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皇五帝
誰是“三皇”?誰是“五帝”?相信任何人都不能提供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歷史學(xué)家對這些“皇”呀、“帝”呀,各說各話。比方,“三皇”的名單,就有六份;“五帝”的名單,也有三份。
先列“三皇”的六份名單:①天皇、地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媧、神農(nóng);④伏羲、神農(nóng)、祝融;⑤伏羲、神農(nóng)、黃帝:⑥燧人、伏羲、神農(nóng)。
再列“五帝”的三份名單:①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②太嗥、炎帝、黃帝、少嗥、顓頊;③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上述名單,見于不同史籍。有些“帝”,名不同而人同。比方,太嗥,義叫太昊,即伏羲氏;炎帝,即神農(nóng)氏,舉此兩人之名,便知“三皇”與“五帝”也有混淆。再說,少嗥即少昊;帝嚳即高辛;唐堯,陶唐氏,故名唐堯;虞舜,有虞氏,故名虞舜。
“三皇”“五帝”,都是傳說中的人物,尤以“三皇”,神話氣味濃厚,既無當(dāng)時的文字記錄留下來,也沒有地下文物可資引證。
不能以為古書的記載,就是“歷史”了。也不能把傳說當(dāng)真事,作“考證”。今天科學(xué)日新月異,對歷史的考證就更加嚴(yán)格,講史就更要具備各種科學(xué)常識。
2、中國人為什么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中國人自謂“炎黃子孫”。“炎”是炎帝,“黃”是黃帝。炎帝雖居“炎黃”稱謂之前,實際上卻處于遭冷落和貶抑的地位。
有典籍說,炎帝和黃帝是同胞兄弟;但這種傳說比較晚出。在記載上古神話傳說的《山海經(jīng)》里,并無此種說法。而炎帝和黃帝各自為不同的神系,則是各典籍之共識。當(dāng)然,我們也不妨推測:所謂炎、黃兩大神系,可能是抹上了神話色彩的華夏兩大原始部落,而炎帝、黃帝也許就是兩大部落的酋長。
炎帝又稱“神農(nóng)氏”,這個稱號更鮮明地反映了炎帝神系對華夏民族的貢獻(xiàn)?!吨芤?/span>·系辭傳》說:“包犧氏沒,神農(nóng)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宋,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農(nóng)氏首倡了農(nóng)耕種植?!秴问洗呵铩酚浭觯?/span>“神農(nóng)之教日:‘士有當(dāng)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dāng)年而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績,所以見致民利也。”
炎帝不僅是躬身勞苦,還有踐危履險的勇氣。炎帝神農(nóng)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避)就”;“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之命”。據(jù)說,神農(nóng)為辨識草木、昆蟲的藥性,竟曾“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作為“帝”,自當(dāng)擔(dān)負(fù)更多的“嘗藥濟人”的艱險重任,比諸征方士覓求長生不老藥的秦皇漢武,那真是迥于云泥!
據(jù)說,炎帝還發(fā)明、制作了琴瑟,創(chuàng)造“宮商角徵羽”五弦之音。
當(dāng)然,黃帝也非常了不起。黃帝發(fā)明制造了車,“軒轅氏”便是因此而得名。黃帝還始造釜甑,從此開創(chuàng)了華夏人“美食文化”的歷史。黃帝的第一夫人嫘祖首倡蠶桑一織絲事業(yè)。黃帝原為中原各部落的首領(lǐng),后來同炎帝大戰(zhàn)于阪泉之野,在各個部落的支持下,獲得全勝,被擁戴為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無論是炎帝,還是黃帝,都同樣值得我們感恩和尊崇。
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不斷發(fā)展,并與各少數(shù)民族通婚,慢慢形成華夏族。因此,中國人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3、“九州”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
“九州”是我國的別稱,泛指全國。相傳在四五千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fā)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們被迫向山頂、高地遷徙,后來,禹疏浚河道,制伏了水患,把天下分為幾個區(qū)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九州的劃分情況是這樣的:
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帶。
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
青州,今山東、遼寧,渤海與泰山之間。
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黃海、泰山、淮河之間。
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淮河以南東至大海。
荊州,今兩湖及江西西部。
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
梁州,今陜西南部和四川一帶。
雍州,今陜西北部、中部和甘肅及其以西地方。
4、我國古代主要朝代名稱是怎樣得來的
夏:舜死后,禹當(dāng)上了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禹原來是夏后氏部落首領(lǐng),因此,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后取名“夏”。
