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宋恩梅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的情報學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原先起源于組織內部的“信息管理”正悄然興起,并與其他相關學科融匯整合,逐漸形成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信息管理學。1998年1月, 國家教委(現(xiàn)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草案)》征求意見的通知,草案中增設了“管理學”這一學科門類,原先的“經濟信息管理”、“信息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林業(yè)信息管理”均歸于此門類,統(tǒng)一定名為“信息管理”。此次的專業(yè)調整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情報學是否將消失?是否將被信息管理學所取代?新世紀的情報學究竟走向何處?筆者認為,對學科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正是基于此種認識,本文試對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這兩門學科進行對照分析。
1“情報”、“信息”元概念分析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對于元概念的認識,將直接影響對學科研究乃至整個學科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先對“情報”、“信息”這兩個元概念進行分析。
關于二者的定義,不同領域學者的研究側重點不同,因而對此的理解也不同。本文并不對“情報”和“信息”的定義進行深入探討,而是想指出,在對二者哲學歸屬的界定上,人們已基本形成一種共識:信息屬于哲學上講的物質范疇,情報屬于意識范疇,兩者并不等同。
在對“情報”、“信息”關系的探討中,人們通常還引入“知識”這一概念。有學者認為信息、知識、情報三者是由大到小,相互包含的關系;另一些學者認為,信息包含知識與信息,但知識與情報這兩者是邏輯上的并行交叉關系,而非簡單的包含關系[1]。我們可以看到,上述無論是哪種觀點,都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前提,即情報包含在信息之中,情報是一種特殊的信息;信息則是情報的屬概念,而情報是信息的種概念[2]。具體來講,信息管理學中的信息主要是指社會信息,而社會性也是情報的本質屬性之一,此外情報還具有競爭性。因而,在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中,“情報”與“信息”這兩個元概念既相互聯(lián)系,但又并非完全等同。
2學科分析
2.1學科淵源
一般認為,情報學是以V.Bush1945年發(fā)表的著名論文《誠若所思》(As We May Think)為開端,至今有50多年的歷史[3]。信息管理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可以說是古已有之,它經歷了古代信息管理時期、近代信息管理時期以及現(xiàn)代信息管理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組織的管理模式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革,歷經了物流管理、資金管理、人才管理之后,組織管理的重心開始轉向信息管理[4]。 于是在1974年國外首先提出了信息管理概念,但在當時以及此后的一段時間內還未形成一門學科。正如英國信息管理協(xié)會主任奧本海姆在1992年所指出的:“信息管理已經存在10多年了,但作為一門學科卻是模糊不清的,看起來也不可能清楚加以定義,更沒有一個存在的知識體系供教育機構來應用。”[5]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 信息管理才開始作為一門學科正式“出爐”。由工作實踐到概念提出,進而成為一門學科,信息管理學的產生晚于情報學,而其產生過程較之情報學也顯得復雜。
情報學的產生,源于解決“情報爆炸”所帶來的文獻數(shù)量激增與人們的情報需求無法滿足之間的矛盾,信息管理學的形成也與信息時代息息相關。兩門學科的產生過程雖然各不相同,但就其背景來看,都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并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
2.2學科聯(lián)系
信息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由計算機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和圖書情報學等學科整合而成,其中圖書情報學是最早開展信息管理研究的相關專業(yè)[6]。因而在信息管理學中, 借鑒了許多圖書情報學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作為學科整合主流之一的圖書情報學,其發(fā)展也深受信息管理學的影響。這決定了兩門學科之間必然存在著諸多的聯(lián)系。
首先,從情報學的角度看信息管理學。信息管理學自產生伊始,就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緊密相關,在網絡信息大背景下,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問題成為信息管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圖書情報學中的分類法、主題法等文獻信息的傳統(tǒng)組織方法被廣泛引入到此研究之中;而作為情報學特色之一的檢索語言、檢索機制等也為信息管理學所借鑒。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資源數(shù)字化、網絡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網上數(shù)字信息的計量問題研究成為一個新課題,這直接促成了網絡信息計量學的產生[7]。 雖然網絡信息計量學研究不是傳統(tǒng)文獻計量學簡單的網絡化移植,但必然遵循計量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規(guī)律。在信息管理過程中,信息的傳遞交流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文獻[8]介紹了幾種信息交流模式, 其中提到了米哈依洛夫的正式—非正式過程模式以及蘭開斯特的信息正式交流過程模式。這些模式與情報交流模式在基本機制上可謂如出一轍。有的學者指出,在網絡發(fā)展的影響下,正式與非正式交流的界線日益模糊,二者交融日甚,有人還提出了“半正式交流”概念。從以上分析可看到,信息管理學在不同程度上借鑒、引入了情報學的一些研究方法,而這些原有的方法也在新環(huán)境下得到了應用上的擴展。
