候變暖有沒有地球本身的因素呢?如果有,究竟占多大成分?如果對這些原因沒有進行起碼的研究,憑什么肯定人為因素要占90%以上呢?在只有分子而沒有分母的條件下,百分比又如何算得出來呢? 本書對“全球變暖”理論相關的各種觀點進行了全面的挑戰(zhàn),作者否定溫室效應理論,認為擔心海平面升高,氣候變暖將導致饑荒、干旱和土地貧瘠,數(shù)百萬野生動物將永遠消失,暴風雨將頻發(fā),可能出現(xiàn)突發(fā)的全球變冷等,都斥之為“毫無來由的恐慌”。自然,他認為《京都議定書》的實施根本不可能改變地球的氣候,從而斷定它將以失敗而告終。 在這些方面我并不完全贊成作者的觀點。十多年來,我對未來氣候和環(huán)境變化所采取的態(tài)度一直是“不能無憂,不必過慮”,而不必過慮的前提是不能無憂。特別是在很多現(xiàn)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釋,人類對自然所知甚的情況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節(jié)約資源,保持環(huán)境總沒有錯。為了人類的未來,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總是有益無害的。但作者的一些分析也使我們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至少了解了良好的愿望與實際效果之間的矛盾。如作者指出,像風力發(fā)電、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昂貴代價,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根本無法取代傳統(tǒng)能源;對《京都議定書》不可行性的分析;都能給人有益的啟發(fā)。 現(xiàn)在流行一種說法,質疑“全球變暖”,或反對《京都議定書》的論著大多得到美國石化財團的資助,是為石油化工利益集團說話。我不知道本書的作者是否得到過石化財團的資助,好在我沒有拿過它們的錢,可以自由說話。但認真想一下,即使如此,也不能根據(jù)這一點就否定一種科學研究的結論。請問當今世界上,還有哪些科研項目沒有基金資助?肯定“全球變暖”的項目不都有政府或基金會的資助嗎?它們的結論是否就不可信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