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居于商(河南商丘一帶),所以湯滅夏后以“商”為國名。后因湯的十世孫盤庚將都城西遷到殷(河南安陽),所以商朝也叫殷朝。
周:因太王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滅殷后以周為國名。
秦:周孝王時,為了嘉獎給自己養(yǎng)御馬的非子,賜非子為“贏”姓,并封“秦” (甘肅天水)地。后來立國就以“秦”為國號。
漢:劉邦原被西楚霸王封為漢王,楚漢相爭時,劉邦擊敗項羽,統(tǒng)一中國,國號為“漢”。
三國:魏,漢獻(xiàn)帝時曾封曹操為魏王,曹丕稱帝后以“魏”為國號。蜀,劉備稱帝時,因都城在蜀,故稱蜀。吳,孫權(quán)建都建業(yè)(今南京),因都城屬吳地,所以稱吳。
晉:司馬昭在魏國先被封為晉公,后為晉王。他的兒子司馬炎逼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為晉。
隋:楊堅原為后周隨王,后廢周帝,改“周”為“隨”,因忌諱隨有走義,故省去“之”為“隋”。
唐:李虎在西魏時被封為“唐國公”。李淵稱帝后國號為唐。
宋:趙匡胤原在后周時,被封為宋州節(jié)度使,因發(fā)跡于宋州,所以國號為宋。
元本無國號,稱蒙古。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時,始建國號,稱“大元”。,取《易經(jīng)》中“大哉乾元”之義。
明:大明的意義出于明教。明教有明王出世的傳說,所以朱元璋即位后取“大明”為國號。
清:努爾哈赤建立政權(quán)時,取國號為“金”。1636年,皇太極改“金”為“清”。
5、中國歷史上的“六圣”
我國歷史上,從西漢到盛唐出現(xiàn)過“史圣”“草圣”“醫(yī)圣”“書圣”“畫圣”和“詩圣”。被后人稱為“六圣”。
史圣:漢武帝時代的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自幼讀史,20歲后遍游祖國名山大川,博覽廣聞,歷盡艱辛,終于著成不朽的歷史名著《史記》。
草圣:漢朝末年三國初年張芝擅章草(舊隸的草體),據(jù)說他“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墨”,時人稱之為“草圣”。
醫(yī)圣:建安時期的張仲景“勤求古訓(xùn),博采眾方”,撰《傷寒雜病論》,為后世醫(yī)學(xué)家必讀的經(jīng)典,被稱為“醫(yī)圣”。
書圣:東晉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巨匠。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書法風(fēng)格,被后人稱之為“書圣”。
畫圣:盛唐時人吳道子擅長佛道畫,所畫人物“毛根出肉,人健有余”,他在寺觀圖畫壁300多間,畫中人物奇形異狀,無一相同,被時人稱為“畫圣”。
詩圣:和吳道子同時代的偉大詩人杜甫。其詩“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一生寫了大量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被后人尊稱為“詩圣”。
6、中國史學(xué)八大家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著有《左傳》,編年體史書創(chuàng)始人。
司馬遷:西漢人,作《史記》,首創(chuàng)正史紀(jì)傳本。
班固:東漢人,著《漢書》,開創(chuàng)斷代史體例。
劉知幾:唐朝人,編著《史通》,我國第一位史學(xué)批評家。
杜佑:唐朝人,所著《通典》,為我國第一個記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司馬光:北宋人,編著的《資治通鑒》,為我國第一部編年史巨著。
袁樞:宋朝人,著《通鑒紀(jì)事本末》,創(chuàng)立了紀(jì)事本末的體裁。
顧炎武:明朝人,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7、我國歷史上的六大古都
我國歷史上的六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這六座城市。
西安公元前ll世紀(jì),西周首先在這里建都,稱鎬京。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定都于此,取名長安。以后,魏晉南北朝的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以及隋、唐兩代均在這里建都,歷時一千多年,曾經(jīng)是古代東方最著名的大都市。
洛陽最早為西周的東都,叫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正式成為東周的都城。以后,戰(zhàn)國時期改稱洛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煬帝)、武周先后在這里建都。最后定都洛陽的是五代十國中的后唐。洛陽先后有九個王朝建都,素稱“九朝故都”,也歷時一千多年。
開封最早為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都城,叫大梁。唐朝改稱為汴州。公元907年,朱溫建立后梁,定都于此。接著,后晉、后漢、后周均相繼在這里建都,同時改稱東京,又稱開封府。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的北宋定都于開封。北宋歷經(jīng)九帝,盛極一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反映了當(dāng)時開封的繁華景象。
杭州五代十國時吳國的都城。南宋定都于此,稱為臨安。這里山水秀麗,又歷經(jīng)各個朝代的修建,成為聞名天下的美麗都市。
南京最初為三國時期的東吳都城,稱為建業(yè)。不久是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的國都,稱為建康。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建都于此,稱為金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于此,改稱為應(yīng)天。太平天國洪秀全也在這里建都,稱天京。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建立的臨時政府設(shè)在南京,后來,成為中華民國首都。
