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這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名言,可譯作“生死事大”。對于個體而言,人生就意味著選擇。古今中西無不對生死問題予以關注。有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生死感懷,也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不僅是思古的幽情,也是對生命意義的追索。正像斯賓諾沙所說,自由人的智慧,不是對死的默念,而是對生的沉思。
但中西畢竟也有不同:比如西方重語言、解析、物;中國重玄思、感悟、情。中國是精英文化;美國是平民文化,突出對生命的尊重,與道、佛相類。通常認為佛教在宋以下是衰落,實際上是同儒、道的結合,在高層次上的滲透。它重鑄了中國人的人生哲學、豐富了理性思維、陶冶了審美觀念。
有人說:道教是貪生的哲學,佛教是怕死的哲學。其實不然。儒家重死,道家重生,佛家力圖超越生死??鬃诱f:“未知生,焉知死。”解釋不同,一是避免談死;二是說死是比生更高深的學問,生尚且不知,何以知死?儒家最具代表性的話是魚與熊掌的譬喻——舍生取義。莊子重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自本觀之,生者,喑噫物也。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闭驗槿绱耍誓芴谷幻鎸ι?,而有鼓盆而歌的故事。他認為:生者,始也,無始則無形,無形則無氣,有氣則有生,生命猶如四時之變化。其實談的就是有限和無限。
中西文化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猶如Sandwich和陜西的肉夾饃。當然也有不同,比如談到具有無限意義的本體,中國人說,“道不可說”,西方人說In the beginning was word。對于生命的認識,也有千差萬別。核心是在選擇中如何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概括起來說:西方重人權、平等,強調(diào)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儒家追求“內(nèi)圣外王”,重視道德和操守,故能舍生取義,蹈死如飴。道家以“齊物”的觀念,視“生死一如”,故要求人們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享受生命賜予的歡樂。佛家顯然把生命看作苦的流程,因此說“覺悟”,而實現(xiàn)自我不在于對“我”的執(zhí)著,而在于超越生死、超越利害得失。進化論強調(diào)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人類社會的和平、進步靠的還是愛、互助,否則就會導致以己之自由奴役他人之自由,以己之權利剝奪別人的權利,如是相斗,天下則永無寧日。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即使做不到公,最起碼要做到愛。所以老子講,“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當今西方文化也一變對個體(self, person)的尊重,而以Identity突出人際關系的一致性,即我們說的“和而不同”。
一什么是人生的價值
《呂氏春秋》說:“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荊可矣。老聃聞之曰:去人可矣。故老聃為至公。”充分表現(xiàn)了人生境界的差異。前者是地域的、政治的;孔子可以說是倫理的;后者顯然是終極的、藝術審美的,或者說是宗教的。
因此可以把人生的追求分為五個層面:終極的、生理和心理的、倫理道德的、政治法律的,以及物質(zhì)經(jīng)濟的。人的價值不單體現(xiàn)在物質(zhì)創(chuàng)造和物質(zhì)進步,更不是單純的物質(zhì)享受,根本的還在于對終極追求的精神(講述海涅關于機器人要求give me a soul的故事)。若無精神,即靈魂,那是行尸走肉,人類則無以進步,科學則無以發(fā)展,也就談不上生命的價值。
論及價值,總是要說有用還是無用,以“有用”衡量一切的價值。其實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更重要的還是要看“當用”不當用,這就是價值判斷。包括科學一切在內(nèi)的事物,都有其多方面的作用,即“有用”。比如火藥,既可用于開采礦山,或者作煙花供人欣賞,亦可作大面積的殺戮武器,對人類構成生命的威脅;高科技既可改善人類生活的質(zhì)量,亦可被犯罪分子用作貪污盜竊殺人的技術手段。這是社會生活的二律悖反。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法令滋彰,盜賊愈多”,甚至說“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這個意思。章太炎先生早就提出俱分進化的觀點,明確指出,善亦進化,惡亦進化,與社會進步的同時,作惡的本領也隨之增強。所以,正確的價值觀念的確立和價值判斷,對于保障社會和諧與進步,是比任何物質(zhì)創(chuàng)造尤其重要的。
