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cè),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jì),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shè)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jǐn)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言偃復(fù)問曰:“如此乎禮之急也?”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達(dá)于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復(fù)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fù)。”然后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體魄則降,知?dú)庠谏?,故死者北首,生者南鄉(xiāng),皆從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yǎng)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祜。 作其祝號,玄酒以祭,薦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殽,與其越席,疏布以冪,衣其澣帛,醴醆以獻(xiàn),薦其燔炙。君與夫人交獻(xiàn),以嘉魂魄,是謂合莫。 然后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此禮之大成也。 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祝嘏辭說,藏于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醆斝及尸君,非禮也,是謂僭君。 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大夫具官,祭器不假,聲樂皆具,非禮也,是謂亂國。 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喪,與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與家仆雜居齊齒,非禮也,是謂君與臣同國。故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jì),諸侯非問疾吊喪,而入諸臣之家,是謂君臣為謔。 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別仁義,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法無常而禮無列,無禮列則士不事也。刑肅而俗敝,則民弗歸也,是謂疵國。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謂殽地,降于祖廟之謂仁義,降于山川之謂興作,降于五祀之謂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參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處其所存,禮之序也;玩其所樂,民之治也。故天生時而地生財,人其父生而師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無過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養(yǎng)也,非養(yǎng)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則有過,養(yǎng)人則不足,事人則失位。故百姓則君以自治也,養(yǎng)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顯也。故禮達(dá)而分定,故人皆愛其死而患其生。 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大夫死宗廟,謂之變。 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dá)于其患,然后能為之。 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xué)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竅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時,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zhì)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zhì)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jì),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zhì),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時為柄,故事可勸也。以日星為紀(jì),故事可列也。月以為量,故功有藝也。鬼神以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為質(zhì),故事可復(fù)也。禮義以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為田,故人以為奧也。四靈以為畜,故飲食有由也。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故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鳳以為畜,故鳥不獝。麟以為畜,故獸不狘。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 故先王秉蓍龜,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辭說,設(shè)制度,故國有禮,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 故先王患禮之不達(dá)于下也。 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國,所以列地利也;祖廟,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儐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xué),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 故禮行于郊,而百神受職焉;禮行于社,而百貨可極焉;禮行于祖廟,而孝慈服焉;禮行于五祀,而正法則焉。故自郊社、祖廟、山川、五祀,義之修而禮之藏也。 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zhuǎn)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xié)于分藝。其居人也曰養(yǎng),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 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朿也。所以養(yǎng)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dá)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 故唯圣人為知禮之不可以已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故圣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xué)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xié)諸義而協(xié),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者,藝之分、仁之節(jié)也。協(xié)于藝,講于仁,得之者強(qiáng)。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故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為禮不本于義,猶耕而弗種也;為義而不講之以學(xué),猶種而弗耨也;講之于學(xué)而不合之以仁,猶耨而弗獲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樂,猶獲而弗食也;安之以樂而不達(dá)于順,猶食而弗肥也。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御,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大順者,所以養(yǎng)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積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繆,細(xì)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間,連而不相及也,動而不相害也。此順之至也。故明于順,然后能守危也。 故禮之不同也,不豐也,不殺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飲食必時,合男女、頒爵位必當(dāng)年德,用民必順,故無水旱昆蟲之災(zāi),民無兇饑妖孽之疾。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皇麒麟,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余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則是無故,先王能修禮以達(dá)義,體信以達(dá)順,故此順之實也。 注:《禮記·禮運(yùn)篇》云:“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儒家的社會倫理學(xué)說還要求人們“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要讓人們在年老時有人奉養(yǎng),以終天年,年輕的時候,社會提供條件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讓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在社會的愛護(hù)下成長,鰥寡孤獨(dú)的老人及有疾病殘疾的,皆能有所養(yǎng)。這雖然是一種社會理想,但也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的要求,是儒家社會倫理的主張。《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在談到自己的志向時說,他愿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就是說,孔子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和努力,使年老的人過得安逸,朋友對他相信,年少的人也會懷念他。
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