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學,第一個,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例子,也很有趣,比如孔子有很多學生會常比來比去。老師,那個同學好不好。他有兩個學生,都是在政治方面有成就的。子路的個性非常的剛健進取,非常的直爽,做事情,該做就做,毫不考慮后果。因為冉有就比較內(nèi)向,很多事情都要想,有點畏縮不前。結果,有一次子路就問他,老師,聽到該做的事是否立刻就做?孔子說:不行,有父兄在,有父親,有哥哥在,聽到該做的事不能立刻做,考慮家庭的情況,父親跟哥哥是不是同意。后來冉有就問:老師,聽到該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就做?孔子說,立刻就做。旁邊有個學生公西華在旁邊聽,聽到過后,該怎么寫答案呢?就問孔子說,兩位同學問老師,同樣的問題,老師的答案正好相反,這怎么回事呢?孔子說,子路的個性太過于勝過別人,就要“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
他說子路個性太強就要讓他緩慢一下,至于那個冉有,就是求,他太懦弱了,故進之,就要推他走快一點。這就是因材施教具體的例子。學生當然是有他性格上的特質(zhì)。(有的學生像子張,理想很高,叫做過,子夏比較保守,叫做不及。那學生就問他,那子張比較好了,因為他過,孔子說過猶不及。這也是一句很好的成語。過度和不夠都不好,(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先進》)如果說過度好的話,每個人都矯枉過正,那也不是辦法。如果說不及好的話,每個人都退縮保守,所以過跟不及都不夠理想。最好是中庸之道。所以他教學生的時候按照學生各自的條件去設法提出指導。 當然我們也知道,學生來自于各個地方,那么他們的生活背景,生活傾向,都有差異。我們看孔子有四個學生,特別被提出來作為介紹。 這四個學生,個性差別很大,第一位柴,孔子說柴也愚,(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断冗M》)愚笨,高柴為什么愚笨?因為他是很孝順的學生。媽媽過世以后,他哭得眼睛流血。所以孔子說這樣是愚笨的行為。孝順歸孝順,身體還是要保重。你還要照顧下一代。所以孔子教學生,孝順很好,但是你任何情感都要“發(fā)而皆中節(jié)”,你為了一個情感過度的話,那你不要忘了生命還有其他方面要照顧。這是第一個,高柴。 有些人開玩笑說,曾參也是魯國人。不是這個意思,“參也魯”的“魯”代表他反應比較慢,人比較老實,稱為魯鈍,所以曾參他年紀很輕就去上課。我們有時候教書,很希望碰到曾參這樣的學生,越聰明的學生,越容易有自己的花樣。把老師教的那一套都忘記了。越是老實的學生,就把他全部學會,后來傳《大學》傳《孝經(jīng)》的,都是曾參,所以曾參這個學生開始的出發(fā)點是比較吃虧的,因為參也魯。 還有第三個由也喭,由就是子路,是位勇士,喭就是粗野。任何事情都比較大而化之,比較粗糙,這個學生當然有他可愛的地方,孔子到處講學,很多時候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來幫助百姓。他也很感嘆,他曾經(jīng)兩度想移民,有一次他就說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為了理想不能實現(xiàn),干脆做個木筏到海外算了。他接著說,跟我去的大概就是子路了吧,子路第一次聽到,老師要出國,只選他一個,高興得不得了。子路聞之喜,喜形于色,高興得別人都看到了,同學們也都嫉妒了,孔子就提醒他,(子路,你愛好勇敢超過了我,但是我們找不到適用的木材。原文字幕背景板)這個地方就有意思了,很多人研究《論語》就把這句話翻譯成什么呢?無所取材說明子路這個人莫名其妙,根本就不能判斷我是在開玩笑。我是在感嘆,說子路,你愛好勇敢超過了我,但是你根本不明事理,不能判斷是非。這樣的老師太兇了吧?前面木筏做比喻,后面就是找不到適用的木材,因為一般的木材你無法去度過大海,這樣講的話,就比喻推到比喻,這對子路這個學生來說也是非常的寬容??鬃雍苡杏哪械模?/p> ?。ǖ谒膫€叫做子張,子張的特色是特別年輕,背景板人物像)在《論語》里面,至少就我知道,上場的這些學生里面,最年輕就是子張,曾參比孔子小46歲,子張比孔子小了48歲。但是他雖然年輕但是志氣高,年紀小,志氣高,就是子張作代表。動不動,我們要好好學習,要好好奮斗,他人又長得高大漂亮,所以同學們都對他不是很滿意,他人緣比較差,像這些學生,孔子說,(子張,太高傲了。原文字幕背景板) 這四個學生,孔子用四個字描寫他們的性格。你知道性格的缺點,正是一個教他們的開始。所以像孔子這樣的老師,他教學生的態(tài)度,深刻了解學生的需求,跟他性格的傾向。第二個,給他一個明確的指導。人活在世界上,往往需要幾個字做座右銘,你只要有好的老師,因材施教,一點就通。這一生就不會繞圈子,走冤枉路??鬃泳褪沁@樣的老師。 孔子的學生分為四科,第一科德行,第二科言語,第三科政事,第四科文學。德行有四個人上榜,閔子騫的孝順不用再介紹了吧,他父親娶了一個后母,生了兩個弟弟,后母叫他拉車,冬天到了,給他穿的棉袍里是稻草。拉不動,爸爸就打他,一打,棉袍破了,露出稻草,爸爸就要把他的后母給休掉。他說爸爸你不要休,為什么?“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所以閔子騫作為孝順的代表,沒有話說。 顏淵第一閔子騫第二,冉伯牛第三,仲弓第四。言語科就是兩個,宰予、子貢。說子貢的言語特別的好。我們再舉個例子,怎么把老師教的用在生活上。有一次,孔子有個學生想了解孔子到了衛(wèi)國會不會做官??