莊子講逍遙、齊物,以此實現(xiàn)重生、全性保真的人生哲學。章太炎評論說:“齊物者,一往平等之談,詳其實義,非獨等視有情,無所有劣。蓋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乃合齊物之義?!币簿褪钦f,莊子說的平等,非世俗的平等,要求破除名相的執(zhí)著,便可與天地、萬物平等。其義有三:一是順應自然。如庖丁解牛,以“無厚入于有間”,就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其二是與萬物平等。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說,天地是我的棺槨,日月、星辰、萬物為我賚送,何必另有厚葬?弟子說防備螻蟻。莊子講:“在天為鳥鳶,在地為螻蟻,奪此予彼,何其偏也!”于是提出“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币馑际钦f,用不公正,沒有得到驗證的的事物作衡量事物的標準,其結果還是不平、不公、不正。其三是忘我。即佛家說的破執(zhí)。不計個人得失。他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意思就是說,不追逐名利,更不能觸犯刑律和道德規(guī)范,要超越得失,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心態(tài),便可全生盡年。就可以做到“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與我并生”。邱處機見成吉思汗,回答其長生的要求說:只有“衛(wèi)生之術”,而“無長生之藥”,應當“外修陰德,內(nèi)固精神,恤民保眾,使天下懷安?!边@是從政治上講的。
莊子、禪宗則是從心性學說談生命哲學和生命價值的。所謂“放下即是”就是放下煩惱,放下雜念、放下名韁利鎖。我們河南的大哲二程談“座中有妓,心中無妓”的故事,顯然是受了莊、禪的影響。云門文偃解釋“十五以后道將一句”是“日日是好日”,于是有“春有百華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惱在心頭,日日都是好時節(jié)”流傳甚廣的詩句。能如此方能做到生不足戀,死不足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勇往直前,實現(xiàn)自我,成就功業(yè)。尤其對于現(xiàn)代文明社會,由于緊張的工作、生活,而造成的精神失落,更有矯治的作用。否則便是“貪看天上月,反失掌上珠”。
二豐富了理性思維
魯迅先生說,中國知識分子手里都有三件小玩意:《論語》、《莊子》和《壇經(jīng)》,說明了莊子、禪宗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同中國知識分子在心理上的契合。
漢以下儒家思想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知識分子以《論語》治天下,講三綱八條目;《莊子》迎合文士的風雅、灑脫,表現(xiàn)大智慧;《壇經(jīng)》以“實相非相”的辨證思維進一步豐富了中國文化的理性思維。有人說,宋代以來,儒門收拾不住,而盡歸釋氏,雖有些夸張,但也反映了禪學風靡的事實。其實正是在這個時期,儒家汲納了佛教哲學,才促使儒家思想精致化而成為博大精深的理學。
莊子的齊物論講有始無始,說“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無窮,彼亦一無窮,故從根本上看,凡物無成與毀,道通為一,生死一如。
禪家講識心見性、頓悟成佛的方法論,就是離言、離相,主張超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所謂中道,即非無、非有、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從邏輯學上講就是多值邏輯:非A不包含B,非非A不包含A,是徹底的否定性思維,如斯賓諾莎所言: To call anything finite is denial in part.野狐禪的公案,強調(diào)“不昧因果”,“不昧”二字,突出表現(xiàn)了禪門超二元對立的思維。
理論固然晦澀,但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卻是俯拾皆是的?!都t樓夢》中的《好了歌》及其注解“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正嘆他人命不常,哪知自己歸來喪”等等,顯然是莊、禪思維方式的積淀,還有“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也都是對世人的警戒。雖然有點悲涼,但畢竟也是對人生的一番悟解。