另一方面,可以從信息管理學的角度看情報學。信息管理學作為一門整合、交叉的綜合性學科,其研究范圍大于情報學。情報學在保持學科自身獨立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到信息管理學的整合過程中,由此而帶來的信息觀念拓寬了情報學的研究視野;與此同時,情報學中一些傳統(tǒng)的觀念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如對“文獻”的理解已由過去的紙質載體延伸到網絡、電子等各種載體。此外,受信息管理學技術、經濟、人文這三維研究層面的影響,情報學開始尋求與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聯(lián)系,并在研究中引入各種綜合因素。這種啟示作用無疑使情報學具有了更廣闊的學科背景。
2.3學科差異
情報學和信息管理學作為兩門不同的學科,各自有著不同的側重點,除了相互間的聯(lián)系外,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2.3.1學科屬性方面的差異
情報學和信息管理學是兩門應用性都比較強的學科,但二者在學科屬性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
信息管理學是由信息科學和管理學融合而成的一門新興學科,隸屬于管理科學,位于管理學的下位類。管理學是由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相互滲透綜合而成的綜合性學科,因而信息管理學也具有綜合性,它以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確定特定的管理對象,即對信息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管理[9]。 國外一些學者提出應運用資源管理的原則和手段,像對待其它的公共資源一樣來對信息進行管理,“信息是一種資源”被視為信息管理思想的基礎之一[10]。這明顯體現(xiàn)出信息管理學的管理學特性。
情報學的應用性較強,根據對情報競爭屬性的歸納,有學者指出,情報學的宗旨之一是相關競爭[11]。情報學的發(fā)展歷經了由系統(tǒng)觀到認知觀的研究范式轉移過程。自1977年M.Demey提出情報學認知觀后,情報學開始注重對情報消費主體的研究,這涉及到人的大腦思維[12],因而情報學也是一門認知科學。
2.3.2學科研究對象與內容方面的差異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情報學的研究取向經歷了由系統(tǒng)觀向認知觀的轉變,與此相對應,情報學的研究重點也由信息檢索系統(tǒng)的設計開發(fā)轉移到強調消費主體的知識結構、信息行為、人—機交互和信息查詢等方面。情報學認知觀的第一鼎力支持者布魯克斯提出了基本方程式K[S]+△I=K[S+△S],并將解釋這一基本方程視為情報學研究的基本任務[13]。情報作用于主體,引起其知識結構的改變,而情報學正是“通過考察人與記錄在已發(fā)表的文獻中的客觀知識的相互作用,更多地了解主觀知識結構。”這是從情報本身所具有的知識性層面來考察的。另一方面,從情報的競爭性來看,情報工作致力于為特定的用戶提供特定的服務,滿足其特定的情報需求,為決策提供支持保障。因而,情報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具有目標性和特定性。
對于信息管理的研究內容,不同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岳劍波的提法較為適宜,即信息管理學主要研究人類對信息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活動實施有效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和實用技術方法,研究的對象可劃分為靜態(tài)的信息資源和動態(tài)的信息活動(參見參考文獻[4])。
從理論上看,信息管理學的研究范圍比情報學要寬泛,它涉及到信息和信息資源在社會各個方面的應用以及人類的各種信息活動和信息行為,其目的是在社會范圍內使信息和信息資源得到最優(yōu)化的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而情報學相對比較專深,它關注的主要是局部范圍內特定群體的情報需求,這種需求只是人類社會信息需求中的一部分,但對所需信息提出的要求較高。對于這種需求的研究,“必須闡述信息現(xiàn)象并回答有關信息查詢過程中的智力行為問題”[14]。
從實踐來看,信息管理在對信息及信息資源的管理過程中,側重于對信息的收集、組織、加工、整理,將原先雜亂無章的信息有序化,以方便人們使用。這個過程主要集中在對信息的語法處理和語義處理的層面上。情報工作要求運用特定的方法對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提煉,以提供給特定的用戶,主要涉及對信息的語義和語用方面的處理。正是這種智力勞動使情報產生了增值效應,效應的大小以用戶使用后所反饋的滿意度來衡量。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情報人員也在從事對文獻的收集、加工、整理工作,這實際上是部分代替了信息管理的工作。隨著信息管理的興起,情報工作應將重點集中在對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即情報分析研究上。信息管理為情報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期的信息保障,情報分析是一種深層次的智力勞動,“是一種永不可能被機器所完全替代的人本操作或人文現(xiàn)象”[15]。
2.3.3研究方法方面的差異
學科的研究方法與學科屬性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由于學科屬性的不同,情報學和信息管理學在研究思維方式及方法上也存在著差異。