這里依山傍水,形勢險要,故有“虎踞龍盤”之稱。
北京戰(zhàn)國時期為燕國都城,稱為薊城。遼代改稱燕京。金代于1153年遷都于此,稱為中都。元朝定都于此,改稱為大都。1421年,明成祖遷都于此,改北平為北京。清室入關(guān)以后建都北京。北京作為“五代帝都”,歷時達(dá)七八百年之久,由于我國歷史上最后的三個封建王朝元、明、清都在這里建都,所以北京保留著我國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還保存著我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宮。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京。
8、皇帝的尊號和徽號是怎么回事
皇帝的尊號,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稱號。唐垂拱四年(688年)。為配合武則天稱帝,武承嗣偽造瑞石,上有文曰:“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武則天因此加尊號稱“圣母神皇”。嗣后,她又根據(jù)需要不斷增加,如她在稱大周皇帝后,“加尊號日圣神皇帝”。三年后又加為“金輪圣神皇帝”,次年又在“金輪”前加“越古”兩字等。這樣在唐宋時代,帝王為自己稱號加美稱的做法成為故事,所不同的是,唐代加稱并不形成定制,而宋代則確定在每年大祀之后,“群臣詣上東閣門,拜表請上尊號。”宋太祖于乾德元年(963年)受尊號“應(yīng)天廣運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號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幾次,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號。如唐高宗李治死后70余年,到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被上尊號為“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這種死后奉上的尊號,可以說是加長了的謚號。
徽號,是對皇帝和帝后表示尊崇褒美的稱號,即“尊號”。后來多把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尊號,稱為“徽號”。如清咸豐之妃、同治皇帝之母葉赫那拉氏,在同治皇帝即位后被尊為圣母皇太后,徽號“慈禧”。每逢慶典,徽號可以累加,越來越長。以葉赫那拉氏為例,她的徽號最后共有“慈禧”等16個字。
9、年號和廟號是怎么回事
“年號”是歷代帝王紀(jì)年的名號,也是時代的標(biāo)志。“紀(jì)元”,亦稱建元,是紀(jì)錄年度之始。西漢以前,一個皇帝無論時間長短,都是既不改元,又無年號,一元到底,概稱××帝的××年。王號紀(jì)年比年號紀(jì)年方便一些。彼時,承襲王位者,也只采用王號紀(jì)年,不建年號,如周惠王元年。但隨歷史的發(fā)展,封建帝王們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漸改變了紀(jì)年方式。我國歷史上正式改元,是從漢文帝開始的:正式建立“年號”,作為制度傳襲下來。則在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后。年號實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重建“年號”,即稱改元。一直延續(xù)至清末“宣統(tǒng)”為止。辛亥革命后,所用的民國歲次和袁世凱的“洪憲”,仍留有年號的遺跡。
我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所定的年號,為了稱謂之便,大多以兩個字命名,如漢初建、晉永和、唐貞觀、宋元嘉、明萬歷等等。但也有很少數(shù)是三個字、四個字以至六個字的。三字年號是從公元9年王莽的“始建國”開始的。之后的還有“中大同”和“中大通”等。四個字的年號就不少了,如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唐代武則天稱帝后采用的“天冊萬歲”、“萬歲通天”。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還有六字年號,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禮法延祚”?;葑诘?/span>“天賜禮盛國慶”等。
封建帝王定年號在用詞上是十分考究的??傄?jīng)過反復(fù)篩選,采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應(yīng)、元、天、中、永”等字開頭。因此,歷史上歷代年號的采用,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重復(fù)的現(xiàn)象,如用“建武”做年號的有7個,“建興”有11個,“太平”做年號的達(dá)9個之多。另外。“中興”“永和”“永平”“永興”、“建和”“建平”,這些年號,就分別各有6個皇帝使用過。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歷史知識,有的是有意追慕模仿前朝,因而導(dǎo)致年號重襲。
廟號是封建帝王死后,在祖廟里立室奉祀時特立的名號。如明朝皇帝朱元璋死后,廟號叫明太祖;崇禎皇帝死后,廟號叫明思宗:清朝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死后廟號叫清世祖。
10、我國的第一部
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漢·漢慎)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漢)
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漢·楊雄)
第一部植物學(xué)專著是《南方草木狀》(晉·嵇含)