還有“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寶釵引“漫揾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zhuǎn)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里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鼻~婉妙,鏗鏘有力,不僅道出了英雄末路的蒼涼,尤其表現(xiàn)出灑脫自在,超然物外的情懷。而后寶玉感懷,有“斯可云證,是立足境”之說,黛玉說其未能盡善,并改之曰:“無立足境,方是干凈”,頗似慧能在五祖寺的故事,難怪寶釵以慧能說偈的故事附和,充分看出莊、禪思想召感人心的魅力以及對思維方式的滲透。
禪宗還有許多故事采用淺近的方式闡釋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比如“蛤蟆與老茄”,說的是一個僧人夜里踩到一物,以為蛤蟆,終夜不眠,翌晨出視,見為茄子,始放下心來。還說一個老奶奶有兩個女兒,長女賣鞋,小女賣傘,終日心焦如焚,擔心晴日傘不能賣,雨天鞋無銷路,一旦改換了思維,雨天可賣傘,晴天能售鞋,便覺得心境開朗起來。告訴人們破除我執(zhí),改變思維方式,不要自尋煩惱,便可勘破利害,也才能像曾經(jīng)充滿恨的孩子對著大山,高喊“我恨你”,改變?yōu)楦吆啊拔覑勰恪?,而得到愛的回報。也就是說,要用愛去擁抱世界,社會才能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三陶冶審美觀念
莊子、禪宗的超越觀念本身就是一種美。君不見大雄寶殿的莊嚴、祥和,思想深處的清淺、幽隱、灑脫,無疑是一種脫俗的美感,在那種莊嚴圣潔,超然物外的美感中,思想自然會在無形中凈化。中國的佛——布袋和尚,“大肚能容,慈顏常笑”,歷代文人墨客贊頌不絕,我也湊成一聯(lián)“坦腹乃容大自在,慈顏盡顯熱心腸”,那種慈、祥的美,對人生尤其能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滲透。我們龍門的盧舍那佛,那端莊、永恒的微笑,美不勝收,應當說也在蒙那莉莎神秘的微笑之上。至于對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蘇軾有口皆碑的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辈粌H寫出了廬山千變?nèi)f化自然美景,而且講述了人的認識的有限性,情理交融,讀之令人心曠神怡。 相傳南宋有一書生行至焦山風月亭,月光中風搖青松,有感而有詩曰:
風來松頂清難立,月到波心淡欲沉。
會得風松元無外,始知江心是吾心。
此詩既得理學、心學的意蘊,也以禪家的空靈美感,寫出了風月的情致。但是一位禪師說,雖是好詩,卻無眼目,于是改為“會得風松非物外,始知江月即吾心” 。這一改動可以說是畫龍點睛,多了一些超越的美感,少了一點蔬筍氣,充分展現(xiàn)了個體與本體合一的審美意境,也展現(xiàn)了人生對終極的追求。至于說禪門突出“截斷眾流、隨波逐浪、涵蓋乾坤”,以及意在言外的玄奧等等,無疑都給予中國文化美的熏染。還有蘇曼殊的詩,如“禪心一任娥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煙蓑雨笠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嗔?!背苏f理部分,清淺、妙曼、秀媚,禪的詩化,也給人以美的享受。事實上禪學一直陶冶著中國文化的審美意識,不再詳述。
在《紅樓夢》第91回中,寶、黛皆談禪表述相互愛悅,傾吐心聲,尤其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超越的美感,它含蓄而富于詩意,把二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寫得若隱若顯、逼真流暢,把當時的文人風雅烘托得淋漓盡致,盡管他們還沒有對禪家思想得意領宗,而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超越。(內(nèi)容略)
總而言之,無論是莊子,還是禪宗,都要求以一種超越的意識,直面人生,少一點怨艾,少一點背叛,少一點怨天尤人,如此社會就會多一點愛,多一點關懷,不僅能使天下懷安、社會和諧,尤其能夠使自己游行自在,健康向上。正像那個改變了思維和行為的孩子一樣,用愛去擁抱世界,用美來裝點社會!
夜幕降臨,龍?zhí)冻缧劈c燃手中的燈,當?shù)律叫b伸手去接的時候,龍?zhí)兑豢趯舸禍?。德山大悟:“接過來的不是禪?!笔俏覍⑹种械臒舸禍绲臅r候了。美好的人生,光輝的前程,不單是靠這盞燈照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