作為管理性學科,信息管理學借鑒引入管理理念,運用現(xiàn)代的管理學原理,結合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對社會信息、信息資源及信息活動等進行有效的管理。
在情報學研究中,始終強調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相結合,其中定量方法是情報學的一大特色。作為一個定量性質的分支學科,文獻計量學的產生和發(fā)展是情報學定量化的具體體現(xiàn)和重要標志之一。目前,在情報學定量化研究中,定量方法體系已基本形成,并日趨完善[16]。此外,情報用戶研究中大量引入普通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心理學研究方法,深入探討用戶主體的認知結構、心理需求及情報利用等方面的問題。
2.3.4學科理論基礎方面的差異
所謂理論基礎,是指一門學科理論發(fā)展的根本或起點,即是發(fā)生學意義上的理論的邏輯起點。任何科學體系的建立都有自己的理論基礎及其形成與發(fā)展模式,情報學和信息管理學作為相互獨立的學科,也不例外。由于學科自身發(fā)展的特性,情報學的理論基礎研究仍顯得不夠成熟。許多學者指出,情報學理論研究薄弱,明顯滯后于實踐。而信息管理學作為比情報學更加年輕的學科,其理論基礎研究更有待加強。
對于這兩門學科的理論基礎問題,本文不作具體討論,只想就其中的一些方面談談筆者的一點看法。文獻[17]從哲學、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三個層次對情報學的理論基礎進行了考察分析,提到“哲學層次是從哲學的高度來探討情報學的對象和任務。”雖然對情報學哲學基礎的研究目前仍處于“百家爭鳴”的階段,但無論是波普爾的“世界3 理論”、海爾普林的“調制”系統(tǒng)論,還是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方法論”,都對情報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這種上升到哲學層次的探討是信息管理學至今仍未達到的。信息管理學作為整合性的學科,要“在更高的研究層次——信息管理學的水平上追求統(tǒng)一的學科結構”,其理論基礎的研究就顯得更加重要。
3學科發(fā)展的比較分析
3.1信息管理學的發(fā)展
信息管理學由多個學科整合而成,吸收借鑒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同時,信息管理學自產生以來一直與信息技術緊密相聯(lián),因而學科的發(fā)展也帶有濃厚的技術色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信息管理學科抓住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契機,重視學科研究資源建設,在學科發(fā)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當前,國外的信息管理學研究項目主要集中在網絡信息資源組織、信息技術應用以及信息與經濟、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相關研究。國內也根據學科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科發(fā)展趨勢,確立了一些重點研究領域,如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Internet/Intranet應用研究、電子檔案管理研究、電子出版物研究、應用型數(shù)據庫的開發(fā)研究、社會信息化研究等[18]。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作為經濟活動中的生產要素,其地位日益突出,知識管理悄然興起,并成為信息管理學所關注的重點研究領域。
3.2情報學的發(fā)展
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原有的學科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zhàn)。情報學的發(fā)展除了沿襲繼承以往的成果經驗,保留學科的特色研究以外,還應抓住機遇,對一些傳統(tǒng)的領域進行創(chuàng)新,并積極尋求學科發(fā)展的新興生長點,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3.2.1繼承傳統(tǒng)特色項目,尋求新興研究點
如前所述,情報研究凝結了情報人員的智力勞動成果,并使情報產生增值效應。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得以廣泛應用的競爭情報服務過程中,情報研究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情報學最具特色的一項內容,同時也是情報學區(qū)別于其它學科的優(yōu)勢之一。對于這樣的傳統(tǒng)研究內容,應該加以繼承,并結合信息時代先進的技術和研究手段,使其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此外,用戶研究一直是開展情報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工作,走向新世紀的用戶研究呈現(xiàn)出兩個發(fā)展趨勢:從情報學的認知觀出發(fā)提出了意義建構理論,以及從發(fā)展用戶的信息查詢技能出發(fā)提出了信息素質問題的問題[19]。與此同時,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產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如文獻建構、元數(shù)據、數(shù)字圖書館、情報交流新規(guī)律等。這些學科新興生長點都為情報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3.2.2知識管理:情報學研究的新領域
情報學自產生以來,便與知識緊密相關。布魯克斯曾強調,為了更有效地組織知識(而不僅僅是文獻這種載體),人們不得不考慮主觀和客觀的認知結構與過程。他所提出的基本方程式只是提出了問題,而并沒有解決問題[20]。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管理開始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知識化將成為情報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而情報學中解決布氏方程所提出的問題與知識管理研究,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同一性。