第一部藥典書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秦漢)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第一部傳記體史書是《史記》(漢·司馬遷)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是《漢書》 (漢·班固)
第一部歷史評論著作是《史通》(唐·劉知畿)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
第一部兵書是《孫子》(春秋·孫武[一說孫臏])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論語》
第一部神話小說是《搜神記》(東晉·干寶)
第一部筆記小說是《世說新語》(南朝·劉義慶)
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tǒng))
第一部最大的斷代詩選是《全唐詩》(清·彭定求等)
第一部文藝?yán)碚摃恰段男牡颀垺?/span>(南朝·梁·劉勰)
第一部系統(tǒng)的戲曲理論著作是《閑情偶寄》(清·李漁)
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是《古畫品錄》(南朝·齊·謝赫)
第一部韻書是《切韻》(隋·陸法言)
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是《七略》(漢·劉歆)
第一部中醫(yī)學(xué)典籍是《黃帝內(nèi)經(jīng)》
第一部建筑專著是《營造法式》(宋·李誡)
第一部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是《齊民要術(shù)》(北魏·賈思勰)
第一部茶葉專著是《茶經(jīng)》(唐·陸羽)
第一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書是《天工開物》(明·宋應(yīng)星)
第一部地理書是《禹貢》(戰(zhàn)國)
第一部匯編古代文化典籍的書是《永樂大典》(明·解縉等)
11、“第一”的雅稱
桂冠:古希臘常用月桂樹葉編織成的帽子授予有杰出成就的詩人或競技比賽的優(yōu)勝者,象征光榮。后借“桂冠”代替“第一”。
鰲頭:鰲是傳說中海里的大龜,“鰲頭”是最大最重要的部分。“獨占鰲頭”意乃占據(jù)“第一”。
問鼎:鼎是古代國家的象征。敢于“問鼎”者,即說明力量強大有能力掌管大事,指“第一”者。
領(lǐng)銜:“銜”,指在文件上簽署的名字。“領(lǐng)銜”即署在眾人之前的名字,也就是第一者。
榜首:古代科舉考試后,列名張榜,“榜首”即列于金榜之上的第一名。
奪魁:“魁”指為首者,領(lǐng)頭者。“奪魁”也就是“奪取第一”。
奪標(biāo):“標(biāo)”指給優(yōu)勝者發(fā)的獎品。“奪標(biāo)”也就是奪取第一的意思。
執(zhí)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時。主盟者要親手宰割牛耳取血,讓每人嘗一點血。后來便以“執(zhí)牛耳”象征在某一方面居領(lǐng)導(dǎo)地位,意為“第一”。
12、中國皇帝之最
●最早稱帝的是秦始皇。
●最末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tǒng)。
●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則天,即位時她的年齡已六十一歲,在位的時間是公元684,年至704年。
●即位時年齡最小的一個皇帝是漢朝的殤帝,名劉隆,出生才一百天就即位。在位時間是公元106年。他又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死時不足一周歲。
●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清朝的圣祖(康熙)皇帝,名玄燁,在位時問是1662年至1722年,共當(dāng)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漢朝的劉賀,他十九歲即位,只當(dāng)了二十七天皇帝,因荒淫無度而被廢去。
13、“香港”如何得名
香港的得名,與莞香很有關(guān)系。莞香即東莞縣所產(chǎn)之沉香。莞香銷路很廣,明朝時每年貿(mào)易額在數(shù)萬兩銀以入。古時香港和九龍均屬東莞管轄,所產(chǎn)香料質(zhì)量優(yōu)良,其中一種“女兒香”更被譽為“海南珍奇”。當(dāng)時香港、九龍所產(chǎn)沉香都從香港仔海灣運往各地,所以稱為香港。
14、“澳門”名稱的由來
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國懷抱,“七子之歌”唱遍全國。但“澳門”一詞究竟是怎樣得來的呢?這要從澳門半島的媽閣廟說起。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媽祖”即福建話“母親”的意思),始建于明弘治元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廟內(nèi)供奉著海上保護(hù)女神——媽祖。姓林名默。宋朝莆田人。傳說她自幼聰穎,得老道秘傳法術(shù),能通神,經(jīng)常在海上搭救遇難的船只, “升天”后仍屢次在海上顯靈。人們感其恩德,尊為護(hù)航海神。歷代王朝也多次封謚,明朝時晉封其為“天后”。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從媽閣廟附近登陸后,問當(dāng)?shù)厝诉@是什么地方。當(dāng)?shù)厝艘詾閱柕氖菋屪骈w,便回答說“媽閣”。葡萄牙人則誤以為“媽閣”是這里的地名,于是稱之為MACAU,譯成中文叫“澳門”。這一“歷史性誤會”叫出來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并使澳門蒙上了殖民主義統(tǒng)治的印記。
15、“臺灣”名稱由來一說
“臺灣”之名,源于數(shù)百年前居住在如今臺南安平的平埔族,他們居住的安平這個地方稱為“臺窩灣”。荷蘭人據(jù)臺以后沿用這個名稱,到后來才擴大將全島稱為“臺灣”。
依照西拉雅語的意思,“臺窩灣”就是“濱海之地”,也可以說是“牛皮之地”,意即“彈丸之地”;“臺窩灣”也就是“臺灣社”。古時候荷蘭人在地圖上都將“一鯤身”標(biāo)注為Taiowan,也就是“臺窩灣”這個名稱,是由平埔族的語言而來,而不是荷蘭人所命名。王鵬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