鬃邮囚攪耍苡瘟袊搅诵l(wèi)國,衛(wèi)國剛好發(fā)生內(nèi)亂,非常復雜的情況,等于簡單來說,就是爸爸逃出國外,兒子當了國君,爸爸再回來搶國君,這很難看吧。這衛(wèi)國我們就不要管他,(因為他有個南子,就是子見南子。就造成了很多復雜的情況。歷史畫面背景板)在衛(wèi)國的時候,學生說老師會不會做官呢,就問子貢。子貢說,好,我去請教老師,走進教室,他并沒有直接說,老師你會不會做官,他居然問什么呢。(老師你認為古代的伯夷,叔齊這兩個人怎么樣?背景板人物像)因為這兩個人,有原則,最后餓死了,很慘的。結果孔子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夫子為衛(wèi)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他們兩個不會抱怨,因為他們兩個求仁而得仁。我要堅持原則,為這個而死,沒有什么好抱怨的。就這樣的問答,子貢走出去對同學說,老師不會幫衛(wèi)君做事,不會幫衛(wèi)國的國君做事。子貢這么聰明,他知道老師有原則。他就不直接問,講一個古代的故事,看老師的態(tài)度如何。這就是子貢。
有一次子貢,這也是聰明的學生,他看到老師最欣賞顏淵,忍不住說,常常給他加以比較。有一次,孔子知道他的意思,他就問:子貢,你跟顏淵,誰比較杰出?聽到這種話,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陷阱。
老師問你跟顏淵比,任何人跟顏淵比都要小心,那子貢有自知之明,說老師,我怎么比得上顏淵呢?顏淵聞一知十,我聞一知二(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逾?”對曰:“賜也何敢望回也?;匾猜勔灰灾?,賜也聞一以知二。”《公冶長》),差了5倍。這當然是一個很謙虛的比喻。古人算術,十代表圓滿,二代表一、二,才剛剛開始。所以子貢很聰明,各位如果對說話有興趣的話,就專門學子貢。你把《論語》里面子貢說的話,全部放在一起,仔細去看,就知道這口才的表達,言語的微妙,在子貢身上表現(xiàn)得最好。 根據(jù)顏淵,我們舉他最好的學生做例子吧。顏淵就認為老師做到四個字,孔子的教學方法:循循善誘。循循善誘就是慢慢來,一步步我?guī)?,顏淵對孔子的描述真是像武俠小說,他說我跟了老師這么久,真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這不是武林高手嗎?忽然在前面就跑到后面去了。我當學生在當時,找不到路可以跟啦,所以顏淵是一個很好的學生。好到什么程度呢?老師上課的時候說,有問題的請舉手,顏淵從來沒有問題??鬃訉τ谶@種情況不是很滿意。他說,顏淵對于我上課教的東西,“不違如愚《為政》”從來沒有違背過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樣。但是下課之后,發(fā)現(xiàn)把老師講的東西全部消化了。消化了之后實踐,并且每天都在進步。
他說顏淵一點都不笨。所以你碰到顏淵這樣的學生的話,我們就好像特別注意他是怎么說的,正好在道家的《莊子》里面有一段話,說顏淵怎么描寫孔子,也很生動。顏淵就說,老師,你慢走,我跟著慢走,你快跑,我跟著快跑,但是你奔逸絕塵,跑到最后,灰塵停下來看不見,因為有灰塵的話還可以跟著跑,但是,灰塵都停下來了,說明孔子跑得太快了,顏淵說我還是跟不上了。我們現(xiàn)在叫做亦步亦趨。老師慢走,我就慢走,老師快走,我就快快走。最后還是跟不上。所以顏淵這樣一個人,他對孔子的推崇是值得我們信賴的。因為他是很老實的一個學生。他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用一句話來說,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子罕》。博代表廣博,要我增廣見識,用文化,用文學,用文藝,文這個字。約我以禮,就是要我做人處事要用禮來規(guī)范。兩個字,一個是文,讓你增廣見聞,文化的文,一個是禮,讓你的言行合乎禮的規(guī)范。
孔子發(fā)現(xiàn)顏淵這個學生很好,他就說了: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只有我跟顏淵做得到。(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有人用我們出來做官,沒有人用我們,就藏起來,只有我跟顏淵做得到??鬃游ㄒ桓鷮W生何(和)自己列為平等的就是一個顏淵。只有我跟顏淵做得到。這時候,可惜,子路在旁邊,子路聽到這個當然心里很難過。立刻上前去說,老師,如果讓你統(tǒng)率三軍,你要帶誰去?當然就是我,當時孔子說什么呢,(孔子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述而》)“暴虎”就是空手打老虎,后來有武松打虎就是從這里學來的。他空手打老虎,徒步就要過河,很兇悍,這樣就要過河,不用坐船的,這樣死了都不后悔,我才不跟你去呢。他就是說你子路太過于莽撞了。底下如果真的要找人跟我去的話,孔子說了八個字。
這八個字也是我長期的座右銘,必也,一定要找到人的話,一定要“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非常的謹慎,好好去謀劃,把他做成。你不要事情沒做好,你不要說早知道,我就要怎樣去準備了。來不及,所以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我們一般的年輕的朋友,很值得拿來當座右銘的。遇到任何事都要謹慎,因為人生不能重來。你說我這次沒做好,下次再來,下一次又是另外的機會,不一樣的情況了。所以你好好把它謀劃,好好把它一次搞定,不是很好嗎。所以這是孔子對子路,當頭棒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