知識管理的產生源于“企業(yè)在非連續(xù)變化的環(huán)境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21],具有濃厚的企業(yè)競爭色彩,這與情報所具有的競爭性可謂不謀而合。情報學作為一門認知學科,以人為本位,探討知識組織的有序化問題,這與知識管理“以人為核心,以人的知識運動為內容”的研究不無相似之處,“知識管理與情報學研究對象在本質上具有一致性”。知識創(chuàng)新是知識管理的直接目的,知識生長的機理問題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關鍵,而如何組建知識組織系統(tǒng)則是情報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文獻[22]運用公式,對情報學研究、情報工作在知識體系生長以及知識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揭示了情報學理論對知識情報體系的作用方式。
從學術研究動向來看,知識管理已開始成為國內外情報學界關注的熱點和研究重點之一。1999年11月召開的美國情報學會年會的主題為“知識的創(chuàng)新、組織和利用”, 并專門成立了“知識管理”委員會(SIG-KM),這對世界范圍內的情報學研究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美國Dominican大學情報學研究生院成立了“知識管理中心”,設計了系列認證課程,進行職業(yè)再培訓。國際文獻信息聯(lián)合會(FID )在網站中專門開設“知識論壇”欄目,以促進有關學術與經驗交流[23]。與此同時,國內外出現(xiàn)了一批相關研究著作與論文,對知識管理與情報學等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
目前,我們可看到,信息管理學和情報學的發(fā)展都順應時代的潮流,并在一些研究領域有所交叉,如信息技術的應用及知識管理等,這是學科發(fā)展的普遍現(xiàn)象。而作為不同的學科,它們的發(fā)展也力求突出各自的方向和特色,充分體現(xiàn)出學科的相互獨立性。
4關于學科定位問題
關于學科定位問題,在大范圍內,人們已達成一種普遍共識,即情報學和信息管理學同屬信息科學群。而在小范圍內,情報學和信息管理學的定位則各有看法。這里舉出較有代表性的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情報學是信息科學群中面向信息交流與管理的信息管理學的一個子學科”,“只不過情報學關心的是信息管理學的高層次問題——知識管理與智能管理”[24];另一種觀點認為信息管理學“在廣度上超過了情報學,而在深度上則遜于情報學。二者之間不是取代關系,而是一種銜接關系”[25]。
無論是何種觀點,都表明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在研究上各有所長,二者并不等同。通過前面的比較分析也可以看出,情報學與信息管理學這兩門學科存在明顯區(qū)別,各自有其學科內涵。雖然二者之間有所交叉,但相互之間是獨立的,誰也無法取代對方。對于學科來說,其發(fā)展深受社會與時代的影響,而學科的分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準則,分類的規(guī)則和體系會隨著學科的發(fā)展進行不斷的調整。學科自身的地位及相互之間的定位關系對于學科來講極其重要,但表面上的“名分之爭”不是我們的目的。
信息管理學的工作實踐起源于組織內部,而后概念發(fā)生泛化,在信息技術的促進及多門相關學科的整合之下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而,信息管理既是一個實踐領域,又是一個理論體系[26]。信息管理學從理論上、學科上和知識體系上總結和研究信息管理問題,這門學科包含的范圍很大,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些領域幾乎都滲透著“對信息和信息資源進行綜合集成管理”的思想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各個組織內部具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過程又存在著區(qū)別,如圖書館館內和企業(yè)組織內部的信息管理就大相徑庭。因此,要使信息管理真正落到實處,使信息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真正發(fā)揮其理論和實踐上的指導作用,還應回歸到具體的組織內部。外國學者Dennis Lewis博士指出:信息管理的發(fā)展需要以一個或更多的企業(yè)組織機構中心為依托[27]。只有在組織部門的具體管理過程中,信息管理這一理念才能得以充分運用,信息管理行為也才能得到有效實施。
21世紀被稱為知識信息時代,這就要求情報學學科自身進行改革和調整,突破傳統(tǒng)的專業(yè)角色和視野,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具體來說,新時期情報學的使命就是讓公眾善于尋找和使用知識信息,即設計出合適的信息體系及其使用規(guī)則和導航,使人們有效便捷地利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和信息,建立個人搜尋、應用信息和知識的途徑,找到所需的知識和信息。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情報學充分注意到人與知識信息之間的互動關系,在研究過程中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取代以單一學科為中心展開,從不同的側面,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理論進行探討,出現(xiàn)了不同的范式,并由此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邊緣學科[28]。如前所述,在新形勢下,情報學正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其發(fā)展前景是極其廣闊的。